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蘆薈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丁香蘆薈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丁香蘆薈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丁香1錢,藿香葉1錢,熊膽(研)1錢,鉛白霜1錢,蘆薈(研)1錢,丹砂(研)1錢,蟾酥1錢,使君子1錢,雄黃(研)1錢,麝香半錢,生龍腦半錢,膩粉半錢(研),青黛(研)1分。
【制法】上為細末,白面糊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疳,身熱頰赤,發(fā)枯皮燥,煩滿吐利,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丁香蘆薈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丁香蘆薈丸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丁香煎丸。
【處方】肉豆蔻2個,丁香3錢,硇砂半兩,沒藥半兩,五靈脂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另研硇砂同勻,以滴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胃脘結痞,吐逆腹?jié)M。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蜜水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二引《煙霞圣效方》
【處方】丁香1錢,沉香2錢,藿香2錢,附子2錢,檀香3錢,砂仁3錢,豆蔻2錢,茯苓3錢,桂花3錢,桂枝2錢,官桂3錢,甘草4錢,人參2錢,黑墨1錠,百藥煎3錢,橘皮1錢,蓽澄茄2錢,麝香少許,三柰3錢,甘松2錢,茯苓2錢,丁香皮3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甘草1斤作膏子,凈瓷盞內盛封之。
【功能主治】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用時為丸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二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丁香煎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整,所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該在平時調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丁香開胃丸這種方劑。
【處方】白豆蔻半兩,甘草(炙)半兩,半夏曲半兩,丁香1兩半(不見火),肥生姜3斤(薄切,焙干,取3兩),人參3兩(去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虛寒,停痰嘔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白湯嚼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半夏(粗末,姜汁浸,炒黃)1兩,三棱(炮)1兩,甘草(炙)1兩,丁香3分,干木瓜半兩,姜12兩(切,青鹽1兩,炒潤,焙末)。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調,停積痰飲,嘔吐吞酸,胸膈痞悶。
【用法用量】每服1丸,沸湯化下,不拘時候。兒小分減。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二引《王氏手集》
關于丁香開胃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丁香半夏丸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別名】丁夏霍香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八)、半夏丁香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肉豆蔻仁 木香 丁香 人參 陳皮(去白)各7.5克 藿香(葉)15克 半夏(湯浸七次,姜汁炒)9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種劑局方》卷四
【處方】丁香(不見火)30克 干姜(炮)半夏(湯泡七次)橘紅各60克 白術4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胃有宿寒,嘔吐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丁香1兩,紅豆(炒)2兩,半夏(制)2兩,白術(炒)2兩,陳皮3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打糊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胃寒嘔吐,吞酸,痰飲咳嗽,痞悶。
【用法用量】方中紅豆,《飼鶴亭集方》作“紅豆蔻”。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
【別名】半夏藿香丸
【處方】肉豆蔻仁1分,木香1分,丁香1分,人參(去蘆頭)1分,陳皮(去白)1分,藿香葉半兩,半夏(湯洗7次,姜汁炒黃色)3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宿冷,胸膈停痰,嘔吐惡心,吞酸噫醋,心腹痞滿,脅肋刺痛,短氣噎悶,不思飲食。脾胃久虛寒,痰壅滯,嘔吐苦水,噦逆清涎,頭痛目眩,咳嗽上喘,腹中水響。
【用法用量】半夏藿香丸(《雞峰》卷十八)。本方方名,《景岳全書》:引作“半夏丁香丸”。
【摘錄】《局方》卷四
【處方】檳榔3分,丁香1兩,半夏1兩,細辛半兩,干姜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糊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飲咳嗽,頭暈多涎。心下停飲冷痰。頭目眩暈,睡臥口中多涎。脾胃虛寒,痰飲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湯送下。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
【處方】丁香(不見火)1兩,白術1兩半,半夏(湯泡7次)2兩,干姜(炮)2兩,橘紅2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嘔吐,吞咽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遠生姜湯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九
通過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丁香半夏丸的作用應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加味蘆薈丸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銀柴胡16兩,君子肉16兩,黃連8兩,胡連8兩,蘆薈2兩,膽草16兩,麥芽(炒)16兩,三棱(炒)16兩,阿魏4兩,莪術(炙)16兩,全蝎8兩,蕪荑16兩,雞內金(炒)32兩,橘皮32兩,枳殼(炒)64兩,山楂32兩,萊菔子(炒)32兩,神曲(炒)16兩,白術(炒)32兩,干蟾(燒)32兩,檳榔16兩,黃芩32兩,青皮(炒)16兩,茯苓16兩,厚樸(炙)16兩,甘草16兩,大青葉16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消疳磨積,化痞殺蟲。主小兒疳積體瘦,痞塊堅硬,肚大青筋,面黃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5分,日服2次,溫開水送下。周歲內酌減。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上面介紹了加味蘆薈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加味蘆薈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很多人對大蘆薈丸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大蘆薈丸的成分、適應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蒼術(米泔浸,炒)陳皮 厚樸(姜炒)青皮 枳實(炒)檳榔 神曲(炒)山楂(去子)麥芽(炒)三棱(煨)莪術(煨)砂仁 茯苓 黃連 胡黃連 蕪荑仁 使君子 青黛 蘆薈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用使君子殼煎湯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兒五疳,皮黃肌瘦,發(fā)直尿白,肚大青筋,好食異物,或吐或瀉。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清米湯化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三
【處方】蘆薈1兩,蕪荑1兩,青黛1兩,檳榔1兩,黃連1兩,胡黃連7錢,使君子肉7錢,廣木香3錢,蟬蛻24只,麝香少許(另研)。
【制法】上為細末,豬膽2枚,取汁浸糕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疳蟲食脊膂,身熱羸瘦,十指生瘡,頻嚙指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活幼心法》卷九
【處方】蘆薈半兩,黃連半兩,胡黃連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蕪荑半兩,雷丸(白者佳,赤者毒)半兩,青皮半兩,藿香少許(另研)。
【制法】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治疳殺蟲,和胃止瀉。主諸疳。
【用法用量】每服10余丸,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九
【處方】蘆薈1分,蕪荑1分,木香1分,青黛(干)1分,檳榔1分,川黃連(凈)1分,蟬蛻21枚,胡黃連半兩,麝少許。
【制法】上為末,豬膽2個,取汁浸糕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殺蟲。主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三
【處方】胡黃連1兩,黃連1兩,蘆薈1兩,白蕪荑(炒)1兩,白雷丸(破開,赤者勿用)1兩,木香1兩,鶴虱草(微炒)1兩,龍膽草1兩。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治疳。主小兒肝脾疳積,發(fā)熱體瘦,熱渴,大便不調或瘰藶結核,耳內生瘡,牙腮蝕爛,目生云翳。
【用法用量】每服1錢,白湯送下。
【摘錄】《靈驗良方匯編》卷三
【處方】蘆薈(研)半兩,木香半兩,青橘皮半兩,胡黃連半兩,黃連半兩,白蕪荑(去扇稱)半兩,雷丸(破開,白者佳,赤者殺人,勿用)半兩,鶴虱(微炒)半兩,麝香2錢(另研)。
【制法】上為細末,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疳殺蟲,和胃止瀉。主小兒疳積、蟲積。肚腹緊脹,心胸膨滿,消瘦神困,肚脹青筋,腸鳴瀉臭,食即嘔噦。喜食酒肉,食不生肌,胸滿脅脹,煩躁迷悶,眠不安席。肝脾疳積,食積發(fā)熱,目生云翳;或疳熱,頸項結核;或耳內生瘡,肌體消瘦,發(fā)熱作渴,飲食少思,肚腹膨脹;或牙齦蝕落,頰腮腐爛;陰囊、玉莖生瘡;或胸脅小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上面是關于大蘆薈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大蘆薈丸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面對著醫(yī)學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小蘆薈丸。
【處方】胡黃連30克 黃連30克 蘆薈30克 木香30克 白雷丸30克 青皮30克 鶴虱草30克 白蕪荑(炒)30克 麝香9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疳積,瘰疬結核,耳內生瘡;或疝氣,囊癰,下疳潰爛;或莖出白津,股腹有瘡;或體瘦熱渴,大便不調,牙齦蝕落,頰腮腐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三
大家看過對小蘆薈丸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龍膽蘆薈丸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龍膽蘆薈丸。
【處方】蘆薈1兩,胡黃連(炒)1兩,龍膽草1兩,川芎6錢,蕪荑6錢,當歸身1兩半,白芍藥1兩半,木香8錢,甘草(炙)5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三焦及肝膽二經積染風熱,以致目生云翳,或結瘰疬,耳內生瘡,發(fā)寒作痛,或虛火內燒,肌體羸瘦,發(fā)熱作渴,飲食少進,肚腹不調,皮干,腹膨脹,口內有瘡,牙齦潰爛,或牙齒蝕落,腮頰腐爛,下部生瘡者。
【用法用量】每服勻作10丸,用自滾湯化下。
【各家論述】是方以白芍藥和血補脾胃,當歸養(yǎng)血脈為君;蘆薈去疳清熱,胡黃連療骨蒸勞熱為臣;龍膽草治諸目疾,蕪荑殺疳蟲,逐五內邪氣,川芎提清氣上升為佐;木香調氣,甘草和諸藥為使。
【摘錄】《審視瑤函》卷四
通過上文對龍膽蘆薈丸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丁香平胃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丁香平胃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丁香平胃丸如何吃最好。
【處方】丁香1分,木香1分,藿香葉(去土)1分,沉香1分,附子(炮,去皮臍尖)1分,枇杷葉(生姜擦去毛)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水銀結砂子),肉豆蔻5枚(面裹,煨熟),草豆蔻仁5枚(面裹,煨熟),肉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40丸。
【功能主治】小兒胃氣虛寒,氣逆上行,胸膈不快,大吐不定,腹脹短氣,中滿痞悶。
【用法用量】每服1丸,乳食前煎生姜、大棗湯化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上面介紹了丁香平胃丸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品。丁香楝實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當歸(去蘆,銼碎)附子(炮制,去皮、臍,銼)川楝子(銼碎)茴香(炒)各30克
【制法】上四味,同為細末,入在前項當歸等藥末內拌和,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五
【別名】酒煮當歸丸
【處方】當歸(去蘆,銼碎)1兩,附子(炮制,去皮臍,銼)1兩,川楝子(銼碎)1兩,茴香(炒)1兩(上四味銼碎,以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為度,焙干作細末,每稱藥末1兩,再入下項藥),丁香2錢,木香2錢,全蝎13個,玄胡1兩(上四味同為細末,入前藥末內拌和)。
【制法】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肝受病,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
【用法用量】酒煮當歸丸(《活法機要》)?!毒霸廊珪芬痉接袥]藥五分。
【各家論述】凡疝氣帶下者,皆屬于風,全蝎治風之圣藥;茴香、川楝子皆入小腸經;當歸、玄胡和血止痛;疝氣、帶下,皆積寒邪入小腸之間,故以附子佐之,丁香、木香為其引導。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一
如果大家之前對丁香楝實丸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丁香楝實丸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丁香楝實丸,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丁香和胃丸已經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丁香和胃丸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丁香和胃丸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丁香 木香 沉香各15克 藿香葉 白茯苓(去皮)白豆菠仁 陳皮(去白)白術 人參各30克 半夏(姜制)90克
【制法】上藥同為細末,生姜汁煮面糊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中和胃,止嘔進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氣痞,胸膈停痰,嘔吐惡心,脅肋刺痛,飲食無味,肢體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煎生姜湯送下,不拘時侯。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處方】御米殼7個,生姜7片,丁香7個,燈草7根,甘草7根,棗7個,柏苓兒7個,
【制法】先將各味為末,后將棗、姜同搗千杵,水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丸,赤痢,甘草湯送下;白痢,干姜湯送下;五色痢,甘草、干姜湯送下,食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經驗秘方》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丁香和胃丸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對于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為導致疾病的直接與間接的因素有很多種,但醫(yī)學一般都認為它與體內各個機能系統(tǒng)的損毀和破壞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中藥方劑恰恰就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丁香安胃丸這種方劑。
【處方】肉桂半兩,丁皮1兩,藿香(去土)1兩,滑石1兩,茯苓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胃虛,氣逆嘔吐,泄瀉,煩渴欲飲,精神昏困。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湯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丁香安胃丸,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丁香安胃丸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