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知識補腎八珍法寶。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注焦點,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八珍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八珍丹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該都知道八珍丹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八珍丹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甘草(炒)、天麻(去蘆)、朱砂(研飛)、天南星(牛膽制),各五兩;牛黃(研)一分,膩粉(研)、雄黃(飛),各一兩一分;天漿子(微炒)三百五十個,銀箔七十片(為衣)。
【炮制】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豌豆大,以銀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小兒驚風壯熱,精神昏憒,嘔吐痰涎,驚悸恍惚,或發(fā)瘛,目睛上視。
【用法用量】每服,一歲兒服一圓,薄荷湯化下。疾證末退,可再服之,更量兒大小加減,奶食后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蓮肉(去皮心)、川貝、山藥(焙)、白蜜等分,人乳(另入)。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大補虛損。主男婦虛勞。
【用法用量】遇食,用1兩,沖滾水服。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一
【處方】甘草(炒)5兩,天麻(去蘆)5兩,朱砂(研飛)5兩,天南星(牛膽制)5兩,牛黃(研)1分,膩粉(研)1兩1分,雄黃(飛)1兩1分,天漿子(微炒)350個,銀箔70片(為衣)。
【制法】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丸,如豌豆大,以銀箔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壯熱,精神昏憒,嘔吐痰涎,驚悸恍惚,或發(fā)瘛疭,目睛上視。
【用法用量】1歲兒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奶食后服。疾證未退,可再服之。
【摘錄】《局方》卷十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八珍丹,我們知道八珍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擴展閱讀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八珍粉的制作方法。
【處方】蓮子肉320兩,生白術40兩,茯苓64兩,芡實160兩,山藥160兩,苡米160兩,扁豆64兩,黨參(去蘆)40兩。
【制法】上為細末,用白米面1600兩,兌以上細料面64兩,蒸熟晾干后,再研為細粉,兌白糖640兩,混勻,每包重1兩6錢。
【功能主治】培養(yǎng)脾胃,益氣健中。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飲食減少,面黃體倦。
【用法用量】每服5錢,日服2次,開水調(diào)服。小兒服用可以代乳。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淮山藥4兩,蓮肉4兩,白扁豆4兩,白茯苓4兩,苡仁4兩,白術1兩,芡實4兩,楂肉2兩,陽春砂仁1兩。
【功能主治】消食。主
【用法用量】加粳米1斗,(米亢)米2升。
【摘錄】《濟急丹方》卷下
【處方】蓮子(劈開,去心)8兩,南芡實8兩,米仁8兩,白扁豆8兩,淮山藥8兩,云茯苓8兩,糯米半升,粳米半升。
【制法】上藥各炒微黃,和勻,用水磨磨細粉,儲洋鐵瓶。
【功能主治】去濕健脾。主脾虛久瀉,或轉(zhuǎn)腫脹。
【用法用量】每餐飯宜少吃,俟上下半日腹微饑時,取粉1-2湯匙,加白糖開水沖糊服之;早、夜各服1次亦可,至病全愈為止。
【摘錄】《經(jīng)驗奇方》卷上
八珍粉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疾病的治療方法很多,只要有效我們都可以采納。在我們中醫(yī)養(yǎng)生里面有一種方法是采用藥酒的療法,藥酒治療疾病效果非常不錯,而且安全健康。下面就來給大家推薦一種:八珍酒。
八珍酒
【來源】 《萬病回春》
【原料】全當歸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黃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紅棗36g 胡桃肉36g 白術26g 川芎10g 人參15g 白酒1500ml。
【制作】 1 將所有的藥用水洗凈后研成粗末; 2 裝進用三層紗布縫制的袋中,將口系緊; 3 浸泡在白酒壇中,封口,在火上煮1小時;
4 藥冷卻后,埋人凈土中,五天后取出來; 5 再過三至七天,開啟,去掉藥渣包將酒裝入瓶中備用。
【功效】滋補氣血,調(diào)理脾胃,悅顏色。
【用法】每次10~30ml,每日服3次,飯前將酒溫熱服用。
【藥材功效解析】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 當歸、白芍、地黃、川芎:滋養(yǎng)心肝,補血而理氣。 川芎:可使地黃、當歸補而不膩。
五加皮:祛除風濕,強壯筋骨。 胡桃肉:潤肺補腎,烏須發(fā),強記憶。 大棗:健脾而調(diào)和諸藥。 此酒可以起到氣血雙補的功效,用以治療因氣血虧損而引起的面黃肌瘦,心悸怔忡,精神萎靡,脾虛食欲不振,氣短懶言,勞累倦怠,頭暈目眩等癥。
【宜忌】
通過上文對八珍酒的介紹我們知道藥酒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幫助我們保健自己的身體,還可以解決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當然這些藥酒也不能夠隨便的食用,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去制作,這樣才可以更好的保養(yǎng)我們的身體。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八珍糕的作用。
【處方】黨參(去蘆)60克 茯苓60克 生白術60克 扁豆60克 蓮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藥60克 芡實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
【制法】共研為細粉 過羅,攪勻蒸糕,每塊重30克。
【功能主治】補脾養(yǎng)胃。脾胃虛弱,飲食減少,身體疲倦,面黃肌瘦。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人參、山藥、茯苓、苡仁、扁豆、芡實、蓮肉、炙甘草。
【制法】上為末,作糕。
【功能主治】健脾養(yǎng)胃。主
【用法用量】少和白糖服。
【摘錄】《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處方】黨參8兩,淮山藥8兩,茯苓8兩,芡實8兩,炒白扁豆8兩,蓮心8兩,米仁8兩,炙雞內(nèi)金8兩,使君子肉2兩,白砂糖17斤。
【制法】用粳米15斤,糯米15斤,淘過吹干,炒微黃,與諸藥共磨細粉,白糖加入,印成糕,約成糕40斤另8兩。
【功能主治】健脾疏運。主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小兒嗜食,羸瘦,蛔蟲疳膨。
【用法用量】病后調(diào)理及腎病忌鹽者,用代食品,尤為相宜。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處方】白術、白茯苓、懷山藥、蓮肉、芡實(皆放飯上蒸透,曬干,微炒),陳皮3兩(焙),甘草3兩(焙),臘米(炒)3升。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虛弱,食少便溏,但覺形體羸瘦,不能勝苦劣之藥者。
【用法用量】方中白術、白茯苓、懷山藥、蓮肉、芡實用量原缺。
【各家論述】夫藥之治病也,皆以偏治偏。故藥能治病,不能養(yǎng)人,食能養(yǎng)人,不能治病。是以一切病之久而不愈者,皆當調(diào)之以甘藥,以食物之適于口者,即脾胃之所補,土旺則自能生物,生生之氣,自可源源而來。以上諸品,皆系純甘之味,而無雜劣之性。陳皮以行其滯氣,米谷以致其沖和,作而為糕香甘可口,雖為食料之需,實亦治病之一法也。
【摘錄】《成方便讀》卷四
【處方】白茯苓1斤,懷山藥1斤,生米仁1斤,白扁豆1斤,建蓮1斤,芡實1斤,使君子5兩,砂仁4兩,糯米1斗5升,白米1斗5升(1方有五谷蟲)。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和中利濕,固本培元,補氣消積。主小兒疳膨食滯,面黃瘦。
【用法用量】蒸糕。
【摘錄】《飼鶴亭集方》
看了上面對于八珍糕這種中醫(yī)方劑的簡單介紹,大家是否對它有所了解呢?其實方劑的種類還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劑也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期待它的更好的發(fā)展。
一、八珍湯的功效與作用
八珍湯,古代中藥湯劑。八珍湯中含有大量的補品藥材,這是其他的食物所不具備的。八珍湯中的藥材都十分的珍貴,最有名的就是人參,在加入人參的同時,還要加入一些其他的七味藥材,有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甘草。在加入藥材之后就要文火慢慢燉,這樣才能將藥材的藥效與湯品完全的融合,在飲用的時候才能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八珍湯最大的功效就是益氣補血,它在煮制時需要當歸、川及熟地黃和白芍藥以及人參和甘草與茯苓和白術等中藥材,它們的用量是各取三十克,在煎制時還要加入生姜和大棗,這種方劑中的歸當和地黃是重要的補血藥,而人參則是補氣的珍品,煎好以后服用,能取得出色的益氣補血作用。
八珍湯對人類因氣血不足引起的精神無力和面色蒼白以及食欲不振等多種癥狀都有很好的調(diào)理功效,八珍湯可以和中益脾,補益氣血,特別適合那些身體虛弱的人群食用。
氣血虧損是引發(fā)人類多種疾病的重要原因,而八珍湯則能讓氣血虧損的癥狀消失,從而也就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作用,像生活中常見的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肝炎以及胎后崩漏與貧血等疾病,就都可以用八珍湯進行調(diào)理,食用一段時間以后能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
二、八珍湯材料功效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白芍:平肝止痛,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斂陰止汗。
當歸: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茯苓:敗毒抗癌、健脾化飲、寧心安神。
熟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目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
本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歸、芍、地滋養(yǎng)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加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diào)和脾胃;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三、八珍湯的做法
1、取一副八珍湯藥材(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甘草),先將藥材用清水洗干凈。
2、把洗好的藥材加3碗清冷水,先浸泡20~30分鐘(此處加的3碗水浸泡后不能倒掉哦,是作為第一次煎藥用的),這樣煎出來的藥效更好。
3、上面第二步浸泡好之后,就開始煎藥,先大火燒沸,再用小火慢煎(小火可以保持里面的藥湯繼續(xù)沸騰即可)。大約小火慢煮30分鐘,煎剩一碗,倒出藥湯。這時,第一遍藥湯熬煮完成。
4、藥渣加水2碗,大火燒沸,再用小火慢煎20分鐘,煎剩一碗,倒出藥湯,這時第三遍藥湯熬煮完成,也意味著一副八珍湯的三遍熬煮已經(jīng)完成。
把上面三遍熬好的藥湯,混合均勻,每次一碗,早中晚各一次。上面是3碗藥湯混合均勻后的做法?;旌暇鶆虻哪康?是為了三次的藥湯藥效均勻。
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同時把三碗湯都煮好,那么就煮一碗,喝一碗。同樣是早中晚各一次。一般建議早上和中午,飯前至少半小時空腹溫服,效果最好。
八珍湯功效作用多,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服用。八珍湯適用人群,下面一起來看看。
四、八珍湯適用人群
一些患者因為患病之后沒有規(guī)律的進食,而且會經(jīng)常因為疾病的痛苦沒有食欲,長期就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面部暗黃沒有血色,臉色蒼白,對于這樣的患者可以服用八珍湯,服用之后患者就會明顯的感覺到身體比之前有力量了,而且乏力等癥狀也會慢慢的消退。
針對一些經(jīng)常出現(xiàn)眩暈而且四肢無力經(jīng)常有疲勞感的患者,也可以飲用八珍湯,飲用之后就能夠很好的感覺到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外八珍湯可用于治療氣短懶言,心悸怔忡的癥狀。
而八珍湯在治療女性出現(xiàn)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病癥上,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對于一些身體比較虛弱,而且在進行西藥治療之后沒有效果的女性,就可以選擇服用這種湯品。服用之后首先是改善身體的失衡狀態(tài),如果身體出現(xiàn)失衡導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在服用幾次之后就能夠有所改變,如果是由于身體的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紊亂而導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在服用之后就要慢慢的看身體的效果,固定療程之后就可以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
知道了八珍湯的功效與作用,有空在家的時候可以做做看。不過,在做八珍湯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各人的體質(zhì),達到需求的功效適當?shù)恼{(diào)整藥材的種類。另外,要喝就要堅持一段時間,如一個月,也就是一個療程,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滋補效果哦。
以上就是八珍湯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八珍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八珍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八珍丸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黨參100g 白術(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當歸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黃150g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40~50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1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補氣益血。用于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經(jīng)過多。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斑蝥3錢(炒黃),當門子1分,雄黃5錢,辰砂(水飛)2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熟面為丸,辰砂為衣,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流注癰疽,發(fā)背疔瘡。
【用法用量】每服3-5丸。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乳香3錢,沒藥3錢,代赭石3錢,穿山甲(生用)3錢,羌活5錢,草烏(生用)5錢,全蝎21個(炒),川烏(生用,不去皮)1兩。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痛風走注,腳疾。
【用法用量】每服21丸,溫酒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處方】丹砂(研)半兩,犀角(鎊)1分,羚羊角(鎊)1分,牛黃(研)1分,獲神(去木,搗末)1分,龍腦(研)1分,天南星(牛膽內(nèi)制,陰干)1錢半,硼砂(研)1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隔痰結(jié)實,胸隔不利,喘嗽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人參、荊芥湯嚼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文章介紹的八珍丸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八珍丸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八珍散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八珍湯(《正體類要》卷下)。
【處方】當歸(去蘆)川芎 熟地黃 白芍藥 人參 甘草(炙)茯苓(去皮)白術各30克
【制法】上藥嚼咀。
【功能主治】養(yǎng)氣血,調(diào)營衛(wèi),補虛損。氣血兩虛,面色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仲,食少泄瀉,或月水不調(diào),臍腹疼麻,或失血過多而有上述見癥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四
【別名】八珍湯
【處方】人參1兩,石菖蒲1兩,生地黃(酒蒸焙)1兩,川芎1兩,朱砂(別研)半兩,防風(去蘆)半兩,細辛(洗凈)1錢,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敗血停蓄,上干于心,心氣閉塞,舌強不語,產(chǎn)后痰迷心竅,言語不正,狀如癲狂。
【用法用量】八珍湯(《壽世保元》卷七)。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三五引《濟生》
【處方】人參1兩,白術1兩,粟米(微炒)1兩,白茯苓1兩,厚樸(姜制)1兩,益智1兩,黃耆2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婦人無子,思慮過多,傷損脾氣,脾虛則不能制水,漏下五色,或只常下黃白水。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3片,棗子4個,同煎至8分,空心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三六引《孟氏詵詵方》
【別名】八物湯、八珍湯
【處方】當歸(去蘆)1兩,川芎1兩,熟地黃1兩,白芍藥1兩,人參1兩,甘草(炙)1兩,茯苓(去皮)1兩,白術1兩。
【藥理作用】促進急性貧血的血細胞再生《中醫(yī)藥研究參考》(1976;5:29):八珍湯與四物湯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兩方均能促進急性貧血的血細胞再生,其主要表現(xiàn)在網(wǎng)狀紅細胞的轉(zhuǎn)變成熟過程,尤以八珍湯作用較顯著。本方能促使血壓很快恢復正常,并維持一定時間,而且對機體整個機能狀態(tài)也有改善,說明急性大量失血時,氣血雙補較之單純養(yǎng)血補血為佳。
【功能主治】調(diào)暢營衛(wèi),滋養(yǎng)氣血,能補虛損。進美飲食,退虛熱。主氣血兩虛,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昏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婦人氣血不足,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不止,胎萎不長,或習慣性流產(chǎn);外證出血過多,潰瘍久不愈合者。臍腹疼痛,全不思食,臟腑怯弱,泄瀉,小腹堅痛,時作寒熱。婦人臟躁,自笑自哭。傷損失血過多,或因克伐,血氣耗損,惡寒發(fā)熱,煩躁作渴。氣血俱虛,口舌生瘡,或齒齦腫潰,惡寒發(fā)熱,或煩躁作渴,胸脅作脹,或便血吐血,盜汗自汗。肝脾氣血俱虛,不能養(yǎng)筋,以致筋攣骨痛,或不能行履,或發(fā)熱晡熱,寒熱往來。潰瘍。婦人胎產(chǎn)崩漏。眩暈昏慣,或大便不實,小便淋赤。
【用法用量】八物湯(《醫(yī)學正傳》卷三)、八珍湯(《外科發(fā)揮》卷二)。本方改為丸劑,名“女科八珍丸”(見《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又名“八珍丸”(見《中藥成方配本》)。
【各家論述】1.《醫(yī)方考》:血氣俱虛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氣血而已。氣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養(yǎng)者也。是方也,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甘溫之品也,所以補氣;當歸、川芎、芍藥、地黃,質(zhì)潤之品也,所以補血。氣旺則百骸資之以生,血旺則百骸資之以養(yǎng)。
【臨床應用】1.血枯:一婦人久患血崩,肢體消瘦,飲食到口,但聞腥臊,口出津液,強食少許,腹中作脹,此血枯之癥,肺肝脾虧損之患,用八珍湯、烏賊骨丸,兼服兩月而經(jīng)行,百余劑而康寧如舊矣。
【摘錄】《瑞竹堂方》卷四
【處方】鍋巴4兩(炒),山藥2兩(炒),白茯苓2兩,白扁豆2兩(炒),苡仁2兩,蓮肉2兩(去皮心),百合2兩(炒)(春冬加,夏、秋不加)。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虛損,泄瀉疳疾,一切病后失調(diào)。
【用法用量】每服2-3錢,量加白糖5分,白滾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幼科直言》卷四
【處方】白術1兩,人參1兩,蓮肉(去皮心)1兩,甘草(炙)1兩,白茯苓2兩,烏藥2兩,白扁豆2兩,熟地黃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進食,養(yǎng)氣,益衛(wèi)。主產(chǎn)前產(chǎn)后脾弱血虛,心忪多困,盜汗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至7分,空心服。
【摘錄】《產(chǎn)寶諸方》卷一
【處方】大黃、木通(去皮)、滑石、粉草、瞿麥、山梔、黃芩、荊芥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小便澀。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前薄荷湯調(diào)下,小兒減服。
【摘錄】《袖珍》卷二引《圣惠》
【處方】水銀(入鉛丹,點少水,研令星盡)1兩,栝樓根1兩,苦參(銼)1兩半,知母(焙)1兩半,鉛丹半兩,密陀僧(研)1兩,牡蠣(熬)1兩,黃連(去須)1兩。
【制法】上藥除水銀、鉛丹外,搗羅為細散,人水銀,鉛丹末和勻。
【功能主治】消渴后,煩熱結(jié)成癰疽。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溫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九
【處方】人參(去蘆)1兩,白術1兩,黃耆(蜜水涂炙)1兩,山芋1兩,白茯苓(去皮)1兩,粟米(微炒)1兩,甘草(炙)1兩,白扁豆(蒸用)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開胃,養(yǎng)氣,進食,調(diào)脾胃。主無故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大棗,同煎至7分,日3-4服。
【摘錄】《本事》卷二
【別名】八珍湯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人參、茯苓、甘草(炙)、縮砂仁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調(diào)和營衛(wèi),理順陰陽,滋血養(yǎng)氣,進美飲食。主
【用法用量】八珍湯(《御藥院方》卷十一)。方中白芍藥,《御藥院方》作“赤芍藥”。
【摘錄】《產(chǎn)乳備要》
【處方】薄荷1錢,兒茶8分,珍珠2分,朱砂1錢,甘草2分,牛黃1分,冰片1分,白靈丹1錢(煅)。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舌、喉內(nèi)結(jié)毒生瘡;廣瘡結(jié)毒。
【用法用量】吹患處。
【摘錄】《咽喉經(jīng)驗秘傳》
【處方】白豆蔻仁(炒)1兩,石蓮肉(不去心,炒)1兩,白茯苓(炒)1兩,薏苡仁(炒)1兩,白扁豆(蒸)1兩,沉香(不見火)1兩,陳皮1兩(炙),甘草半兩(炒)。
【功能主治】脾疼,不進飲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紙隔藥炒,勿令傷藥力。每服6錢重,水2盞,加生姜5片,煎8分,去滓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四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八珍散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中,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