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臘紅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石臘紅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石臘紅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石臘紅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別名】月月紅
【來源】為牻牛兒苗科植物 天竺葵 的 花 ,夏、秋采,鮮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莖肉質(zhì),基部木質(zhì),多分枝,全體有細毛和棘毛,揉之有魚腥氣味。葉互生,圓腎形,基部心臟形,直徑約5~10厘米,邊緣波狀淺裂,上面有暗紅色馬蹄形環(huán)紋,托葉闊三角形或闊卵形?;ㄐ驗橐挥锌偘膫阈位ㄐ颍斏?;花多數(shù),中等大,未開前,花蕾柄下垂;花瓣鮮紅色,粉紅色、白色,下面3片較大。蒴果成熟時5瓣開裂,由果瓣向上卷曲。花期春、夏間。
【生境分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澀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治中耳炎,用花榨汁滴耳。
【摘錄】《*辭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石臘紅,石臘紅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石臘紅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紅穿破石這味中藥。
【別名】猛公刺。
【來源】藥材基源: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南嶺柞木的根、葉。
【原形態(tài)】南嶺柞本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小枝被黃色長柔毛或無毛。葉互生;葉柄長7-10cm;葉革質(zh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5-15cm,寬3-6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上面綠色,有光澤,干后褐色,無毛,下面色較淺,被黃色長柔毛或無毛;邊緣具粗鋸齒;側(cè)脈5-6對??偁罨ㄐ蛞干?,雌雄異株,長1.5-3cm,被黃色短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1.5mm;萼片4,卵圓形,長約2.5mm;無花瓣;雄花雄蕊10-25,花盤由多數(shù)腺體組成,位于雄蕊外圍;雌花子房卵形,1室,具2側(cè)膜胎座,每胎座上有胚珠2-3顆;花柱細長,柱頭呈不明顯2裂。漿果圓球形,直徑3-8mm,先端留有宿存的花柱?;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2200m的空曠的石灰?guī)r山地或土山坡。
【性味】辛;甘;寒
【功能主治】散瘀消腫;涼血止血。主跌打損傷;骨折;脫臼;外傷出血;吐血;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煅存性研末撒敷。
【摘錄】《中華本草》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紅穿破石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紅穿破石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臘脂膏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臘脂膏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大楓子肉20個 木鱉子肉20個 輕粉1.5克 枯礬1.5克 水銀3克
【制法】上藥研為末。
【功能主治】治肺風(fēng)瘡,酒皶鼻。
【用法用量】用臘月豬脂調(diào)搽面上。一夜即愈。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臘月豬脂4升,大鼠1枚。
【制法】上藥入鐺中,以文火煎之。待鼠銷盡,以新綿濾去滓,入瓷盒盛。
【功能主治】面上瘢痕。
【用法用量】每用先以布拭,令瘢痕色赤,次以膏涂之。3-5度愈。
【注意】避風(fēng)。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有關(guān)臘脂膏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A硗?,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zhì)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麻臘干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麻臘干的用途越來越多,關(guān)于麻臘干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絨毛戴星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絨毛戴星草 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莖直立或斜開,多分枝,有溝紋,被長柔毛或絨毛,節(jié)間長1-2.5cm,莖翅狹窄,邊緣有刺狀尖齒。莖葉倒卵狀長圓形,長3.5-6.5cm,寬1-2.5cm,兩面被淺灰色絨毛或長柔毛具柄的腺體,順脈在葉下部稍凸起,側(cè)脈5-7對,不明顯;上部葉較小,長約1.2cm,寬約0.5cm。復(fù)頭狀花序球形或近橢圓形,長10-11mm,寬約10cm,寬約0.5cm。復(fù)頭狀花序球形或近橢圓形,長10-14mm,寬約10mm,紅紫色,單生于枝頂;頭狀花序極多數(shù);總苞片10-12個,外層絨狀匙形,草質(zhì),長4-4.5mm,先端細尖,背面被絨毛,邊緣有紡緣毛,內(nèi)層匙狀長圓形,干膜質(zhì),長約4mm,先端鈍或有小尖頭,背面被毛,上半部邊緣有緣毛;雌花較多,12-16個,絲狀,長3-4mm,具長0.2-0.3mm的細柄,花冠管下部不膨大或略膨大,無毛,檐部3齒;兩性花2-5個,長約4.5mm,藥冠管近鐘狀,向下漸細,有時中部稍凹入,且腺點,檐部5裂,裂片近三角形。瘦果,圓柱形,有4棱,具腺點,長約1mm?;ㄆ?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1000m的河邊沙灘、草地或灌叢中。
【化學(xué)成份】1.本品含(24S)24-乙基膽甾-5,22-二烯-3β3-醇-β-D-葡萄糖甙[(24S)-24-ethylcholesta-5,22-dien-3β-ol-β-D-gluco-side],戴星草內(nèi)酯甙(sphaeranthanolide),7α-羥基桉葉-4-稀-6,12-內(nèi)酯(7α-hydroxyeudesm-4-en-6,12-olide),2-羥基木香酸(2-hydroxycostic acid),β-桉葉酸(β-eudesmol),冬青豚草酸(ilicicacid)及三種新的羥基內(nèi)脂。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健胃消食。主泌尿系感染;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麻臘干,我們知道麻臘干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麻臘干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jǐn)慎對待。
臘鴉散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臘月鴉1只(去爪咀),臘月野狐肝1具(并臘月鴉同入瓷瓶中,以鹽泥固濟候干。以大火煅令通赤,去火取出,細研為散),天麻3分,天南星半兩(炮裂),白附子半兩(炮裂),桑螵蛸半兩(微炒),藿香半兩,干蝎半兩(微炒),蚱蟬1分(微炒),烏蛇肉3分(酒浸,炙微黃),白僵蠶半兩(微炒),天竹黃半兩(細研),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麝香1分(細研),牛黃1分(細研),龍腦1分(細研),膩粉1分。
【制法】上為細散,與前2味相和,更令研勻。
【功能主治】急風(fēng)。手足攣急,口噤項強,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頻服,以效為度。
【摘錄】《圣惠》卷二十二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臘鴉散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zhǔn)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臘鼠膏這種方劑。
【處方】臘鼠(大者連毛)1枚,鉛丹(研)半兩,琥珀(研)半兩,乳香(研)1兩,蘆薈(研)1兩,石螺殼1兩,車螫殼1兩,蛤蜊殼1兩。
【制法】上除鼠外為末,用清油1斤,黃蠟并臘月羊脂、豬脂各4兩,并鼠入銀石器內(nèi)同熬濃,去滓;次入麝香、珍珠末各1分,調(diào)勻。盛入瓷瓶內(nèi),密封,沉于井中14日。欲急用只沉少頃,取上。
【功能主治】除熱滅瘢。主燙火瘡。
【用法用量】用鵝毛掃,5-7次。立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四
臘鼠膏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石蓮子,那么石蓮子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甜石蓮、蓮實、殼蓮子、帶皮蓮子
【來源】本品為睡蓮科植物 蓮 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 老熟果實 。10月蓮子成熟時,割下蓮蓬,取出果實曬干;或拾取落入泥中之蓮實,洗凈曬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健脾止瀉。用于慢性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1.5~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石蓮子,石蓮子有著怎樣的功效。石蓮子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石蓯蓉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石蓯蓉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石蓯蓉的幾個方面。
【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的根或全草。
【原形態(tài)】矮小半灌木。老枝黑褐色,密被殘存的葉柄基部;全株(除萼外)無毛。葉集于枝的上部,肥厚,倒披針形,長2-4cm,寬0.4-0.7cm,先端圓,下部漸狹成柄,基部擴張而半抱莖,中肋不明顯?;ㄐ騻惴繝?,花序軸由葉腋抽出,高7-16cm,自上部2回叉狀分枝;穗狀花序通常由5-11個小穗組成;小穗含2-4花;外苞長2-2.5mm,寬卵形,第1內(nèi)苞長約5mm;萼漏斗狀,筒部沿脈被長毛,萼檐白色,通常沼疊而微開張;花冠淡紫紅色?;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岸和島嶼的巖石縫隙。
【性味】甘;咸;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軟堅消腫;降壓。主風(fēng)濕痹痛;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石蓯蓉,石蓯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石蓯蓉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