南天竹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南天竹根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南天竹根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南天竹根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土黃連(《廣西中藥志》),鉆石黃、山黃連(《重慶草藥》),雞爪黃連、山黃芩(《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的 根 ,9~10月采收。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主為南天竹堿和南天竹堿甲醚,尚含南天青堿、小檗堿、藥根堿,未發(fā)現(xiàn)有南丁寧堿。
【藥理作用】南天竹堿見"南天竹子"條。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除濕,化痰。治風(fēng)熱頭痛,肺熱咳嗽,濕熱黃疸,風(fēng)濕痹痛,火眼,瘡瘍,瘰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點眼。
【附方】①治肺熱咳嗽:鮮南天竹根一兩,鮮枇杷葉(去毛)一兩。水煎,日分三次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知道了南天竹根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xí)慣,才可以得到它預(yù)期的效果。
ys630.COm精選閱讀
對于南天竹梗,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dāng)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南天竹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南天竹梗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的 莖枝 。
【化學(xué)成份】莖含木蘭花堿、小檗堿、藥根堿、蝙蝠葛堿、南天竹堿、南天竹堿甲醚、南天青堿、異波爾定堿,而未發(fā)現(xiàn)有南丁寧堿。
【藥理作用】小檗堿見"黃連"條。南天竹堿見"南天竹子"條。
【功能主治】《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咳止喘,興奮強壯。"
【附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錢,路邊荊、馬蘭、冬桑葉各三錢。水煎服。(《湖南農(nóng)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南天竹梗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南天竹葉這味中藥。
【別名】南竹葉(《百草鏡》),天竹葉(《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的 葉片 。
【化學(xué)成份】含微量木蘭花堿,嫩葉含抗壞血酸((10毫克%)。
【性味】《廣西中藥志》:"味苦,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治感冒,百日咳,目赤腫痛,瘰疬,血尿,小兒疳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人稍覺頭痛,身體酸困,便即感冒寒邪,急宜服此藥發(fā)散,毋使傳經(jīng),變成時疫:南天竹葉三十片,烏梅、紅棗各三枚,燈心三十根,芫荽梗三段(無芫荽梗以蔥白三節(jié)代之),甘草、麥冬各三錢,柴胡二錢。水二鐘,煎一鐘,不拘時溫服,微汗即愈。(《行篋檢秘》卻疫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相信一開始對南天竹葉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南天竹葉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一直是很多人治病時候最佳之選,中藥對治療疾病有著很好幫助,在選擇的時候也可以放心,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中藥材南天竹子。
【別名】紅杷子(王玷桂《不藥良方》),天燭子(《三奇方》),紅枸子(《現(xiàn)代實用中藥》),南竹子(《廣西中藥志》),鉆石黃(《上海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的 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曬干,置干燥處,防蛀。
【原形態(tài)】南天竹,又名:藍(lán)田竹(《竹譜詳錄》),楊桐(《綱目》),闌天竹(《群芳譜》),大椿(《花鏡》),貓兒傘、小鐵樹、老鼠刺、珍珠蓋涼傘。
【生境分布】生長于疏林及灌木叢中,多栽培于庭園。分布河北、山東、湖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等地。產(chǎn)江蘇、浙江、廣西等地。
【性狀】干燥果實,近球形,直徑6~9毫米,外表棕紅色或暗紅色,光滑,微只光澤,頂端宿存微突出的柱基,基部留有果柄或其殘痕。果皮質(zhì)脆易碎。種子扁圓形,中央略凹。昧酸澀。以干燥、色紅、完整者佳。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主為南天竹堿甲醚。其他尚有原阿片堿、異紫堇定、南丁寧堿、南天竹堿等。又含蹄紋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翠菊甙。
【藥理作用】①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性味】酸甘,平,有毒。
【功能主治】斂肺,止咳,清肝,明目。治久咳,喘息,百日咳,瘧疾,下疳潰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或燒存性研末。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涂。
【注意】外感風(fēng)寒咳嗽不宜。
【附方】①治小兒天哮:經(jīng)霜天燭子、蠟梅花各三錢,水蜒蚰一條。俱預(yù)收,臨用水煎服。(《三奇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南天竹子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yuǎn),可以放心食用。
對南天竺或許大多數(shù)人非常的熟悉,當(dāng)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南天竺原本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對治療白種疾病可得到相應(yīng)的功效,南天竹是很常見的一種植物多栽培在庭園當(dāng)中,平時除了用來欣賞以外,還可以做成中藥對各種疾病可起到不錯的功效,那么南天竹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
南天竹葉,為龍舌蘭科植物金邊龍舌蘭的葉,一般多栽培于庭園。那么在醫(yī)學(xué)上南天竹葉有哪些具體的藥用價值呢?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養(yǎng)生堂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南天竹葉的藥用價值與應(yīng)用。
別名
南竹葉、天竹葉。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葉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儲藏:四季均可采葉,洗凈,除去枝梗雜質(zhì),曬干。
原形態(tài)
南天竹,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圓柱形,叢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紅。葉互生,革質(zhì)有光澤;葉柄基部膨大呈鞘狀;葉通常為三回羽狀復(fù)葉,長30-50cm,小葉3-5片,小葉片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寬1-1.5cm,先端漸尖,基聞楔形,全緣,兩面深綠色,冬季常變?yōu)榧t色?;ǔ纱笮蛨A錐花序,長13-25cm,花直徑約6mm,萼片多數(shù),每輪3片,內(nèi)兩面三刀輪呈白色花瓣狀;雄蕊6,離生,花藥縱裂;子房1室,有2個胚珠,花柱短。漿果球形,熟時紅色或有時黃色,直徑6-7mm,內(nèi)含種子2顆,種子扁圓形?;ㄆ?-7月,果期8-10月。
南天竹,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長于疏林及灌木叢中,多栽培于庭院。
資源分布:分布陜西、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等
性狀
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最末的小羽片有小葉3-5枚;小葉橢圓狀披針形,長3-10cm,寬0.5-1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或紅色。革質(zhì)。氣微,味苦。
化學(xué)成份
南天竹葉含微量木蘭花堿(magnoflorine),嫩葉含維生素C,南天竹氰甙(nandinin),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南天竹甙(nantenoside)A、B。
性味
苦;性寒。
歸經(jīng)
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主肺熱咳嗽;百日咳;熱淋;尿血;目赤腫痛;瘡癰;瘰疬。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爛涂敷。
各家論述
1.《廣西中藥志》:治目赤腫痛,瘧疾,跌打。
2.《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止咳。治血尿,百日咳。
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我們學(xué)習(xí)到了南天竹的相關(guān)知識,我們也知道南天竹的藥物價值有哪些?其實南天竹本身具有治療腹瀉,止咳的功效,南天竺對肺熱,咳嗽和肺氣腫也有著不錯的效果,用南天竹煎服湯藥食用,可止咳化痰鎮(zhèn)痛。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天竹黃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竹黃、天竺黃、竹膏、竹糖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薄竹等竹節(jié)間貯積的傷流液,經(jīng)干涸凝結(jié)而成的塊狀物質(zhì)。
【原形態(tài)】1.青皮竹 竿高8-10m,直徑3-5cm,尾梢彎垂,下部挺直;節(jié)間長40-70cm,綠色,幼時被白蠟粉,并貼生淡棕色刺毛,后變無毛;分枝常自竿中下部第7-11節(jié)開始,以數(shù)枝或多枝簇生,中央1枝略較粗長?;X鞘早落;籜耳較小,不相等,大耳狹長圓形至披針形;籜舌邊緣齒裂;籜片直立,易脫落。葉鞘無毛,背部具脊,縱肋隆起;葉耳通常呈鐮刀形,邊緣具彎曲而呈放射狀的繸毛;葉舌邊緣嚙蝕狀;葉片線狀被針形至狹披針形,一般長9-17cm,寬1-2cm,先端漸尖具鉆狀細(xì)尖頭,基部近圓形或楔形。假小穗單生或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鮮時暗紫色,干時古銅色;小穗含小花5-8朵,頂端小花不孕;穎僅1片,具21脈;外稃橢圓形,具25脈;內(nèi)稃被針形,具2脊,脊間10脈;鱗被不相等,邊線被長纖毛;花絲細(xì)長,花藥黃色,子房基部具柄,花柱被短硬毛,柱頭3羽毛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青皮竹常栽培于低海拔地的河邊、村落附近。 2.薄竹常生于海拔1500-2500m的山地常綠闊葉灌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不規(guī)則多角形的片塊狀或顆粒狀,大小不一,有的僅長1-2mm。表面發(fā)白色、乳白色、灰褐色或灰藍(lán)色,半透明,略帶光澤。體輕,質(zhì)硬而脆,易破碎,斷面光亮,稍顯粉性,觸之有滑感。吸水性強,置于水中有氣泡產(chǎn)生,不溶于水。氣微,味甘,有清涼感,舐之粘舌。以片塊大、色灰白、光亮、質(zhì)細(xì)、體輕、吸濕性強者為佳。
【性味】甘;寒
【歸經(jīng)】心;肝;膽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涼心定驚。主小兒驚風(fēng);癲癇;中風(fēng)痰迷;熱病神昏;痰熱咳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研末,每次0.6-1g。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注意】無濕熱痰火者慎服,脾虛胃寒便溏者禁服。《本草匯》:“久用亦能寒中。”
【附方】《臨海志》云:“生天竺國?!惫拭祗命S??茏趭]曰:“此是竹內(nèi)所生,如黃土著竹成片者。”故名竹黃。
【各家論述】1.論天竹黃清心涼肝、化痰定驚之功1.1.李中梓:“竹黃之寒,專瀉少陰之火。火去而驚邪諸證靡不療矣。”(《雷公炮制藥性解》)1.2.繆希雍:“天竺黃,氣微寒而性亦稍緩,故為小兒家要藥。入手少陰經(jīng),小兒驚風(fēng)天吊諸風(fēng)熱者,亦猶大人熱極生風(fēng)之候也。此藥能除熱養(yǎng)心,豁痰利竅,心家熱清而驚自平,君主安而五臟咸得滋養(yǎng),故諸證悉除也。明目,療金瘡者,總?cè)「屎疀鲅鍩嶂Χ??!保ā侗静萁?jīng)疏》)2.論天竹黃與竹瀝性能異同2.1.李時珍:“竹黃,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保ā毒V目》)2.2.倪朱謨:“竹瀝性速,直通經(jīng)絡(luò)而有寒滑之功;竹黃性緩,清空解熱而更有定驚安神之妙。故前古治小兒驚風(fēng)天吊,夜啼不眠,客忤痢瘧及傷風(fēng)痰閉,發(fā)熱氣促,人抱龍丸,治嬰科驚痰要劑。如大人中風(fēng),失音不語,入風(fēng)痰藥中,如屢見奏效。此錢月坡獨得之見也?!保ā侗静輩R言》)2.3.蘇廷琬:“天竺黃,本草云清心豁痰,功同竹瀝,氣味稍緩,說亦近似。第痰生于脾,竹之有黃,似入脾而豁痰為切,與竹瀝之走經(jīng)絡(luò)而利痰熱微有不同,不止氣味稍緩也?!保ā端幜x明辨》)
【臨床應(yīng)用】1.1.用于痰熱驚癇等證。天竹黃性寒,既清心、肝之熱,又能豁痰利竅,為清熱化痰、涼心定驚之良藥。味甘力緩,兒科用之尤宜。治小兒痰熱急驚抽搐,常配膽南星、朱砂、青黛等藥,以清熱化痰,熄風(fēng)定驚,方如《小兒藥證直快》抱龍丸、利驚丸等。治痰熱癲癇,常配郁金、白礬、僵蠶等藥,共奏清熱化痰、定癇止痙之功。治中風(fēng)痰熱上壅,喉中聲如曳鋸者,可配石菖蒲、膽南星、牛黃等藥,共奏清心豁痰、開竅醒神之效。取其清心涼肝之功,又可治熱病神昏譫語,常配犀角(水牛角代)、生地黃、金銀花等藥,以清心涼血解毒。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rèn)識天竹黃,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天竹黃這種藥物。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南天仙子,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南天仙子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的種子
【原形態(tài)】水蓑衣 一年生至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根狀莖圓柱形,暗棕色,無毛或被短柔毛。葉對生;具短柄或內(nèi)無柄;葉片通常為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4cm,寬8-20m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微波狀,兩面有線條狀鐘乳體?;?-7朵簇生葉腋;苞片卵形或橢圓形,長4-6mm;小苞片披針形或條形,長約為花萼的一半;蕊6-8mm,被短糙毛,5裂達(dá)中部,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有毛;花冠淡紅紫色,長約1cm,外有微毛,冠桅二唇形,上唇2淺裂,下唇3裂,裂片圓形;雄蕊4,二強;子房無毛,具長花柱,柱頭鉤曲。蒴果條形,長約10mm。種子16-32顆,細(xì)小,四方狀圓形而扁,淡褐色,浸水即現(xiàn)白色密絨毛?;ㄆ?-10月。
【性狀】性狀鑒別 略呈扁平心肘形,直徑1-15mm。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略平滑,無網(wǎng)紋,基部有種臍。表面有貼伏的粘液化的表皮毛,成薄膜狀,遇水則膨脹豎立,蓬松荼開,粘性甚大,濕潤即粘結(jié)成團。無臭,味淡而粘舌。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乳癰紅熱痛;瘡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注意】膿成或已潰者忌用。同屬植物種子作南天仙子入藥的尚有毛水蓑衣Hygrophila phlomoides(Wall.) Nees 又名:粗毛水蓑衣《海南植物志》。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南天仙子,我們也了解了中藥南天仙子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南天仙子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南天仙子用于養(yǎng)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香根芹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態(tài)】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圓柱形,長2-5cm,有香氣。基生葉葉柄長5-26cm,基部有膜質(zhì)葉鞘;葉片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fù)葉,羽片2-4對,羽片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同基生葉。復(fù)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4-22cm;總苞片1-4,膜質(zhì),早落;傘輻3-5,長3-8cm;小總苞片4-5,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絲狀,短??;花瓣倒卵圓形,先端有內(nèi)曲的小舌片;花絲短于花瓣;花柱略長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5cm,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nèi)凹?;?、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愛邊及路旁草叢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yǎng)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guān)于香根芹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