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湯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biāo),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養(yǎng)生達(dá)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八柱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如果你細(xì)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藥方劑的身影,可見方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yīng)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大家知道八柱湯嗎?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處方】人參(去蘆)白術(shù)(去蘆)肉蔻(煨)干姜(炒)訶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臍)粟殼 (蜜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一劑。
【功能主治】腸胃虛寒,滑瀉不禁。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烏梅個、燈草1團,水煎,溫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三
【別名】八柱散
【處方】人參(去蘆)、白術(shù)(去蘆)、肉蔻(煨)、干姜(炒)、訶子(煨)、附子(面裹煨,去皮臍)、粟殼(蜜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腸胃虛寒,滑瀉不禁。
【用法用量】八柱散(《壽世保元》卷三)。
【摘錄】《回春》卷三
【處方】人參、白術(shù)、茯苓、附子、干姜、甘草、肉果、訶子。
【功能主治】傷寒陰癥,腹痛下利。
【用法用量】加燈心,水煎服。
【摘錄】《傷寒全生集》卷三
最后提醒下八柱湯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ys630.COm精選閱讀
大家是否知道八物湯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八物湯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八物湯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八物湯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八物散(《醫(yī)學(xué)人門》卷四)。
【處方】桂心 當(dāng)歸 川芎 前胡 防風(fēng)各22.5克 芍藥45克 甘草(炙)茯苓各15克
【制法】上藥嚼咀。
【功能主治】厥陰傷風(fēng),惡風(fēng)體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熱如瘧,骨節(jié)煩疼,其脈尺寸俱微而遲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3個,煎取18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四
【處方】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當(dāng)歸6克,人參4.5克,白術(shù)9克,陳皮3克,半夏6克。
【功能主治】生氣補血。主血虛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女科切要》卷一
【處方】四物內(nèi)加玄胡1兩,苦楝1兩,檳榔,木香半兩。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事欲行,臍腹絞痛,痛經(jīng)及血淋。
【摘錄】《保命集》卷下
【處方】山梔、肉桂、澤瀉、豬苓、熟地、丹皮、山茱萸、黑附子、門冬。
【功能主治】下元冷憊,心火上炎,渴欲飲水;或腎不能扶養(yǎng),常吐痰嗽,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女科萬金方》
【處方】四物湯4兩,黃耆1兩,甘草1兩,茯苓1兩,白術(shù)1兩。
【功能主治】傷寒營衛(wèi)俱虛,畏寒發(fā)熱,飲食減少,或病后血氣虛損,四肢不收,手足漸麻;婦人傷寒,汗下后,飲食減少,血虛者;營衛(wèi)俱虛,畏寒發(fā)熱。
【各家論述】《張氏醫(yī)通》:八珍、八物功用懸殊,以人參專補臟腑元氣,黃耆惟司營衛(wèi)開合也。世人每謂黃耆代人參,恒用八物補益臟腑之氣,大力噴飯。
【摘錄】《元戎》
【處方】白術(shù)、人參、黃耆、茯苓、川芎、熟地黃、當(dāng)歸、芍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氣和血。主心肺虛損,皮聚而毛落;血脈虛損,婦人月水愆期。
【用法用量】每服5-7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保命集》卷下
【別名】八物散
【處方】桂心3分,當(dāng)歸3分,川芎3分,前胡3分,防風(fēng)3分,芍藥1兩半,甘草(炙)半兩,茯苓半兩。
【功能主治】厥陰傷風(fēng),惡風(fēng)而倦,自汗,小腹急痛,寒熱如瘧,骨節(jié)煩疼,其脈尺寸俱微而遲者。
【用法用量】八物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摘錄】《三因》卷四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白茯1錢,歸身1錢,川芎1錢,白芍1錢,熟地1錢,黃耆(蜜炙)1錢,香附1錢,炙草5分。
【功能主治】經(jīng)水色淡。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更常服地黃丸。
【摘錄】《萬氏女科》卷一
【處方】當(dāng)歸1兩,白芍藥1兩,熟地黃1兩,白術(shù)1兩,人參半兩,干姜(炮)半兩,茯苓半兩,桂半兩。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氣。主血敗不止,面色無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兩,加生姜7片,水煎,食前服。
【摘錄】《云歧子脈訣》
【處方】當(dāng)歸1兩,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干姜1兩,附子(炮,去皮)半兩,白芍藥半兩,桂半兩,丁香3錢。
【功能主治】虛氣沖心,悶而不痛,手足冷,脈沉。
【用法用量】方中丁香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云歧子脈訣》
【別名】加味八珍湯
【處方】人參3錢,白茯苓3錢,當(dāng)歸3錢,白芍3錢,小茴香3錢,熟地3錢,白術(shù)4錢,川芎4錢,甘草1錢,柴胡1錢,香附1錢。
【功能主治】補氣血,扶脾胃,調(diào)經(jīng)水。主室女17-18歲,經(jīng)脈不通,或阻百日,或半年,顏色有異,飲食少進,寒熱往來,四肢困倦,頭疼目眩,腹疼惡心,煩熱嘔吐,腹脹,此脾胃氣血虛弱,誤食生冷使然。
【用法用量】加味八珍湯(《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二)。
【摘錄】《女科萬金方》
【處方】白芍5錢,山藥5錢,當(dāng)歸1兩,熟地1兩,麥冬1兩,甘草5分,丹皮3錢,沙參3錢。
【功能主治】補氣益血。主失血之后,不知節(jié)勞慎色,以致內(nèi)熱煩渴,目中生花見火,耳內(nèi)蛙聒蟬鳴,口舌糜爛,食不知味,鼻中干燥,呼吸不利,怠惰嗜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八
【處方】黃耆、茯苓、熟地黃、川芎、當(dāng)歸、人參、菊花、白芍。
【功能主治】虛損血枯,上攻眼目澀痛。
【用法用量】每于半饑時溫服。
【摘錄】《銀海精微》卷下
【處方】人參、甘草、白芍、白術(shù)、當(dāng)歸、干姜、川芎、茯苓、熟地。
【功能主治】死胎下后用此調(diào)理。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宋氏女科》
【處方】白芷1錢5分,羌活(上部身體不痛不用)2錢,砂仁2錢,桂皮(無寒不用)2錢,白術(shù)2錢,香附2錢5分。
【功能主治】室女13-14歲行經(jīng),或行或痛,或發(fā)熱,身體不寧,口苦面紅,寒熱不定,頭目暈花。
【用法用量】分2帖。加生姜3片,蔥3根,水煎,空心熱服。
【摘錄】《女科旨要》卷一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白術(shù)、當(dāng)歸、川芎、白芍、地黃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瘡復(fù)起,漿膿如瘡疥。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二
【處方】人參3錢,白術(shù)3錢,茯苓3錢,甘草1錢,陳皮1錢,芎?1錢5分,當(dāng)歸3錢,熟地黃3錢,白芍1錢5分。
【功能主治】曾孕十月而不產(chǎn)。
【用法用量】上作1服。以水1升,煮4合,日1服。
【摘錄】《產(chǎn)孕集》上篇引《回春》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八物湯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八味湯就是一種被廣泛應(yīng)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吳茱萸(湯洗七次)干姜(炮)各60克 木香 橘紅 肉桂(去粗皮)丁香 人參(去蘆頭)當(dāng)歸(洗,焙)各30克
【制法】上藥嚼咀。
【功能主治】脾胃虛寒,氣不升降,心腹刺痛,大便滑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時侯,溫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人參 干姜 白術(shù) 甘草各60克 橘紅 茯苓 附子 縮砂仁各30克
【制法】上藥嚼咀。
【功能主治】泄瀉,不思飲食,水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30毫升,空腹時熱服。
【摘錄】《易簡方》
【處方】熟地3錢,萸肉1錢,山藥1錢5分,茯苓1錢,澤瀉8分,麥冬1錢,肉桂3分,制附子3分(此2味胎中慎用)。
【功能主治】下焦虛寒,胎氣陰冷,致患轉(zhuǎn)胞,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涼服。
【摘錄】《產(chǎn)科心法》卷上
【處方】懷熟地3錢,山茱肉2錢,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1錢,山藥2錢,川牛膝1錢半,茯苓1錢,澤瀉1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后陰虛發(fā)喘,氣上逆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徹》卷四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八味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說到八君子湯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八君子湯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guān)小常識。
【處方】人參 白茯苓 白術(shù)各3克 炙草1.5克 半夏3克 廣皮2.4克 蒼術(shù)2.4克 當(dāng)歸7.5克
【功能主治】脾胃濕痰內(nèi)盛,時時帶下,經(jīng)行而帶癥益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陳囊庵婦科補解》卷一
【處方】當(dāng)歸4.5克,生地4.5克,香附4.5克,地榆4.5克,茯苓2.4克,澤瀉2.4克,黃連2.4克,山萸肉2.4克,燈心30根。
【功能主治】健脾燥濕。主氣不攝血,脾虛兼濕痰。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陳素閹婦科補解》卷一
【處方】人參1錢,白茯苓1錢,白術(shù)1錢,炙草5分,半夏1錢,廣皮8分,蒼術(shù)8分,當(dāng)歸2錢5分。
【功能主治】補脾祛濕。主脾虛兼濕痰,經(jīng)行見赤白帶下,或隨血而下,或時時帶自下。
【各家論述】方中四君子補脾虛,二陳祛濕痰,加蒼術(shù)燥濕運脾、當(dāng)歸和營養(yǎng)血。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由上文可知八君子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薄柱草作為日常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并且也不是太難購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薄柱草的幾個方面。
【別名】水澤蘭、冷水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薄柱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薄柱草 小草本。莖柔弱,長5-10cm,稍匍匐,節(jié)上生根。葉對生;托葉三角形,基部寬,與葉柄合生,先端長尖;葉片披針狀長圓形,長7-16mm,先端短尖或稍銳尖,基部楔尖,兩面有微小的粃鱗,側(cè)脈2-3對,不明顯;紙質(zhì)。花小,直徑2-3mm,單個頂生;無?;蚓邩O短的梗;總苞小,杯狀,具兩尖頭;萼檐截平;花冠輻狀,4裂,裂片長圓形,鈍;雄蕊4,著生于花冠基部,長伸出;子房2室,每室有1枚胚珠。核果直徑約2mm,紫黑色?;ㄆ谇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溪邊或河旁巖石上。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燒傷;燙傷;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草搗汁涂;或干葉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薄柱草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薄柱草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半柱花這種藥材。
【別名】狗泡草、毛蟲包、火溧藤、白飄草、白泡草、三失母頭、疳積草、出泡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半柱花的全草。
【原形態(tài)】半柱花 亞灌木狀草本,高達(dá)1m。莖上部直立,有分枝,被粗毛,基部伏地,生根。葉對生;葉柄長4-10mm;生于主莖上的葉長圓形,長達(dá)6cm,寬約2.5cm,生于小枝上的很小。橢圓狀長圓形,長2-3cm,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兩面均被粗毛,邊緣有鈍鋸齒。花為稠密的頭狀花序,頂生和腋生;苞片磊覆瓦狀排列,其內(nèi)通常有1朵花,苞片卵形,長約1.5cm,被粗毛,有1長尾,尾長達(dá)5mm;小苞片線形,比萼略長;萼5深裂,長約8mm,裂片線狀披針形,被粗毛;花冠黃色,長約1.5cm,花管狀,下部圓柱形,上部膨大,裂片5,近相等,旋轉(zhuǎn)排列;雄蕊4,兩兩成對,內(nèi)藏,花藥2室,藥室高低不等;子房有胚珠4,花柱線形,短2裂。蒴果線形,長約10mm。有種子4顆?;ㄆ?-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蔽之地。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長可達(dá)1m。莖略呈方形,節(jié)明顯,有短毛。葉對生,皺縮,完整無缺葉片橢圓形、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3-10cm,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具短柄;邊緣具策鋸齒;兩面疏生糙毛。
【性味】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消腫止痛。主痢疾;瘡瘍;濕疹;皮膚瘙癢;毛蟲刺傷;跌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半柱花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半柱花,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你知道四柱散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四柱散治療呢?四柱散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木香(濕紙裹煨)、茯苓、人參、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丈夫元臟氣虛,真陽耗敗,兩耳常鳴,臍腹冷痛,頭旋目暈,四肢怠倦,小便滑數(shù),泄瀉不止,凡臟氣虛弱者,悉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姜二片,棗子一個,鹽少許,煎七分,空心、食前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四柱飲(《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木香(濕紙襄,煨)茯苓 人參 附子(炮,去皮、臍)各3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元臟氣虛,真陽耗敗,兩耳常鳴,臍腹冷痛,頭眩目暈,四肢倦怠,小便滑數(shù),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棗子1個,鹽少許,煎至21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四柱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裸柱菊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裸柱菊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九龍吐珠、七星墜地、七星菊、大龍珠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裸柱菊的全草。
【原形態(tài)】裸柱菊 一年生矮小草本。莖通常短于葉,叢生。莖極短,平臥。葉互生;有柄,長5-10cm;葉片二或三回羽狀分裂,裂片線形,全緣或3裂,被長柔毛或近無毛。頭狀花序,無梗,聚生于短莖上,近球關(guān),直徑6-12mm;總苞片約2層,長圓形或披針形,邊緣干膜質(zhì);花托扁平,無扦片;花異型;外圍雌花數(shù)層,無花冠;中央的兩性藥少數(shù)。瘦果,扁平,邊緣橫皺紋的翅,先端冠以突破存的芒狀花柱和蛛絲狀毛?;ā⒐谌?。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地、田野。
【性味】味辛;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結(jié)。主癰瘡療腫;風(fēng)毒流注;痹疬;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裸柱菊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rèn)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肋柱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輻狀肋柱花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莖4棱,不分枝或少分枝,綠色或帶紫色。葉對生;無柄;葉片狹長披針形、披針形至線形,長至4.3cm,寬1.5-4mm,先端急尖,基部鈍,半抱莖,中脈在兩面均顯著。花頂生和腋生,直徑2-3cm,花枝不等長,長可達(dá)8cm;花萼深4裂,較花冠稍短或等長,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稍不整齊,長8-22mm;花冠輻狀,淡藍(lán)色,具深色條紋,花4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兩側(cè)各具1個蜜腺,蜜腺管形,邊緣具不整齊的流蘇狀裂片;雄蕊4,著生于花冠筒基部,與裂片互生,花絲線形,花藥藍(lán)色,狹長圓形;子房劍形,無柄,長1.2-1.4cm,柱頭小,三角形,下延至子房基部。蒴果狹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種子淡褐色,圓球形,光滑?;ā⒐?-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4200m的山坡草地及水溝邊。
【性狀】性狀鑒別 根呈細(xì)圓柱形,有多數(shù)須根,黃色,斷面黃白色。莖具4縱棱,有分枝,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2-7cm,表面黃綠色或紫褐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條形或條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略抱莖,全緣,面有一突起的脈紋,綠色。聚傘花序,花具花梗,長2-5cm,具4棱,萼片5,狹條形,先端尖,花冠淡藍(lán)紫色,裂片5,長圓狀橢圓形,具7條深色脈紋。蒴果條形,淺棕褐色,先端2裂。氣微香,味苦。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木犀草素-7-O-吡喃葡萄糖甙(cinaro-side),葒草素(orientin)等黃酮類化合物[1]。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黃肝型肝炎;外感頭痛發(fā)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利濕功能,用于黃疸型肝炎,頭痛發(fā)熱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肋柱花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dāng)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肋柱花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