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枝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百枝膏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百枝膏。
【處方】人參1錢半,防風(fēng)1錢半,天麻1錢半,茯神1錢半,酸棗仁1錢,琥珀1錢,石菖蒲1錢,麝香少許,白附子1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皂角大。
【功能主治】安心寧神。主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百枝丸”。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二引《直指小兒》
【處方】人參(去蘆頭)1兩,防風(fēng)(去蘆頭)1兩,天麻1兩,麥門冬(湯浸,去心,焙干)半兩,白附子(炮)半兩,白僵蠶(炒去絲嘴)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石菖蒲半兩,朱砂2錢(別研),麝香1錢(別研)。
【制法】除朱、麝外,同為細末,后人朱、麝研勻,煉蜜為丸,每1兩分作40丸。
【功能主治】安心神,鎮(zhèn)驚悸。主小兒稟賦怯弱,易感驚邪,心神恍惚,睡眠不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百枝丸”。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以上就是百枝膏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桃枝當(dāng)歸膏是什么你知道嗎?桃枝當(dāng)歸膏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當(dāng)歸身(去細梢,洗去土,干)30克 杏仁(湯浸,去皮、尖)100個 肥嫩柳枝105克(切3.3厘米許,水洗,干)肥嫩桃枝45克(切3.3厘米許,水洗,千)黃丹(水飛)180克 芝麻油500毫升
【制法】上藥先令油熬熱,下桃枝、柳枝熬令半焦,以綿裹當(dāng)歸、杏仁,同熬至桃、柳枝黑焦為度,去藥滓,濾油澄凈,抹出銚子中滓穢令凈,再上火令沸,旋入黃丹,熬成滴水中不散為度。或只攤紙上,不透為度。
【功能主治】治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用時貼患處。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三
以上就是利用桃枝當(dāng)歸膏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桃枝當(dāng)歸膏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六枝烏金膏這種中藥方劑。
【別名】六枝膏
【處方】桑枝1尺,槐枝1尺,榆枝1尺,柳枝1尺,桃枝1尺,枸杞枝1尺(粗如小指,俱1寸截,劈4破)。
【制法】用油4兩炒令焦黑,濾去滓,加鉛丹半兩,蠟1兩,復(fù)熬令黑色,傾在瓷盒內(nèi)候冷,以新汲水浸出火毒。
【功能主治】打撲損傷,墜車落馬,一切腫痛惡瘡。
【用法用量】六枝膏(《醫(yī)方類聚》卷一八八引《煙霞圣效方》)。①《圣濟總錄》:先用熏法熏出蟲,乃用此膏涂瘡。熏藥方:貓兒糞、豬糞、亂發(fā)、粳米糠各等分,都置在一地坑內(nèi),用火燒,上以方磚復(fù)之,其磚心鉆一竅,令煙出,瘡就煙熏之。有蟲及惡物出盡,以溫漿水凈洗,然后涂六枝烏金膏,用帛覆之。②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烏金膏”。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通過文章我們對六枝烏金膏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六枝烏金膏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對于百效膏,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百效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百效膏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藿香1兩5錢,艾絨1兩5錢,蓖麻子1兩5錢,生草烏1兩5錢,荊芥1兩5錢,烏藥1兩5錢,桂枝1兩5錢,蜂房1兩5錢,藁本1兩5錢,秦艽1兩5錢,全蝎1兩5錢,枳殼1兩5錢,靈仙1兩5錢,桃仁1兩5錢,黃芩1兩5錢,玄參(去蘆)1兩5錢,木香1兩5錢,獨活1兩5錢,杏仁1兩5錢,肉桂(去粗皮)1兩5錢,麻黃1兩5錢,白鮮皮1兩5錢,南星(生)1兩5錢,歸尾1兩5錢,檀香1兩5錢,僵蠶1兩5錢,川附子1兩5錢,牙皂1兩5錢,竹節(jié)香附1兩5錢,萊菔子1兩5錢,生地1兩5錢,蒼術(shù)1兩5錢,羌活1兩5錢,紫荊皮1兩5錢,貝母1兩5錢,牛膝1兩5錢,白蘞1兩5錢,骨碎補1兩5錢,防風(fēng)1兩5錢,赤芍1兩5錢,清風(fēng)藤1兩5錢,蘇木1兩5錢,細辛1兩5錢,五加皮1兩5錢,川芎1兩5錢,蟬退1兩5錢,良姜1兩5錢,大風(fēng)子1兩5錢,連翹1兩5錢,丁香1兩5錢,甘草1兩5錢,山梔子1兩5錢,鱉甲1兩5錢,白及1兩5錢,續(xù)斷1兩5錢,紅花1兩5錢,紫丁皮1兩5錢,生半夏1兩5錢,白芷1兩5錢,苦參1兩5錢,生血余3兩,大黃3兩,蜈蚣35條,蛇退2錢,槐枝8錢,桃枝8錢,柳枝8錢,桑枝8錢,榆枝8錢,松香4兩,百草霜6兩。
【制法】上藥酌予碎斷,用香油160兩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
【功能主治】散風(fēng)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流注,半身不遂,筋骨麻木,跌打損傷,積聚痞塊,小兒疳積,女人癥瘕。
【用法用量】每160兩油,兌黃丹60兩攪勻成膏,取出入水中浸出火毒后加熱熔化攤貼。每張油重1錢5分,紙光。微火化開,貼患處。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白芷4兩,官桂3兩,當(dāng)歸11兩,玄參4兩,大黃4兩,赤芍4兩,木鱉子4兩,血余3兩,生地11兩。
【制法】上藥用香油240兩,炸枯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入黃丹100兩攪勻成膏;另用阿魏2兩,乳香2兩,沒藥2兩,共為細粉,每16兩膏油兌藥粉5錢,攪勻攤貼。
【功能主治】活血化痞。主風(fēng)濕疼痛,跌打損傷,積聚痞塊,及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微火化開,貼患處。
【注意】忌勞累,并忌食發(fā)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
看了上文對于百效膏的介紹,我們對于百效膏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百當(dāng)膏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丹砂(研)半兩,膩粉(研)半兩,水銀1分,鉛1分(2味結(jié)成砂子),牛黃2錢,龍腦(研)2錢,鉛霜(研)2錢,粉霜(研)1分,陽起石(研)1分,黃蠟半兩,巴豆(肥者,去皮心膜,研出油,取霜用)120粒,蝎梢(炒)1分,半夏1錢(湯洗7遍,杵羅為末)。
【制法】上為細末,熔蠟并熟蜜少許,同和成膏,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積聚,心腹疼痛,年月深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吐逆,藿香湯送下;取熱積,生姜、蜜水送下;取冷積,乳香湯送下;風(fēng)涎,薄荷湯送下;便痢,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一
通過以上對百當(dāng)膏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百當(dāng)膏。
百應(yīng)神膏的作用是比較強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百應(yīng)神膏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別名】百應(yīng)膏
【處方】南星4錢,川大黃4錢,桃仁4錢,羌活4錢,半夏4錢,草烏4錢,川烏4錢,紅花4錢,獨活4錢,當(dāng)歸4錢。
【制法】用真麻油1斤,每藥1斤加生姜1兩,蔥白10根,頭發(fā)1團,同入藥內(nèi)熬枯焦色。濾滓,再用廣松香1斤,入濾清油內(nèi),又熬至核桃花起,先入陀僧末2兩,又徐徐加入硫黃末半斤。投此2味,須慢慢灑入,不可太多太驟,以滴水成殊為度。將此膏藥傾入水中,去火毒。
【功能主治】一切瘡毒;并治風(fēng)癱,鶴膝。
【用法用量】百應(yīng)膏(《理瀹》)。
【摘錄】《奇方類編》卷下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百應(yīng)神膏了吧。百應(yīng)神膏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百草膏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百草。
【制法】5月5日采凡可治病草木100種,洗凈搗汁,砂鍋內(nèi)熬成膏。每草膏5斤,配麻油10斤,再熬至滴水成珠為度;每油2斤,入黃、白蠟各2兩,飛丹8兩,松香4兩溶化,用鉛粉半斤收成膏,加乳香、沒藥、樟腦各5錢,槐枝攪勻收用。必慣識草藥人采取,不治病野草勿用。
【功能主治】活血祛風(fēng)敗毒。主一切瘡腫,風(fēng)氣,跌打損傷。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四
【別名】百草霜
【處方】羊屎不拘多少。
【制法】上一味,上下以瓦盛蓋,柴木燒令煙盡,末之,麻油調(diào)膏。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不問干濕痛癢,日近年深者。
【用法用量】外敷。
【摘錄】《三因》卷十五
【處方】薄荷8分,玉丹5分,川貝1錢,燈草灰5厘,柿霜8分,甘草1分5厘,天花粉1錢,冰片2分,草霜1分。
【制法】上為末,用白蜜調(diào)膏。
【功能主治】喉癬及喉菌。
【用法用量】頻咽噙之。若癥重,兼服煎劑,并用吹丹。
【注意】如治喉刺,玉丹、薄荷忌用;如見勞病已重,津竭火炎之候,亦不宜用。
【摘錄】《囊秘喉書》卷下
像百草膏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百部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百部 蓖麻子(去殼)白鮮皮 鶴虱 黃柏 當(dāng)歸 生地各30克 黃蠟60克 明雄黃末15克 麻油240克
【制法】先將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濾去滓,再將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黃蠟,至入水不散為度,起鍋;將雄黃末和入,候稍冷,傾入瓷缽中收貯,退火備用。
【功能主治】治牛皮癬。
【用法用量】用時搽敷患處。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六
【處方】百部1兩,白鮮皮1兩,蓖麻子(去殼)1兩,鶴虱1兩,黃柏1兩,當(dāng)歸1兩,生地1兩,黃蠟2兩,明雄黃末5錢,麻油8兩。
【制法】先將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濾去滓,復(fù)將油熬至滴水成珠,再用黃蠟,試水中不散為度,端起鍋來,將雄黃末和入,候稍冷,便入瓷盆中收貯,退火聽用。
【功能主治】牛皮癬。
【用法用量】以膏搽之。
【摘錄】《外科十法》
【處方】百部。
【功能主治】咳血咯血,肺家有熱,稍實者。
【用法用量】煎膏服。
【各家論述】《醫(yī)鈔類編》:《準繩》云,甘苦泄熱,微溫潤肺,止久嗽。李時珍曰:百部亦天冬之類。天冬寒,熱嗽宜之,百部溫,寒嗽宜之。
【摘錄】《醫(yī)學(xué)六要·治法匯》卷一
【處方】百部(肥實者,酒浸,竹刀刮去心皮)、款冬、百合、沙參、麥冬、五味、紫菀、貝母、杏仁、白蜜。
【功能主治】殺蟲治嗽。主
【用法用量】熬膏服。
【摘錄】《類證治裁》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百部膏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百部膏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dǎo)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保嬰百中膏的制作方法。
【處方】瀝青2斤半,威靈仙1兩,蓖麻子120枚(去殼,研),黃蠟2兩,乳香1兩(另研),沒藥1兩(另研),真麻油(夏)2兩(春秋3兩,冬4兩),木鱉子(去殼)28斤(切碎,研)。
【制法】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勻,須慢慢滴入水中,不粘手、拔如金絲狀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許;如軟,加瀝青。試得如法,卻下乳香、沒藥末,起鍋在灰上,再用柳條攪數(shù)百次,又以粗布濾膏,在水盆內(nèi)拔扯如金絲,頻換水浸2日,卻用小銚盛頓。
【功能主治】小兒疳癖瀉痢,咳嗽,不肯服藥;及治跌撲傷損,手足肩背,并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如落馬墜車,于破傷疼痛處,火上炙熱,貼透骨肉為驗。連換熱水?dāng)?shù)次浴之,則熱血聚處即消。小兒疳癖貼患處,瀉痢貼肚上,咳嗽貼背心上。
【摘錄】《古今醫(yī)鑒》
看完了本文對保嬰百中膏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百靈膏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百靈膏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生地黃5錢,熟地黃5錢,赤芍5錢,白芍5錢,白芷5錢,兩頭尖5錢,木鱉100粒,蓖麻100粒,巴豆50,穿山甲5片,真桐油1斤。
【制法】將前藥浸一宿,煎成炭浮起,用棕濾過,入炒過黃丹6兩、水粉2兩、百草霜2兩,文武火熬成膏,滴水成珠,捻得硬時,便入血竭末5分,乳香、沒藥、五靈脂各2錢,攪勻。
【功能主治】惡瘡及癤毒。
【用法用量】貼惡瘡及癤毒未破者用藥引子,以五倍煅過為灰5分,筍箸灰4分,白丁香3分,飯為丸,如黃豆大,附于膏藥中,1貼即破。
【摘錄】《外科百效》卷一
【處方】槐花子(炒焦,為末)1兩,松柏1兩,乳香1兩,膩粉1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清油、黃蠟各1兩,瓷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癰瘡久不愈。
【用法用量】貼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
看完了上文對于百靈膏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百花膏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款冬花 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帶血。(咳嗽、痰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臨臥細嚼,姜汁咽下或噙化。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熟干地黃4兩,生干地黃4兩,川芎4兩,白茯苓4兩,馬鞭草4兩,荊芥4兩,官桂2兩,白芍藥2兩,當(dāng)歸2兩,枳殼2兩,牡丹皮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因失血后氣弱,或產(chǎn)后虛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百花散”。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二
【處方】白蜜不拘多少。
【制法】涂于瘡上。或用羊筒骨髓1兩,煉入蜜滾2-3沸,入輕粉少許,研成膏,瓷盒內(nèi)盛之。
【功能主治】痘痂易落,且無疤痕,亦不臭穢。主痘瘡癢甚,誤搔成瘡,及瘡痂欲落不落者。
【用法用量】涂于瘡上。
【摘錄】《普濟方》卷四○四
【處方】熟干地黃1兩,生干地黃1兩,川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生藕自然汁、生姜自然汁、蜜各1盞,同煎數(shù)沸,令香熟,入藥調(diào)成膏,用砂器盛貯。
【功能主治】婦人因失血后氣弱,或產(chǎn)后虛羸。
【用法用量】每服1匙,用燈心、棗湯化下。
【摘錄】《百一》卷十八
【處方】透骨草、忍冬藤、蒲公英、鶴虱草、九龍?zhí)?、野天麻、旱蓮草、半枝蓮、地楊梅、豨薟草、蒼耳草、紫地丁、地錦草、旱辣蓼、大小青、薄荷葉、靈芝草、魚腥草、見腫消、血見愁、淡竹葉、南天竹、枸杞、頭橘樹頭、枳(木具)葉、五加葉、接骨木、石楠頭、地蜈蚣、篇蓄草、馬齒莧、野芥菜、蛇床葉、長青草、慎火草、太湖蔥各等分。
【制法】搗汁,煎加蜜,煉成膏;再加沉香、檀香、冰片、麝香各等分為末入內(nèi),收貯于瓷瓶,勿泄氣。
【功能主治】癘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匙,酒下,日3次。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百花膏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本篇文章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