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膈消食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相信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只有進(jìn)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dá)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快膈消食丸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快膈消食丸,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快膈消食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快膈消食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別名】消乳丸(《普濟(jì)方》卷三九三)、消食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處方】縮砂仁 橘皮 京三棱 莪術(shù) 神曲 麥芽各15克 香附子30克(略炒)
【制法】上藥研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乳食積滯。
【用法用量】食后用白湯送下。
【摘錄】《直指小兒方》卷三
【處方】三棱(煨)5錢,蓬莪術(shù)(煨)5錢,縮砂(去殼)5錢,白術(shù)5錢,神曲(炒)5錢,麥糵(炒)5錢,香附(炒)1兩(一方加炒枳殼2錢)。
【制法】上為末,蒸餅為丸。
【功能主治】宿食停滯,肚脹腹痛。
【用法用量】生姜湯送下。
【摘錄】《誠書》卷十
【別名】消乳丸、消食丸
【處方】縮砂仁半兩,橘皮(炒)半兩,京三棱半兩,蓬莪術(shù)(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麥糵(炒)半兩,香附子半兩,甘草(炙)半兩(一方無甘草)。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消積滯,化乳食。主宿食停滯,腹脹疼痛。
【用法用量】消乳丸(原書同卷)、消食丸(《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九三引《湯氏寶書》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快膈消食丸的知識,大家應(yīng)該大致都清楚了快膈消食丸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ys630.coM延伸閱讀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biāo)?,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沉檀快膈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dāng)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香附子1斤,丁皮半斤,甘草1斤,桂枝4兩,甘松4兩,莪術(shù)4兩,益智仁4兩,檀香4兩,丁香4兩,藿香2錢,姜黃2錢,沉香1兩,山果子4兩。
【制法】上為末;用砂仁杵碎,取仁作母,豆粉1斤4兩,炒黃色,和勻,加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食所傷,胸膈痞悶,氣逆吐痰,口吐酸水。
【用法用量】每服5-7丸,加數(shù)丸亦可,細(xì)嚼,以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五三引《德生堂方》
沉檀快膈丸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fēng)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快膈湯。
【處方】青橘皮4兩,鹽1兩(分作4份,1份用鹽湯浸青橘皮一宿,漉出,去瓤,又用鹽3份一處拌勻,候良久,銚子內(nèi)炒微焦,為末)。
【功能主治】膈下冷氣,及酒食飽滿。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茶末半錢,水1盞,煎至7分,放溫常服。不用茶煎,沸湯點(diǎn)亦妙。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經(jīng)驗后方》,名見《普濟(jì)方》卷一八四
【處方】白芍1兩,當(dāng)歸1兩,熟地1兩,柴胡1錢,甘草1錢,生地2錢,麥冬2錢,枳殼3錢,半夏3錢。
【功能主治】舒肝解火,補(bǔ)腎濟(jì)水。主肝火郁結(jié)不伸,悶煩躁急,吐痰黃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六
【別名】紫姜湯
【處方】生姜2斤(切片,米泔浸3日,曬令半干),丁香皮3兩(銼),甘草6兩(切如大豆),鹽半斤。
【制法】上以凈銚一枚,先入鹽炒熟;次下姜,候姜稍干脆;次下甘草,炒色赤;次下丁香皮同炒,不得焦紫色為度。乘熱入新瓷瓶,密封不得透氣,三日后開,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飲酒過多,胸膈不快,嘔吐涎沫。
【用法用量】每服1錢,佛湯點(diǎn)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
【處方】人參(去蘆)1兩,青皮(去白)1兩,縮砂仁1兩,烏藥1兩,良姜(銼,用東壁土炒)1兩,香附子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順氣和中,消導(dǎo)宿滯。主胸膈不快,飲食少進(jìn)。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溫鹽湯調(diào)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別名】快膈散
【處方】白術(shù)(炒)1兩,丁香2錢半,香附子(炒)2錢半,草果仁半兩,訶子(炮)半兩,半夏(湯泡2次)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胃脘停痰,膈中留飲,心頭不快,時復(fù)有聲,或飲食后、或早起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快膈散(《普濟(jì)方》卷一六六)。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經(jīng)驗良方》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快膈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yīng)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xí)慣比什么都管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五膈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麥門冬 甘草各150克 蜀椒 遠(yuǎn)志 桂心 細(xì)辛各90克 附子45克 人參120克 干姜60克
【制法】上九味,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憂膈、氣膈、食膈、飲膈、勞膈,苦心滿,不得氣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堅滿,大痛欲吐,吐即愈,飲食不得下,甚則手足冷,上氣咳逆,喘息短氣。
【用法用量】先噙化1丸。喉及胸中當(dāng)熱,藥力稍盡,再含1丸,日三次,夜二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處方】大黃 牽牛 木香各30克 陳皮(去白,焙干)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逐飲消痞。治留飲停積,胸膈痞滿。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冷水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知道了五膈丸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五膈丸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眾所周知,利膈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利膈丸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了利膈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人參利膈丸(《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處方】木香21克 檳榔23克 厚樸(姜制)60克 人參 藿香葉 當(dāng)歸 炙甘草 枳實(麩炒)各30克 大黃(酒浸,焙)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和丸,或少用蒸餅亦可,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中不利,痰嗽喘滿;脾胃壅滯,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諸飲下。
【摘錄】《醫(yī)學(xué)發(fā)明》卷一
【處方】牽牛120克(生)槐角子30克(炒)木香30克 青皮30克 皂角(去皮,酥炙)半夏(洗)各60克
【制法】上藥研細(xì)末,生姜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氣滯,喘滿咳嗽,脘痞腹脹,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用白開水送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黃芩(生)1兩,黃芩(炒)1兩,黃連5錢,南星5錢,半夏5錢,枳殼3錢,陳皮3錢,白術(shù)2錢,白礬5分,澤瀉5錢,神曲(炒)。
【功能主治】除痰利膈。主痞證。
【用法用量】方中神曲用量原缺。
【摘錄】《脈因證治》卷下
【處方】半夏3兩(湯洗7遍去滑,為細(xì)末,生姜汁和作餅子,焙干用),前胡(去蘆頭)1兩,赤茯苓(去黑皮)、檳榔(銼碎)、百合、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干)、訶黎勒(煨,去核)、桔梗(炒)、枳殼(去瓤,麩炒微黃)、人參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痰飲,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食后溫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處方】黑牽牛4兩(半生半熟),青橘皮(去白)半兩,槐角子半兩,皂角(不蛀、肥者,去皮子,涂酥炙)2兩,齊州半夏(湯浸洗7次,切,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風(fēng)盛痰實,喘滿咳嗽,風(fēng)氣上攻。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要疏風(fēng)痰,加至30-40丸。小兒風(fēng)涎痰熱,可作小丸,量多少與之。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六引《保生信效方》
【處方】檳榔(銼)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牽牛子(微炒)4兩,木香半兩,干姜(炮)1分,枳殼(去瓤,麩炒黃色)2兩,半夏(湯浸7遍,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正氣,利心胸,行壅滯。主留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牽牛子4兩(一半生,一半熟),不蛀皂角(涂酥,炙令香熟)2兩。
【制法】上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不順,胸膈壅塞,頭昏目眩,涕唾痰涎,精神不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荊芥、姜湯送下。
【摘錄】《博濟(jì)》卷二
【處方】牽牛子(微炒)4兩,皂莢(去皮,酥炙)4兩,白礬(燒令汁枯)1兩,半夏(湯洗去滑7遍)2兩,葶藶子(隔紙炒)2兩,丹砂(研)1兩,鉛白霜1兩。
【制法】上為末,生姜自然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痰癖,胸膈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荊芥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制野軍4兩,檳榔4兩,萊菔4兩,木香2兩,茅術(shù)2兩,陳皮2兩,厚樸2兩,果仁2兩,枳殼2兩,砂仁2兩,山楂2兩,神曲2兩,麥芽2兩,桔梗2兩,青皮2兩,藿香2兩,甘草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2錢1分。
【功能主治】開瘀順氣,消食化痰。主肝瘀胃熱,發(fā)為結(jié)胸,胸脘疼痛,咯氣食少,肝氣橫逆,閉塞于胸,胸脅串疼,氣促息急,濕蘊(yùn)脾肺,痰如蛋清,漉漉有聲,氣喘咳嗽;食積結(jié)滯,中脘脹硬,大便閉塞,嘈雜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油膩物。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利膈丸結(jié)合了幾種中藥材的功效,將治病和調(diào)理身體進(jìn)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利膈丸也是藥,所以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遵醫(yī)囑哦。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fēng)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寬膈丸。
【處方】木香 京三棱(炮)青皮各15克 半夏90克(湯洗七次)大腹子7.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姜汁糊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理氣寬膈,化痰降逆。治氣滯痰阻,胸膈痞塞,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時用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
【處方】麥門冬(去心)5兩,甘草(炙)5兩,人參4兩,川椒(炒出汗)3兩,遠(yuǎn)志(去心,炒)3兩,細(xì)辛(去苗)3兩,桂心3兩,干姜(炮)1兩,附子(炮)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情郁結(jié),膈塞不通,食冷物即發(fā),其病緊痛欲吐,食飲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氣,或上氣喘急、嘔逆。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米湯送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六
【處方】木香半兩,京三棱(炮)半兩,青皮半兩,半夏3兩(湯洗7次),大腹子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姜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不升降,胸膈結(jié)痞。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卷八
在了解了寬膈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由于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xí)慣有很大的變化,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jìn)行調(diào)理,中醫(y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分膈丸,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人參1兩,檳榔2個,肉豆蔻仁2個,木香1兩,茯苓1兩,水銀4兩(水煮1伏時,棗肉內(nèi)研星盡),沒藥1兩,青橘1兩,當(dāng)歸8兩,不蛀皂角1挺,麒麟竭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分一半,別入燈上燎者巴豆21個,杏仁21個,同用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dú)饧耙磺蟹e聚敗血為病,以及產(chǎn)后注懣,心腹疾涎,腹秘不通。
【用法用量】一半藥末只煉蜜為劑,杵1000下。吃時旋丸小豆大,并每服5-7丸。湯使臨時。
【摘錄】《雞峰》卷十七
分膈丸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基本上一提到辰砂利膈丸,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辰砂利膈丸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天南星(炮)2兩,白茯苓2兩,干生姜2兩,生犀2兩,半夏半斤,白礬3兩(一半生,一半枯),干山藥3兩,皂角1斤(去皮子弦,水3斤,熬膏子)。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皂角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胸膈痞滿,痰飲氣滯,上焦窒塞,肺氣不利,咳嗽喘滿,嘔吐痰涎,咽(口益)不利,風(fēng)熱相搏,頭目昏痛,精神困倦。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看了上面文章關(guān)于辰砂利膈丸的介紹,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yǎng)生之道,科學(xué)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用過或者聽說過沉香利膈丸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沉香利膈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沉香5錢,木香5錢,牙皂(火燒,去皮弦)、陳皮2兩,青皮2兩,莪術(shù)2兩,牽牛(炒,頭末)1兩,大黃1兩半,蓽澄茄5錢,麥芽1兩,神曲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氣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陳皮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八一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沉香利膈丸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dú)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jìn),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xì)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消食丸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縮砂仁 陳皮 三棱 蓬術(shù) 神曲 麥蘗(炒)丁香7.5克 香附子(米泔浸)枳殼(炒)檳榔 烏梅各15克
【制法】上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寬中快氣,消乳化積。治小兒乳食不消。
【用法用量】食后紫蘇湯下20~20丸。
【摘錄】《嬰童百問》卷一
【處方】山楂 神曲(炒)麥芽(炒)蘿卜子 青皮 陳皮 香附各60克 阿魏30克(醋浸,另研)
【制法】湯泡蒸餅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滯。治一切食積停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姜湯下。
【摘錄】《岳全書》卷五十四
對于消食丸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牛黃涼膈丸這款方劑。
【處方】牛黃(研)30克 南星(牛膽制)23克 甘草(爁)300克 紫石英(研,飛)麝香(研)龍腦(研)各150克 牙消(枯過研細(xì))寒水石粉(煅)石膏(細(xì)研)各600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30克作30丸。
【功能主治】治風(fēng)壅痰實,蘊(yùn)結(jié)不散,頭痛面赤,心煩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臥不安,頷頰赤腫,口舌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溫薄荷、人參湯嚼下。小兒平常服半丸,急驚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對于牛黃涼膈丸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yán)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