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瘰疬丸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瘰疬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下哦。
【處方】牡蠣(煅)元參(炒)各150克 土茯苓(炒)75克
【制法】上藥于端午日共磨細,用酒打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患在上身,每清晨酒下7.5克,晚上6克,患在下身,早服6克,晚服7.5克,自然漸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
【處方】貝母(去心)2兩,天花粉1兩5錢,玄參1兩5錢,甘草1兩5錢,斑蝥(米炒,去頭足,聽用),肥皂2斤(每一肥皂去核,入斑蝥4個,線縛,蒸,取出,去斑蝥并肥皂皮筋),凈肉10兩。
【制法】上為末,共搗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錢,白滾湯送下。服后腹疼,勿慮,此藥力追毒之故。
【摘錄】《廣筆記》卷三
【處方】臭牡丹(全株)。
【制法】研末為丸。
【功能主治】瘰疬不論已潰未潰。
【用法用量】每服2錢,夏枯草煎湯送下,日3次。約4-5日略可見效,輕者1月,重者3月,即可痊愈。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
通過上文對瘰疬丸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相關閱讀
說到瘰疬結核丸,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黃耆7分,玄參8分,苦參9分,鼠粘子9分,枳實(炙,去瓤)5分,大黃5分,羚羊角屑5分,麥門冬(去心)5分,連翹4分,青木香4分,人參(去蘆)4分,蒼耳子4分,升麻4分,茯苓4分,甘草(炙)4分,桂心4分,樸消4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瘰疬結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酒送下,日三夜四次。漸加至30丸,以知為度。
【注意】忌豬肉、五辛、飲酒、熱面等。
【摘錄】《外臺》卷二十三引《廣濟方》
瘰疬結核丸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瘰疬結核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內消瘰疬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夏枯草240克 玄參 青鹽各150克 海藻 川貝母 薄荷葉 天花粉 海蛤粉 白蘞 連翹(去心)熟大黃 生甘草 生地黃 桔梗 枳殼 當歸 消石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凝氣滯所致的瘰疬痰核,頸項癭瘤,皮色不變,或腫或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臨臥用白湯送下。
【注意】孕婦慎用。
【摘錄】《醫(yī)學啟蒙》卷三
內消瘰疬丸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內消瘰疬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品。瘰疬妙方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官粉1兩半,乳香2錢,沒藥2錢半,孩兒茶2錢半,蛤粉5錢,龍骨2錢半,蜂房2個,密陀僧2錢半,血竭2錢,蓖麻子(去殼)120個。
【制法】上為細末,用香油4兩熬黑色,后將各藥收在油內,熬數沸用瓦盆盛水,將藥鍋坐在上,出火毒,紙攤。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貼患處,如神。先用養(yǎng)麥面作圈,圍住瘡上,用黃酒糟壓干撒在瘡上,用麝香入艾捶爛,鋪糟上,火燒,艾過則再換,以瘡內水干為度,后貼膏藥。
【注意】忌食、雞、鵝、羊肉、蛋、鮮魚、辛辣、炙煿等物。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基本上了解了瘰疬妙方的功效與作用了吧?瘰疬妙方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瘰疬膏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下。
【處方】金線重樓4兩,金線吊蝦蟆4兩,蓖麻仁4兩,商陸4兩,天南星2兩,半夏2兩,露蜂房2兩,防風2兩,蛇蛻2兩,大黃1兩,土木鱉1兩,穿山甲1兩,番木鱉1兩,射干1兩,川烏1兩,草烏1兩,枳殼1兩,當歸1兩,紅花1兩,白芷1兩,僵蠶1兩,紫花地丁1兩,紫背天葵1兩,活雄鼠1個,干蟾1個,芫花1兩5錢,巴豆肉5錢,急性子5錢,鯽魚4尾。
【制法】用麻油3斤浸七日,熬枯去滓,復入凈鍋內,熬至滴水成珠,稱熱油1斤,加銀朱8兩,收之成膏,下凈黃蠟8兩,再下乳香(去油)、沒藥(去油)、血竭、兒茶各5錢,麝香2錢,潮腦2兩,乳細下之,攪勻,收貯,攤宜厚些,速效如神。
【功能主治】瘰疬。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
【處方】真香油4兩,象皮3錢,黃蠟3錢,官粉1兩5錢,乳香3錢,沒藥3錢,孩兒茶1兩,龍骨1兩5分,血竭1錢。
【制法】真香油熬象皮令熟,去滓,入黃蠟、官粉,離火涼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龍骨、血竭,攪勻,以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任意點之。
【摘錄】《回春》卷八
【處方】燈心灰半兩,乳香半兩,黃丹半兩,定粉半兩。
【制法】用麻油4兩,煎成膏子。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貼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一
【處方】大黃1兩(入麻油熬枯,去滓離火),輕粉5錢,官粉5錢,白蠟5錢,黃蠟1兩,乳香1錢半,沒藥1錢半,冰片2分。
【制法】上藥入油內熬膏。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蕙怡堂方》卷三
【處方】沒藥(炙,末)2錢,乳香(炙,末)2錢,血余炭(研,末)2錢,穿山甲(炙,末)3片,番木鱉(去皮,切片)8個,東丹2兩,麻油3兩,麝香(俟膏冷調入)1分。
【制法】先將木鱉肉入麻油熬枯取出,并各藥研細,俟油熬至滴水成珠,入各藥末,令和勻,后起鍋放地下,入東丹,將柳枝不住手攪,膏老嫩得中。如老,丹少入,嫩,丹多入,候冷,入躊香末和勻,起鍋,入冷水三日,退火氣,方可攤貼。
【功能主治】瘰疬。
【摘錄】《青囊秘傳》
通過上文對瘰疬膏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眾所周知,瘰疬拔根方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瘰疬拔根方的相關描述?,F代醫(yī)學也證明了瘰疬拔根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斑蝥7個(去頭足并翅,同糯米炒用,米黃黑色為度,取蝥為末聽用),雞蛋1個(鉆一孔,用銀簪攪勻,入斑蝥末于內,再攪勻,另取雞子殼補口,綿紙粘固,再用粗紙包七層,水濕透聽用),土茯苓4兩(擇小而扁為佳,若長而大者名為奶肩,有毒,故不用),菜豬肉半斤(煎湯聽用)。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于五更時將藥蛋用粗糠火煨熟,乘熱食之,以前土茯苓肉湯送下。3日后,小腹脹痛,以益元散推之;如尚未利,再飲熱水摧之,毒根從小便下,形如圓眼,如爛肉,其根下,其疬自消,甚驗?;蛞阅就ā⒒?、青黛之類導之,青黛善解斑蝥之毒。
【摘錄】《外科大成》卷二
文章介紹的瘰疬拔根方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瘰疬拔根方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大家是否知道酒可是被人們譽為是百藥之長的,而藥酒用一些中藥或者動物來和酒搭配,將這些東西的精華融合在一起,還能夠充分發(fā)揮藥材的藥效,真可謂一舉兩得。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種藥酒瘰疬酒藥方。
瘰疬酒藥方——(瘰癘)
(《外科正宗》)
【配方】鶴風草半斤,忍冬藤六兩,野蓬蒿四兩,野菊花四兩,五爪龍三兩,馬鞭草一兩五錢。
【制法】上藥切碎,用老酒十五斤,袋貯藥懸于酒內,封口,煮三香為度;取起水頓,浸一伏時。
【主治】治年久瘰疬結核,串生滿項,頑硬不穿破者。病愈不發(fā)。
【用法】初服盡醉出汗為效。已后隨便應之,其酒一料。
通過上文的對于瘰疬酒藥方的介紹我們知道藥酒的制作不算太復雜,在制作瘰疬酒藥方時不要盲目大意了。一定要搞清楚藥酒里需要添加的中草藥都有什么,更需要根據具體的要求來做,這樣效果才會更好,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瘰疬神膏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大當歸5兩,大穿山甲5兩,陳皮3兩,肉桂1兩,木鱉子肉1兩,大蜈蚣10條,象皮1兩,黃柏5兩,黃芩5兩,川連1兩,白花蛇1兩,祈艾1兩,金銀花4兩。
【制法】香油3斤浸半月,夏五日,春、秋十日,火熬至黑色,去滓,再熬,又下乳香、沒藥、兒茶、呶竭、密陀僧(俱為末),各1兩攪勻,候溫,入麝香1錢,攪入水中,去火氣。
【功能主治】各種瘰疬。
【用法用量】攤貼。甚效。
【注意】忌一切發(fā)物并房事。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五
上面是關于瘰疬神膏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瘰疬神膏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眾所周知,瘰疬仙方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瘰疬仙方的相關描述?,F代醫(yī)學也證明了瘰疬仙方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穿山甲4兩(四足上者佳,分四制,1兩用紫草茸5錢煎煮甲片干再曬;1兩用紅花5錢煎煮甲片干再曬;1兩用豬牙皂5錢煎煮甲片干再曬;1兩用蘇木5錢煎煮甲片干再曬),蜈蚣16條(分為四制,4條用香油炙干,4條用濃醋炙干,4條用真酥油炙干,4條用姜汁炙干,此2味制畢,俱要隨即研末,如多時,就要回潮難研)每用穿山甲1錢,蜈蚣末1錢,川歸尾5錢,大黃2錢,乳香(去油)2錢,全蝎2錢,沒藥(去油)2錢,荊芥2錢,桔梗2錢,蟬蛻20個,僵蠶(炒去絲)25個,朱砂(另研為衣)2錢5分,羌活2錢5分,防風2錢5分,連翹3錢,黃芩3錢,廣膠(土炒,烊)1兩,雄黃(另研)7分,蛇蛻(焙)5錢。
【制法】上為細末,好米醋打糊為丸,每丸重1錢2分,入麝香5分,在罐內養(yǎng)之,收貯。
【功能主治】未成內消,已成催膿,速效如神。主瘰疬;兼治癰疽發(fā)背,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凡遇此證,每用1丸,研末,溫酒調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八引《劉氏家秘》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于瘰疬仙方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朋友們來說,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俗話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瘰疬痰核膏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生甲片2兩,海藻4兩,當歸2兩,白芷2兩,黃連2兩,黃柏2兩,黃芩2兩,番木鱉1兩,全蝎2兩,生地1兩,赤芍1兩,官桂4兩,麻油2斤半。
【制法】熬枯去滓,熬至滴水成珠,加黃丹10兩,黃蠟7兩,白蠟3錢,粉錫2兩收成膏,再加后藥:乳香(炙)、沒藥(炙)、阿魏各6錢,輕粉6錢,麝香2錢,血竭4兩,燕窩泥1兩,雄黃2錢,朱砂2錢,雄鼠糞1兩,(均研末)和勻。
【功能主治】瘰疬,痰核。
【摘錄】《青囊秘傳》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瘰疬痰核膏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到一些關于藥品的知識。
現代科學的發(fā)展使得中醫(yī)方劑領域也取得有利的研究條件,根據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代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 廣泛使用古今中藥方劑。那么你知道痰核瘰疬膏嗎?
【處方】貓頭骨牙爪1副(火煅存性)蜣螂蟲(炙)磁石(醋煅)各15克 乳香 沒藥各3克(去油)生明礬15克(入雄豬腳爪殼內,煨存性)海藻30克 大貝母30克 蓖麻子肉15克
【制法】用麻油120毫升,同上海、貝、麻三味,熬至滴水不散,濾去滓入乳、沒再熬,將稠離火,乘滾入貓頭、蜣螂、磁石、飛礬攪勻,燉冷水中去火氣,乘軟取起打條,臨用攤貼。凡去滓后入細藥時,仍用青州丹,少加松香、黃蠟,看老嫩得宜,方入貓頭等末,始易成膏。
【功能主治】祛瘀化痰,軟堅散結。治痰核、瘰疬,未穿破者。
【用法用量】如已穿破,再取客廁梁上塵加入。
【摘錄】《種福堂公選良方》卷二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痰核瘰疬膏,我們知道痰核瘰疬膏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