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翹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大連翹湯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連翹湯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大連翹湯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毜慕榻B一下。
【別名】連翹飲、連翹湯
【處方】連翹1錢,瞿麥1錢,荊芥1錢,木通1錢,車前子1錢,赤芍藥1錢,當歸1錢,防風1錢,柴胡1錢,滑石1錢,蟬蛻1錢,甘草(炒)1錢,山梔仁半錢,黃芩半錢。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解里熱。主瘡疹壯熱,小便不通。諸般瘡癤,丹毒臍風。
【用法用量】連翹飲(《得效》卷十一)、連翹湯(《幼科類萃》卷二十八)。
【摘錄】《直指小兒》卷五
【別名】連翹湯、大連翹飲
【處方】連翹1錢,瞿麥1錢,荊芥1錢,木通1錢,當歸1錢,防風1錢,赤芍藥1錢,柴胡1錢,滑石1錢,蟬蛻1錢,甘草(炙)1錢,山梔仁5分,黃芩5分。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瘡疹發(fā)熱,焮痛作癢,丹毒臍風,小便不通。小兒積熱,大小便不利,及痘后余毒不解,肢體患瘡或丹瘤,游走不止。
【用法用量】連翹湯(原書卷四)、大連翹飲(《小兒痘疹方論》附方)。
【摘錄】《嬰童百問》卷一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連翹湯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ys630.coM延伸閱讀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當歸連翹湯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 連翹 防風 黃芩 荊芥 白芷 芍藥 生地 山梔 白術 人參 阿膠 地榆各等分 甘草減半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烏梅1個 大棗1枚,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三
【處方】當歸尾3錢,連翹3錢,川白芷3錢,大黃(煨)1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重舌,及唇口兩旁生瘡。
【用法用量】用水1小盞煎,食前服。
【摘錄】《幼科類萃》卷二十五
【處方】當歸3分,黃連5分,甘草3分,連翹4分,南黃柏5分。
【功能主治】眼白睛紅,隱澀難開。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2盞,煎1盞,去滓,熱洗之。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當歸、連翹、防風、黃芩、荊芥、白芷、芍藥、生地、山梔、白術、人參、阿膠、地榆各等分,甘草減半。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加烏梅1個,大棗1個,水煎,食前服。
【摘錄】《回春》卷四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當歸連翹湯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現(xiàn)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行,應該先對藥物進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荊芥連翹湯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處方】荊芥 連翹 防風 當歸 川芎 白芍 柴胡 枳殼 黃芩 山梔 白芷 桔梗各等分 甘草減半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治腎經(jīng)風熱,兩耳腫痛;或膽熱移腦之鼻淵。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
【處方】荊芥、連翹、防風、當歸、川芎、白芍、柴胡、枳殼、黃芩、山梔、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減半。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腎經(jīng)風熱,兩耳腫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荊芥、柴胡、川芎、當歸、生地黃、芍藥、白芷、防風、薄荷、山梔、黃芩、桔梗、連翹各等分,甘草減半。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膽移熱于腦之鼻淵。
【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
【摘錄】《回春》卷五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荊芥連翹湯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荊芥連翹湯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連翹防風湯是一種中藥方劑,連翹防風湯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食用方法對身體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異,所以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
【別名】連翹散
【處方】連翹(去心)5分,當歸5分,赤芍5分,防風5分,木通5分,滑石(水飛)5分,牛蒡子(炒5分,研)5分,蟬蛻(去足翅)5分,瞿麥5分,石膏(煅)5分,荊芥5分,生甘草5分,柴胡5分,黃芩5分,紫草5分,車前子5分。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
【用法用量】清水2盞,加燈心20根,煎至8分,子與乳母同服。
【摘錄】《普濟方》卷四十三
【處方】連翹、防風、甘草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斑疹,少陽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玉機微義》卷五十
【處方】連翹、防風、柴胡、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瘡疹,少陽出不快,脈弦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溫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瘡疹方》
【處方】連翹3分,防風3分,瞿麥3分,荊芥穗3分,木通3分,車前子3分,當歸3分,柴胡3分,赤芍藥3分,白滑石3分,蟬蛻3分,黃芩3分,紫草茸3分,甘草(炙)1分。
【制法】上細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小兒痘疹,少陽病,乍寒乍熱,出不快。
【用法用量】水1盞,煎7分。隨兒大小,量數(shù)輕重與之。
【注意】大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八
【處方】連翹(研碎)、防風、黃連、陳皮、芍藥、當歸、獨活、白蒺藜(炒、去刺)、荊芥、茯苓、黃芩、甘草、牛蒡子(炒、研)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兒肝脾風熱時毒,頭面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煎服。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連翹防風湯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面對著醫(yī)學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連翹升麻湯。
【處方】升麻、葛根、芍藥、連翹、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瘡疹。一發(fā)便密如針頭,形勢重者。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煎至1盞,溫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瘡疹方》
【處方】連翹1錢,升麻1錢,黃芩1錢,葛根1錢,麥門冬(去心)2錢。
【功能主治】輕其表而涼其內(nèi)。主痘一發(fā),密如針頭,形勢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處方】連翹1錢,升麻7分,葛根7分,桔梗7分,甘草7分,牛蒡子1錢,木通8分,白芍藥5分,薄荷葉少許。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解毒清火利小便。主痘疹身熱如火,瘡勢稠密,其毒盛者。
【用法用量】加淡竹葉、燈心,水1盞半,煎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痘疹心要》卷十一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于連翹升麻湯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連翹升麻湯的認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用過或者聽說過連翹解毒湯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連翹解毒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玄參、陳皮、甘草、黃連、石膏、薄荷、柴胡、歸尾、連翹。
【功能主治】清肺胃火邪。主小兒因肺胃火盛,或食辛熱甜糖,厚味之物,致齒縫出血者。
【用法用量】竹葉為引。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赤芍、連翹、甘草節(jié)、牛蒡子、白芷、當歸、木通、川芎、穿山甲。
【功能主治】痘疹余毒發(fā)癢,能食而元氣強者。
【用法用量】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丹皮、牛膝、木瓜、金銀花、桃仁(湯浸、去皮)、連翹、天花粉、甘草節(jié)、僵蠶、米仁。
【功能主治】四肢腫濕諸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馮氏錦囊·外科》卷十九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連翹解毒湯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