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救生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茖W(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救生丸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大救生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牡蠣(生用)1兩,苦參(生、為末)1兩,栝樓(生搗)1兩,知母(生、為末)1兩,蜜陀僧(生用)1兩,白蠟(熔)8分,水銀(研)8分,黃丹半斤(研)(1方有天花粉半兩;1方有灰坯,無密陀僧)。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三消渴病,日夜飲水,百杯不歇;子母瘡,或生于背,或生于鬢間;五漏瘡。
【用法用量】若飲酒則渴愈甚者,專心服餌之。數(shù)日后,見酒與水若仇,頓爾口中津潤,小便縮減。五日后,小便赤色,是病毒歸于下也。或令人吐,或腰背腳膝疼痛,或嘔逆惡心,精神昏困,此乃藥驗,使病毒消散也。方中白蠟用量原缺。
【注意】忌酒、色、熱面、咸物、豚、魚、蔥、蒜、炙煿等物。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六引《衛(wèi)生家寶》
上面介紹了大救生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大救生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產(chǎn)后救生丸!
【處方】百草霜4兩,川芎5錢,丹參1兩,炮姜2兩,明天麻1兩,飛羅面2兩,茯神2兩,柴胡5錢,熟地1兩,當(dāng)歸2兩,阿膠珠1兩,麥冬1兩,廣木香1兩,鳳眼草1兩,京墨5錢,遠志2兩,紅花餅5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2錢重,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化滯生新,行瘀止痛。主產(chǎn)后惡露不盡,敗血上沖,神昏譫語,不省人事,暴脫下血,臍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姜湯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通過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產(chǎn)后救生丸的作用應(yīng)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了,這會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救生散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烏蛇蛻1條 蟬蛻27個 血余1個(即胎發(fā))
【制法】上藥燒灰。
【功能主治】治孕婦逆生難產(chǎn),兒腳先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溫酒下,并進二服,仰臥霎時,一手抓兒手心、足心,令轉(zhuǎn),其兒即時順生,子母俱活。用槐角子尖刺小兒腳心尤妙。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六
【處方】生斑蝥7個(去頭、翅、足)杭粉3克
【功能主治】治瘋?cè)?/p>
【用法用量】上研細末,空腹時用溫黃酒調(diào)服。一時許,小便行出血片白脂,乃惡物也。如便疼,煎甘草湯飲之自利,如毒未盡,次早再一股,以小便清白,方為毒盡。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白僵蠶半兩(去絲,銼,略炒),甘草(生)1錢。
【制法】上各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產(chǎn)前產(chǎn)后急喉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以生姜汁調(diào)藥令稠,灌下,便急以溫茶清沖下。
【摘錄】《集驗方"洪氏集驗方
【處方】豬牙皂角(略炮)、南星(生)、半夏(生)、川烏(炮)、草馬(炮)、天麻(炮)、羌活、荊芥穗、防風(fēng)(去蘆)、僵蠶(炒)、北細辛(去土)、全蝎、北薄荷(少用)。
【制法】上為細末,入麝香、雄黃末拌勻,厚紙收用。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搐鼻用竹管盛藥,吹入鼻中;開關(guān)用生姜汁調(diào)擦牙關(guān)。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三
【處方】豮豬血(臘月內(nèi)以新瓦罐子盛,掛于屋東山,陰干取末)1兩,馬牙消1兩(研),硼砂1錢(研),朱砂1錢(水飛),牛黃1錢(研),龍腦1錢(研),麝香1錢(別研)。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痘疹膿瘡,惡候危困,陷下黑色。
【用法用量】本方《衛(wèi)生總微》去朱砂,名“七神散”
【摘錄】《董氏小兒方論》
【處方】人參半兩,五味子半兩,白術(shù)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3兩,桂1兩(去粗皮),厚樸1兩(去粗皮,姜汁炙),大黃(銼,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疫癘病,壯熱煩躁,頭疼體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后用熱水漱,良久吃生姜溫茶1盞,投以衣被覆之。如陽毒汗出、陰毒瀉下,立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二
【處方】新胡麻1升(炒令黑色,攤冷)。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暑毒。
【用法用量】每服3錢,新汲水調(diào)下?;蛲枞鐝椬哟?,新水化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引《肘后方》
【處方】狼牙1兩(炙),檳榔1兩(銼),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焙),鶴虱1兩,雷丸1兩,當(dāng)歸1兩半,桂(去粗皮)1兩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九種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蜜酒送下,空心、日午服。蟲下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處方】桂心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橫生逆產(chǎn)。
【用法用量】童便、酒調(diào)服。
【摘錄】《馮氏錦囊·雜癥》卷十七
【處方】人參半兩(去蘆,切片),訶子半兩(濕紙裹,煨熟,去核),白術(shù)半兩(銼,炒黃),陳皮半兩(去白,炒),大麥糱半兩(炒黃),神曲(細銼,炒黃色)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安胎益氣,易產(chǎn)。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6分,去滓溫服。入月加1倍,用水2盞,煎1盞,溫溫空心服之。
【摘錄】《衛(wèi)生家寶產(chǎn)科備要》卷五
【處方】雄黃2錢(另研),藜蘆2錢,豬牙皂角2錢(生,去皮尖),白礬(生用,另研)2錢。
【制法】上除研藥外,為細末,入研藥同研勻細。
【功能主治】咽喉閉塞,氣息難通。
【用法用量】每用1字,搐兩鼻內(nèi)。出黃水為效。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桂(去粗皮,不見火,搗為末)半兩,水銀1分。
【制法】上為末,分3服。
【功能主治】妊娠因天行熱病,蒸損胞胎,致子死腹中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用溫酒7分調(diào)下,連進。須臾未下,即服粉霜散。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九
【別名】救生命散
【處方】白礬、半夏(湯洗去滑,焙)、天南星(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卒中風(fēng)。
【用法用量】救生命散(《普濟方》卷九十一)。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
【處方】真蒲黃。
【制法】于5月上旬丙丁日采,以銀器內(nèi),慢火炒令深紫色,細研,每藥1兩,入真麝香1字,研勻。
【功能主治】小兒斑疹出不快,倒陷昏憒,喘滿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錢,入薄荷汁5點,溫酒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六五引《施圓端效方》
【別名】如圣散
【處方】山豆根1兩,北大黃半兩,川升麻半兩,樸消(生)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時疾頭面腫,咽喉腫塞,氣息難通。
【用法用量】每1粒以薄綿包,少痛,便含咽液。
【摘錄】《普濟方》卷六十二
【處方】全蝎7個(用薄荷7葉,逐個裹了,以生姜自然汁浸麻黃7條,候稍干,系葉上,串上,炙令焦黃色),白術(shù)(涂蜜炙黃)1錢,厚樸1片(甘草3寸,水1盞,煮7沸,取厚樸1錢),人參1錢,附子(炮,去皮臍)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痢,成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半-1錢,煎青水茄湯調(diào)下;或煉蜜為丸,如黃米大,飲湯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鄭愈方
【處方】厚樸(去粗皮,用甘草5寸拍破,水2碗,慢火煮令水減半,去甘草不用,只取厚樸干)1錢,白術(shù)(片切,蜜炙黃色用)1錢,人參1兩,陳皮3分,五味子3分,紫菀3分,干姜3分,杏仁3分,桂心半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瀉后,壯熱多睡,困倦,眼目上視,時發(fā)驚悸,手足瘈疭。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入生姜3片,大棗1個,煎至7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雞峰》卷二十三
【處方】菊花蒂1兩,川芎1兩,石膏(煅)1兩,甘草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外傷風(fēng)冷,內(nèi)積憂思,氣郁聚涎,隨氣上厥,伏留陽經(jīng),頭疼壯熱,眩暈,或胸膈寒痞。
【用法用量】每服3錢,煎蔥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如覺胸痞,即調(diào)此下寬中丸。
【摘錄】《三因》卷十六
看了上面對救生散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zhì)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救生丹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荊三棱3兩,廣荗2兩,干漆2兩半(炒煙盡),朱砂2兩,川茴香1兩,破故紙1兩(炒),胡蘆巴半兩(炒),川苦楝半兩,巴戟半兩,紅豆半兩,縮砂仁半兩,海蛤半兩,當(dāng)歸半兩,半夏半兩(湯洗7次),硇砂半兩,沒藥半兩,馬藺花半兩(炒),芫花(醋炒黃色)半兩,水蛭1錢(炒煙盡),紅花1錢,附子1兩半(炮制,去皮臍),紅娘子2錢(粳米同炒,粳米黃色去粳米不用),蛤蚧1個(酥炙)。
【制法】上為細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積聚,補丹田。主男子、婦人小腸元氣上攻,心腹痛,并男囊偏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處方】龍腦1錢,朱砂1錢,雄黃1錢,牛黃1錢,蘆薈1錢,胡黃連末1錢,麝香1錢,鉛霜1錢,天竹黃1錢,曾青1錢,真珠末1錢,金箔50片,銀箔50片,犀角屑1錢,干蝎末1錢,雀兒飯甕3-7枚(內(nèi)有物者)。
【制法】上為末,5月5日合和,用大活蟾10枚,子眉間各取酥少許,同研令勻,人飯和丸,如彈子大。著瓷碗內(nèi),用黃梢活蝎49枚,著碗內(nèi),令藥彈丸觸蝎毒,蜇入藥,候毒盡,放蝎,然后重研藥彈令勻,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fēng),四肢搐搦,多涎沫,身熱如火,心神驚悸,發(fā)歇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薄荷湯先研,滴在鼻內(nèi),男左女右,候嚏,即以薄荷酒服2丸,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別名】雞膍胵丸
【處方】雞內(nèi)金3-7枚(旋取,去卻谷食,凈洗,陰干,每夜露7宿),甜葶藶半兩(洗,焙),黑牽牛子半兩(用瓦上煿令下焦),砒信1分(別研細,每夜露7宿,至晚收于床下),半夏1分(洗凈,焙,浸1宿,換水7遍,生用),黃丹半兩(亦如砒信制)。
【制法】上為細末,煮青州棗(大者)12枚,去皮核,搗和為丸,如干,即人淡醋少許,丸如綠豆大,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遠年日近肺氣喘息,坐臥不能。
【用法用量】雞膍胵丸(《圣濟總錄》卷四十八)。
【注意】忌大冷、大熱、毒食等。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丁香1分,肉桂1分(去皮),大甘草7錢(炒存性),面姜半兩(燒存性),木香1分,巴豆15個(去殼油,煎令黑色為度)。
【制法】上為細末,以酒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消酒食,化滯氣,宣利胸膈。主諸氣滯。
【用法用量】每服2-3丸,茶酒送下。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寒食面4兩(寒食日用水搜竹餅,陰干),千口土4兩(蟻蛻土),土馬鬃4兩(乃墻上長須青苔),萵苣子49個,荊芥心49個(若嫩小者,則添1握),紇勒蔓心49個,雄黃1兩(水研,飛過),乳香1兩(別研,多為妙)。
【制法】上用砂石擂盆內(nèi)爛研令勻,為丸如彈子大,曬干,當(dāng)風(fēng)處用葛布袋盛掛起。
【功能主治】刀刃所傷,出血不止,打撲傷損,及惡蟲所傷,及發(fā)背癰疽等疾。
【用法用量】如治瘡及毒,以1丸為率,細研,用新汲水調(diào),飲清者;濃者用雞鵝翎掃腫處,欲散則遍掃,欲聚則留頭,才干再掃;如刀傷血出,干摻。
【摘錄】《普濟方》卷三○三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膃肭臍1對(1兩以上者,去膜,研),朱砂半兩(研),附子4只(8錢重者,去皮臍,酒煮10沸,焙干,用黃土拌和,同蒸半時許),人參3兩(去蘆),白術(shù)3兩(炒),遠志3兩(去心),當(dāng)歸3兩(去蘆,酒浸),天門冬(去心)3兩,神曲5兩(炒),鹿茸5兩(爁去毛,酥炙),肉蓯蓉(酒浸,去皮土)5兩,沉香1兩(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用精羊肉2斤(細切,去皮膜秤,酒煮過,入砂盆內(nèi)研爛),別用好酒5升,入膃肭臍、當(dāng)歸、肉蓯蓉、天門冬末,同熬成膏,入余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腎不交,脾氣虛寒,營衛(wèi)不行,大肉俱陷,真氣不守,津液枯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虢丹1錢,馬牙消1錢,信石1錢(細刷1處,夜露7宿),半夏半兩,甜葶藶半兩(隔紙炒香),桑白皮半兩,杏仁(去皮尖,另研)半兩,雞內(nèi)金10個。
【制法】上為細末,同前3味拌勻,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齁(鼻合)喘嗽,及瘧疾。
【用法用量】每服7丸,臨睡茶清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九引《王氏集驗方》
【處方】生桑葉、黃荊葉。
【制法】上用竹針穿成孔,用紙裹,風(fēng)內(nèi)陰干,至端午前多收蝦蟆,至端午日五更,將2味藥為細末,用蝦蟆酥滴在藥末上為丸。
【功能主治】諸腫疔瘡,眼內(nèi)火光出,昏迷不醒。
【用法用量】如用時,再用雄黃同藥一般大,同為細末,依前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四
【處方】麝香6分,犀黃4厘,冰片6分,硼砂2錢,真珍珠3厘,真金箔2張,雄精3錢,辰砂3錢,水安息4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無聲,瓷瓶收藏,勿泄氣。
【功能主治】提痰外出。主中惡發(fā)痧,人已厥去不醒,手足巳硬。
【用法用量】用時急將此丹少許,浮于冷茶或溫茶、溫水,從容灌入。
【摘錄】《集驗良方》卷一引程研香方
以上是關(guān)于救生丹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壬び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大效神功救生丹。
【處方】雄黃1分(別研),朱砂1分(另研),巴豆21粒(去殼),干姜2錢。
【制法】上用水醋1盞,以巴、姜就煮令干,去姜不用,將巴出油,和雄、朱研勻,雪糕搜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久停虛積,榮衛(wèi)不順,氣虛喘息,四肢浮腫,肚腹脹急,沖滿脅肋,乍熱乍寒,或瀉或秘。
【用法用量】每服1歲3丸,并用酒浸赤芍藥,以少許送下。
【摘錄】《活幼口議》卷十七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大效神功救生丹的知識,大家應(yīng)該大致都清楚了大效神功救生丹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救生湯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救生湯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救生湯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當(dāng)歸、川芎、牛膝、桂枝、炒干姜、人參。
【功能主治】半產(chǎn),惡寒戰(zhàn)栗如灌水,雖蒙重被,尚鼓頷不止,須臾反煩熱如灼,雖寒天欲得涼風(fēng);或腰腹疼痛,乍來乍止,其來也,如刺如割,如絞如嚙,而流汗如雨,呻吟不已;或又渴,好熱湯,而陰門下瘀液臭汁。
【用法用量】上用水、酒各1盞,煎1盞,溫服。或水煎,另與溫酒半盞許亦可。
【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
【處方】歸全1兩,川芎2錢,龜版1片(炙脆,打碎),頭發(fā)1握(燒灰存性)。
【功能主治】催生。主
【用法用量】水酒煎服。如人行4-5里即下,不下即宜再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處方】芍藥5錢(酒炒),當(dāng)歸5錢(酒洗),木香5錢(忌火),丁香5錢,川附(炮)2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三十六種疔,二十種腫毒,乳癰乳巖,及經(jīng)年手足痰塊,紅腫疼痛,久年陰寒久漏。
【用法用量】每服5錢,生姜10片,水2盞,煎半,和滓服,隨病上下,食前后服。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續(xù)斷皮1握(銼之)。
【功能主治】大補不足,助血調(diào)氣。主產(chǎn)后血運及氣欲絕,心悶,手足煩,憎寒熱,心下痞硬,及產(chǎn)前后黃虛腫。
【用法用量】上用水3升,煎取1升,分溫3服,如人行2里再服,又2里,準(zhǔn)3服。
【摘錄】《元和紀(jì)用經(jīng)》
救生湯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guān)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奪命救生散。
【處方】桑白皮1兩,白茯苓1兩,杏仁1兩,枳殼1兩,人參1兩,桃仁1兩,陳皮(焙)1兩,秦艽(凈)1兩,白芷1兩,麻黃(去節(jié))兩半,柴胡兩半,甘草(炙)半兩,附子(炮)半兩,桂心(生)半兩,檳榔半兩,肉豆蔻3分,當(dāng)歸(洗,焙)2兩,麝3錢。
【制法】上為末。魚大者2斤,湯渫,去淡血、頭、腸、肚入藥,麻皮縛紙裹數(shù)重,鹽泥紙筋固濟,約厚6-7寸許,就地掘坑,可容糠3籮,先以籮半,安坑底,入泥球,再以籮半鋪滿4旁,發(fā)火1伏時,取出將藥并肉骨三處焙干,一處杵末。
【功能主治】大小傳尸,肺痿骨蒸,酒色食氣,諸勞。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diào)下。不勝酒,水1盞,桃、柳枝各3寸,烏梅半個,煎7分,不拘時候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
以上是關(guān)于奪命救生散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Z命救生散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大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羌活半兩,白術(shù)半兩,陳皮3分,木通3分,黃耆3分,桑白皮3分,木香1分,黑牽牛10兩(5兩炒,5兩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通身腫滿,及痰氣食積,傷寒感風(fēng),脾氣橫泄。
【用法用量】治風(fēng)痰,散腹脅壅滯,清頭目,濃煎生姜湯送下;取食傷,止赤白痢,煎棗湯送下;小便不利,燈心湯送下;傷寒,蔥茶送下;如未快,用稀粥投之,用熱茶湯亦可。須7日后方可服。已得瀉,急欲止之,投冷白粥,即自止。
【注意】不得吃生冷、葷腥及滋味1日,只軟飯淡粥可也。
【摘錄】《三因》卷十四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大丸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定吐救生丹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定吐救生丹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山大戟(漿水煮.切.焙干.為末)一十五兩,乳香(別研)、丁香(為末),各五兩;粉霜(研)、膩粉(研碎),各七兩半;龍腦(研)二兩半,水銀、黃蠟、黑鉛(與水銀同結(jié)砂子),各一十兩半。
【炮制】上件合研令勻,每熔蠟一兩,入蜜二錢半,和為圓,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伏熱生涎,心膈煩躁,壯熱霍亂,乳食不下,嘔噦惡心,或發(fā)吐逆。凡小兒吐逆,宜速療之,久不止,遂為慢驚,常宜收此藥備急。
【用法用量】每一歲兒服一圓。更量虛實加減,食后,臨臥服之。
【注意】此藥除熱化涎,下膈止吐逆,若胃虛傷冷,嘔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山大戟(漿水煮,切,焙干,為末)15兩,乳香(別研)5兩,丁香(為末)5兩,粉霜(研)7兩半,膩粉(研碎)7兩半,龍腦(研)2兩半,水銀10兩半,黃蠟10兩半,黑鉛(與水銀同結(jié)砂子)10兩半。
【制法】上為末,每熔蠟1兩,入煉蜜2錢半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除熱化涎,下膈止吐逆。主小兒伏熱生涎,心膈煩躁,壯熱霍亂,乳食不下,嘔噦惡心,或發(fā)吐逆。
【用法用量】每1歲兒服1丸。如煩躁,研生脂麻、馬齒水送下;如吐逆,煎丁香、馬齒湯送下。食后臨臥服之。
【注意】若胃虛傷冷,嘔吐不止者,不可服。
【摘錄】《局方》卷十
以上就是本文對定吐救生丹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化毒救生丹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生甘草5錢,金銀花8兩,玄參3兩,蒲公英3兩,天花粉3錢。
【功能主治】頭面無故生瘡,第1日頭面重如山,2日即青紫,3日身亦青紫。
【用法用量】水10余碗,煎4碗,1日3次服。
【臨床應(yīng)用】療瘡:劉某,男,37歲?;颊呶逄烨坝谧笾獠可恍「泶褡靼W,驟然發(fā)紅,劇痛而腫,就診前一天已累及手腕部,腫脹疼痛,同時伴有心慌,惡心煩躁,頭痛頭暈,納食不香,大便尚可。舌質(zhì)紅,苔白,脈弦數(shù)。檢查:左側(cè)肘部紅腫,已有膿點欲潰,屈腕困難。證屬毒熱郁聚(肘癤)。治以清熱解毒,消腫護心。處方:金銀花五錢,連翹三錢,菊花三錢,公英五錢,黃芩三錢,瓜蔞一兩,生地三錢,甘草三錢。服二劑后,瘡已潰破,痛減腫消,繼服連翹敗毒丸以鞏固療效。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六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化毒救生丹有了很多的了解吧,化毒救生丹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化毒救生丹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大阿魏丸的作用。
【處方】南星 半夏 山楂 神曲 麥芽 黃連各30克 連翹 阿魏 瓜蔞仁 貝母各15克 風(fēng)化消石堿 蘿卜子 胡黃連各7.5克
【制法】上藥為末,姜汁浸蒸餅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積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開水送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處方】山楂肉2兩,南星(姜制)1兩,枳殼(炒)1兩,半夏(姜制)1兩,麥芽(炒)5錢,神曲(炒)1兩,黃連(姜制)2兩,連翹1兩,貝母1兩,瓜蔞仁1兩,石堿1兩,風(fēng)化消1兩,當(dāng)歸1兩,茯苓1兩,陳皮2兩,蘿卜子5錢,香附(炒)2兩,葛花1兩,阿魏5錢(酒調(diào)化)。
【制法】上藥除阿魏外,余為末,再入阿魏、姜汁、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積食積,一切痞積、痰痞癥瘕。
【用法用量】每服90丸,半饑姜湯送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二
【別名】十味理中丸、正氣丸
【處方】阿魏1兩半(以醋化,入白面3兩匙,同和為餅子,炙令黃),石菖蒲1兩半(并以泔浸1宿,炒),厚樸3分(去粗皮,以生姜汁涂炙),硫黃1兩半(別研如粉),檳榔1兩,白術(shù)1兩(炒),訶子1兩(炮,去核),桃仁3分(麩炒,去皮尖,研細),青木香1兩,干姜半兩(生),附子1兩半(炮),當(dāng)歸3分。
【功能主治】大壯元氣,進食駐顏。主男子、女人一切冷氣,霍亂吐瀉,元氣將脫,四肢厥冷,本臟氣上攻筑,心疼悶絕,不知人事;及治傷冷、傷寒,或氣虛夾陰氣傷寒。一切冷氣,攻刺疼痛,心腹脹滿。
【用法用量】十味理中丸(《圣濟總錄》卷六十七)、正氣丸(《普濟方》卷一八四)。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阿魏1兩半(以醋化,入白面3匙,同和為餅子,炒令黃),硫黃1兩半,青木香1兩,附子1兩半(浸1宿,炒),石菖蒲1兩半(泔浸,炒),檳榔1兩,白術(shù)4兩,干姜半兩,肉豆蔻半兩,青皮半兩,白豆蔻半兩。
【功能主治】固真氣。主男子、女人一切冷氣,霍亂吐瀉,元氣將脫,四肢厥冷,本臟氣上攻筑,心悶絕不知人事;及治傷冷、傷寒、氣虛挾陰傷寒。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食前生姜湯嚼下。
【摘錄】《雞峰》卷十三
上面介紹了大阿魏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大阿魏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大茯苓丸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大茯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嗎?吃大茯苓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白茯苓5斤(銼碎,甑中蒸1炊久,曬干,為末),白沙蜜3斤,柏脂7斤(靜處作灶泥,大釜于上,加甑,取白茅銼令齊整,先人甑內(nèi)襯,次安柏脂在上,釜內(nèi)用石灰水蒸之令消,入釜中,去甑,接取釜內(nèi)脂入冷水中,以扇扇之,兩人對引之30過,復(fù)蒸,如前3遍,逐遍換釜中石灰水;取柏脂再入甑釜中,用醋漿水添深,又如上法蒸之3遍,逐遍換醋漿水;滿3遍,又以好酒入釜中添深,如上法3遍,蒸煉了)。
【制法】上藥煉白沙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強力。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酒送下,冬月溫酒送下,饑者頻服之,不饑為度;如飲酒不得,只以溫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1斤半,生干地黃(焙)4兩,天門冬1斤(去心,焙),澤瀉5兩,胡麻1斗(炒作聲),(1方無澤瀉)。
【制法】上藥各為末,和令勻,蜜拌旋丸。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增強氣力。主
【用法用量】每服如雞子大,每日5-6次,漿水或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煉成粉)2斤,云母(煉成粉)2斤,天門冬粉2斤,羊脂5斤,白沙蜜5斤,白蠟5斤,麻子油3斤,松脂(煉成者)10斤。
【制法】上藥入銀器中,微火煎令勻,紫色乃止,為丸如小彈子大。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強力。主
【用法用量】日服3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煉成粉)5兩,柏葉(蒸熟,曬干,為末)5兩,車前子(淘凈,干)5兩,地骨皮5兩,大豆(炒,取黃)5兩,蔓荊子(煮令苦味盡,曬干)5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強力。主
【用法用量】欲服時,隔夜食黍米粥令飽,次日服藥200丸,酒或井華水送下。
【注意】忌房室。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銼碎,水浸49日,每7日1易水,日足蒸1復(fù)時,卻入水中安羅子內(nèi),以手緩緩挼去筋脈令凈,澄,取出曬干,為末)1升,柏葉(采嫩枝上者,蒸令黃色,勿采道旁冢墓上者)1升,大麻子(水浸1宿,曬干,炒,才聞1兩聲即出之,以凈磚兩口磨取之)1升,車前子1升,粳米(炒)1升,大豆黃(炒令焦,取黃)1升,蔓荊子(水煮1復(fù)時,曬干)1升,地骨皮(去粗皮)1升,人參2升,地膚皮(蒸半炊久,曬干)2升,黍米(炒)半升,麥門冬(去心,焙)半升,茯神(去木)半升。
【制法】上13味,搗羅11味為末,唯麥門冬、麻子仁熟搗極細,即和諸藥令勻,煉蜜60兩,綿濾凈器中,令溫,和搜諸藥,更搗萬杵為丸,如小酸棗大,盛凈器中,其藥永不壞。
【功能主治】輕便四肢,聰明耳目,強健氣力;久服補精髓,安魂魄,調(diào)榮衛(wèi),通神明,耐寒暑。主勞損,大風(fēng)諸氣。
【用法用量】若明朝欲服,隔夜須先服黍米粥1杯,次日平旦服50丸,溫青酒或粥飲送下,每日2次;若3日內(nèi)腹中不安穩(wěn),更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1斤,茯神(抱木者,去木)1斤,大棗桂(去粗皮)1斤,人參12兩,白術(shù)12兩,遠志(去心,炒黃)12兩,細辛(去苗葉)12兩,石菖蒲(九節(jié)者,米泔浸3日,換泔,切,曬干)12兩,甘草8兩(水蘸,劈破,炙),干姜10兩(炮裂)。
【制法】上為末,煉蜜黃色,掠去沫,停冷,拌和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強力。主曾食生菜果子,食冷水不消;五臟積聚氣逆;心腹切痛,結(jié)氣腹脹,吐逆不下食;羸瘦,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每服1丸,五臟積聚氣逆,心腹切痛,結(jié)氣腹脹,吐逆不下食,生姜湯送下;羸瘦、飲食無味、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處方】白茯苓(去黑皮)1斤,天門冬(去心,焙)1斤,棗肉30枚,麻子仁5斤。
【制法】上藥合和,于3碩米下蒸1炊久,合搗,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
【功能主治】輕身不老,明耳目,強力。主
【用法用量】早晨、近晚服1丸??始达嬎?。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大茯苓丸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大茯苓丸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