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jìn)入大眾百姓視野,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鼠李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鼠李根這種藥材。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鼠李 的 根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鼠李"條。
【性味】《食療本草》:"有毒。"
【功能主治】《食療本草》:"煮濃汁含之治露齒。并疳蟲蝕入脊骨者可煮濃汁灌之。"
【附方】治大人口中疳瘡并發(fā)背:牛李根、薔薇根(野外者佳)。各細(xì)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已來,汁濃,即于銀銅器中盛之,重湯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磁瓶子中盛,少少溫,含咽之。忌醬醋油膩熱面,大約不宜食肉。如患發(fā)背,重湯煎令極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瘡上。(劉禹錫《傳信方》)
【摘錄】《*辭典》
鼠李根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xì)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鼠李根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jìn)一步的去研究。
擴(kuò)展閱讀
導(dǎo)讀:中藥鼠李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鼠李的功效與作用、鼠李圖片、鼠李的藥用價值、鼠李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鼠李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鼠李簡介鼠李圖片鼠李的功效與作用鼠李的藥用價值鼠李的用法與用量鼠李的副作用鼠李簡介
鼠李,藥用部分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實。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干燥果實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澤而有皺縮紋。果肉疏松,內(nèi)層堅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圓形,背面有狹溝。
鼠李圖片
鼠李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消積殺蟲。治水腫腹脹,疝瘕,瘰疬,疥癬,齒痛。
1、《本經(jīng)》:主寒熱,瘰疬瘡。
2、《本草經(jīng)集注》:主大熱。
3、《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積冷氣,九蒸酒漬,服三合,日二。
4、《食療本草》:主脹滿、谷脹,和面作講子,空心食之,少時當(dāng)瀉。
5、《日華子本草》:治水腫。
6、《品匯精要》:殺蟲,消毒。
7、《綱目》:治痘瘡黑陷及疥癬有蟲。
8、《醫(yī)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陰,養(yǎng)腎,活血。
鼠李的藥用價值
1、治痘瘡倒靨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內(nèi)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小兒藥證直訣》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2、治諸瘡寒熱毒痹:鼠李生搗敷之。(《圣惠方》)
3、治齒匿腫痛:牛李煮汁,空腹飲一盞,仍頻含漱。(《圣濟(jì)總錄》)
鼠李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或研末;或熬膏。外用:適量,研末油調(diào)敷。
鼠李的副作用
有小毒,請慎用!
以上就是一些鼠李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鼠李皮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鼠李皮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了解一下。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鼠李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鼠李"條。
【性狀】為扁平或卷成槽狀的干燥樹皮,厚2~3毫米。外表灰黑色,粗糙,有縱橫裂紋及小形橫長皮孔。枝皮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紅棕色。內(nèi)表面深紅棕色,有類白色縱紋理(纖維束)。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弱而特殊,味苦。
【性味】①《別錄》:"味苦,微寒,無毒。"
【功能主治】治風(fēng)痹,熱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灑,1~3錢。外用:熬膏涂敷或煎水洗。
【注意】《綱目》:"忌鐵。"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上文我們分析了鼠李皮,知道鼠李皮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說起皺葉鼠李,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皺葉鼠李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皺葉鼠李的果實。
【原形態(tài)】皺葉鼠李 灌木,稀小喬木,高1-2.5m。幼枝紅褐色,通?;ド蚪鼘ι敹擞写?;老枝黑褐色或灰褐色,光滑。葉常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頂端;葉柄長5-16mm,被白色短柔毛;托葉長線形,有毛,早落;葉片紙質(zhì),卵形、長圓形,先端急尖至鈍圓,基部楔形,邊緣具小圓齒,上面暗綠色,下面灰白色。花綠色,單性,單生于葉腋或2-3朵排成聚傘花序;雄花萼片4,花瓣4,雄蕊4,子房退化,有3裂的柱頭;雌花萼片4,無花瓣,具絲狀退化雄蕊4,子房球形,柱頭3-4裂。核果倒卵狀球形,黑色,具2核。種子倒卵形,黃褐色,有光澤,背面有縱溝?;ㄆ?-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中或路旁。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腫毒;瘡瘍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皺葉鼠李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皺葉鼠李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進(jìn)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藥物進(jìn)行了解,那么對于窄葉鼠李這種藥材你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別名】茶葉樹、黑格蘭、家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柳葉鼠李的葉。
【原形態(tài)】柳葉鼠李,灌木,稀喬木,高達(dá)2m。多分枝,呦 枝紅褐色,無毛,頂端具針刺。葉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葉柄長3-15mm,無毛或有微毛;托葉鉆狀,早落;葉片紙質(zhì),線狀或線狀披針形,長3-8cm,寬3-10mm,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疏細(xì)鋸齒,兩面無毛?;▎涡裕菩郛愔?,黃綠色;雄花10-20個簇生在短枝端,寬鐘狀,萼片三角形,與萼筒近等長;雌花萼片狹披針形,長為萼筒的2倍。有退化雄蕊,子房2-3室,花柱長,2淺裂或半裂。核果球形,直徑5-6mm,成熟時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萼筒。種子倒卵圓形,背面有縱溝,淡褐色?;ㄆ?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2100m的干旱沙丘、荒坡、亂石中或灌叢中。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消食化積。主低熱不退;心煩口渴;消化不良;腹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開水沏當(dāng)茶飲。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窄葉鼠李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藥鼠李實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藥鼠李實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清瀉鼠李。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藥鼠李的成熟果實。
【原形態(tài)】藥鼠李 灌木或小喬木,高5-8m。幼枝無毛,小枝紫紅色或銀灰色,枝端具針刺;頂芽橢圓形有數(shù)個鱗片,鱗片邊緣有緣毛。葉對生或兼互生;葉柄長1-2.7cm,上面有溝,溝內(nèi)有疏短毛或近無毛;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6.5cm,寬1.5-3cm,先端短漸尖或鈍圓,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鋸齒,兩面無毛?;▎紊?,雌雄異株,通常十余個簇生在短枝上或長枝下部葉腋,4基數(shù);花梗長2-4cm;雄花具花瓣,退化雄蕊??;雌花的子房3室,花柱長,3淺裂。核果球形,黑色,具3個分核,基部有宿存的萼筒。種子背面基部有短溝,上部有溝縫?;ㄆ?-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1400m的山地河谷或山坡灌叢中。
【化學(xué)成份】果實含蒽類衍生物0.71%-1.13%,鞣質(zhì)3.22%-4.19%,果膠0.92%-3.07%,糖8.85%-14.25%,果糖0.96%-5.07%,維生素C 134-545mg%,花色素甙類(anthocyanin)5.73%-5.89%,黃酮類17%-25%,蒽醌甙類(anthraquinone glycoside)0.25%-0.35%,另含1種三糖,其結(jié)構(gòu)為O-α-L-吡喃鼠李糖基(1→3)-O-α-吡喃鼠李糖基-(1→6)-D-吡喃半乳糖[O-α-L-rhamnopyranosyl-(1→3)-O-α-rhamnopyra-nosyl-(l→6)-D-galactopyranose]。藥鼠李樹皮含鞣質(zhì)(0.57%-0.97%),糖(3.34%-3.71%),醌類化合物(1.93%-2.65%)。蒽醌類化合物:意大利鼠李蒽醌(alaternin),大黃酚(chrysophanol),歐鼠李大黃素(frangula-emodin)和大黃素甲醚(physcione),以及大黃素-8-O-β-龍膽二糖甙(emodin-8-O-β-gentibioside),大黃素-8-O-葡萄糖甙(emodin-8-O-glucoside)和大黃素-8-O-櫻草糖甙(emodin-8-O-primveroside),并含萘酰內(nèi)酯類化合物蘇里甙(sorinin),6-甲氧基蘇里甙(6-methoxysorinin)和6-甲氧基-蘇里甙元-8-O-β-D-吡喃葡萄糖甙(6-methoxy-sori-genin-8-O-β-D-glucopyranoside)。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主腸燥便秘;習(xí)慣性便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藥鼠李實,原來藥鼠李實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鼠李的藥用價值
凍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dá)4m。幼枝無毛,小枝褐色或紫紅色,稍平滑,對生或近對生,枝端常具針刺;葉對生或近對生;葉柄長0.5-1.5cm,上面具溝;托葉披針形,常具疏毛,宿存;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15cm,寬2-6.5cm,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xì)鋸齒,上面無毛或僅中脈具疏柔毛,下面沿脈或脈腋有金黃色柔毛,側(cè)脈5-6對,網(wǎng)脈明顯?;▎涡?雌雄異株,黃綠色,無總梗的傘狀聚傘花序生于枝端或葉腋;花萼4裂,裂片卵形;花瓣4,長橢圓形,小或無;雄花雄蕊4,花藥狹長,丁字形著生,與花瓣一起著生于萼裂的基部,退化雌蕊子房扁球形,花柱2裂;雌花的子房球形,花柱長,柱頭3裂,退化雄蕊4。核果近球形,徑6-8mm,熟時黑色,具2分核?;坑兴薮孑嗤?果梗長5-12mm,無毛。種子近球形,背側(cè)基部有短溝?;ㄆ?-6月,果期5-8月。
鼠李的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消積通便。主水腫腹脹;疝瘕;瘰疬;瘡瘍;便秘。用于支氣管炎,肺氣腫,齲齒痛,癰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研末;或熬膏。外用:適量,研末油調(diào)敷。
鼠李的副作用
《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本草圖經(jīng)》:味甘苦。
《綱目》:苦,微寒,無毒。
鼠李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鼠李的醫(yī)學(xué)記載
《本經(jīng)》:主寒熱,瘰疬瘡。
《本草經(jīng)集注》:主大熱。
《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積冷氣,九蒸酒漬,服三合,日二。
《食療本草》:主脹滿、谷脹,和面作講子,空心食之,少時當(dāng)瀉。
《日華子本草》:治水腫。
《品匯精要》:殺蟲,消毒。
《綱目》:治痘瘡黑陷及疥癬有蟲。
《醫(yī)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陰,養(yǎng)腎,活血。
鼠李的醫(yī)學(xué)附方
1、治痘瘡倒靨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內(nèi)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化下。(《小兒藥證直訣》牛李膏,一名必勝膏)
2、治諸瘡寒熱毒痹:鼠李生搗敷之。(《圣惠方》)
3、治齒匿腫痛:牛李煮汁,空腹飲一盞,仍頻含漱。(《圣濟(jì)總錄》
李根皮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李根皮的記載,李根皮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別名】甘李根白皮(《金匱要略》)。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李根皮的韌皮部 。
【性味】苦咸,寒。
【歸經(jīng)】《長沙藥解》:"入足厥陰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下氣。治消渴心煩,奔豚氣逆,帶下,齒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含漱或磨汁涂。
【附方】①治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甘草、芎藭、當(dāng)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姜四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奔豚湯)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總得來說李根皮的作用是相當(dāng)大的,也正是因為李根皮具有比較好的養(yǎng)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應(yīng)用到李根皮養(yǎng)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dāng)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