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白虎丹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白虎丹是什么嗎?關于白虎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車前草、九里香、馬蹄香、枸杞苗、雁棱菜。
【功能主治】頭面四肢眼目俱腫,而惟額上指尖兩耳不腫,及不見赤色者。
【用法用量】先將馬桶洗凈,用沸湯傾入,蓋少頃,傾出盆內(nèi),浴之數(shù)次即退。再用上藥同搗爛,和麻油遍身自上而下擦之。
【注意】大忌雞、魚、生冷、炙煿、日色、火光、燈煙、湯氣,極須謹慎。
【摘錄】《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處方】生白礬1兩,枯白礬1兩。
【制法】上為末,用艾葉熬湯,打面糊2兩為丸,如黑豆大,雄黃為衣。
【功能主治】水瀉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大人5丸,小兒3丸,白滾湯送下。
【摘錄】《奇方類編》卷上
【處方】大黃3兩2錢,陳皮8錢,青皮8錢,丁香4錢,廣木香4錢,檳榔4錢,黨參1兩6錢,巴豆霜1兩6錢,干姜1兩6錢,黃芩2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過食生冷,飲食積滯,胃脘寒痛,風寒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4分,溫開水送下,5-8歲1分5厘,9-12歲服3分。
【注意】孕婦及虛弱患者忌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白虎丹了吧。白虎丹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yS630.Com相關推薦
說起白虎丸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白虎丸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川烏5兩,草烏6兩,兩頭尖全蝎3兩,細辛3兩,香白芷3兩,川芎3兩,乳香3兩,沒藥3兩,白術(shù)3兩,蒼術(shù)3兩,五靈脂3兩,天麻3兩,人參3兩,防風3兩,菊花3兩,薄荷3兩,獨活2兩,白僵蠶2兩,羌活2兩,石膏2兩,雄黃2兩,藁本2兩,茯苓2兩,青皮2兩,大風子2兩,陳皮2兩,桔梗2兩,荊芥2兩,甘草2兩,官桂2兩,芍藥2兩,寒水石2兩,白花蛇1兩,烏梢蛇1兩,自然銅1兩。
【制法】上為細末,梨湯水為丸。麝香少許,滑石為衣,每兩作10丸。
【功能主治】中風身體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細嚼,熱酒送下;頭風,茶清送下;牙疼,入鹽1捻擦之;渾身疼痛,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九十三
【別名】白虎丹
【處方】千年古石灰不拘多少(刮去雜色、泥土,杵為末,水飛過)。
【制法】曬勿令太燥,量可丸即收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順氣散血,化痰消滯。主青筋初覺,頭疼惡心,或腹痛,或腰痛,或遍身作痛,不思飲食;又治心腹痛,及婦人崩漏、帶下;或因氣惱致病,或久患赤白痢疾,或打撲內(nèi)損,血不能散。
【用法用量】白虎丹(《串雅內(nèi)編》卷三)。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六
【處方】青黛3錢,麝香3錢,白牽牛(末)3錢,甘遂(末)3錢,寒食面3錢,大黃(末)3錢,膩粉1錢,龍腦1錢,粉霜1錢。
【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及天釣客杵。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至1丸,磨刀水化下。量大小加減,微利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
上面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推薦了白虎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葛根白虎湯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葛根白虎湯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葛根白虎湯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葛根6克 石膏15克 花粉9克 石斛9克 連翹4.5克 薄荷3克 防風3克 桔梗3克 淡竹葉20張 白茅根15克
【功能主治】清胃瀉火。治齒痛實證,屬于陽明風火上升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醇剩義》卷四
【別名】防葛石膏湯
【處方】葛根、石膏、知母、防風、甘草、粳米。
【功能主治】陽明自汗惡熱,外猶惡風寒,而內(nèi)已煩渴者。
【摘錄】《醫(yī)級》卷七
看了上面關于葛根白虎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柴胡白虎湯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柴胡白虎湯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柴胡白虎湯如何吃最好。
【處方】川柴胡3克 生石膏24克(研)天花粉9克 生粳米9克 青子芩4.5克 知母12克 生甘草2.4克 鮮荷葉1片
【功能主治】和解少陽陽明。主暑瘧,暑熱化燥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川柴胡1錢,生石膏8錢(研),天花粉3錢,生粳米3錢,青子芩1錢半,知母4錢,生甘草8分,鮮荷葉1片。
【功能主治】清胃泄熱。主溫瘧,熱重寒輕,脈多弦數(shù),或右脈洪盛。
【用法用量】《濕溫時疫治疫法》有仙露夏,無天花粉、鮮荷葉。
【各家論述】柴胡達膜,黃芩清火,本為和解少陽之君藥;而臣以白虎法者,以其少陽證少而輕,陽明證多而重也;佐以花粉,為救液而設;使以荷葉,為升清而用。合而為和解少陽陽明,寒輕熱重,火來就燥之良方。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處方】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
【功能主治】暴瘧自汗煩渴,但熱不寒。
【用法用量】《幼幼集成》本方用人參、知母、炙甘草、片黃芩、法半夏各一錢,熟石膏一錢五分,北柴胡一錢二分。加晚粳米一撮,生姜三片,紅棗三枚,水煎,未發(fā)前服。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四
【處方】官揀參1錢,熟石膏2錢,凈知母1錢,北柴胡1錢,炙甘草1錢。
【功能主治】表里皆熱,大熱大渴,自汗。
【用法用量】合1劑,用早粳米1握為引,水煎。熱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二
【處方】柴胡、人參、黃芩、知母、甘草、石膏。
【功能主治】傷寒半表半里,大熱大渴,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淡竹葉,水煎服。
【摘錄】《育嬰家秘》卷三
柴胡白虎湯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柴胡白虎湯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加減白虎湯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加減白虎湯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加減白虎湯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石膏2錢半,知母1錢,甘草3分,人參7分,五味子10粒,黃柏7分,玄參5分。
【功能主治】消渴,能食而消者。
【用法用量】上銼1劑。加粳米1撮,水煎,食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
【處方】生地、石膏、麥冬、知母、貝母、黃芩、柴胡、甘草、竹葉心、車前。
【功能主治】癉瘧,單熱不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二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加減白虎湯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加減白虎湯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白虎加味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生石膏2錢,知母1錢,麥冬3錢,半夏1錢,生甘草1錢,防風5分,荊芥2錢,薄荷1錢,桑白皮2錢,葛根1錢,竹葉30片。
【功能主治】鬼火丹。手足陽明經(jīng)風熱,面上先赤腫,漸漸由頭而下,蔓延至身亦赤腫。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白虎湯以瀉胃熱,加防風、荊芥、薄荷、桑白皮、葛根以散其風,引其從皮毛而外散也。然大腸亦熱,何故不散大腸之火?不知胃之火甚于大腸,胃火散而大腸火亦散,不必又治之也。
【摘錄】《集成良方三百種》
上文是對白虎加味湯的一些相關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白虎加味湯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丹素丹的作用是比較強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丹素丹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透明朱砂(大塊者佳)3兩(研細,水飛9次),桂府滑石(結(jié)白者佳)2兩(研細,水飛9次)。
【制法】各曬干,每用朱砂3錢,滑石7錢,為極細末,分30服。每用土茯苓1斤,洗凈打碎,先用半斤,鋪平砂罐內(nèi),做一小窩,將大者1個挖1孔,入藥一服于孔內(nèi),再放半斤在上,用水6碗,以箸刻垠記定,再加水6碗,煎至6碗水垠,取起濾清,再將前滓煎水6碗,至3碗,先后共9碗。
【功能主治】遠年結(jié)毒。
【用法用量】1日內(nèi)不拘時候溫服,不可間斷,間1日要補3日,服完30服,終身不發(fā)。
【注意】忌食火酒、豬頭、糟物、海昧、茶、醋、姜、椒、蒜、牛、羊、雞、鵝、豆、面、魚,不忌豬肉、肝、肺、腰子、鴨子。
【摘錄】《醫(yī)宗說約》卷六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丹素丹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加味人參白虎湯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加味人參白虎湯,因為加味人參白虎湯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現(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人參、知母、熟石膏、葛根、天花粉、麥冬、淡竹葉、甘草。
【功能主治】生津解毒。主麻癥心火內(nèi)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者。
【用法用量】原書治療上癥,是以本方去人參、甘草、糯米,加連翹、牛蒡子、元參主之。
【摘錄】《麻科活人》卷二
【處方】人參、石膏(生)、知母(生)、粳米、甘草、蒼術(shù)。
【功能主治】中暑,身熱汗出,頭痛大渴,煩躁不寧,甚則氣乏神倦,足冷惡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三
由上文可知加味人參白虎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白虎骨酒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白虎骨酒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白虎骨酒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虎骨2兩,懷牛膝1兩3錢,木瓜1兩,蠶沙1兩,沒藥6錢,海藤6錢,桂楠1兩3錢,年健8錢,地楓8錢,赤術(shù)8錢,西花1兩,桂枝6錢,當歸8錢,川斷6錢,防風7錢,白花蛇1兩3錢,鹿膠1兩3錢,公藤1兩3錢,公丁香7錢,松節(jié)4錢,紫蔻1兩3錢,草蔻4錢,廣木香4錢,良姜7錢,官桂7錢,紅參1兩3錢。
【制法】用燒酒30斤,用罐泡藥1天許,再以溫火燉數(shù)開,澄清去滓用之。
【功能主治】疏風散寒,鎮(zhèn)痛。主風寒濕痹,經(jīng)絡閉塞,筋骨疼痛,或麻木,或筋抽搐,腰膝疼痛,難以伸屈;及婦人經(jīng)閉血寒,抽筋麻木,關節(jié)作痛。
【用法用量】每早服3錢。
【注意】孕婦忌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白虎骨酒的功效與作用了吧?白虎骨酒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藥方劑的身影,可見方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大家知道白虎青龍各半湯嗎?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處方】柴胡(取銀州者,去須及頭,用銀刀削去黃薄皮少許,粗布拭凈,銼細,勿令犯火)7錢,升麻(不經(jīng)雨陽者,形色翠碧,削去皮,用黃精汁浸1宿,曬干,銼,蒸,再曬)3錢,葛根(取潔白肥嫩者,用雪水或秋露潤透,切片,陰干)9錢,羌活(去頭,細銼,以淫羊藿拌浥3日,曬干,去藿)5錢,防風(勿用叉頭叉尾者,叉頭令人發(fā)狂,叉尾發(fā)人痼疾,取肥大柔潤色黃通理者銼細)5錢,甘草(取黃中通理者,去頭尾尖處各45寸,僅取中節(jié),切作寸許長,入瓷器中好酒浸蒸,從巳至午,取出曬干,銼細)7錢5分,知母(槐砧上銼細,于木臼杵搗數(shù)千下,勿犯鐵器)7錢,石膏(取潔白如束針者,研極細,用甘草水飛3遍,澄清去水,曬干再研)3兩,桃仁(去皮,同白術(shù)、烏豆置瓷器中,煮3伏時取出,劈開心黃如金色為度,曬干,搗爛)5錢,紅花(粟米浴浸片刻取出,用布袋絞去黃汁,青蒿拌覆1宿,曬干)3錢5分,豬苓(銅刀削去黑皮,切作薄片,用東流水浸1宿取出,銼細,以升麻葉對拌蒸1日,去葉,曬干,如無葉,即升麻亦可)9錢,鯪鯉甲(取近尾甲,好酒浸1日,擇高潔地上掘1土穴,用炭火燒赤,置甲于穴內(nèi),以凈瓦覆之,瓦上實土,勿令氣泄,俟冷取出研碎,另掘1土穴,埋甲過宿,次早取用)5錢5分,粳米1合(淘凈)。
【功能主治】痎瘧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5合,先煮粳米減半升,去粳米,同諸藥煮取1升半,去滓,分3次服。寅卯時取初服:再煮數(shù)沸,俟病者睡熟推醒服,服畢覆蓋取微似汗;2服未發(fā)前半時許服,服畢溫覆,勿使寒栗大作,熱亦漸減;3服發(fā)后半時許服,服畢再半時許方啜熱粥飲1盞許,以充營衛(wèi),勿食他物損傷藥力也。
【摘錄】《痎瘧論疏》
以上是關于白虎青龍各半湯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Π谆⑶帻埜靼霚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白虎加人參湯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白虎加人參湯這種方劑吧。
【別名】化斑湯
【處方】知母(三錢) 石膏(五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一錢半)
【功能主治】治傷寒發(fā)斑,口燥煩渴。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粳米一百粒,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人參白虎湯(《玉機微義》卷九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知母18克 石膏30~45克(碎,綿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參9克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益氣生津。傷寒或溫病,里熱盛而氣陰不足,發(fā)熱,煩渴,口舌干燥,汗多,脈大無力;暑病津氣兩傷,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備注】本方所治為氣分熱盛而津氣不足之證,故在白虎湯清熱生津的基礎上,加人參以益氣生津。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謂此方"以生山藥代粳米,則其方愈穩(wěn)妥,見效亦愈速"。
【摘錄】《傷寒論》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白虎加人參湯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白虎加蒼術(shù)湯的做法。
【處方】知母180克 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蒼術(shù)90克 粳米90克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濕溫病,身熱胸痞,多汗,舌紅苔白膩?,F(xiàn)用于風濕熱、夏季熱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八
【別名】蒼術(shù)白虎湯、白虎蒼術(shù)湯、白虎加蒼湯
【處方】知母6兩,甘草(炙)2兩,石膏1斤,蒼術(shù)3兩,粳米3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溫燥濕。主濕溫病。身熱胸痞,汗多,舌紅,苔白膩者;濕溫,兩脛逆冷,胸腹?jié)M,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發(fā)汗不解,脈浮者;濕溫憎寒壯熱,口渴,一身盡痛,脈沉細者;濕熱證,壯熱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脈洪大而長者;疹毒煩熱渴瀉者。
【用法用量】蒼術(shù)白虎湯(《宣明論》卷六)、白虎蒼術(shù)湯(《保嬰撮要》卷十八)。白虎加蒼湯(《醫(yī)學入門》卷四)。
【各家論述】1.《醫(yī)方考》:溫毒藏于肌膚,更遇于濕,名曰濕溫。濕為陰邪,故憎寒;溫為陽邪,故壯熱;溫熱入里,故口渴;濕流百節(jié),故一身盡痛;濕為陰,故脈沉細。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湯也,所以解溫熱;加蒼術(shù)者,取其辛燥能治濕也。
【臨床應用】濕溫:癸丑年,故人王彥龍作毘陵倉官,季夏得疾,胸項多汗,兩足逆冷,譫語,醫(yī)者不曉,雜進藥已經(jīng)旬日。予診之,其脈關前濡,關后數(shù)。予曰:當作濕溫治。蓋先受暑后受濕,暑濕相搏,是名濕溫。先以白虎加人參湯,次以白虎加蒼術(shù)湯,頭痛漸退,足漸溫,汗?jié)u止,3日愈。
【摘錄】《活人書》卷十八
【處方】石膏2錢,知母(去粗)1錢,蒼術(shù)(米泔水浸,曬)1錢,羌活1錢,甘草5分。
【制法】上作1劑。
【功能主治】中暑無汗,脈虛弱,腹?jié)M身重,口燥面垢,譫語發(fā)狂。
【用法用量】水2鐘,加糯米1撮,煎8分,不拘時候服。
【摘錄】《傷暑全書》卷下
看了上面文章關于白虎加蒼術(shù)湯的介紹,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yǎng)生之道,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就是白虎丹。那么,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白虎丹的中藥方劑的處方和功能主治吧!大家一定要仔細的閱讀哦!
白虎丹
【處方】
車前草、九里香、馬蹄香、枸杞苗、雁棱菜。
【功能主治】
頭面四肢眼目俱腫,而惟額上指尖兩耳不腫,及不見赤色者。
【用法用量】
先將馬桶洗凈,用沸湯傾入,蓋少頃,傾出盆內(nèi),浴之數(shù)次即退。再用上藥同搗爛,和麻油遍身自上而下擦之。
【注意】
大忌雞、魚、生冷、炙煿、日色、火光、燈煙、湯氣,極須謹慎。
【摘錄】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白膏
【處方】
蓖麻49粒(去殼),嫩松脂1錢,滴乳半錢。
【制法】
上用鐵斧于石砧上捶為膏,干濕得所,隨意加減松、乳。
【功能主治】
一切無名腫毒、發(fā)背等疾。
【用法用量】
攤于紙上,貼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四。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的是這個治療頭面四肢眼目俱腫的中藥方劑--白虎丹。這種中藥方劑的治療效果還是非常的不錯的。如果想要接受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醫(yī)院進行就診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