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除濕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升陽除濕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升陽除濕湯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調(diào)經(jīng)升麻除濕湯(《蘭室秘藏》卷中)。
【處方】當歸(酒洗)獨活各1.5克 蔓荊子2.1克 防風 炙甘草 升麻 藁本各3克 柴胡 羌活 蒼術(shù) 黃耆各4.5克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勿令作末,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婦人飲食勞倦,心火乘脾,漏下惡血,月事不調(diào);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時熱服,待少時,以早飯壓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處方】蒼術(shù)3克 柴胡 羌活 防風 升麻 神曲 澤瀉 豬苓各1.5克 炙甘草 陳皮 麥蘗面各0.9克
【功能主治】治脾虛濕盛,不思飲食,泄瀉無度,小便黃少,四肢困倦。
【用法用量】上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到更多的升陽除濕湯食用方法了吧!升陽除濕湯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升陽除濕湯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升陽舉經(jīng)湯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藥 紅花各1.5克 細辛1.8克 人參 熟地黃 川芎各3克 獨活 黑附子(炮裂,去皮、臍)炙甘草各5克 羌活 藁本 防風各6克 白術(shù) 當歸 黃耆 柴胡各9克 桃仁(湯浸,去皮、尖)10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婦人經(jīng)水不止,右尺脈按之空虛,屬氣血俱脫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崭箷r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以上就是對于升陽舉經(jīng)湯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益胃升陽湯這種中藥方劑。
【別名】升陽益胃湯(《仁術(shù)便覽》卷四)。
【處方】柴胡 升麻各1.5克 炙甘草 當歸身(酒洗)陳皮各3克 人參(去蘆)炒神曲各4.5克 黃耆6克 白術(shù)9克 生黃芩少許
【功能主治】益氣升陽,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治婦人經(jīng)候不調(diào),經(jīng)來量多,色黑有塊,大便水泄,日二三次,飲食減少,食罷煩心,身體消瘦。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每服6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益胃升陽湯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下一定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xiàn)在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調(diào)胃升陽湯這種方劑。
【處方】大熟地5錢(炒松),粉葛根1兩半,白芍藥1兩半,紫厚樸1錢半,冬白術(shù)1錢半(炒焦),廣木香1錢,白云苓3錢,廣藿香3錢。
【功能主治】孕婦吐瀉垂脫,脈未脫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妊娠暑伏三焦,傷寒邪而吐瀉并作,手足厥冷,勢已垂危,胎孕難安矣。熟地補血以滋沖任,炒松兼去陰中之濕;白術(shù)健脾以護胎元,炒焦兼去腸胃之濕;葛根升陽以解陽明之邪;白芍斂陰以和厥陰之血;木香調(diào)氣醒脾胃;厚樸散滿通陽氣,茯苓滲濕和脾;藿香快胃祛暑。水煎溫服,俾寒暑并解,則脾胃調(diào)和而陽氣通行,肢體無不溫,吐瀉無不止,何胎孕有不安之患哉。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對于調(diào)胃升陽湯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升陽散火湯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柴胡升麻湯(《蘭室秘藏》卷下)。
【處方】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 白芍藥 人參 各15克 甘草(炙)柴胡各9克 防風7.5克 甘草(生)6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升陽散火。治血虛或胃虛過食冷物,陽氣郁遏于脾,肌膚灼熱,或骨蒸潮熱,捫之烙手。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溫服,不拘時。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寒涼之物。
【摘錄】《內(nèi)外傷辨》卷中
通過文章我們對升陽散火湯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升陽散火湯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該胡亂服用。
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升陽益胃湯。
【別名】益胃湯(《醫(yī)級》卷八)。
【處方】黃耆60克 半夏(湯洗,脈澀者用)人參(去蘆)甘草(炙)各30克 獨活 防風 白芍藥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澤瀉(不淋勿用)白術(shù)各9克 黃連3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jié)腫,口苦舌干,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diào),小便頰數(shù);兼見肺病,灑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棗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飯、午飯之間溫服。
【備注】方中人參、黃耆、白術(shù)、甘草補益脾胃之氣;柴胡、防風、羌活、獨活升舉清陽,祛風除溫;半夏、陳皮、茯苓、澤瀉、黃連除濕清熱。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升陽,清熱除濕之功。
【摘錄】《內(nèi)外傷辨》卷中
看了上文對升陽益胃湯的介紹,我們應該明白要想讓身體快些好起來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要在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