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仁潤腸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麻仁潤腸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麻仁潤腸丸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火麻仁120g 苦杏仁(去皮炒)60g 大黃120g 木香60g 陳皮120g 白芍60g
【性狀】為黃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苦、微甘。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密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麻仁潤腸丸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相關閱讀
加味麻仁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加味麻仁丸,因為加味麻仁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大黃30克 白芍藥 厚樸(姜汁炒)當歸 杏仁(去皮、尖)麻仁 檳榔 南木香 枳殼各15克 麝香少許
【制法】上藥為末,蜜丸。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治關格,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熟水送下。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三引《體仁匯編》
【處方】火麻仁8兩,枳實4兩,白芍3兩,當歸8兩,熟軍1斤,川樸4兩,郁李仁4兩,杏仁4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小丸。
【功能主治】滋潤大腸,健胃通便。主腸胃燥結,大便不通,胸腹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
【注意】產(chǎn)婦、孕婦、老年人忌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蘭州方)
【處方】大黃1兩,白芍藥5錢,厚樸(姜汁炒)5錢,當歸5錢,杏仁(去皮尖)5錢,麻仁5錢,檳榔5錢,南木香5錢,枳殼5錢,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關格,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熟水送下。
【摘錄】《準繩·類方》卷三引《體仁匯編》
以上就是加味麻仁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麻仁龍膽丸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大麻仁1兩,大黃1兩,柴胡2分,黃芩2分,白鮮皮2分,秦艽2分,赤芍藥2分,龍膽草2分,黃連1分,梔子40個。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時行,不知身上疼痛,不寒亦不熱,沉沉似有所思,順事多語。
【用法用量】食后煎淡竹葉湯下30丸,每日3次。以大利為度。10日小愈,1月平復。
【摘錄】《傷寒總病論》卷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麻仁龍膽丸,我們知道麻仁龍膽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有人想知道五仁潤腸丸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五仁潤腸丸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生地120克 桃仁(去皮)火麻仁各30克 郁李仁9克 柏子仁15克 蓯蓉(酒蒸)30克 廣皮120克 熟軍 當歸各30克 松子仁9克
【制法】以上除五仁外,共為細粉,再將五仁串合一處,煉蜜為丸,9克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潤腸通便。治大腸燥熱,便秘腹脹,食少,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每服1丸,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大家現(xiàn)在明白了五仁潤腸丸的作用了吧,不過該藥并不適用于所有病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五仁潤腸丸治療疾病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藥物的正確使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適。
麻仁丸是屬于一種中成藥的一種,平常也是人們家中常會備的一種藥物。主要的作用是可以達到潤腸通便以及腹部脹滿不適等的癥狀。而且麻仁丸的主要成份為中藥,對于平時的副作用也是較小。那么麻仁丸功效與作用以及平時服用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麻仁丸的主要功效和注意事項吧。
? ? 麻仁丸主要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枳實、厚樸、白芍、蜂蜜等藥物組成,方中火麻仁為主藥。它是古今常用的潤下藥,且藥性較為緩和。
? ? 方中大黃通便瀉熱,杏仁降氣潤腸,枳實、厚樸下氣破結,加強通便之力,白芍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蜂蜜補中緩急、潤腸通便。本方配伍最獨具匠心之處是將瀉下藥與潤腸藥、理氣藥、補益藥合用,具有瀉而不峻、潤而不膩的特點。
? ? 麻仁丸對痔瘡性便秘中醫(yī)辨證屬腸胃燥熱、津液不足者療效最佳?;颊叻幒笸ū銜r間最短的為4個小時,多數(shù)在48小時內(nèi)通便。個別患者服藥3天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時,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 ?注意事項
? ?1、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物。
? ?2、 服藥后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或出現(xiàn)新的癥狀者,應立即停藥并到醫(yī)院就診。
? ?3、 小兒及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 ?4、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 ?5、 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 ?6、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 ?7、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8、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通過上述對于麻仁丸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的祥細介紹。相信對于平時有服用過麻仁丸的人來說,對于麻仁丸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麻仁丸可以做為家里的必備藥品,在存放時一定要注意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造成誤食。
胃癌,大腸癌等等癌癥,都是由于早期沒有預防而導致的,腸胃疾病早期的癥狀不太明顯,許多人都忽視了這種疾病的危害性。腸胃相對于其他器官來說是比較敏感的,經(jīng)常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及時的服用藥物治療是很有必要的。今天,我們?yōu)槟扑]一種叫做麻仁潤腸丸的藥物,它對于治療腸胃很有把握。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麻仁潤腸丸
商品名稱:麻仁潤腸丸
拼音全碼:MaRenRunChangWan(LiXiao)
【主要成份】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木香、 陳皮、白芍。
【性 狀】本品為黃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苦、微甘。
【適應癥/功能主治】潤腸通便。用于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
【規(guī)格型號】6g*10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食物。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胸腹脹滿嚴重者應去醫(yī)院就診。5、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6、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7、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8、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9、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0、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11、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封。
【包 裝】每盒10丸。
【有 效 期】24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4020117
【生產(chǎn)企業(yè)】山西華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看完上面對于麻仁潤腸丸的介紹,您是否對于該藥物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了呢?腸胃疾病往往是由于飲食不規(guī)律造成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平時的飲食習慣,否則嚴重的話會導致更加惡劣的疾病出現(xiàn)。
麻仁丸我們聽名字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根本猜不透,其實大家是因為不能夠經(jīng)常的接觸到所以就會覺得很是陌生,其實麻仁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麻仁丸有哪些的功效與作用吧,希望以下介紹的內(nèi)容大家感興趣。
【名稱】麻仁丸。
分類
瀉下劑-潤下。
組成
麻子仁100克、杏仁50克、枳實100克、大黃100克、厚樸50克、芍藥100克。
用法
為丸,每次9克,日二次;也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定。
功效
腸胃燥熱,大便秘結。大便澀滯不通。
方解
本方為小承氣湯加麻仁、杏仁、芍藥組成,多用于腸胃燥熱便秘。由于津液不足,腸失滑潤,兼之腸燥胃熱則大便硬結難下,致成便秘。方中麻子仁質(zhì)潤多脂,潤腸通便,為主藥;輔以杏仁降氣潤腸,芍藥養(yǎng)陰和里;佐以小承氣湯之枳實破結,厚樸除滿,大黃通上;使以峰蜜為丸,意在緩下。本方瀉下藥與潤腸藥同用,煉蜜為丸,取其瀉而不峻,潤而不膩,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方歌
麻仁丸治脾約證,枳樸杏黃蜜芍同。腸燥津虧便難解,潤腸泄熱腑氣通。
注意事項
本方雖為緩下之劑,但藥有急泄之品,故體虛及孕婦均不宜應用。
結語:通過文章的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麻仁丸的藥用價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知道麻仁丸的使用是有一些禁忌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紹的藥方大家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使用,但是一定要經(jīng)過專業(yè)的指導,不能隨便使用哦,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導讀:麻仁丸的副作用,用于潤腸通便、腹部脹滿不適的麻仁丸,是不少人家中的必備藥。那么服用麻仁丸有副作用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麻仁丸的副作用。
麻仁丸出自中醫(yī)經(jīng)典名著《傷寒論》,是漢代名醫(yī)張仲景創(chuàng)制的名方之一,屬潤下之劑,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非常適合痔瘡性便秘患者服用。
麻仁丸主要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黃、枳實、厚樸、白芍、蜂蜜等藥物組成,方中火麻仁為主藥。它是古今常用的潤下藥,且藥性較為緩和。
方中大黃通便瀉熱,杏仁降氣潤腸,枳實、厚樸下氣破結,加強通便之力,白芍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蜂蜜補中緩急、潤腸通便。本方配伍最獨具匠心之處是將瀉下藥與潤腸藥、理氣藥、補益藥合用,具有瀉而不峻、潤而不膩的特點。
麻仁丸對痔瘡性便秘中醫(yī)辨證屬腸胃燥熱、津液不足者療效最佳。患者服藥后通便時間最短的為4個小時,多數(shù)在48小時內(nèi)通便。個別患者服藥3天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xiàn)其他癥狀時,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麻仁丸的副作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麻仁丸雖然是純中成藥副作用不大,但如果過量服用可引起惡心、頭昏、腹痛、腹瀉、黃疸等情況,服用過久能引起甲狀腺腺瘤樣變化、肝細胞退行性變化、靜脈瘀血及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如果有便秘是可以服用麻仁丸的,一般沒有什么副作用。但因為麻仁丸畢竟是一種藥物,所以最好不要長期服用。另外,麻仁丸內(nèi)含大黃,性涼,對胃寒不利,刺激腸胃,老人不宜久服。
其實任何藥品都不適合長期服用,尤其是疏通腸道的。因為人的腸道內(nèi)本身存在一種菌群的平衡,當長期有外來物質(zhì)刺激的時候,腸道本身的菌群就會失調(diào),建立起新的菌群關系,那么腸道將長期依賴這種物質(zhì)才能夠正常吸收排泄,一旦脫離藥物,便會再次引起失調(diào),所以不應該長期服用這類藥物。
建議你平時可以通過食療養(yǎng)生來調(diào)理,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規(guī)律飲食,吃飯要定時定餐,不要一次吃得過飽,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服用麻仁丸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8、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麻仁湯。
【處方】麻子仁2合半(炒),升麻3兩,豉2兩,射干1分半,大黃(銼,炒)1分半,甘草(炙,銼)1分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腳氣,大腸結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1棗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下芒消末半錢匕,更煎1-2沸,空腹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四
【處方】大麻仁5兩,枸杞葉5兩,干姜(炮)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炙,銼)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虛勞少氣,骨節(jié)熱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取半盞,去滓,空腹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麻子仁5合(炒熟,研如膏),大豆1升(炒熟),桑根白皮(銼細,炒)3兩。
【制法】上將麻仁與桑白皮拌勻。
【功能主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浮腫,漸成水候。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盞半,先煎大豆3合,熟,去豆下2味5錢匕,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腹、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麻子仁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梔子仁半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大便5-日6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下樸消末半錢匕,溫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處方】大麻仁(微炒)1升,赤小豆1升。
【功能主治】腳氣沖心,上氣,大小便澀,小腹急痛。
【用法用量】上以水7升,煎取2升半,去滓,分3次溫服,隔兩日更1劑。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二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麻仁湯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對于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為導致疾病的直接與間接的因素有很多種,但醫(yī)學一般都認為它與體內(nèi)各個機能系統(tǒng)的損毀和破壞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中藥方劑恰恰就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麻仁圓這種方劑。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白檳榔(煨半生)、菟絲子(酒浸.別末)、山蕷、防風(去叉.枝)、山茱萸、車前子、肉桂(去粗皮),各一兩半;木香、羌活,各一兩;郁李仁(去皮.別研)、大黃(半蒸半生)、麻仁(別搗研),各四兩。
【炮制】上為細末,入別研藥勻,煉蜜和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順三焦,和五臟,潤腸胃,除風氣。治冷熱壅結,津液耗少,令人大便秘難,或閉塞不通。若年高氣弱,及有風人,大便秘澀,尤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圓至二十圓,溫水下,臨臥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通過本篇文章對麻仁圓的相關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麻仁圓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長期的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可能會導致身體的各種問題。中藥方劑就是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好辦法,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下麻仁散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別名】麻仁湯
【處方】大麻仁1兩,商陸1兩,防風1兩(去蘆頭),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漢防己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四肢浮腫。
【用法用量】麻仁湯(《圣濟總錄》卷七十八)。
【摘錄】《圣惠》卷三十
【處方】脂麻(炒)不以多少。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谷賊尸咽。
【用法用量】白湯點服。
【摘錄】《三因》卷十六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麻仁散,我們知道麻仁散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如果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