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活散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活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二活散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二活散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羌活4錢5分,獨活4錢5分,當歸4錢5分,烏藥4錢5分,赤芍藥4錢5分,金銀花(酒洗)4錢5分,連翹4錢5分,天花粉4錢5分,甘草節(jié)4錢5分,白芷4錢5分,紅花3錢,蘇木3錢,荊芥3錢,蟬蛻3錢,干葛3錢,檀香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每服3錢,煎蒼耳湯調(diào)下。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六
【處方】羌活、獨活、人參、黃耆、薏苡仁、當歸、肉桂、杜仲。
【功能主治】龜背。
【用法用量】風寒客于脊髓,故令背高如龜也,宜二活散。外灸肺腧三椎下兩旁,膈腧七椎下,各三五壯。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四一六引《幼幼近編》
【處方】羌活2分,獨活2分,檳榔1分,天麻1分,麻黃1分,甘草1分。
【功能主治】胎驚夜啼。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六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二活散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二活散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活脾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羊糞31個(焙),丁香100粒,胡椒50粒。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慢脾驚風。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60年東日照處壁土煎湯調(diào)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茅先生方
【處方】天南星(去皮)、半夏、白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困成慢驚風。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活脾丸”。(見《魏氏家藏方》)。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吉氏家傳》
以上介紹的活脾散這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經(jīng)過臨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關(guān)疾病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活胃散的做法。
【處方】五靈脂(醋炒)2錢,白胡椒4分,西紅花1錢,公丁香4分,廣木香4分,枳殼(麩炒)2錢,雄黃面4分,凈巴豆霜4分。
【制法】上為細末,每包2分重,每袋裝6包。
【功能主治】去胃寒,助消化,止痙利便。主胸膈脹滿,胃部時作疼痛,嘔吐嘈雜,不思飲食,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次服1包,以舌舐藥粉咽下,服后1小時再飲水為佳,1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蘭州方)
像活胃散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經(jīng)研究證實中藥的多種有效成分如生物堿及其鹽類、甙類、鞣質(zhì)、有機酸、揮發(fā)油等皆易溶于酒中,可以使療效更好的發(fā)揮,這也是藥酒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大家聽說過二活川芎酒這種藥酒嗎?今天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二活川芎酒
【來源】《圣濟總錄》
【原料】羌活15克,獨活15克,川芎20克,黑豆30克,大麻仁30克,米酒200毫升。
【制作】將上藥精加工,搗碎為末,置凈瓶中,入酒浸泡,密封21日后開啟,過濾去渣留溶劑化物備用。
【功效】祛風,活血,解痙。中風初得,頸項強直,肩背酸痛,肢體拘急,時有惡風,發(fā)熱。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10-25毫升。
【宜忌】
【注釋】 方中二活,祛風除濕,散表寒,利關(guān)節(jié);川芎活血;黑豆解痙;麻仁滋潤柔筋。諸藥制酒使得辛竄透邪之力更強。
上文介紹了二活川芎酒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二活川芎酒的制作方法等。除此之外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當我們看到藥酒的顏色不再加深,表明藥物的有效成分已經(jīng)停止?jié)B出,藥酒濃度已達到最大,此時就可以服用了。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二灰散,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棘針(倒勾,爛者)3枚,丁香7枚。
【制法】上藥同于瓶內(nèi)燒令煙斷,研細。
【功能主治】疔腫毒氣。
【用法用量】以未滿月孩子糞和涂腫上,日3-2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六
【處方】黑驢糞(陰陽瓦焙存性)1錢5分,血余炭1錢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崩漏。
【用法用量】用火酒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九
【處方】干側(cè)柏(略焙,為末)5錢,桐子炭(再燒為灰,卻為末)2錢,棕櫚灰(燒存性,為末)3錢。
【功能主治】下血。
【用法用量】上藥和作2服。糯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別名】二合灰散
【處方】紅棗(和核燒存性)、百藥煎(煅)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肺疽,吐血并妄行。
【用法用量】二合灰散(《醫(yī)學綱目》卷十七)。
【摘錄】《三因》卷九
【處方】蠶紙不計多少(燒灰)、箬葉(茶籠內(nèi)者,燒灰)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經(jīng)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處方】馬韁灰1兩,弓弦灰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金瘡,刀箭入肉,骨碎不出,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蓼藍汁調(diào)下1錢匕每日3次。
【摘錄】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見《圣濟總錄》卷一四○
【處方】蔓荊實(燒存性)1兩、皂莢刺(燒存性)1兩。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乳汁不泄,結(jié)滯不消,熱腫。
【用法用量】《普濟方》有麝香半錢。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六
【處方】燈心(燒灰)、炭上白灰、白僵蠶(直者,炒)各等分。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纏喉風及狗咽。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生姜、蜜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三
通過以上介紹,對二灰散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二灰散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我們知道二茴散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二茴散,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二茴散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二茴散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白術(shù)2錢(淡姜汁炒,再用面炒),杜仲1錢5分,川斷1錢5分,遠志1錢5分,牛膝1錢,大茴香5分,小茴香5分,當歸1錢5分,川芎1錢,熟地2錢,獨活1錢,山藥1錢5分,木香5分,紅花5分,骨脂1錢5分。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腰痛。
【各家論述】白術(shù)利腰臍間血、止痛,杜仲、破故紙、山藥、遠志溫補兩尺,芎、歸、熟地補血,獨活祛下焦風濕,木香行三焦滯氣,紅花祛瘀,大、小茴香配牛膝以引腰下部也。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有關(guān)二茴散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有幫助。雖然二茴散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謹慎服用。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二豆散這種方劑。
【處方】赤小豆(不去皮)豆豉 天南星(去皮、臍)白蘞各3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嬰兒臍突,臍忽腫赤者。
【用法用量】用芭蕉汁1.5毫升,調(diào)敷肚臍四旁,每日2次。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
【處方】肉豆蔻1兩,白豆蔻1兩,丁香1兩,巴戟1兩,丁皮1兩,白茯苓1兩,蒼術(shù)1兩,桂心1兩,黑附(火煨)1兩,白術(shù)5錢,人參5錢,山藥5錢,桔梗5錢,茴香5錢,粉草5錢。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湛濁證。耳鳴心躁,腰腳疼重,腹內(nèi)虛鳴,臍下冷痛,頻下白水如泔。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紫蘇葉3片,煎,空腹溫服。
【摘錄】《得效》卷十五
上面就是本文對于二豆散這種方劑的一些介紹,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下。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二妙散的制作方法。
【處方】黃柏(炒)蒼術(shù)(米泔浸炒)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主濕熱下注,筋骨疼痛,腳膝無力;或足膝紅腫熱痛;或下部濕瘡;以及濕熱帶下、淋濁等癥。
【用法用量】每服3~9克,日服二次,用沸湯加姜汁送服。表實體壯者,加酒少許佐之。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處方】蒲黃(炒黑)、海螵蛸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舌腫出血。
【用法用量】涂患處。另用石膏3錢,薄荷5分,煎湯含之。
【摘錄】《絳囊撮要》
【處方】荔枝核(炮)、小茴香(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寒疝偏墜腫痛。
【用法用量】空心燒酒下3錢。
【摘錄】《仙拈集》卷二
【處方】蛇床子1兩,輕粉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鼻疳久不愈。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搽。
【摘錄】《仙拈集》卷三引《普濟》
【處方】熟地黃(炒)2錢,干姜(炮)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漏血如月經(jīng),以致胞干,母子俱損。
【用法用量】米飲調(diào)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宣州木瓜1兩(陳酒拌一宿),干絲瓜絡5錢。
【制法】瓦上各炙存性,研末和勻。
【功能主治】虛火牙齦腫痛。
【用法用量】臥時敷患處,含1夜吐出,即愈。
【摘錄】《絳囊撮要》
【處方】茅山蒼術(shù)1斤,川黃柏1斤。
【制法】共炒存性,為末。
【功能主治】濕風爛瘡。
【用法用量】麻油調(diào)搽。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處方】香薷、扁豆、厚樸、木爪、甘草、香附、陳皮、蒼術(shù)、紫蘇。
【功能主治】外感內(nèi)傷,身熱腹脹。
【摘錄】《李氏醫(yī)鑒》卷四
【處方】文蛤1兩,黃柏2錢。
【功能主治】眼中翳膜血絲。
【用法用量】煎水熏洗。
【摘錄】《慈幼新書》卷一
【處方】半夏1兩(洗7次),干桑皮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五膈氣,心胸痞塞。
【用法用量】每服3錢,加生姜3片,醋水1盞,煎至7分,稍熱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
【處方】四君子湯1帖,黃耆建中湯1帖。
【功能主治】痔疾。
【用法用量】加白扁豆、縮砂仁,同煎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六
【處方】當歸、熟干地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養(yǎng)肝氣。主月昏,視物不明,淚下。
【用法用量】以無灰酒下2錢匕,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一引《楊氏家藏方》
【處方】蛇退1條(全者,燒存性),蠶紙1片(方5寸以上,燒存性,約與蛇退相等)。
【功能主治】催生。主難產(chǎn)。
【用法用量】上藥合和,只作1服。以麝香溫酒調(diào)下。
【摘錄】《百一》卷十八引柳正之方,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澹寮》
【處方】當歸、橘皮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理氣血,去風。主
【用法用量】以酒調(diào)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一
【處方】蜣螂不拘多少(6-7月間,尋牛糞中者,用線串起陰干收貯)。
【制法】用時,取1個,要全者,放凈磚上,四面以炭火烘干,以刀從腰切斷。如大便閉,用上半截;小便閉,用下半截;二便俱閉,全用。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新汲水調(diào)服。
【摘錄】《回春》卷七
【處方】平胃散2帖,四君子湯2帖。
【功能主治】婦人血崩。
【用法用量】先合煎數(shù)服,然后吃三灰散、四神散。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方】馬蹄香、香圓橘葉。
【功能主治】馬(疒其),滿身起堆。
【用法用量】上搗爛,糟炒縛之,或用秦椒酒煎敷。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五
上面就是本文對于二妙散這種方劑的一些介紹,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下。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二勝散,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二勝散。
【處方】訶黎勒皮2兩,干姜(成塊者)2兩。
【功能主治】干霍亂,不吐不利,令人昏冒,煩亂氣短,上下隔塞,冷汗自出。
【用法用量】上藥不搗碎,同用水2升,于銚子內(nèi)煎,水盡為度,取出重細切、焙干,搗羅為散。每服2錢匕,陳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九
【處方】荊芥穗半兩,烏龍尾(炒煙盡)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茶清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別名】二圣散
【處方】甜葫蘆子(曬干)8兩,牛膝(銼)4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齒齦或褪或腫,牙齒動搖疼痛。
【用法用量】二圣散(《普濟方》卷七十)。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伏龍肝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功能主治】頭痛,齒亦痛。
【用法用量】上為散,每服1錢匕,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一
以上是關(guān)于二勝散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qū)Χ偕⒂幸欢ǖ恼J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二烏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川烏、草烏(俱用童便浸,炒去毒)、細辛、羌活、黃芩、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眉棱骨痛,兼有風病,風熱二氣,攻于太陽等經(jīng),頭腦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茶清調(diào)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一
【處方】鬧楊花5分,胡茄子1錢,姜黃1錢,麻絨1錢,生川1錢,草烏1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接骨止痛。主一切取割鉛碼、槍子,硫黃消毒,火瘡肉爛,挪接痛甚。
【用法用量】每服9分,酒兌,接骨服。接后用甘草汁、姜汁和服,急灌解。不可亂用。接骨先敷半日,去之后挪接,照圣靈丹法。
【摘錄】《青囊全集》卷上
上面介紹了二烏散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二草散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甘草1分,龍膽草1分,當歸1分,細辛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眼,睛疼痛,赤眼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半盞,沙糖少許,煎至3分,去滓,食后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四
【處方】金星鳳尾草4兩,甘草1兩。
【功能主治】諸般瘡。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酒調(diào)下。生用者,擂爛酒服,不拘時候。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二
看了上文對于二草散的介紹,我們對于二草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二氣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大附子1只(生用,不去皮臍,切作三份,為片子令?。?,大茴香6兩(凈洗過,濾干,分作3份,每份2兩)。
【功能主治】腎經(jīng)停冷,氣滯力弱。
【用法用量】第一度:用附子1份,茴香2兩1份,同炒,令茴香黃色香熟,用瓦瓶盛貯,厚紙封蓋,安在冷處1宿,次日除附子,以茴香為末,空心鹽、酒調(diào)下。第二度:如第一度分兩,炒法、存性皆如之。但次早只除附子1半,其1半附子同茴香為細末,如前法服之,第三度:凡分兩、炒法、存性皆如前二度之法,但次早全用附子同茴香為細末,亦如前法服之。外余1分半附子,又可合別藥用。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八
【處方】山梔子(炒)1兩,干姜(炮)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陰陽痞結(jié),咽膈噎塞,狀如梅核,妨礙飲食,久而不愈,即成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同煎至5分,去滓,食后熱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別名】二圣散
【處方】白牽牛2錢,黑牽牛2錢。
【制法】上為末,用大麥面4兩,同1處為燒餅。
【功能主治】水、氣蠱,脹滿。
【用法用量】二圣散(《普濟方》卷一九四)。
【摘錄】《宣明論》卷八
以上就是利用二氣散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二氣散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