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消毒藥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大家知道消毒藥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消毒藥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消毒藥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如意草、箭頭草(《山西通志》),罐嘴菜、小犁頭草、地黃瓜(《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堇菜科植物 堇菜 的 全草 。7~8月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莖斜上或伏臥?;鋈~具長柄,葉片腎狀卵形,或三角狀腎形,長1.5~2.5厘米,寬2~2.5厘米,先端鈍,或三角形,基部心形至半月形,邊緣有淺波狀圓齒;莖生葉扁心形或三角狀心形,葉柄較短;托葉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7~20毫米,全緣或有疏鋸齒。花白色或淡紫色;花梗長5~8厘米;萼片5,披針形,長4~5毫米;花瓣連距長12毫米,距長2~3毫米,側(cè)瓣稍有毛,唇瓣有紫條,較它瓣短。蒴果無毛,開裂為3瓣。
【生境分布】生田坎、山坡、水溝陰濕之處。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性味】①《植物名實圖考》:"味苦辛。"
【功能主治】①《植物名實圖考》:"以末涂惡瘡。"
【用法用量】外用:搗爛敷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①治蛾子:鮮消毒藥搗爛,泡淘米水,含口中,隨時更換;另外敷于頸項下,以蛾消為度。(《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消毒藥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對于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為導(dǎo)致疾病的直接與間接的因素有很多種,但醫(yī)學(xué)一般都認為它與體內(nèi)各個機能系統(tǒng)的損毀和破壞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中藥方劑恰恰就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消毒丹這種方劑。
【別名】大白散(《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明礬500克 白砒15克 蛇床子700克(炒)硫黃150克 海螵蛸150克
【制法】各研末,先將砒、礬漸摻入鍋內(nèi),俟礬化枯收起,又將少些摻下,如此待枯盡,方同下三味和研細。
【功能主治】殺蟲止癢,燥濕消毒。治牛皮血癬瘡。
【用法用量】菜油調(diào)涂。四五日脫光。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最后提醒下消毒丹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消毒散是什么你知道嗎?消毒散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牛蒡子六兩,荊芥穗一兩,甘草(炙)二兩。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瘡疹已出,未能勻透,及毒氣壅遏,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睡臥不安,大便秘澀,及治大人、小兒上膈壅熱,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用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食后,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注意】如治瘡疹,若大便利者,不宜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消毒飲(《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牛蒡子(爁)180克 荊芥穗30克 甘草(炙)60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疏風透疹,解毒利咽。治小兒瘡疹已出,未能勻透,及毒氣壅遏,雖出不快,壯熱狂躁,咽膈壅塞,睡臥不安,大便秘澀,及治大人、小兒上膈壅熱,咽喉腫痛,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溫服,食后。小兒量力,少少與之。
【注意】瘡疹大便利者,不宜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處方】青皮(去白)銀花 天花粉 柴胡 僵蠶 貝母 當歸(酒拌)白芷各6克
【功能主治】理氣活血,解毒消腫。治吹乳,乳癰,便毒。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經(jīng)驗方》
【處方】金銀花 連翹 白蒺藜 荊芥 白芷 牛蒡子 防風 白鮮皮 赤芍藥 甘草
【功能主治】疏風祛濕,清熱解毒。治風濕熱毒,侵襲肌膚,致生疥瘡,瘙癢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五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消毒散了吧。消毒散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大青消毒湯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大青12克 香豉9克(熬,綿裹)干葛 梔子各12克 生干地黃9克(切)芒消90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主外感時行疫毒,發(fā)熱七日不退者。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蕪荑、熱面、酒、蒜等物。
【摘錄】《外臺秘要》卷三引《刪繁方》
【處方】大青4兩,香豉8合(熬,綿裹),干葛4兩,梔子4兩,生干地黃1升(切),芒消3兩(1方有石膏8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3日外至7日不歇,肉熱,令人更相染著。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卷一五一引作“大青消毒散”。
【注意】忌蕪荑、熱面、酒、蒜等物。
【摘錄】《外臺》卷三引《刪繁方》
文章介紹的大青消毒湯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大青消毒湯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解表消毒飲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黃耆(上部酒拌炒,中部米泔拌炒,下部鹽水炒)1錢半,葛根5分,升麻5分,赤芍藥5分,玄參5分,牛蒡子(炒研)5分,麻黃(去根節(jié))5分,甘草5分,連翹1錢。
【功能主治】小兒瘡瘍,高腫焮痛,便利調(diào)和,脈浮而洪,有表證者。
【用法用量】水1鐘,加生姜3片,蔥白1根,煎至7分,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準繩·幼科》卷三
通過文章我們對解表消毒飲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解表消毒飲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說到消毒犀角飲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消毒犀角飲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guān)小常識。
【處方】防風(去苗)八兩,荊芥穗、甘草(炙),各一十六兩;鼠粘子(炒)六十四兩。
【炮制】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兒內(nèi)蘊邪熱,咽膈不利,痰涎壅嗽,眼赤瞼腫,腮項結(jié)核,癰腫毒聚,遍身風疹,癉毒赤瘰,及瘡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并皆治療。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溫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犀角(鎊)防風各3克 甘草1.5克 黃連0.9克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治小兒丹毒,身熱氣粗,啼叫驚搐不寧。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燈心20根,煎至160毫升,徐徐服之。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消毒犀角飲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xué)到一些關(guān)于藥品的知識。
連翹消毒飲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連翹消毒飲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連翹 陳皮 桔梗 玄參 黃芩 赤芍 當歸 山梔 葛根 射干 天花粉 紅花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瘀散結(jié)。治熱毒瘰疬,腮項成核,或天行亢熱,濕痰作腫,不能轉(zhuǎn)側(cè)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連翹1錢,川芎1錢,當歸1錢,赤芍藥1錢,牛蒡子1錢,薄荷1錢,黃芩1錢,天花粉1錢,甘草1錢,枳殼1錢,桔梗1錢,升麻5分。
【功能主治】時毒表里二癥俱罷,余腫不消,疼痛不退者。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食后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連翹3錢,牛蒡子1錢,防風1錢,荊芥穗1錢,甘草1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吹乳。
【用法用量】每服4錢,加甜蔞實內(nèi)干,每1個取四分之三,研碎入藥,水1盞半,煎7分,去滓,食后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四七引《經(jīng)驗良方》
上文介紹了連翹消毒飲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連翹消毒飲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眾所周知托里消毒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托里消毒散的功效了解多少呢?托里消毒散到底應(yīng)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人參 黃耆(鹽水拌炒)當歸 川芎 芍藥(炒)白術(shù) 茯苓各3克 金銀花 白芷各2.1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瘡疽元氣虛弱,或行攻伐,不能潰散。現(xiàn)用于膿耳、凝脂翳等五官科疾病,證屬氣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處方】人參 川芎 白芍 黃耆 當歸 白術(shù) 茯苓 金銀花各3克 白芷 甘草 皂角針 桔梗各1.5克
【功能主治】治癰疽已成,不得內(nèi)消者。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一
上面介紹了托里消毒散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對于黃連消毒散,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黃連消毒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黃連消毒散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別名】黃連消毒湯(《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黃連消毒飲(《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處方】黃連3克 黃芩1.5克 黃柏1.5克 生地黃1.2克 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 獨活1.2克 防風1.2克 藁本1.5克 當歸尾1.2克 當歸身1.5克 桔梗1.5克 黃耆0.6克 人參1克 甘草1克 連翹1.2克 蘇木0.6克 防己1.5克 澤瀉0.6克 橘皮0.6克
【制法】上藥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癰疽焮痛,或不痛而麻木。
【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至380毫升,去滓溫服,食后。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黃連消毒散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黃連消毒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黃連消毒飲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川連、連翹、山梔、生草、川柏、牛蒡、淡芩。
【功能主治】胎毒,內(nèi)熱口干,煩躁甚。
【摘錄】《瘍科捷徑》卷上
【處方】柴胡、黃連、黃芩、連翹、防風、荊齊、羌活、川芎、白芷、桔梗(倍)、枳殼、牛蒡、射干、甘草、大黃各等分。
【功能主治】喉痹,連頭項腫。
【摘錄】《嵩崖尊生》卷六
【處方】黃連、黃柏、蘇木、桔梗、生地、知母、歸尾、防風、澤瀉、甘草。
【功能主治】面游風。
【摘錄】《外科真詮》卷上
【處方】生黃耆1錢5分,防己1錢5分,澤瀉1錢,連翹1錢5分,草節(jié)5分,陳皮7分,川黃連1錢,蘇木5分,桔梗1錢,防風2錢,黃芩1錢,藁本1錢,全當歸3錢,川柏1錢5分,羌活1錢,知母1錢,生地3錢,玄參2錢。
【功能主治】疔瘡日久,氣血兩虧,陽明頭痛頂疼,小便黃。
【摘錄】《青囊全集》卷下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黃連消毒飲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xué)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甘露消毒丹這種方劑。
【別名】普濟解毒丹(《溫熱經(jīng)緯》卷五)、甘露消毒丸(《中藥制劑手冊》)。
【處方】飛滑石450克 淡芩300克 茵陳330克 藿香120克 連翹120克 石菖蒲180克 白蔻120克 薄荷120克 木通150克 射干120克 川貝母150克
【制法】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化濁解毒。治瘟疫、暑溫、濕溫,邪在氣分。發(fā)熱目黃,胸悶腹脹,肢酸咽腫,丹疹,頤腫口渴,泄瀉,舌苔薄白或厚膩,或舌心干焦。亦治瘧痢、淋濁、瘡瘍,現(xiàn)用于急性胃腸炎、腸傷寒、傳染性黃疸型肝炎、鉤端螺旋體病等屬濕熱并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開水調(diào)服,一日二次?;蛞陨袂秊橥瑁鐝椬哟螅_水化服。
【備注】方中重用滑石、茵陳,配木通,以清熱利濕;黃芩、連翹合貝母、射干以清熱解毒,利咽散結(jié);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濕濁,宜暢氣機。共成清熱利濕,化濁解毒之功。
【摘錄】《醫(yī)效秘傳》卷一
如果大家之前對甘露消毒丹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甘露消毒丹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甘露消毒丹,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加味消毒飲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加味消毒飲這種方劑吧。
【別名】加味消毒飲子、驅(qū)風解毒散
【處方】荊芥1錢,防風1錢,惡實1錢,甘草1錢,連翹1錢,羌活1錢。
【制法】上銼作1貼。
【功能主治】痄腮腫痛。
【用法用量】加味消毒飲子(《普濟方》卷二七八)、驅(qū)風解毒散(《古今醫(yī)鑒》卷九)。
【摘錄】《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一引《醫(yī)林》
【處方】鼠粘子1錢半,甘草5分,荊芥7分,紫草1錢,防風6分,糯米1撮。
【功能主治】痘疹血熱,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時服。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五
【處方】荊芥穗、防風、牛蒡子(炒)、升麻、生甘草、赤芍、南山楂、連翹(去心)。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主痘后余毒未盡,更兼恣意飲食,外感風寒,偏身出疹,色赤作癢,始如粟米,漸成云片。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九
服用加味消毒飲來進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yīng)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定痛消毒飲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當歸、升麻、川芎、白芍、桔梗、枳殼、茯苓、半夏、柴胡、甘草、羌活、防風、厚樸、白芷、天花粉。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腦疽。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燈心30莖,水煎,空心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
【處方】蒲公英1錢2分,紫花地丁1錢2分,當歸(乳房用身,乳頂用尾)1錢,白芍(醋炒)1錢,赤芍1錢,花粉1錢,浙貝母(去心,研)1錢,皂角刺7分或5分,柴胡梢8分或1錢(乳頂腫結(jié)用之,若乳房易白芷),牡丹皮8分,廣皮8分,明乳香5分,沒藥5分,生草3分。
【功能主治】乳頂勞或乳房吹乳成癰,并乳結(jié)之證,發(fā)熱惡寒,冷汗自出,勢欲破而疼痛難忍。
【用法用量】水3鐘,加紅棗2個(去核),燈心50寸,煎8分,臨服加無灰酒小半酒杯入藥,滾數(shù)滾服之,不時用槐艾水洗。
【摘錄】《胎產(chǎn)心法》卷下
【處方】蘇葉、芍藥、川芎、桔梗、枳殼、烏藥、白芷、羌活、獨活、連翹、防風、白術(shù)、桂枝、甘草。
【功能主治】手心毒。因心火熾盛,血熱妄行,肝風鼓舞,毒散四肢,加以酒色交并,憂思過度,遂使毒流手心,浸于勞宮,痛楚徹心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3個,水煎,食后服。
【摘錄】《外科活人定本》卷二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定痛消毒飲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