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藥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味藥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一味藥根這種藥材嗎?
【來源】為豆科植物 馬棘 的 根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一味藥"條。
【性味】《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性溫,味苦澀。"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治咳喘,喉蛾,疔瘡,瘰疬,痔瘡,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鮮品2~3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老人吼咳喘病:一味藥根二兩,燉五花肉食。(《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方藥集》
通過本篇文章對一味藥根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一味藥根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一味藥根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一味藥根的重要性。
擴展閱讀
獨一味的簡介
獨一味,別名:大巴、打布巴,拉丁文名:Lamiophlomis rotata (Benth.) Kudo, 唇形科獨一味屬唯一物種,多年生草本,高2.5-10厘米;根莖伸長,粗厚,徑達1厘米。葉片常4枚,輻狀兩兩相對,菱狀圓形、菱形、扇形、橫腎形以至三角形,苦,微寒。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獨一味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重要藥用植物,廣泛分布于西藏,而在青海、甘肅、四川和云南只有零星分布,常生于海拔3900-5100米的石質(zhì)高山草甸、河灘地或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上。
獨一味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葉含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芹菜素-7-O-新陳皮甙。根含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β-谷甾醇,棕櫚酸,獨一味素A、B、C等。地上部分含山梔甙甲酯,8-O-乙?;綏d甙甲酯,胡麻屬甙。
2、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3、臨床應用
3.1、治協(xié)日烏素病 獨一味、三七、丹參各等量。制成膏劑。外用。(《要決醫(yī)典》獨一味膏) 2.治刃傷、骨折 藍刺頭、獨一味、百合、丹參、酸模各10g,熊膽0.5g。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2次,水煎服。(《要決醫(yī)典》六味獨一味湯) 。
3.2、用量2~3克,煎服。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風濕痹痛,黃水病。
獨一味的市場信息
1、獨一味的價格
獨一味的價格約為70元/千克。
2、獨一味的選購方法
干燥根長約7~15厘米,粗約1~2厘米。表面枯黃色至黃褐色,根莖剮、或無,全體扭曲而粗糙,有縱紋,尾端細小,少有2~3分枝,多已斷碎。質(zhì)堅硬,干枯,斷面木質(zhì)部多已腐朽,呈烏褐色。外圍肉質(zhì)暗淡,無光澤。氣腥臭,味苦,入口久則有麻痹感。以根條粗壯、勻凈者佳。
3、獨一味的保存方法
獨一味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獨一味膠囊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來源】為獨一味經(jīng)加工制成的膠囊。
【性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深棕色的顆?;蚍勰?;味微苦。
【炮制】取獨一味1000g,粉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30的清膏,在80℃以下干燥,加入適量的淀粉,制成顆粒,干燥,裝入膠囊,制成1000粒,即得。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外科手術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以及崩漏、痛經(jīng)、牙齦腫痛、出血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7天為一療程;或必要時服。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每粒裝0.3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于獨一味膠囊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中藥大家一定并不陌生,作為我們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特有的藥物,那么大家知道中藥當中單獨的中藥獨一味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對于人體來說有清肝理氣功效,獨一味中藥叫做獨一無二,有關中藥獨一味的功效與作用,或許很多人還并不是很了解,下面的文章當中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用法用量和緊急注意吧。
獨一味的簡介
【通用名稱】獨一味
【藥品名稱】獨一味(《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
【采集】9~10月采,拔取全株,去凈泥土,截去葉及須根,曬干。
【藥材】干燥根長約7~15厘米,粗約1~2厘米。表面枯黃色至黃褐色,根莖剮、或無,全體扭曲而粗糙,有縱紋,尾端細小,少有2~3分枝,多已斷碎。質(zhì)堅硬,干枯,斷面木質(zhì)部多已腐朽,呈烏褐色。外圍肉質(zhì)暗淡,無光澤。氣腥臭,味苦,入口久則有麻痹感。以根條粗壯、勻凈者佳。 產(chǎn)四川。
【性味】苦,微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溫。"
獨一味的功效與作用
活血,行瘀,消腫,止血。治跌傷筋骨,閃腰挫氣,關節(jié)積黃水。 ①《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xù)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挫氣等癥。"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補髓,止血。治浮腫后流黃水,關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zhì)發(fā)炎。"
獨一味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獨一味的禁忌注意
《四川中藥志》:"無瘀滯及孕婦勿服。"
擴展閱讀:獨一味的植物形態(tài)
獨一味 多年生矮小草本。根及根莖直立,較粗,橫徑可達2厘米左右,表面有棱起皺紋。無莖。單葉基生,4枚,輻狀兩兩相對,平展;菱狀圓形或腎形,質(zhì)厚,徑6~12厘米,邊緣具圓齒,下面網(wǎng)脈多凹陷,密被絨毛;葉柄寬。輪傘花序組成頭狀或短穗狀,長3.5~7厘米;苞片絲狀,先端針形;花萼紫綠色,漏斗狀,長約8毫米,疏被粗硬毛,具短裂齒,齒端刺狀;花冠小,淡紅紫色,唇形,上唇盔被短毛;雄蕊4;花柱著生于子房基底,頂端2裂。小堅果卵圓形?;ㄆ?~7月。 生于高山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中或高山草地。分布西藏、四川、甘肅等高原地區(qū)。
以上的文章我們了解了中藥獨一味藥性與功效,用量用法以及功效,首先這一種中藥當中的味道性味平和,而且對于止血止痛,清肝利尿有著很好的作用,同時又可以防范關節(jié)疾病以及關節(jié)積水的發(fā)生。
獨一味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
2、用于什么病癥
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氣滯閃腰、浮腫后流黃水、關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zhì)發(fā)炎。
3、用法用量
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獨一味的副作用
1、副作用
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
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3、飲食禁忌
3.1、獨一味一般沒有特殊的飲食禁忌。
3.2、《四川中藥志》:“無瘀滯及孕婦勿服?!?/p>
獨一味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出自:《四川中藥志》。
1.1、別名:巴拉努努、吉布孜、麥朵昌巴、哈努巴拉、札江溫保、哈吾巴拉、達干木、達折合巴、野秦艽、大巴、打布巴。
1.2、藥材來源:為唇形種植物獨一味的根及根莖或全草。
1.3、生境分布:生于高原或高山上強度風化的碎石灘中或石質(zhì)高山草甸、河灘地,海拔2700-4500米。產(chǎn)西藏,青海,甘肅,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部;尼泊爾,錫金,不丹也有。模式標本采自錫金。
1.4、性味歸經(jīng):苦,微寒。 ①《四川中藥志》:“苦,微寒,有小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苦,溫。
1.5、采收和儲藏:9~10月采,拔取全株,去凈泥土,截去葉及須根,曬干。
1.6、化學成分:葉含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槲皮素,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芹菜素-7-O-新陳皮甙。 根含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β-谷甾醇,棕櫚酸,獨一味素A、B[2]、C[3]等。 地上部分含山梔甙甲酯,8-O-乙酰基山梔甙甲酯,胡麻屬甙。
1.7、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止血。治跌打;筋骨疼痛;關節(jié)腫痛;痛經(jīng);崩漏。
1.8、用法用量:內(nèi)服:浸酒或入散劑,1~2錢。
2、《四川中藥志》:活血行瘀,止痛,行氣,消腫,續(xù)筋接骨。治跌傷筋骨及閃腰挫氣等癥。
3、《青藏高原藥物圖鑒》:補髓,止血。治浮腫后流黃水,關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zhì)發(fā)炎。
頭疼腦熱是許多人經(jīng)常會遇到的一種情況,多數(shù)原因是由于體熱炎癥造成的身體疼痛。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盡快接受調(diào)理了,否則身體會出現(xiàn)更多的狀況。目前推出了一種叫做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特效藥,它對于解熱鎮(zhèn)痛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通過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治療可以很快的去除您的不適癥狀。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獨一味膠囊
商品名稱:獨一味膠囊(獨一味)
拼音全碼:DuYiWeiJiaoNang(DuYiWei)
【主要成份】獨一味浸膏
【性 狀】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深棕色的顆?;蚍勰?;味微苦。
【適應癥/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多種外科手術后的刀口疼痛、出血,外傷骨折,筋骨扭傷,風濕痹痛以及崩漏、痛經(jīng)、牙齦腫痛、出血等。
【規(guī)格型號】0.3g*12s*2板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7天為一療程;或必要時服。
【不良反應】未見明顯毒副作用。偶見藥后,胃脘不適,隱痛,停藥后自行消失。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閉、置干燥處保存
【包 裝】鋁塑板裝,12粒/板;2板/盒。
【有 效 期】30 月
【執(zhí)行標準】《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70053
【生產(chǎn)企業(yè)】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看完上述關于獨一味膠囊(獨一味)的介紹,您關于這種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是不是有了一個對比清晰的認識了呢?藥物的挑選對于醫(yī)治來說是很重要的,因而我們一定不能忽略了藥物的重要性,選好藥選對藥才干精確有效的治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