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rèn)真地踐行。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自消容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自消容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自消容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別名】十字珍珠草(《本草求原》),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換(《嶺南采藥錄》),通心蓉(《廣東中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 大豬屎豆 的 莖葉 。夏、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大豬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
【生境分布】我國南部有栽培。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臺灣等地。產(chǎn)于廣東。
【性狀】干燥的枝直徑約4~8毫米,有稍凸起之縱棱。葉多破碎,上面為灰褐色或灰綠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見到宿存的小托葉,色黃,貼伏于葉柄下兩旁。氣微,味淡。以葉多,完整,干燥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含野百合堿2~3%。
【藥理作用】①抗腫瘤作用
【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腫脹,牙痛,小兒頭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白血病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自消容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自消容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自消容的價值。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改容膏的作用。
【處方】蓖麻子30克 冰片0.9克
【功能主治】治中風(fēng)口眼歪斜,無他證者。
【用法用量】共搗為膏,左歪貼右,右歪貼左。
【摘錄】《醫(yī)方集解》
【處方】杏仁(另研)、輕粉(另研)、滑石(另研)各等分。
【制法】用雞蛋清調(diào),以瓷盞盛,飯鍋上少燉片時,旋入麝香少許。
【功能主治】肺風(fēng)瘡。
【用法用量】擦患處。
【摘錄】《增補內(nèi)經(jīng)拾遺》卷四
【別名】牽正膏
【處方】蓖麻子1兩,真冰片3分。
【制法】上搗為膏。
【功能主治】中風(fēng)口眼?僻。
【用法用量】牽正膏(《何氏濟生論》卷一)。
【各家論述】蓖麻子為引風(fēng)拔毒之品也,佐以冰片,取其利氣而善走竅;佐以姜、附,取其溫?zé)岫麌?yán)寒。此惟冬月加之,他時勿用也。
【摘錄】《醫(yī)方考》卷一
【處方】石灰(醋炒紅)。
【制法】再入醋熬如膏。
【功能主治】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左歪涂右,右歪涂左。
【摘錄】《醫(yī)級》卷八
對于改容膏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春容散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調(diào)理機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春容散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白附子18克 枯礬9克 硫黃15克 黑鉛(炒枯)9克 密陀僧60克 輕粉3克 黃丹(飛過)3克 麝香0.6克
【制法】上藥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主面上肺風(fēng)瘡。
【用法用量】先將冷冰擦紅處,—濕后以末藥擦之。不可擦破。
【注意】切忌酒色惱怒。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
【處方】白附子6錢,枯礬3錢,硫黃5錢,黑鉛(炒枯)3錢,密陀僧2兩,輕粉1錢,黃丹(飛過)1錢,麝香2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面上肺風(fēng)瘡。
【用法用量】先將冷水擦紅處,濕后以末藥擦之,不可擦破。
【注意】忌酒色惱怒。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引黃賓江方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已經(jīng)了解了春容散的組成藥材等,也證明了這款方劑的純天然無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在我們的身邊總是會有一些心臟病患者,有的人或許是天生的遺傳因素造成的,有的人是因為后天過度勞累造成的,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的這種病都特別危險,一旦病人病情發(fā)作,就會感覺到心痛,呼吸困難,如果病情較輕的話,可以吃一些消心痛。那么,消心痛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治療領(lǐng)域:
1、咯血:咯血是指呼吸道出血,以肺部病變?nèi)缰夤軘U張、肺炎、肺結(jié)核多見,風(fēng)濕性心臟二尖瓣狹窄所致咯血也很常見。在綜合治療基礎(chǔ)上用消心痛,每天三次,每次用10—20毫克,最短24小時,最長3—5天咯血可停止。
2、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用消心痛10毫克、心痛定10毫克,一日三次,有效率可達90.1%。
3、腹痛:當(dāng)?shù)昧思毙愿雇?,舌下含服消心?—10毫克,疼痛可止,功能性的可立竿見影,臟器實質(zhì)病變不能緩解。
4、支氣管哮喘:口服每次10—20毫克,有明顯平喘效果,作為急救可舌下含服。
5、脈管炎疼痛:脈管炎往往患肢疼痛難忍,徹夜難眠,用5毫克舌下含服,多數(shù)2分鐘起效,可持續(xù)2小時,若配合蛇毒抗栓酶治療脈管炎,有明顯療效。6、呃逆:用5—10毫克含服,一般半小時見效,若無效可追加5毫克。但只能解暫時之苦。
消心痛是治療冠心病有效藥物,價廉,適合家庭備用,用消心痛治療,安全,副作用少
竹林消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竹林消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了解一下。
【別名】雞爪參、野參須(《陜西草藥》),女楂(藏名)。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單莖算盤七 的 根 。8~10月采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莖短,具多數(shù)須根。莖2歧分枝。單葉互生,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抱莖,上面綠色,下面帶有白霜?;▎紊~腋;花被片6,白色,下部和脈帶紫色。漿果球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林陰濕處。分布西藏、陜西、四川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甘淡。"
【功能主治】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止咳。用于肺熱咳嗽,虛癆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竹林消的詳細(xì)介紹,我們知道竹林消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guān)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nèi)粘I钪薪佑|很多的,其中樸消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樸消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xì)的看一下。
【別名】樸硝石(《吳普本草》),消石樸(《別錄》),海末(《石藥爾雅》),樸硝(《局方》),鹽消、皮消、水消(《綱目》),海皮硝、毛硝(《藥材學(xué)》)。
【來源】為礦物 芒硝經(jīng)加工而得的粗制結(jié)晶 。
【原形態(tài)】礦物形態(tài)及制法詳"芒消"條。
【化學(xué)成份】主要成分與芒消同,參見"芒消"條。
【性味】辛苦咸,寒。
【歸經(jīng)】入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瀉熱,潤燥,軟堅。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目赤腫痛,喉痹,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溶入湯劑,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吹喉或水化罨敷、點眼。
【注意】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傷寒食毒,腹脹氣急,大小便不通:樸消、大黃(銼,炒),芍藥各一兩,當(dāng)歸(切,焙)、木香各半兩。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圣濟總錄》樸硝湯)
【摘錄】《*辭典》
【出處】1.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2.陶弘景:樸硝,今出益州北部,故汶山郡西川、蠶陵二縣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雜黑斑,俗人擇取白軟者以當(dāng)消石。
樸消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樸消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地皮消的身影,那么地皮消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地皮膠、刀口藥、蛆藥(《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 喜櫟小苞爵床 的 全草 。夏、秋采集,切碎,曬干。
【原形態(tài)】喜櫟小苞爵床,又名:巖威靈仙、蘆莉草。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木叢中或草地上。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治肺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瘰疬,膿腫瘡毒,骨折,創(chuàng)傷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4錢。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取地皮消3錢,1日兩次煎服。觀察20例,用藥后平均19小時退熱,扁桃體紅腫一般在3~4天內(nèi)消失,4~5天臨床治愈。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綜合以上的對于地皮消的描述,可見地皮消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地皮消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在現(xiàn)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隔山消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隔山消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隔山撬(《分類草藥性》),隔山鍬(《天寶本草》)。
【來源】為蘿藦科植物 耳葉牛皮消 的 塊根 。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四川、江蘇、江西等地。
【性狀】干燥塊根呈圓柱形,微彎曲,長約10~20厘米,直徑約2~3厘米。外表黃褐色或紅棕色,栓皮粗糙,有明顯縱橫皺紋,皮孔橫長突起,栓皮破裂處露出黃白色的木質(zhì)部。質(zhì)堅硬,斷面淡黃棕色,粉質(zhì),有輻射狀花紋及鮮黃色孔點。氣無,味先苦后甜。
【化學(xué)成份】根含淀粉44%,又含皂甙。
【性味】①《貴陽民間藥草》:"甘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養(yǎng)陰補虛,健脾消食。治虛損勞傷,痢疾,疳積,胃痛飽脹,白帶,瘡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鮮者0.5~1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磨汁涂。
【附方】①治痢疾:耳葉牛皮消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備注】本品在江蘇作白首烏使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于《本草綱目》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隔山消有了一定的了解,隔山消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立馬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xì)的介紹下。
【處方】川斑蝥(大者,是川產(chǎn)者佳,去翅、足,糯米拌炒)全蝎尾各150個 蜈蚣30條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12克 真蟾酥9克(酒浸,研膏)冰片 麝香各6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麻黃120克熬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略曬干,瓷瓶密貯。
【功能主治】治發(fā)背,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每用1丸,如勢大者用2~3丸,乳細(xì),摻于太乙膏,再貼奏功。如瘡未破,貼上以熱手摸百余下,次日即消。如瘡已破,先以薄棉紙蓋瘡上。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七
【處方】大斑蝥(去翅足,元米炒)150個,全蝎尾150個,蜈蚣30條(炙),土狗30條(炙),磁石(煅)4錢,僵蠶(炙)4錢,丁香(另研)4錢,蟾酥3錢,冰片2錢,麝香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提毒敗膿。主癰瘍。
【用法用量】摻于膏上貼之,以手摸百余下。即消。
【摘錄】《外科集腋》卷一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立馬消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立馬消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