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生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yùn)動延生!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定生丸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大家是否知道定生丸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定生丸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定生丸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定生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雀兒飯甕10個(內(nèi)有物者),蟾頭1兩(涂酥炙令焦黃),豬牙皂莢1分(去皮,涂酥炙令焦黃,去子),天麻1分,藜蘆半分(去蘆頭),烏蛇半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干蝎1分(微炒),瓜蒂1分,天南星1分(炮裂),青黛1分(研細(xì)),朱砂1分(研細(xì)),龍腦1分(研細(xì)),雄黃1分(研細(xì)),麝香1分(研細(xì)),膩粉1分,曲頭棘針1分,蜣螂1分(微炒,去翅足),熊膽1分,牛黃1分(研細(xì)),半夏半分(湯洗7遍去滑)。
【制法】上為末,以豬膽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fēng),遍身壯熱,筋脈不和,手足抽掣,口噤面青,痰涎壅滯,及疳氣所攻,肌體瘦弱。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溫生姜湯研,灌在鼻內(nèi),得嚏后,以生姜、薄荷湯下3丸。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處方】半夏1兩,胡椒半兩(同炒),蝎尾半錢,干姜2錢。
【制法】上為末,姜汁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和胃氣。主小兒吐逆不定,久必生風(fēng)。
【用法用量】3歲兒每服30丸,乳食前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九四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定生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xué)就是這么神秘而強(qiáng)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ys630.COm精選閱讀
定亂丸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定亂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定亂丸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香薷1錢,澤瀉2錢,真廣木香4分(磨入),廣陳皮1錢,小川連5分,白檀香4分(磨入),紫蘇梗8分(磨入),生香附2錢,白茯苓3錢,上樸5分,炒山梔2錢,江西香豉4錢,甜白術(shù)1錢5分,白扁豆1錢,生甘草2錢5分,真廣藿香2錢。
【制法】照方配10劑或5劑,為細(xì)末,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伏暑霍亂,及時行溫?zé)嵋甙O,諸般霍亂初起,才覺手腳作麻,胸口滿悶,頭目昏眩,神氣如蒙,若云若霧,隨即吐瀉交作;并治感冒穢濁邪氣寒熱痧脹,及寒暑雜感,伏暑化疫。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真廣藿香2錢,真陳皮1錢5分,煎湯送下。
【注意】閉證可用,脫證切不可用。
【摘錄】《痧疫指迷》
看了上面關(guān)于定亂丸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yùn)用方劑的形式進(jìn)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定痛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乳香、沒藥、金星草、地龍(去土、炒)、五靈脂、木鱉子(去殼)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濕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酒磨化下;或只作小丸,溫酒送下亦可。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處方】炙沒藥2錢,炙乳香2錢,甘草1錢,真綠豆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諸痛。
【摘錄】《外科傳薪集》
【處方】乳香1兩半(另研),沒藥(并出汗)1兩,羌活1兩,歸尾1兩,兩頭尖(去皮,生用)5錢。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痹風(fēng)濕流注,骨節(jié)疼痛麻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煮酒送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三
【處方】威靈仙半兩,木鱉子(去殼)半兩,川烏(炮,去皮臍)半兩,防風(fēng)(去蘆)半兩,香白芷半兩,五靈脂半兩,地龍(去土,炒)半兩,水蛭(糯米炒熟)3錢,朱砂(水飛)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常服輕身壯骨。主風(fēng)虛走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溫酒送下;婦人紅花酒送下。
【摘錄】《準(zhǔn)繩·類方》卷四
【處方】草烏、蒼術(shù)、晚蠶沙。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赤土為衣。
【功能主治】走注歷節(jié),諸風(fēng)軟痛,卒中倒地,跌撲傷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澹寮》
【處方】乳香1分,川椒、當(dāng)歸、沒藥、赤芍藥、芎?、自然銅、玄胡。
【制法】上為末,熔蠟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打撲損傷,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xì)嚼,酒送下。打撲骨損者,先整骨定用竹夾,然后先用好酒下麻黃3錢,然后服藥;骨碎者,先用竹夾夾定3-5日,依舊小可與服。
【摘錄】《宣明論》卷十三
【處方】木香1兩,馬藺草(醋炒)1兩,茴香1兩,川楝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奔豚上攻,心腹腰背皆痛,或疝氣連睪丸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定痛散”。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別名】干蝎丸
【處方】干蝎3分(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以清酒及童便各1升,同煎如稠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至甚。
【用法用量】干蝎丸(《普濟(jì)方》卷三十一)。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威靈仙半兩(去土),金鈴子1兩(炒,去核),川烏1兩(炮),八角茴香1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損腰痛不可忍,不問男子、婦人、室女、老幼,并皆治之。血?dú)饽郎?,腳腰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鹽湯酒隨上下服之。
【摘錄】《理傷續(xù)斷方》
【處方】南星(姜制)2兩,川芎2兩,蒼術(shù)2兩,黃柏(酒炒)2兩,白芷2兩,桃仁1兩半,羌活1兩半,防己(酒浸)1兩半,桂枝1兩半,威靈仙1兩半(酒浸),神曲2兩,紅花(酒浸)2錢5分,龍膽草1錢。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中下痛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白湯送下。
【摘錄】《杏苑》卷七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定痛丸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定痛丸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定命丸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定命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定命丸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硫黃(研)1分,吳茱萸(湯浸,焙干,炒,搗為末)1分,消石(研)1分,巴豆(去皮心膜)半分。
【制法】上為末,軟飯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陰毒傷寒。
【用法用量】每用1丸,先以椒煎湯浸手良久,男左女右執(zhí)手中。汗出即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七
【處方】青黛(研)3分,烏蛇(去皮骨,酒浸,炙)1分,白附子1枚,干蝎(炒)7個,膩粉(研)1分,獨(dú)角仙(去足,炙)1個,棘剛子(去殼)7個,麝香(研)1分。
【制法】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
【用法用量】每服3丸,早晨、晚后溫水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三
【處方】雄黃1分,乳香1分,巴豆21個(去皮不去油)。
【制法】上為末,加白面3錢,水為丸,如小豆或小麥粒大,兩頭尖。
【功能主治】遠(yuǎn)年、日近一切惡候漏瘡。
【用法用量】量病淺深,納瘡中,上用乳香膏貼之。
【摘錄】《中藏經(jīng)》卷下
【處方】朱砂1分(研細(xì)),麝香半分(研細(xì)),瓜蒂20個,蛇蛻皮灰1分,青黛1分(研細(xì)),干蝎20個(微炒)。
【制法】上為末,研令勻,用狗膽汁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疳。
【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乳汁化破,男左女右,滴入鼻中,得嚏三五聲為效。
【摘錄】《圣惠》卷八十七
【處方】蝎7個,蘆薈半錢,熊膽半錢,龍腦半錢,瓜蒂7個,蟾酥1皂大(湯浸),膩粉2錢,牛黃2錢,麝1錢,朱砂1錢,蛇蛻(燒)1錢,雄黃1錢。
【制法】上為末,薄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搐搦。
【用法用量】1歲每服1丸,臨臥金銀花、薄荷湯送下。有驚,用倒流水化2丸,滴鼻孔良久取嚏,搐定,人行一二里更化2丸,灌。
【摘錄】《幼幼新書》卷八引《莊氏家傳》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定命丸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定喘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定喘丸的知識吧!
【處方】人參2錢半,南星2錢,半夏2錢,苦葶藶5錢。
【制法】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虛人痰多咳嗽,胸滿氣逆,行坐無時,連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生姜湯送下,亦可漸加。
【摘錄】《金匱翼》卷七
【處方】蘇梗12兩,白芥子(炒)12兩,蘇子(炒)12兩,桑皮15兩,蘇葉12兩,百合9兩,杏仁(去皮,炒)18兩,萊菔子(炒)2兩,橘皮18兩,天冬4兩,川貝母15兩,知母6兩,法半夏6兩,紫菀4兩,麥冬8兩,生地3兩,冬花4兩,白術(shù)(炒)10兩,當(dāng)歸6兩,首烏(炙)4兩,阿膠(炒珠)32兩,茯苓10兩,黃耆16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每20兩兌龍涎香3分,用梨膏為丸,重1錢,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理肺補(bǔ)氣,止嗽定喘。主肺虛氣虧,勞傷久嗽,喘咳痰盛,春秋舉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2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麻黃(去節(jié))3分,杏仁(去皮尖,炒)半錢,甘草(豬膽10個炙)3錢,梔子3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痰喘。
【用法用量】桑白皮湯吞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七
看了上面文章關(guān)于定喘丸的介紹,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yǎng)生之道,科學(xué)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jī)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定志丸。
【別名】開心丸(《醫(yī)心方》卷二十六引《醫(yī)門方》)。
【處方】菖蒲 遠(yuǎn)志(去心)茯苓各15克 人參120克
【制法】上藥四味,搗下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神虛怯,五臟不足,神思不安,甚則悲憂不樂,或善忘驚悸;或喜笑不休,語言無倫,朝輕暮重,或暮愈朝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6~7丸,每日五次。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五引道士陳明方
【處方】人參2兩,茯苓2兩,菖蒲2兩,遠(yuǎn)志2兩,防風(fēng)2兩,獨(dú)活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定風(fēng)氣。主恍惚健忘,怔忡恐悸,志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5丸,1日2次。
【摘錄】《醫(yī)心方》卷三引《深師方》
【處方】琥珀、茯神、遠(yuǎn)志(姜制,焙)、人參、白附子(炮)、天麻、天門冬、酸棗仁、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fēng)已退,神志未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心、薄荷湯調(diào)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一
【處方】人參(去蘆頭)、白茯苓(去皮)、石菖蒲、遠(yuǎn)志(去心)、龍齒、酸棗仁(微炒)、鐵粉(別研)、麥門冬(去心,焙干)、朱砂(飛過)、乳香(別研)、麝香(別研)、琥珀(別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次入朱砂、鐵粉同研勻,絞生地黃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別用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怔忡健忘,精神恍惚,睡臥不寧,一切心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熟水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
【別名】開心丸、遠(yuǎn)志丸
【處方】菖蒲2分,遠(yuǎn)志(去心)2分,茯苓2分,人參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心強(qiáng)志,令人不忘。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愈暮劇,或暮愈朝發(fā),發(fā)則狂眩。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
【用法用量】開心丸(《醫(yī)心方》卷二十六引《醫(yī)門方》)、遠(yuǎn)志丸(《扁鵲心書·神方》)。
【注意】忌酢物、羊肉、餳。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此手少陰藥也。人參補(bǔ)心氣,菖蒲開心竅,茯苓能交心氣于腎,遠(yuǎn)志能通腎氣手心。心屬離火,火旺則光能及遠(yuǎn)也。
【摘錄】《古今錄驗》引陳明方(見《外臺》卷十五)
【處方】柏子仁、人參、茯苓、遠(yuǎn)志(去心)、茯神、酸棗仁。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魄。主落馬墮井,或因打撲,便生心恙者。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遠(yuǎn)志1兩(去心),天門冬(去心)半兩,茯苓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茯神半兩,龍骨半兩,巴戟半兩,澤瀉半兩,辰砂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食后、夜臥以麥門冬湯或開水送下,人參湯送下尤妙。
【摘錄】《普濟(jì)方》卷十六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人參1兩,石菖蒲1兩,茯神1兩,遠(yuǎn)志1兩,麥冬5錢,白術(shù)5錢,朱砂1錢,牛黃1錢(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補(bǔ)心神,安魂魄,定志,除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級》卷八
【處方】人參1兩5錢,菖蒲1兩,遠(yuǎn)志1兩,茯苓1兩,茯神1兩,朱砂1錢,白術(shù)5錢,麥冬5錢。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bǔ)心益智,鎮(zhèn)怯安神。主悸。思慮太甚,致心氣不足,忽忽善忘,恐怯不安,夢寐不祥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醫(yī)碥》卷七
【處方】人參1兩,遠(yuǎn)志肉(制)1兩,蒲黃2兩,茯苓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妊娠怔忡,心虛而神不安者。
【用法用量】白湯送下。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遠(yuǎn)志(甘草水浸,去心)2兩,石菖蒲2兩,人參1兩,白茯神(去木)2兩,黃柏(酒炒)2兩,蛤粉(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白濁經(jīng)年不愈,或時夢遺,形體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米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遠(yuǎn)志(去心蘆凈,以甘草湯煮)、石菖蒲、白茯苓、人參、山藥。
【制法】上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脾弱不能攝精,心腎不交,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遠(yuǎn)白湯送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一
【處方】人參1錢半,白茯神1錢半,遠(yuǎn)志1錢半,石菖蒲(炒)1錢半,酸棗仁(炒)1錢半,柏子仁1錢半,琥珀1錢,珍珠1錢,膽星1錢,鐵花粉1錢,朱砂(飛)1字,麝香1字。
【制法】上為末,水煮山藥粉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久成癇。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燈心煎湯送下;更煮豬心與兒食之,以助藥力。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定志丸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定吐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定吐丸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食用方法對身體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異,所以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
【處方】丁香21枚 蝎梢49條 半夏3個(洗,焙干)
【制法】上藥研細(xì),煮棗肉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安神鎮(zhèn)驚,抑肝和胃,降逆止嘔。主驚恐嘔吐,睡臥驚惕,嘔吐清涎,神氣怯弱,成心胸發(fā)熱。
【用法用量】金、銀煎湯吞7~10丸。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
【處方】丁香3-7個,蝎梢49條,半夏3個(洗,焙干)。
【制法】上為末,煮大棗肉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食,胃管不快,吐逆乳食,或心胸發(fā)熱。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以金銀湯送下;傷暑、霍亂吐瀉,香薷散送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譚氏殊圣》
看了上文對于定吐丸的介紹,我們對于定吐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