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肝丸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diǎn),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涼肝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涼肝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yīng)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涼肝丸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yīng)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yùn)用它了。
【處方】防風(fēng)2兩,黃芩1兩,茺蔚子1兩,黑參1兩,大黃1兩,知母1兩,人參1兩半,茯苓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斑瘡入眼外障。小兒患斑瘡時,不忌口將息,熱氣在肝,上沖入眼,目痛淚出,赤澀、怕日難開,肝膈壅毒,致成障翳,腫便翳如銀色。肝膽伏熱而致五軟,面紅唇紅,肌熱。
【用法用量】先用秦皮湯洗之,然后每服10丸,空心以茶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八引《龍木論》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ys630.COm精選閱讀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涼驚丸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涼驚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草龍膽 防風(fēng) 青黛各9克 鉤藤6克 黃連15克 牛黃 麝香各0.6克 龍腦3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清肝瀉火,開竅涼心。治驚疳熱搐,目赤潮熱,痰涎壅盛,牙關(guān)緊急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金銀花煎湯送下。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大黃(煨)15克 黃連15克 龍膽 防風(fēng) 川芎 薄荷葉各7.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粟米大,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瀉實(shí)火,散風(fēng)熱。治小兒驚熱,疳瘦乳癬。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加至20丸,溫水下。
【摘錄】《保嬰集》
【別名】金花丸
【處方】黃柏、黃連、黃芩、山梔仁各等分,朱砂(水飛)減半(一本有龍膽草)。
【制法】上為細(xì)末,臘雪水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諸熱驚風(fēng)。
【用法用量】薄荷湯送下。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處方】黃柏1兩,大黃1兩,黃連1兩,梔子(炒)1兩,膽草1兩,黃芩1兩,生地1兩,菊花1兩,雄黃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重1錢,朱砂為衣,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熱鎮(zhèn)驚,消痰化滯。主小兒急熱驚風(fēng),咳嗽痰盛,停乳傷食,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周歲以下酌減。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別名】梨汁餅子
【處方】硼砂(研)1錢,粉霜(研)1錢,郁李仁(去皮,焙干,為末)1錢,輕粉1錢,鐵粉(研)1錢,白牽牛末1錢,好臘茶3錢(一本無白牽牛末)。
【制法】上為細(xì)末,熬梨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fēng),大人風(fēng)涎。
【用法用量】每服1-3丸,食后以龍腦水化下。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附方》
【處方】川芎4錢,大黃5錢,羌活1錢,防風(fēng)1錢,鉤藤1錢,薄荷1錢,朱砂(為衣)。
【制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癇發(fā)搐。
【用法用量】每服14丸,蜜湯送下。
【摘錄】《幼科指掌》卷四
【處方】川黃連5錢,黃芩5錢,山梔5錢,黃柏2錢,郁金3錢,大黃2錢,膽草3錢,雄黃2錢,辰砂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米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退五臟熱,瀉肝火,解胎毒。主小兒急驚,胎熱,丹毒,斑疹,衄血,口瘡,小便黃,大便秘。
【用法用量】用竹葉、燈心湯送下;驚風(fēng),薄荷燈心湯送下;丹毒、麻疹,升麻湯送下;衄血,茅花湯送下;口瘡,竹葉薄荷湯送下。
【摘錄】《幼科指南》卷上
關(guān)于涼驚丸的相關(guān)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方劑層出不窮,而且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民養(yǎng)生的時代了。
涼肝散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涼肝散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yùn)用不當(dāng),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剾龈紊⒌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草決明、天花粉、甘草、赤芍藥、綠豆皮、谷精草。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母胎中受其毒,疹痘出時五臟俱有熱相攻,或肝臟受熱甚,而致疹痘入眼。
【用法用量】每服6錢,蜜水調(diào)下。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川大黃半兩,桔梗半兩,黃芩1兩,羚羊角1兩,黑參1兩,人參1兩,茯苓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毒風(fēng)在肝臟,積血瞼眥之間,而致混睛外障,初患之時先疼后癢,磣澀淚出,怕日羞明,白睛先赤,發(fā)歇無定,漸漸眼內(nèi)赤脈橫立遮睛,如隔紗看物,難以辨明。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先鐮洗鉤割,食后去滓溫服。
【摘錄】《眼科龍木論》卷三
【處方】當(dāng)歸、赤芍、龍膽草、羌活、細(xì)辛、玄參、草決明、防風(fēng)、荊芥、薄荷、川芎、青葙子、蒺藜、木賊。
【功能主治】因嘔吐而致冰翳,頭痛,鼻頰骨疼,其翳如冰雪之狀,陰看不大,陽看不小。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溫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三
【處方】石膏(煅)、貝母、膽星、天麻、陳皮、甘草、枳殼、桔梗、紅花、花粉。
【功能主治】小兒熱盛,煩躁作渴,抽搐。
【用法用量】生姜皮為引。兼服牛黃丸。
【摘錄】《幼科直言》卷四
【別名】涼肝明目散
【處方】龍膽草(酒洗)、蜜蒙花、黃連(酒炒)、當(dāng)歸、防風(fēng)、柴胡、川芎。
【功能主治】痘后目不敢開,雖向暗處亦不敢開。
【用法用量】涼肝明目散(《痘疹全書》卷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大黃1兩,赤芍藥1兩,蟬退半兩,當(dāng)歸半兩,黃連半兩,甘草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初發(fā)眼疼,才生翳膜,臟腑實(sh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錢,食后以米泔水調(diào)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八十引《圣惠》
【處方】芎藭1兩,梔子仁1兩,槐蛾(炒)1兩,荊芥穗2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退暈。主赤眼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2錢匕,食后以沙糖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涼肝散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shí)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shí)現(xiàn)的。
涼膽丸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rèn)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rèn)識下涼膽丸這種方劑吧。
【處方】黃連3錢,僵蠶2錢,防風(fēng)3錢,地黃5錢,黃柏5錢,荊芥5錢,黃芩3錢,龍膽3錢,菊花3錢,赤芍藥3錢,蘆薈(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黑花內(nèi)障。
【用法用量】方中蘆薈用量原缺。
【摘錄】《良朋匯集》卷五
【處方】黃連、黃柏、地膚子、龍膽草、防風(fēng)、荊芥、僵蠶。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眼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60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眼科全書》卷六
【別名】涼膈丸
【處方】黃連(洗,不見火)半兩,荊芥半兩,黃芩半兩,草龍膽半兩,蘆薈1兩,防風(fēng)1兩,黃柏(去皮)1分,地膚子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膽受風(fēng)寒而致黑花翳,其狀青色,大小眥頭澀痛,頻頻下淚,口苦,不喜飲食。
【用法用量】涼膈丸(《銀海精微》卷下)。方中黃柏用量原缺,據(jù)《普濟(jì)方》補(bǔ)。又《普濟(jì)方》引本方有地骨皮、葫蘆子各一分,無地膚子。
【摘錄】《得效》卷十六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涼膽丸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牛黃涼膈丸這款方劑。
【處方】牛黃(研)30克 南星(牛膽制)23克 甘草(爁)300克 紫石英(研,飛)麝香(研)龍腦(研)各150克 牙消(枯過研細(xì))寒水石粉(煅)石膏(細(xì)研)各600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風(fēng)壅痰實(shí),蘊(yùn)結(jié)不散,頭痛面赤,心煩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臥不安,頷頰赤腫,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溫薄荷、人參湯嚼下。小兒平常服半丸,急驚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對于牛黃涼膈丸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yán)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朱砂涼膈丸。
【處方】黃連 山梔子各30克 人參 茯苓各15克 朱砂9克(別研)腦子1.5克(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上焦虛熱,肺脘咽膈有氣如煙搶上。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食后服,一日三次。
【摘錄】《內(nèi)外傷辨》卷中
【處方】川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 天花粉 滑石 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三焦積熱,腸胃燥結(jié),熱應(yīng)睛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一
看了上文對朱砂涼膈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shí)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biāo)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鹿肝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熟地(酒洗)2兩,生地黃(酒洗)2兩,當(dāng)歸身(酒洗)2兩,枸杞子2兩,甘菊花1兩,天門冬(去心)2兩,冬青子2兩,白蒺藜(去刺,炒)1兩3錢,玄參1兩5錢,川芎1兩3錢,白芍藥(酒炒)1兩5錢,黃連(酒洗)1兩3錢,槐角(炒,用子)1兩,茺蔚子(炒)1兩。
【制法】上共為細(xì)末,用鹿肝(去膜)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滋陰。主虛勞。眼疾之由于血虛者。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臨睡時或下午食后稍遠(yuǎn)用滾白水送下。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二
上面介紹了鹿肝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鹿肝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補(bǔ)肝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bǔ)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補(bǔ)肝丸,因為補(bǔ)肝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現(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菟絲子(酒煮,搗爛)3兩,柏子仁(炒)3兩,枸杞3兩,山藥3兩,白茯苓2兩,防風(fēng)1兩,梔子(炒)1兩,五味子1兩,車前子1兩(炒),細(xì)辛5錢,甘草5錢,蕤仁3錢,川芎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熟地3兩,兔肝1具,搗膏入藥,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虛目暗,漸漸昏(??),時見黑花,視一如二。
【用法用量】每服2錢,燈草煎湯送下。
【注意】忌蘿卜、蒜、椒、姜、魚腥、犬羊,煎炒、油面、生冷之物。
【摘錄】《異授眼科》
【處方】蒼術(shù)(米泔水制)、熟地黃(焙干)、蟬退、車前子、川芎、當(dāng)歸身、連翹、夜明砂、羌活、龍膽草(酒洗)、菊花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米泔水煮豬肝,搗爛,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瑪瑙內(nèi)障。
【用法用量】每服50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審視瑤函》卷三
【處方】澤瀉1兩半,菖蒲1兩半,人參2兩,茯苓2兩,干山藥2兩,遠(yuǎn)志2兩,防風(fēng)2兩,知母2兩,干地黃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退翳。主飛塵瞇目,外障。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
【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五
【處方】海螵蛸4錢,杞子4兩,人歸身1兩,杜仲4兩,香附2兩(醋炒)。
【制法】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補(bǔ)肝。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慎齋遺書》卷五
【處方】人參3錢,白茯1錢,熟地1錢,山藥1錢,遠(yuǎn)志1錢,知母1錢,澤瀉1錢,防風(fēng)1錢,楮實(shí)子(酒洗)1兩,菟絲子(酒煮)1兩,蒺藜(炒,去刺)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石菖蒲8錢,夏枯草8錢,石斛草8錢,覆盆子(酒洗)7錢,蔓荊子7錢,龍膽草7錢,細(xì)辛7錢,川芎7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飛塵入眼傷,物粘處有血積成塊,或肉生疙瘩者。
【用法用量】原書治上證:宜用小鋒針抽撥或針出毒血。
【摘錄】《眼科全書》卷五
【處方】四物湯加防風(fēng)、羌活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風(fēng)虛眩運(yùn),風(fēng)秘便難;干脅痛。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湯劑,名“治風(fēng)六合湯”(見《醫(yī)方集解》);改為散劑,名“補(bǔ)肝散”(見《雜病源流犀燭》)。
【摘錄】《癍論萃英》
【處方】杏仁1兩,茺蔚子1兩,青葙子1兩,枸杞子1兩,五味子1兩,茯苓1兩(去皮),干地黃3兩,菟絲子2兩,決明子1兩,山芋1兩半,車前子1兩半,地骨皮(焙)1兩半,柏子仁1兩半,大黃1兩半,細(xì)辛(去苗葉)1兩半,甘草(炙,銼)1兩半,人參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防風(fēng)(去叉)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昏暗,將變成內(nèi)障。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米飲送下,臨臥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二
【處方】青葙子1兩,桂心1兩,葶藶子1兩,杏仁1兩,細(xì)辛1兩,茺蔚子1兩,枸杞子1兩,五味子1兩,茯苓1兩6銖,黃芩1兩6銖,防風(fēng)1兩6銖,地膚子1兩6銖,澤瀉1兩6銖,決明子1兩6銖,麥門冬1兩6銖,蕤仁1兩6銖,車前子2兩,菟絲子2兩,干地黃2兩,兔肝1具。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暗。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飲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摘錄】《千金》卷六
【處方】芎?1兩,藁本1兩,五味子1兩,細(xì)辛1兩,羌活1兩半,知母1兩半,茺蔚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瞼中生贅外障,赤澀淚出。
【用法用量】原書治上證,先宜鉤、割,散去瘀血,后乃熨烙,并服用本方。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龍木論》
【別名】兔肝丸
【處方】兔肝2具,柏子仁1兩6銖,干地黃1兩6銖,茯苓1兩6銖,細(xì)辛1兩6銖,蕤仁1兩6銖,枸杞子1兩6銖,防風(fēng)1兩,芎?1兩,薯蕷1兩,車前子2合,五味子18銖,甘草半兩,菟絲子1合。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痹所損,眼暗(目巟)(目巟)不明,寒則淚出。
【用法用量】兔肝丸(《圣濟(jì)總錄》卷一○八)。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于前補(bǔ)肝丸中除去青葙、桂心、葶藶、杏仁、茺蔚、黃芩、地膚、澤雞、決明、門冬十味,添入山藥、柏仁、芎?、甘草。較前補(bǔ)肝丸用法稍平而補(bǔ)肝之功最穩(wěn)。肝腎精血不充、兔肝有同氣相感之力,細(xì)辛、防風(fēng)開發(fā)經(jīng)絡(luò)之滯,則諸藥方得上注于目也。
【摘錄】《千金》卷六
【別名】地膚子丸
【處方】地膚子2合,藍(lán)子2合,蒺藜子2合,細(xì)辛5合,桂心5分,車前子2合,菟絲子2合,瓜子2合,螢火蟲5合,黃連1兩半,茺蔚子2合,青葙子2合,大黃2兩,決明子5合。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主眼暗。
【用法用量】地膚子丸(《圣惠》卷三十三)。
【注意】慎熱面食、生冷、酢、滑、油、蒜、豬、雞、魚、蕎面、黃米。
【摘錄】《千金翼》卷十一
關(guān)于補(bǔ)肝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