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瀉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澤瀉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大澤瀉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柴胡1兩,茯神(《外臺》作茯苓)1兩,黃芩1兩,澤瀉1兩,升麻1兩,杏仁1兩,磁石4兩(碎),羚羊角1兩,地黃3兩,大青3兩,芒消3兩,淡竹葉(切)1升。
【功能主治】腎熱。好怒好忘,耳聽無聞,四肢滿急,腰背轉(zhuǎn)動強直。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好怒是龍雷激其壯火,原非腎之本病,故用升麻、柴胡升散上盛之氣,芒消、澤瀉分利下阻之熱,地黃,磁石滋腎水而鎮(zhèn)虛陽,茯神、竹葉清心神而愈健忘,杏仁、黃芩泄肺竅而通視聽,大青、羚羊清肝熱而利腰背,并起陽事之萎頓也。www.cndadi.net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總得來說大澤瀉湯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加味澤瀉湯,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加味澤瀉湯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澤瀉1錢半,枳殼1錢半(炒),黑丑2錢,檳榔1錢半,赤芍1錢半,木通1錢半,赤苓3錢,豬苓1錢半,陳皮1錢半。
【功能主治】腳氣上攻,脈沉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濕熱內(nèi)滯,氣化不得流通,而腳氣上攻,故兩脛紅腫疼痛不止焉,澤瀉瀉膀胱之濕,豬苓利三焦之濕,黑丑蕩滌積水之濕,檳榔疏導(dǎo)結(jié)滯之氣,赤苓滲脾胃之濕兼利營氣,枳殼破腸胃之氣能寬胸膈,木通降火利水,赤芍破血退腫,陳皮理氣和中也。使?jié)駸岵⒒瘎t水府肅清,而血氣通利,兩脛紅腫無不退,腳氣疼痛無不痊矣。此導(dǎo)氣瀉濕之劑,為腳氣腫痛上攻之專方。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四
上面就是關(guān)于加味澤瀉湯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加味澤瀉湯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茯苓澤瀉湯是什么嗎?關(guān)于茯苓澤瀉湯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茯苓25克 澤瀉12克 桂枝6克 白術(shù)9克 生姜12克
【功能主治】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納澤瀉,再煮取300毫升,溫服100毫升,一日三次。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別名】茯苓湯
【處方】茯苓半斤,澤瀉4兩,甘草2兩,桂枝2兩,白術(shù)2兩,生姜4兩。
【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魜y,吐利后,煩渴欲飲水。
【用法用量】茯苓湯(《千金翼》卷十九)。
【各家論述】①《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飲水以潤之,更無小便不利,而用此湯何哉?蓋陽絕者,水雖入而不散于脈,何以滋潤表里,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上,澤瀉之威行其下,白術(shù)、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氣,用布水精于諸經(jīng),開陽存陰,而洽榮衛(wèi)也。
【臨床應(yīng)用】胃反:成績錄云,安部候臣菊池大夫,從候在浪華,久患胃反,請治于先生曰:不佞曩在江戶得此病,其初頗吐水,間交以食,吐已乃渴,諸醫(yī)交療,百端不愈,一醫(yī)叫我斷食,諸證果已。七日始飲,復(fù)吐如初,至今5年,未嘗有寧居之日,愿先生救之。先生乃診其腹,自胸下至臍旁硬滿,乃與茯苓澤瀉湯,數(shù)日而痊愈。
【摘錄】《金匱》卷中
茯苓澤瀉湯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yù)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茯苓澤瀉湯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對治療疾病上,藥物的選擇是很關(guān)鍵的,不同的藥物對治療也是有著不同,所以藥物的選擇的時候,也是需要對藥的各方面進行了解,使得使用的時候?qū)膊≈委?,有著很好的效果,那澤瀉是一個治療利水、嘔吐很好選擇,它對改善這些疾病上,都是有著很好幫助,澤瀉的作用與功效都有什么呢?
對澤瀉的作用與功效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那在使用它之前,對它這方面的了解,都是非常主要,這樣使用的過程中,也避免出現(xiàn)一些錯誤,導(dǎo)致身體健康受到損害。
澤瀉的作用與功效:
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1)利水滲濕:用于水濕內(nèi)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治胃內(nèi)停水常配白術(shù)。治尿道澀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
(2)清瀉腎火:用于陰虛火旺諸證。
①《本經(jīng)》:"主風(fēng)寒濕痹,乳難,消水,養(yǎng)五臟,益氣力,肥健。"
②《別錄》:"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
③《藥性論》:"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熱,直通水道。"
④《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主頭旋、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
⑤《醫(yī)學(xué)啟源》:"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主治秘訣》云,去舊水,養(yǎng)新水,利小便,消水腫,滲泄止渴。"
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⑦《綱目》:"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
通過以上介紹,對澤瀉的作用與功效也是有著很好認(rèn)識,那對選擇它治療疾病的時候,也是需要放心先進,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是要注意,它是使用方法是如何,對不懂的人,也是需要需要進行詳細咨詢,不能隨意的亂用。
澤瀉的簡介
澤瀉,中藥名,為澤瀉科植物澤瀉的干燥塊莖。塊莖直徑1-3.5厘米,或更大。花藥長約1毫米,橢圓形,黃色,或淡綠色;瘦果橢圓形,或近矩圓形,種子紫褐色,具凸起。產(chǎn)黑龍江、吉林等省區(qū)。生于湖泊、河灣、溪流、水塘的淺水帶,沼澤、溝渠及低洼濕地亦有生長。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塊莖直徑1-3.5厘米,或更大。
葉:通常多數(shù);沉水葉條形或披針形;挺水葉寬披針形、橢圓形至卵形,長2-11厘米,寬1.3-7厘米,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寬楔形、淺心形,葉脈通常5條,葉柄長1.5-30厘米,基部漸寬,邊緣膜質(zhì)。
花:花葶高78-100厘米,或更高;花序長15-50厘米,或更長,具3-8輪分枝,每輪分枝3-9枚?;▋尚?花梗長1-3.5厘米;外輪花被片廣卵形,長2.5-3.5毫米,寬2-3毫米,通常具7脈,邊緣膜質(zhì),內(nèi)輪花被片近圓形,遠大于外輪,邊緣具不規(guī)則粗齒,白色,粉紅色或淺紫色;心皮17-23枚,排列整齊,花柱直立,長7-15毫米,長于心皮,柱頭短,約為花柱的1/9-1/5;花絲長1.5-1.7毫米,基部寬約0.5毫米,花藥長約1毫米,橢圓形,黃色,或淡綠色;花托平凸,高約0.3毫米,近圓形。
果:瘦果橢圓形,或近矩圓形,長約2.5毫米,寬約1.5毫米,背部具1-2條不明顯淺溝,下部平,果喙自腹側(cè)伸出,喙基部凸起,膜質(zhì)。種子紫褐色,具凸起?;ü?-10月。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
澤瀉利水,滲濕,泄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澤瀉具有降膽固醇、降血脂的功效??梢员Wo肝臟,為肝臟排毒素。澤瀉具有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功效。澤瀉還用于水濕內(nèi)停之尿少、水腫、瀉痢及濕熱淋濁等證。
1、《本經(jīng)》:“主風(fēng)寒濕痹,乳難,消水,養(yǎng)五臟,益氣力,肥健?!?/p>
2、《別錄》:“補虛損五勞,除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p>
3、《藥性論》:“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熱,直通水道?!?/p>
4、《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主頭旋、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止遺瀝、尿血?!?/p>
5、《醫(yī)學(xué)啟源》:“治小便淋瀝,去陰間汗?!吨髦蚊卦E》云,去舊水,養(yǎng)新水,利小便,消水腫,滲泄止渴。”
6、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
7、《綱目》:“滲濕熱,行痰飲,止嘔吐、瀉痢,疝痛,腳氣。”
澤瀉的市場信息
1、澤瀉的價格
澤瀉當(dāng)前市場均價約為14元/公斤。
2、澤瀉的選購方法
購買澤瀉應(yīng)觀察其形狀,澤瀉呈干燥塊莖類圓球形、長圓球形或倒卵形,表面黃白色,未去盡粗皮者呈淡棕色;有不規(guī)則的橫向環(huán)狀凹陷,并散有無數(shù)突起的須根痕跡,在底部尤密;好的澤瀉質(zhì)堅實,破折面黃白色,帶顆粒性。氣微香,味微苦。以個大、質(zhì)堅、色黃白、粉性足者為佳。
3、澤瀉的保存方法
澤瀉應(yīng)置于干燥處,防蛀。
對于草澤瀉,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草澤瀉。
【來源】藥材基源:為澤瀉科植物草澤瀉的塊莖。
【原形態(tài)】草澤瀉,多年生沼生草本。塊莖較小,或不明顯。葉多數(shù),叢生;葉柄長2-31cm,粗壯,基部膨大呈鞘狀;葉片披針形,長2.7-12.4cm,寬0.6-1.9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脈3-5條,基出?;ㄝ愀?3-80cm;花序長6-56cm,具2-5輪分枝,每輪分枝3-9枚,或更多,分枝粗壯;花兩性,花梗長1.5-4.5cm;外輪花被片廣卵形,長2.5-4.5mm,寬1.5-2.5mm,內(nèi)輪花被片白色,大于外輪,近圓形;花藥橢圓形;心皮輪生,排列整齊,花柱向背部反卷。瘦果兩側(cè)壓扁,倒卵形。種子紫褐色。花果期6-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湖邊、水塘、沼澤、溝邊及濕地。
【性味】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小便淋瀝澀痛;水腫;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草澤瀉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草澤瀉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大澤蘭丸。
【別名】補益大澤蘭丸
【處方】澤蘭2兩6銖,藁本1兩18銖,當(dāng)歸1兩18銖,甘草1兩18銖,紫石英3兩,芎?1兩半,干地黃1兩半,柏子仁1兩半,五味子1兩半,桂心1兩6銖,石斛1兩6銖,白術(shù)1兩6銖,白芷1兩,蓯蓉1兩,厚樸1兩,防風(fēng)1兩,薯蕷1兩,茯苓1兩,干姜1兩,禹余糧1兩,細辛1兩,卷柏1兩,蜀椒18銖,人參18銖,杜仲18銖,牛膝18銖,蛇床子18銖,續(xù)斷18銖,艾葉18銖,蕪荑18銖,赤石脂2兩,石膏2兩(1方有枳實18銖,門冬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虛損及中風(fēng)余病,疝瘕,陰中冷痛;或頭風(fēng)入腦,寒痹筋攣緩急,血閉無子,面上游風(fēng)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或胃中冷逆胸中,嘔不止,及泄痢淋瀝;或五臟六腑寒熱不調(diào),心下痞急,邪氣咳逆;或漏下赤白,陰中腫痛,胸脅支滿;或身體皮膚中澀如麻豆,若癢,痰癖結(jié)氣;或四肢拘攣,風(fēng)行周身,骨節(jié)疼痛,目眩無所見;或上氣惡寒,灑淅如瘧;或喉痹鼻齆,風(fēng)癇癲疾;或月水不通,魂魄不定,飲食無味,并產(chǎn)后內(nèi)衄。
【用法用量】補益大澤蘭丸(《圣惠》卷七十)。
【摘錄】《千金》卷四
【處方】澤蘭(去梗)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細辛(去苗葉)1兩半,白術(shù)(炒)1兩半,人參1兩半,桔梗(銼,炒)1兩半,防風(fēng)(去叉)1兩半,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1兩半,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半,白芷1兩半,藁本(去苗土)1兩半,石膏(碎)1兩半,桂(去粗皮)1兩,干姜(炮)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芍藥1兩,芎?1兩,白薇1兩,蕪荑(炒)1兩,甘草(炙、銼)1兩,柏子仁(研)1兩,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風(fēng)勞氣,血海虛冷,經(jīng)候不調(diào),肌膚黃瘦,八風(fēng)十二痹,帶下三十六疾,妊娠胎動不安,或子死腹中,產(chǎn)后諸疾。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早、晚食前溫酒嚼下。死胎不出,兒衣未下,并服1丸至2丸,用瞿麥煎湯送下:腹中痛,冷血氣刺,經(jīng)脈不利,用當(dāng)歸煎酒送下;產(chǎn)后中風(fēng),傷寒汗不出,用麻黃1分(去節(jié))煎湯,并3服,厚衣蓋覆,取微汗;血臟久冷無子,及數(shù)墮胎,胎漏血下,以熟干地黃煎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
上文介紹了大澤蘭丸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
澤瀉葉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zhǔn)備好了嗎?
【來源】為澤瀉科植物 澤瀉 的 葉片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澤瀉"條。
【化學(xué)成份】含少量維生素C(<10毫克)。
【性味】①《別錄》:"味咸,無毒。"
【功能主治】治慢性氣管炎,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附方】治虛勞:生澤瀉花葉(切)五兩。以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下羊肚、蔥,豉等于汁中,煮羹香熱,任意食之。(《圣濟總錄》澤瀉羹)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澤瀉全草干品1兩,每日3次煎服,10天一療程。據(jù)384例觀察,總有效率為89%,顯效率占30%。止咳、平喘、化痰作用均較明顯,但療效出現(xiàn)多在第4~5天。對單純型、喘息型及并發(fā)肺氣腫的病例,療效無顯著差異。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上文我們介紹了澤瀉葉以及澤瀉葉的特點,可以知道澤瀉葉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