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小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疾病產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小谷精草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英文名】flower of Small pipewort
【別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魚眼草、天星草、佛頂珠、灌耳草、翳子草、滿天星、羊殼珠、金箍棒、鼓錘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鈕草、癩痢頭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白藥谷精草、華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等帶花莖的頭狀花序。
【原形態(tài)】1.須根多數,細軟,稠密。無莖。葉基生,線狀披針形,長6-20cm,中部寬3-4mm,基部最寬可達8mm,先端稍鈍,有縱脈10余條,葉片上有縱橫脈構成的透明小方格?;ㄝ愣鄶?,長短不一,高者達30cm,短于或較高于葉片;頭狀花序近球 形,直徑4-6cm,總苞片倒卵形,長2-2.5mm,桿黃色;花苞片倒卵形,先端驟尖,長約2mm,上部密被短毛。雄花較少,外輪花被片合生成倒卵形苞狀,先端3片裂,鈍,有短毛,內輪花被片合生成倒圓錐狀筒形;雄蕊6,花藥黑色,長0.2mm;雌花多數,生子花序周圍,幾無花梗;外輪花被片合生成橢圓形苞狀,內輪花被片3,離生,匙形,先端有一黑色腺體,有細長毛;雌蕊1,子房3室,柱頭3裂。蒴果三棱狀球形,長約1mm。種子長橢圓形,有毛茸?;?、果期7-12月。 2.白藥谷精草 本種與谷精草區(qū)別在于:葉叢生,葉片狹線形。頭狀花序疏松,無白粉;雄花的萼片通常合生,裂片背部不呈龍骨狀凸起,花藥白色;雌花萼片2-3,離生,狹線開,花瓣缺。 3.華南谷精草生于本種與前兩種的區(qū)在于:頭狀花序堅實,被白粉;雄花的萼片與雌花的形狀相似,均3片,其中2片較大,呈舟狀,背面有翅狀的龍骨突起。葉長6.5-15cm,背面無毛;總花梗稍比葉長。 4.毛谷精草 本種與前三種的區(qū)別在于:葉長達60cm,背面被長流柔毛;總花梗通常與葉等長,稀長于葉一倍。頭狀花序堅實,被白粉,干時形狀也不改變;外苞片短于花序;雄花瓣先端密被長柔毛,有黑色腺點;雌花瓣狹線形,較厚,先端密被長柔毛,下有黑色腺點。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 2.白藥谷精草生于水田、溝邊。 3.華南谷精草生于水田或溪溝濕地。 4.毛谷精草生于水田或溪溝濕地。
【栽培】栽培要點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潮濕氣候,忌干旱、忌嚴寒。宜選擇水田或低濕地栽培。
【性狀】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本品為帶有花莖的頭狀花序,多扎成小把。全體呈淡棕色?;ㄇo纖細,長14-24cm,直徑不及1mm,表面淡黃綠色,有4-5條扭曲棱線,質柔軟,不易折斷。
【性味】辛;甘;平
【歸經】胃;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熱;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淚;雀目;頭痛;鼻淵;喉痹;牙痛及風疹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燒存性,研末外撒;或為末吹鼻、燒煙熏鼻。
【注意】血虛目疾慎服;忌用鐵器煎藥。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花序或全草:味辛、甘、性微溫。有明目退翳、止痛功能。用于結膜炎、咽喉腫痛、牙痛、感冒發(fā)熱、頭痛。
【摘錄】《中華本草》yS630.COm
上文介紹了小谷精草的相關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小谷精草,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導讀:中藥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谷精草圖片、谷精草的藥用價值、谷精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谷精草簡介谷精草圖片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谷精草的藥用價值谷精草的藥用附方谷精草的配伍應用谷精草的副作用谷精草簡介
谷精草,中藥名,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帶花莖的頭狀花序。秋季采收,將花序連同花莖拔出,曬干。本品頭狀花序呈半球形,直徑4~5mm;底部有苞片層層緊密排列,苞片淡黃綠色,有光澤,上部邊緣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頂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見多數黑色花藥及細小黃綠色未成熟的果實?;ㄇo纖細,長短不一,直徑不及1mm,淡黃綠色,有數條扭曲的棱線。質柔軟。無臭,味淡。
谷精草圖片
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散熱,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頭痛,齒痛,喉痹,鼻衄。
1、《開寶本草》:主療喉痹,齒風痛,及諸瘡疥。
2、《綱目》:治頭風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谷精草的藥用價值
【藥名】谷精草
【入藥部位】植物的干燥帶花莖的頭狀花序。
【性味】味辛、甘,性平。
【歸經】歸肝、肺經。
【功效】疏散風熱,明日退翳。
【主治】用于風熱目赤,腫痛羞明,眼生翳膜,風熱頭痛。
【用法用量】5~10g。
【炮制方法】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燒存性研末撒。
【禁忌】陰虛血虧之眼疾者不宜用。
谷精草的藥用附方
1、治風熱目翳,或夜晚視物不清:谷精草一至二兩,鴨肝一至二具(如無鴨肝用白豆腐)。酌加開水燉一小時,飯后服,日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風等分。為末,米飲服之。(《綱目》)
3、治小兒痘疹眼中生翳:谷精草一兩,生蛤粉五分,黑豆皮二錢,加白芍三錢(酒微炒)。上為細末,用豬肝一葉,以竹刀批作片子,摻藥末在內,以草繩縛定,磁器內慢火煮熟,令兒食之,不拘時,連汁服,服至一、二月。(《攝生眾妙方》)
4、治小兒雀盲至晚忽不見物: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開,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日食之。忌鐵器。如不肯食,炙熟搗作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衛(wèi)生家寶方》)
5、治偏正頭痛:谷精草一兩,為末,用白面調攤紙花子上,貼痛處,干又換。(《姚僧坦集驗方》)
6、治腦風頭痛:谷精草(末)、銅綠(研)各一錢,消石半錢(研)。上三味,搗研和勻,每用一字,吹入鼻內,或偏頭痛隨病左右吹鼻中。(《圣濟總錄》谷精草散)
7、治牙齒風疳、齒齦宣露:谷精草一分(燒灰),白礬灰一分,蟾酥一片(炙),麝香少許。上藥,同研為散,每取少許,敷于患處。(《圣惠方》谷精草散)
8、治鼻衄,終日不止,心神煩悶:谷精草,搗羅為末,以熱面湯,調下二錢。(《圣惠方》)
9、治小兒肝熱,手足掌心熱:谷精草全草二至三兩,豬肝二兩。加開水燉一小時服,日一至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10、治小兒雀盲至晚忽不見物:羊肝1具,不用水洗,竹刀切開,入谷精草1把,瓦罐煮熟,日食之。忌鐵器。如不肯食,炙熟搗作丸,如綠豆大,每服30丸,茶下。方中谷精草明目退翳,為君藥。(《衛(wèi)生家寶方》)
谷精草的配伍應用
1、配密蒙花:谷精草甘辛走行上焦,直達巔頂,善于疏散頭部風熱,而無寒涼遏抑之弊,其明目退翳之功優(yōu)于菊花,長于治風熱外襲、風重于熱之目不明實證;密蒙花甘以補血、寒以清熱,養(yǎng)血明目,專在治本,與谷精草之偏治風熱不同,二者合用,標本同治,明目退翳。
2、配防風:二藥都可祛風,但谷精草善疏風熱而明目退翳止癢,防風表散而化濕,同用有疏風明目止癢的功效,可治目生翳膜、視物不清,并能止風邪客于肌表的瘙癢。
3、配龍膽草:谷精草散風熱退翳,龍膽草清泄肝火,合用有疏風泄熱退翳的功效,可用于肝火目赤、目生翳膜及頭痛、齒痛。
4、配石決明:二藥都有清肝明目以退翳效能,相須為用,效果更好,可治翳障、目昏不明。
谷精草的副作用
1、《本草述》:忌鐵。
2、《得配本草》:血虛病目者禁用。
以上就是一些谷精草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眾所周知谷精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谷精草散的功效了解多少呢?谷精草散到底應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谷精草30克(燒灰)馬齒莧15克(干者)甜瓜蔓苗15克 川升麻15克 白礬7.5克(燒灰)干漆7.5克 豬牙皂莢30克 干蝦蟆90克(燒灰)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更入缽內,細研令勻。
【功能主治】治牙齒歷蠹。(蟲牙)
【用法用量】每用1.5克,敷子患處,有涎即吐出。日敷三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
【處方】谷精草1分(燒灰),白礬灰1分,蟾酥1片(炙),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牙齒風疳,齒齦宣露。
【用法用量】每取少許,敷于患處。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谷精草1兩,蒼術1分(去皮,銼,微炒),蛇蛻皮灰1分,定粉1錢。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眼疳,赤癢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羊子肝1具,以竹刀劈開,摻藥在內,用錢纏定,米泔煮熟。乘熱先熏過眼,次服其汁,后食其肝。
【摘錄】《圣惠》卷八十七
【處方】谷精草、防風、甘草。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目翳落后。
【用法用量】米飲調下。
【摘錄】《眼科全書》卷六
【處方】谷精草1兩(燒灰),馬齒莧半兩(干者),甜瓜蔓苗半兩,川升麻半兩,白礬1分(燒灰),干漆1分,豬牙皂莢1兩,干蝦蟆3兩(燒灰)。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牙齒歷蠹。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敷于患處,有涎即吐卻,日3次用之。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谷精草(末)1錢,銅綠(研)1錢,消石半錢(研)。
【制法】上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腦風頭痛。
【用法用量】每用1字,吹入鼻內,或偏頭疼,隨病左右吹鼻內。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五
【處方】谷精草(去根)1兩,井泉石(凈洗,研)半兩,豉(焙干)1合,井中苔(焙干)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風毒赤眼,無問新久。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以井花水調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
【別名】谷精散
【處方】谷精草1兩,蟬退(去翅足)3錢,蜜蒙花5錢,白蒺藜(炒,去刺)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之后,目內有翳者。
【用法用量】每用1錢,取雄豬肝1兩,竹刀剖開,擦藥于內,以草束定,水煮肝熟,令兒食肝飲湯。
【摘錄】《片玉心書》卷五
【別名】二味谷精草散
【處方】谷精草1兩,生蛤粉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痘瘡已靨,眼目生翳膜,遮障瞳仁,隱澀淚出,久而不退;或12-13日,瘡痂已落,其瘡瘢猶黯,或凹或凸,此肌肉尚嫩而澡浴,或食炙辛辣有毒之物,熱毒熏于肝膈致目生翳障者。
【用法用量】二味谷精草散(《保嬰撮要》卷十八)。
【摘錄】《小兒痘疹方論》
文章介紹的谷精草散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谷精草散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谷精草是一種草本植物,基本上都是說全年可以去采摘的一種植物,基本上都是在江蘇等地才會生長的,不過通常用來作為藥物的都是谷精草的花朵,這種花朵大部分都是在秋天的時候才會盛開,這種中藥材服用以后就可以達到清肝明目的作用,就連夜盲癥這樣難以去根治的疾病都是有非常神奇的功效的,不光如此還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所以才會受到大家的喜愛。
谷精草性涼;味辛甘;歸肝、胃經。功效祛風散熱,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頭痛,齒痛,喉痹,鼻衄。禁忌血虛病目者禁用。
谷精草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干燥帶花蕾的頭狀花序。主產于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秋季采收,將花序連同花蕾拔出,曬干,切段。生用。
本品始載于宋《開寶本草》,李時珍謂:"谷田余氣所生,故曰谷精"。又謂:"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一科叢生,葉似嫩谷秧。抽細莖,高四五寸。莖頭有小白花,點點如亂星。九月采花,陰干。云二三月采者,誤也"。他認為谷精草用于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
治疳積:谷精草15g,委陵菜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1)治一切遺癥、白濁白淋難愈者:谷精草、豬骨髓各一兩。酒煎服,以好為度。(《文堂集驗方》)
(22)治尿結:谷精草、豬鬃草各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這篇文章就是向大家詳細介紹了谷精草的功效與作用,所以人們在秋天的時候身體當中總是會出現肝火旺盛的情況,這個時候就不妨服用一些谷精草的,但還是要在搞清楚自己的體質以后再去服用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對癥下藥的,而且適當的還可以配合決明子,和菊花一起來服用的。
小檗的簡介
小檗春日黃花簇簇,秋日紅果滿枝。又稱為子檗(陶弘景),山石榴(《唐本草》),刺黃柏,三顆針(《陜西中草藥》)。宜叢植草坪、池畔、巖石旁、墻隔、樹下,可觀果、觀花、觀葉,亦可栽作刺籬。小檗可盆栽觀賞,是植花籬、點綴山石的好材料。小檗分枝密,姿態(tài)圓整,春開黃花,秋結紅果,深秋葉色紫紅,果實經冬不落,是花、果、葉俱佳的觀賞花木,適于園林中孤植、叢植或栽作綠籬。果枝可插瓶,根、莖入藥??梢郧鍩嵩餄?瀉火解毒,抗菌消炎。原產于日本,我國秦嶺地區(qū)也有分布。
小檗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小檗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熱痹,瘰疬,肺炎,結膜炎,癰腫瘡癤,血崩。內服:煎湯,1~3錢;或燉肉服。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熱敷。
2、臨床應用
2.1、陶弘景:主口瘡。
2.2、《唐本草》:主口瘡疳蠚,殺諸蟲,去心腹中熱氣。
2.3、《綱目》:治血崩。
2.4、治濕熱痹痛: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皮肉適量,水燉服。
2.5、治瘰疬: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或調酒服。
2.6、治燥熱唇舌破爛:小檗干樹皮切薄片,浸清水中,每取一片含口中。(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2.7、治瘡癤腫痛:三顆針,水煎服,并作局部濕敷。(《常用中草藥圖譜》)。
2.8、治乳癰:鮮小檗根五錢至一兩,豬瘦肉適量,水酒煎服。(《福建中草藥》)。
2.9、《陜西中草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抗菌消炎。治急性腸炎,痢疾,黃疸,白帶,關節(jié)腫痛,陰虛發(fā)熱,骨蒸,盜汗,癰腫瘡瘍,口瘡,咽炎,結膜炎,黃水瘡。
小檗的市場信息
1、小檗的價格
小檗的價格約為35元/千克。
2、小檗的選購方法
小檗分為紫葉小檗(cv.Atropurpurea):葉常年紫紅。矮紫葉小檗(cv.AtropurpureaNana):植株低矮不足0.5米,葉片常年紫紅。金葉小檗(cv.Aurea):葉片常年金黃色。
3、小檗的保存方法
小檗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現在環(huán)境惡化嚴重,各種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為了杜絕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保證身體的健康,很多人都選擇從飲食上增強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藥材作為一種能從根本上調理身體各個機能的食材,受到廣泛關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小冬青這種藥材。
【來源】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三花冬青的根。
【原形態(tài)】三花冬青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白色;小枝褐色,無毛或近無毛,近四棱形。葉互生;葉柄長5-7mm;葉片薄革質或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9cm,寬1.7-4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鈍,邊緣具淺鋸齒,兩面被微柔毛或無毛,下面具腺點?;ㄐ虼厣~腋;花4數;雄花序每分枝有1-3花,花梗長2-3mm,被微柔毛,花萼盤狀,直徑約3mm,裂片卵圓形,被微柔毛,花冠直徑約5mm,花瓣寬卵形,基部聯(lián)合,雄蕊略長于花冠;雌花序每分枝含1-3花,花梗長6-14mm,花萼同雄花,花冠近直立,花瓣寬卵形或近圓形,基部聯(lián)合;子房卵球形,直徑約1.5mm,柱頭厚盤狀。果近球形,直徑約7mm,宿存萼平展,成熟后紫黑色;分核4顆,卵狀橢圓形,長約6mm,背部具3條紋,無溝,內果皮革質?;ㄆ?-5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長于海拔300-3100m的山坡、溝邊的闊葉林中。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小冬青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小冬青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中藥小靈丹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小靈丹。
【別名】人造雌黃
【來源】藥材基源:上為硫黃與雄黃經升華制成的砷硫化合物。
【生境分布】主產于北京。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為無走形致密塊狀。紅色;條痕橘黃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體重,質硬而脆,用小刀可得一劃痕;易砸碎,碎塊呈橘紅色,斷面貝殼狀。氣無,味淡。
【化學成份】主要為三硫化二砷(As2S3)。
【鑒別】X射線衍射分析曲線:未顯示結晶物質的特征;證實本品屬非晶質體混合物。
【炮制】取雄黃120g, 硫黃30g,分別研末,混勻裝陶瓷罐中,罐口用裝涼水的碗蓋嚴;封閉,加熱5-6小時,離火待涼,揭開碗底,取下凝結橘黃色的粉末或呈玻璃狀的薄片,即小靈丹。
【性味】辛;寒;有毒
【歸經】肝;脾經
【功能主治】散寒止痛。主脾腎虛寒引起的偏墜疝氣;脾虛久瀉;胃寒疼痛;婦女血寒經痛;寒濕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3g,溫黃酒或溫開水沖。
【注意】不宜過量、久服。陰虛血虧及孕婦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小靈丹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小靈丹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小銅錘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小銅錘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銅錘草、美形金紐扣、細麻藥、小麻藥、過海龍、黃花草、遍地紅、烏龍過江
【來源】菊科金紐扣屬植物 美形金紐扣 Spilanthes callimorpha A. H. Moore以 全草 入藥。四季可采,秋季更佳,洗凈鮮用或曬干研粉。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止痛。用于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jié)痛,通經,胃寒痛,牙痛,感冒風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或泡酒分數次服。外用適量,干粉撒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備注】(1)有小毒,內服量不宜過大,如中毒則出現全身發(fā)麻。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中草藥》
看完了上面關于小銅錘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知道了小銅錘的好處了??梢娦°~錘對于我們人體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