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白堊丹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jīng)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白堊丹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白堊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處方】牡蠣(煅.研)、白堊、細辛(去苗)、禹馀糧(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龍骨(煅.研),各一兩半;瞿麥穗、附子(炮.去皮.臍)、烏賊魚骨(燒灰)、芍藥、石葦(去毛)、白黃連(去毛)、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芷、當歸(去苗)、干姜(炮)、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半兩。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婦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熱,惡風(fēng)怯寒,咳逆煩滿,拘急短氣,心、脅、腰、背、腹肚與子臟相引痛,漏下五色,心??謶?,遇恚怒憂勞即發(fā),皆是內(nèi)傷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圓至五十圓,空心,溫酒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面介紹了白堊丹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擴展閱讀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guān)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白堊丸。
【處方】白堊18銖,龍骨18銖,芍藥18銖,黃連半兩,當歸半兩,茯苓半兩,黃芩半兩,瞿麥半兩,白蘞半兩,石韋半兩,甘草半兩,牡蠣半兩,細辛半兩,附子半兩,禹余糧半兩,白石脂半兩,人參半兩,烏賊骨半兩,藁本半兩,甘皮半兩,大黃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人三十六疾。即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十二癥:是所下之物,一曰狀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膿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卻,十二曰經(jīng)度不應(yīng)期也。九痛:一曰陰中痛傷,二曰陰中淋瀝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經(jīng)來即腹中痛,六曰氣滿痛,七曰汁出陰中如有蟲嚙痛,八曰脅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七害:一曰竅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熱痛,三曰小腹急堅痛,四曰臟不仁,五曰子門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五傷:一曰兩脅支滿痛,二曰心痛引脅,三曰氣結(jié)不通,四曰邪思泄利,五曰前后痼寒。三痼:一曰羸瘦不生肌膚,二曰絕產(chǎn)乳,三曰經(jīng)水閉塞。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飲送下,1日2次。不知加之。20日知,1月百病除。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方取白堊命名,取其溫中益氣,專主寒熱癥瘕、月閉、積聚;石脂治崩中漏下;禹余糧治血閉、癥瘕;龍骨治漏下,癥瘕,結(jié)堅;牡蠣治赤白帶下;五者皆本經(jīng)主治。烏賊骨治氣竭肝傷,月事衰少不來,此則《素問》主治。其藁、蘞、細辛專散下襲虛風(fēng):石韋、瞿麥專祛下阻血熱;芩、連、大黃專除內(nèi)蘊積滯;然非人參不足以助其力;非附子不足以鼓其雄;不特補瀉相需,寒熱互用,深得長沙妙旨。而匯取兜澀之品,以安傷殘之余,庶幾痛止害平,氣血漸復(fù),是歸、芍、芩、甘、桔皮之屬,雖庸不廢,斯可藉以流布也。
【摘錄】《千金》卷四
【處方】白堊(火煅)1兩,禹余糧(煅,醋淬7次)1兩,鱉甲(醋炙)1兩,烏賊骨(醋炙)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鵲巢灰1兩,干姜(炮)1兩,紫石英(火煅,醋炙7次)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金毛狗脊(燎去毛)1兩,川芎1兩,艾葉灰半兩,鹿茸(燎去毛,切片,醋炙)1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白帶,久而不止,面色(黑干)(黑曾),繞臍疼痛,腰膝冷痛,日漸虛困。產(chǎn)后白帶,
【用法用量】《普濟方》引本方有香附子(醋煮)二兩。
【摘錄】《濟生》卷六
【處方】邯鄲白堊半兩,禹余糧半兩,白芷半兩,白石脂半兩,干姜半兩,龍骨半兩,桂心半兩,瞿麥半兩,大黃半兩,石韋半兩,白蘞半兩,細辛半兩,芍藥半兩,甘草半兩,黃連半兩,附子半兩,當歸半兩,茯苓半兩,鐘乳半兩,蜀椒半兩,黃芩半兩,牡蠣18銖,烏賊骨18銖。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女子36疾,胞中病,漏下不絕。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酒送下,1日2次。不知,加至10丸。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本方主治與前白堊丸不殊,而虛寒過甚,關(guān)閘廢弛,故取鐘乳,佐白堊輩以固脫利竅,姜、桂、蜀椒,佐附子以安中止崩,白芷杜風(fēng),治陰中腫,與藁本無異,以方中辛烈過多,故無藉人參、桔皮助氣耳。
【摘錄】《千金》卷四
【別名】白堊丹
【處方】白堊1兩半,白石脂1兩半,牡蠣1兩半,禹余糧1兩半,龍骨1兩半,細辛1兩半,烏賊骨1兩半,當歸1兩,芍藥1兩,黃連1兩,茯苓1兩,干姜1兩,桂心1兩,人參1兩,瞿麥1兩,石韋1兩,白芷1兩,白蘞1兩,附子1兩,甘草1兩,蜀椒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月經(jīng)1月再來,或隔月不來,或多或少,淋瀝不斷,或來而腰腹痛,噓吸不能食,心腹痛,或青黃黑色,或如水,舉體沉重;治婦人36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熱,惡風(fēng)怯寒,咳逆煩滿,拘急短氣,心、脅、腰、背、腹肚與子臟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懼,遇恚怒憂勞即發(fā),皆是內(nèi)傷所致。
【用法用量】白堊丹《局方》卷九(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秘方)。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本方月經(jīng)不調(diào),例中復(fù)有白堊丸于第一方中除去大黃、茯苓、藁本、柑皮,易入姜、桂、椒、芷,于第二方中除去鐘乳、茯苓、大黃,仍從事于人參,以無內(nèi)蘊之滯,故用法稍平。
【摘錄】《千金》卷四
【處方】白堊2兩,鹿角霜2兩,天南星1兩(炮裂),羌活1兩,附子1兩(炮,去皮臍),川烏頭1兩(炮裂,去皮臍),天麻1兩,蛤粉3兩,白附子1兩(炮裂),白僵蠶1兩(微炒),龍腦1分(細研),麝香半兩(細研)。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用糯米飯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卒中風(fēng),語澀多涎。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溫酒研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
【處方】白堊(火燒)1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生干地黃(焙)半兩,干姜(炮)半兩,陳橘皮(去白,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以薄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冷滑,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四
【處方】白堊1兩(火煅過),干姜(炮)1兩,楮葉2兩(生,研細)。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水瀉,水谷不化,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白堊丸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白堊鐵線蕨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白堊鐵線蕨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白堊鐵線蕨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別名】豬鬃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線蕨科植物白堊鐵線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6-12cm。根莖短小而直立,頂端密被紫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6cm,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澤;葉片紙質(zhì),無毛,狹長圓形,長3.5-8cm,寬2-3cm,先端鈍,基部近圓形,一回羽狀;羽片3-5對,互生,羽柄先端有關(guān)節(jié),倒卵形或長圓形,長5-15mm,寬3-12mm,先端近圓形,基部楔形,頂生羽片倒卵形,背面灰白色,葉軸纖細,先端有時延伸,著地生根,行無性繁殖;葉脈輻射,小脈二叉。孢子囊群圓形或長圓形,背生于羽片先端凹缺內(nèi),每羽片1個;囊群蓋橫的長圓形或腎形,棕色,革質(zhì),宿存。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500m濕潤的石灰?guī)r壁或山洞中的白堊土上。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清熱解毒。主熱淋;血淋;水腫;乳糜尿;乳癰;睪丸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白堊鐵線蕨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白堊丹是一種比較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多的功效主治。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堊丹的中藥方劑以及這白堊丹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堊丹
【處方】
牡蠣(煅.研)、白堊、細辛(去苗)、禹馀糧(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龍骨(煅.研),各一兩半;瞿麥穗、附子(炮.去皮.臍)、烏賊魚骨(燒灰)、芍藥、石葦(去毛)、白黃連(去毛)、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芷、當歸(去苗)、干姜(炮)、人參、甘草(炙),各一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半兩。
【炮制】
上為細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婦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熱,惡風(fēng)怯寒,咳逆煩滿,拘急短氣,心、脅、腰、背、腹肚與子臟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懼,遇恚怒憂勞即發(fā),皆是內(nèi)傷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圓至五十圓,空心,溫酒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白豆蔻散
【處方】
白豆蔻1兩(去皮),木香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干姜3分(炮裂,銼),草豆蔻1兩(去皮),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1兩,人參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虛勞,脾胃冷弱,食不消化,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
《圣惠》卷二十八。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堊丹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白堊丹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丹素丹的作用是比較強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丹素丹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透明朱砂(大塊者佳)3兩(研細,水飛9次),桂府滑石(結(jié)白者佳)2兩(研細,水飛9次)。
【制法】各曬干,每用朱砂3錢,滑石7錢,為極細末,分30服。每用土茯苓1斤,洗凈打碎,先用半斤,鋪平砂罐內(nèi),做一小窩,將大者1個挖1孔,入藥一服于孔內(nèi),再放半斤在上,用水6碗,以箸刻垠記定,再加水6碗,煎至6碗水垠,取起濾清,再將前滓煎水6碗,至3碗,先后共9碗。
【功能主治】遠年結(jié)毒。
【用法用量】1日內(nèi)不拘時候溫服,不可間斷,間1日要補3日,服完30服,終身不發(fā)。
【注意】忌食火酒、豬頭、糟物、海昧、茶、醋、姜、椒、蒜、牛、羊、雞、鵝、豆、面、魚,不忌豬肉、肝、肺、腰子、鴨子。
【摘錄】《醫(yī)宗說約》卷六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丹素丹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在使用丹皮這種藥物的時候,本身都是具備了不錯的中藥性能,因為丹皮的功效與作用十分明顯,所以人們經(jīng)常使用丹皮去消除肝火,涼血散瘀,消除炎癥等等效果,建議我們在平時使用丹皮的時候,對此藥物要多加了解才是。
在使用丹皮之前,對于丹皮的功效與作用不可以一無所知,因為丹皮這樣的藥物本身就具有了性微寒,味苦辛,且沒有毒的效果,所以,對于人們不禁可以治療疾病,還有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是不可不關(guān)注的。
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主治斑疹吐血,血滯經(jīng)閉,經(jīng)前發(fā)勢,癰腫瘡毒,損傷瘀血,陰虛 發(fā)勢,無汗骨蒸。臨床上主要用于清肝火和涼血散瘀(消炎、降壓),如因肝郁火 而致的發(fā)熱、盜汗、自汗、頭痛目澀、月經(jīng)不調(diào),常配梔子、柴胡等,方如“丹梔逍遙散”。取其熱散瘀作用,治部急性闌尾炎常配大黃、金銀花等,方如“大黃牡丹湯”加減。
因高血壓和動脈化而瘺有肝郁積熱癥者,可配野菊花、石決明等降壓。如陰虛發(fā)熱,可配“青蒿鱉甲煎湯”。熱癥出血,可助犀角、生地涼血止血;因甩胸腥部挫傷后有瘀血作痛者,方劑中加丹皮、赤艾以涼血去瘀。因此,丹皮是治部血中伏火,除煩熱,祛血瘀或 瘕積聚的常用藥物。 丹皮不但可以配伍其它藥物水煎湯劑用于治療一般急性疾病,還可制成吸收緩慢、藥力持久且服用、攜帶、貯存方便的丸劑和片劑。
使用丹皮這種藥物,對于丹皮的功效和作用是不能不知道的,這種藥物主要是用來治療腎陰虛的疾病的,并且還可以用來治療因為各種原因?qū)е碌难刍ㄡ暎蛘呤强轁弁吹募膊“Y狀,屬于是一種中老年眼疾患者的理想藥物。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建中丹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胡椒 蓬莪術(shù)(煨)全蝎各3克 肉豆蔻(面裹煨)15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泄瀉,腹痛啼哭。
【用法用量】每服10粒,乳、食前用米飲送下。
【摘錄】《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卷十
【處方】胡椒、蓬莪術(shù),肉豆蔻半兩,全蝎1分。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泄注不止,腹痛多啼。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米飲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張渙方
通過上面對建中丹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交感丹的做法。
【處方】茯神120克 香附子500克(去毛,用新水浸一夕,炒令黃色)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不思飲食,面黃形羸,胸膈痞悶。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服1丸,以降氣湯嚼下。
【摘錄】《集驗方"洪氏集驗方
【處方】香附子(浸透,炒)9克 茯神 黃連各6克 桂心3克 甘菊花3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耳疳,耳中疳臭;或怒氣上逆,上下不得宜通,遂成聾聵。
【用法用量】每服4.5克,燈心湯調(diào)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處方】菟絲子4兩,茯神4兩(苓亦可用)。
【制法】上為末。以好酒煮面作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降水火,令氣血不偏勝。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酒或湯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九
【處方】茅山蒼術(shù)1斤(刮凈,分作4份,用酒、醋、米泔、鹽湯各浸7日,曬,研),川椒紅4兩,小茴香4兩。
【制法】上為末,陳米湖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損,固精氣,烏髭發(fā);久服令人有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本草綱目》卷十二引申先生方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交感丹的相關(guān)小常識,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平時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了。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延壽丹。
【處方】天門冬(去心)遠志(去心)山藥 巴戟各60克 赤石脂 車前子 菖蒲 柏子仁 澤瀉 川椒(去目,炒)熟地黃 生地黃 枸杞 茯苓 覆盆子各30克 牛膝(酒浸)杜仲(炒)菟絲子(酒浸)蓯蓉各120克 當歸(酒洗)地骨 人參 五味各30克
【制法】上藥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延壽。治虛損。
【用法用量】每服70丸。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別名】首烏延壽丹(《中藥成方配本》)。
【處方】何首烏2.25千克 豨薟草500克 菟絲子500克 杜仲250克 牛膝250克 女貞子250克 霜桑葉250克 忍冬藤120克 生地120克 桑椹膏500克 黑芝麻膏500克 金櫻子膏500克 墨旱蓮膏500克
【制法】先將前九味研細末,合桑椹膏、黑芝麻膏、金櫻子膏、墨旱蓮膏和勻,酌加煉白蜜搗丸。
【功能主治】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須發(fā)。治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耳鳴健忘,腰膝無力,四肢酸麻,夜尿頻數(shù),須發(fā)早白?,F(xiàn)用于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屬肝腎不足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每日二次。
【摘錄】《世補齋醫(yī)書》卷八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延壽丹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