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枯藥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枯藥的方劑。
【處方】赤腳蜈蚣1條(香油煎酥,紙上挹干),乳香2錢,沒藥2錢,麝香5分,粉霜5分,人指甲5錢。
【制法】上除麝香另研,余俱用泥裹煨干為末。
【功能主治】枯痔。主痔。
【用法用量】以鵝毛管盛藥吹患處。如有水,即時出盡,不疼,其物結(jié)1硬丁,用線系在上揭落之。
【摘錄】方出《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七,名見《醫(yī)部全錄》卷二○八
【別名】獨圣散、枯痔散
【處方】好白礬4兩,生砒2錢半,朱砂1錢(生研,令10分細)。
【制法】上為細末,將生砒安在建盞中,次用白礬末蓋之,用火煅令煙絕,其砒盡隨煙去,只是借砒氣于白礬中,將枯礬取出,研為細末,須是研令十分細。
【功能主治】枯痔。主痔瘡。
【用法用量】獨圣散(《普濟方》卷二九六)、枯痔散(《外科十三方考》)。此藥只是借用砒氣,又有朱砂在內(nèi)少解砒毒,所以不甚疼痛者,蓋非專用毒藥也。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引《李防御五痔方》
通過以上介紹,對枯藥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枯藥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ys630.coM延伸閱讀
說起法制枯藥,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法制枯藥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別名】枯痔散
【處方】信1兩,白礬3兩(為末),巴豆5粒(去殼),飛丹5錢,朱砂(臨時生用)5錢。
【制法】先將礬1兩半安瓦盆中,隨將信摻在礬上,再將礬覆上,火熬枯,取出為末,加朱砂末5錢,和勻,研細未如塵。
【功能主治】痔瘡。
【用法用量】先用魚腥草煎湯洗凈,每用少許點上,少頃黃水漸出,1日夜3-4次。如無魚腥草,或荼(艸糜)花、或野薔薇花、紅白槿樹花代之,或甘草湯亦可。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二○八引劉河間方
看完了本文對法制枯藥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導(dǎo)讀:枯礬又名煅白礬,無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細密縱棱,有玻璃樣光澤,是消痰止瀉的常用藥物,枯礬的功效與作用繁多,下面就簡單的概括下。
枯礬的功效:
枯礬的功效有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枯礬的作用是治癲癇、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等,枯礬的別名有石涅、礬石、羽涅、羽澤、涅石、礬石、理石、白君、明礬、雪礬、云母礬、生礬,枯礬的用藥禁忌有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枯礬。
別名:石涅、礬石、羽涅、羽澤、涅石、礬石、理石、白君、明礬、雪礬、云母礬、生礬。
性味:酸澀、寒、有毒。
歸經(jīng):入肺、脾、胃、大腸經(jīng)。
功效: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殺蟲。
主治:癲癇,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黃疸,黃腫,胃、十二指腸潰瘍,子宮脫垂,白帶,瀉痢,衄血,口舌生瘡,瘡痔疥癬,水、火、蟲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1~5克。外用:研末撒或調(diào)敷。
醫(yī)學(xué)典籍對于枯礬的作用記載:
1、枯礬治中風(fēng)痰厥,四肢不收,氣閉膈塞者:白礬一兩,牙皂角五錢。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diào)下,吐痰為度。(《綱目》)
2、枯礬治初中風(fēng)失音不語,昏冒不知人,先宜吐風(fēng)痰,令省覺:白礬二兩(生用),生姜一兩(連皮擦碎,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上二味,先細研白礬為末,入濃煎生姜湯研濾。分三服,旋旋灌,須臾吐出痰毒,眼開風(fēng)退,方可救治。若氣衰力弱,不宜用猛性藥吐之,設(shè)吐得痰毒,別增疾。(《圣濟總錄》白礬散)
3、枯礬治癲狂因憂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絡(luò)心竅者:白礬三兩,川郁金七兩。二藥共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湯下。(《本事方》白金丸)
4、枯礬治風(fēng)痰癇?。荷椎\一兩,細茶五錢,為未,煉蜜丸如梧子大。一歲十丸,茶湯下。大人五十九,久服痰自大便中出。(《衛(wèi)生雜興》化痰丸)
5、枯礬治喉痹、乳蛾、喉風(fēng):明礬二兩,膽礬五錢。上研為極細,吹患處。(《普濟方》吹喉散)
6、枯礬治急喉閉:白礬三錢,巴豆三個(去殼,作六瓣)。上將礬于銚內(nèi),慢火熬化為水,置巴豆其內(nèi),候干去巴豆,取礬研為末,每用少許,吹入喉中。(《玉機微義》白礬散)
7、枯礬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明礬九份,淀粉一份。用冷水做丸,如黃豆粒大小。每日服三次,每次二至三錢。(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8、枯礬治肺壅熱,止喘嗽,化痰涎,利胸膈,定煩渴:白礬(枯)、熟干地黃(焙)、玄參,知母(焙)、貝母(炒)、訶黎勒皮各一兩。上六味,搗羅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生姜、棗湯下,食后臨臥時服。(《圣濟總錄》白礬丸)
9、枯礬治婦人遺尿不知:礬石(熬)、牡蠣(熬)各三兩,上二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千金翼方》)
10、枯礬治腸炎:明礬研末,裝入膠囊。每天服二次,每次兩個膠囊,溫開水送下。(遼寧《中草藥新醫(yī)療法濟科選編》)
11、枯礬治黃腫水腫:明礬二兩,青礬一兩,白面半斤。三味同炒令赤色,醋煮米糊丸,棗湯下三十丸。(《急救仙方》推車丸)
12、枯礬治婦人經(jīng)水閉不利,藏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棗核大,內(nèi)藏中,劇者再內(nèi)之。(《金匱要略》礬石丸)
13、枯礬治休息痢久不止,日漸黃瘦:白礬四兩(燒令汁盡),硫黃二兩,消石一兩。上藥同研,于銚子內(nèi),火上溶成汁,侯冷,研令極細,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十丸。(《圣惠方》白礬丸)
14、枯礬治蛔蟲病、蟯蟲?。喊椎\五分,紅蔥三寸,花椒二十一粒。每日一劑,煎服二次。(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15、枯礬治嬰孩小兒伏暑泄瀉:礬(凈瓦盆合定,用火煅過)八兩,為極細末,煮醋面和丸,如黍米大,用木瓜煎湯,食后服。(《補要袖珍小兒方論》玉華丹)
16、枯礬治老人久瀉不止: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一兩(燒灰)。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diào)下二錢。(《圣惠方》訶黎勒散)
17、枯礬治齒龂間津液、血出不止:礬石一兩(燒),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血,乃含之。已后不用,朽人牙根。(《千金方》)
18、枯礬治小兒重舌舌強:白礬半兩,桂心一分。上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干敷舌下,日三上。(《圣惠方》)
19、枯礬治心氣疼痛:醋一盞,加生白礬一小塊,如皂子大,同煎至七分,溫服。(《儒門事親》)
20、枯礬治反胃嘔吐:枯白礬三兩,蒸餅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服十五丸。(《普濟方》)
21、枯礬治目翳及胬肉:礬石上上白者,納如黍米大于翳上及胬肉上,即令淚出,以綿拭之,令得惡汁盡,日一,其疾逐惡汁盡,日日漸自薄。好上上礬石,無過絳礬色明凈者,慎如療眼常法。(《千金翼方》礬石散)
22、枯礬治赤目風(fēng)腫:甘草水磨明礬敷眼胞上效,或用枯礬頻擦眉心。(《瀕湖集簡方》)
23、枯礬治爛弦風(fēng)眼:白礬(煅)一兩,銅青三錢,研末,湯泡澄清,點洗。(《永類鈐方》)
24、枯礬治小兒鵝口并噤:白礬-分(燒灰),朱砂末一分。上藥,和研極細。敷兒舌上,日三上,以亂發(fā)洗舌上垢,頻令凈,(《圣惠方》白礬散)
25、枯礬治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枯礬二錢,冰片四分,五倍子五分。共研細末。將外耳道膿性分泌物用棉棒擦干后,吹入上藥,一日三次。(《全展選編五官科》)
26、枯礬治瘰疬已取下:五倍子一兩,礬石半兩。上二味,為末。每用二錢匕,沸湯一碗,調(diào)勻令洗,湯溫即止,每淋洗了,用軟帛裹干,用生肌藥摻于瘡口上。(《圣濟總錄》)
27、枯礬治刀斧金瘡:白礬,黃丹等分。為末敷之。(《急救仙方》)
28、枯礬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白礬燒灰,細研敷之。(《圣惠方》)
29、枯礬治一切瘡癰惡毒(先服此丸護膜托里,使毒不攻心),或為毒蟲蛇犬所傷:黃蠟二兩,白礬一兩。先將蠟溶化,侯少冷,入礬和勻,為丸。酒下,每服十丸、二十丸,漸加至百丸則有力。瘡愈后服之亦佳。加雄黃名雄礬丸,治蛇、犬、蟲咬毒。(《醫(yī)方集解》蠟礬丸一名黃礬丸)
30、枯礬治疔腫惡瘡:白礬(生用)、黃丹各等分。上各另研,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三棱針刺瘡見血,待血盡上藥,膏藥蓋之。(《衛(wèi)生寶鑒》二仙散)
31、枯礬治黃水瘡:枯白礬、熟松香、黃丹。三味等分,研極細末,真芝麻油調(diào)涂患處。(《本草原始》)
32、枯礬治疥:白礬(燒灰)一兩,硫黃一兩(細研),胡粉一兩,黃連一兩,雌黃一兩(細研),蛇床子三分。上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以豬膏和如稀面糊,每以鹽漿水洗,拭干涂之。(《圣惠方》白礬散)
33、枯礬治腋下胡臭:礬石絹袋盛之,常粉腋下。(《綱目》)
34、枯礬治婦人陰癢脫:礬石,熬,末之。每日空腹酒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翼方》)
35、枯礬治燒傷:明礬、五倍子等量,芝麻油適量。將明礬、五倍子研成細末,麻油調(diào)成糊狀。涂患處。(《新疆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36、枯礬治鼻中患肉,不聞香臭:燒礬石末,以面脂和,綿裹著鼻中,數(shù)日息肉隨藥消落。(《千金方》)
37、枯礬治鼻痔臭不可近,痛不可搖:白礬(煅枯)二錢,硇砂五分。共為細末,每用少許點上。(《醫(yī)學(xué)心悟》白礬散)
38、枯礬《綱目》:礬石之用有四:吐利風(fēng)熱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諸血痛,脫肛,陰挺,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治痰飲,泄痢,崩、帶,風(fēng)眼,取其收而燥濕也;治喉痹癰疽,蛇蟲傷螫,取其解毒也。
枯礬用藥禁忌:
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枯礬。
以上是對于枯礬的功效與作用的講述,更多有關(guān)枯礬方面的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中醫(yī)中藥頻道,或者在站內(nèi)搜索枯礬可以知道更多。
說起中藥材,種類非常的多,只要是動植物在中醫(yī)學(xué)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藥材就可以治療一些疾病??莨R彩且晃吨兴幉模饕委熆人浴⒀屎砟[痛、大便不通、口舌生瘡等疾病??莨5墓πc作用非常的多,可以搭配蘇葉、桑葉、甘草、魚腥草等一起入藥治療疾病。
一、桔梗功效與作用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葉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大便不通,口舌生瘡,口赤腫痛。
【應(yīng)用】
1、桔梗配蘇葉:桔??嘟敌灵_,能宣肺散邪;蘇葉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配伍合用,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之力益強,多用治風(fēng)寒外感,肺氣不宣之咳嗽氣喘。
2、桔梗配桑葉的功效與作用、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牛蒡子:梗理宣肺祛痰,桑葉、菊花、牛蒡子疏風(fēng)清熱止咳,配伍用治風(fēng)熱咳嗽。
3、桔杯配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枯梗宣肺祛痰 ,半夏燥濕化痰。配伍合用,可調(diào)暢氣機,化痰止咳,用治咳嗽痰多,不易咯出者。
4、桔梗配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桔梗宣肺祛痰利咽甘草解毒潤肺利咽,合用治咽喉腫痛。風(fēng)寒束肺者,加配荊芥、防風(fēng)的功效與作用;風(fēng)熱襲肺者,加配蟬蛻、牛蒡子;熱毒盛者,加配山豆根、馬勃、白僵蠶:陰虛火旺者,加配玄參、麥門冬;失音聲啞者,加配訶子、木蝴蝶。
5、桔梗配魚腥草:桔梗有祛痰排膿作用,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入肺清熱化痰排膿,可加強泄邪解毒排膿之功用治肺癰咳唾膿痰腥臭者。
6、桔梗配枳殼:桔梗開肺、利氣、祛痰,以升提上行之力為最,枳殼苦溫,功能降氣消脹,寬胸快膈,以下降行散為著。兩藥配伍,一升一陣,一宣一散,桔梗開肺氣之郁,并可引苦泄降下之枳殼上行于肺,枳殼降肺氣之逆,又能助桔梗利膈寬胸,具有升降氣機、宣郁下痰、寬胸利膈作用。肝郁氣滯,氣機不利而見肺氣不降,咳嗽痰喘,胸脫滿悶,院脹不適,大便不利等。而痰阻氣滯所致冠心病胸悶脅痛可用之以開痹寬胸通陽肺脾氣機不利,清濁不分之腎炎蛋白尿可用之以疏通雍滯,宣肺運脾,分清別濁。
7、桔梗配大黃:桔梗為舟楫之劑,能載藥上行,多用治胸膈以上疾病,而肺合大腸為表里,桔梗開肺氣之功又能助腑氣通行;大黃苦寒泄熱,可上治焦風(fēng)熱頭痛,口舌生瘡,口赤腫痛,亦能下治熱結(jié)便秘、痢疾。兩藥合用,可上清頭日,下通腑氣。
8、桔梗配五苓散:桔梗開利肺氣,肺為水之上源,合通陽化氣利水之五菩散,用治氣化不利,水氣停蓄而小便癃閉者,可使水道通調(diào),水濕下行。
茶枯是我們生活中不常見的東西,它是由山茶樹上的油茶果實,經(jīng)過壓榨之后剩下的余渣。茶枯里面含有一種名叫皂角甙素的物質(zhì),它能夠?qū)λ锏乃镞M行毒殺;而且其里面所含有的粗蛋白和多種氨基酸對魚類非常有益處;所以近來大多數(shù)水產(chǎn)養(yǎng)殖都會使用茶枯。
茶枯餅和茶枯液對害蟲有很好的胃毒和觸殺作用,可廣泛在蔬菜、水稻、果樹、茶葉、花卉等作物上使用,防治蝸牛、田螺、螞蟥、稻飛虱、稻葉蟬、紅薯小象甲等害蟲。無污染、無殘毒、耐貯耐用,藥效長久。
防治蝸牛用茶枯3~4公斤搗碎,加水浸泡8小時后,取濾液加水50~75公斤噴灑。與肥料混合做基肥,兼治地下害蟲如防治小象甲、蠐螬、螻蛄等,用茶枯15~20公斤/畝,磨粉,加水漚浸7天,加草木灰50公斤/畝,拌勻,在蔬菜播種或定植前做基肥施用。
防治螻蛄直接用茶枯餅?zāi)コ煞?,在播種前作基肥施用。防治蝸牛和蛞蝓將茶枯餅搗碎,用雙層紗布包好,按茶枯和水1∶4的比例加入溫水,浸泡半小時,并揉搓制得茶枯原汁液。在蝸牛和蛞蝓爬附葉片后,用原液對水稀釋500~1000倍,選晴天或陰天下午噴霧。在蝸牛和蛞蝓發(fā)生季節(jié)只施藥2次即可。
可作農(nóng)藥輔助增效劑將茶枯浸出液加入農(nóng)藥中,能增強農(nóng)藥在作物及害蟲蟲體上的附著力,從而提高防治效果。方法是:每50公斤藥液中加250~300克茶枯的浸出濾液,充分混勻后噴施。茶枯浸出液一般不宜與酸性農(nóng)藥混用。但在速效、內(nèi)吸性的農(nóng)藥中加入茶枯,能提高藥殺效果。注意必須現(xiàn)混現(xiàn)用,不宜久置。此外,用茶枯浸出液噴灑植株,對蚜蟲和紅蜘蛛的防治效果也很好。蚯蚓在蔬菜育苗時對種子出苗不利,可用茶枯水殺滅。
古代傳統(tǒng)洗頭用茶籽餅。茶粕中含有茶皂素、蛋白質(zhì)、天然茶油等,長期使用有止屑、止癢、去油、殺菌、修復(fù)
受損發(fā)質(zhì)的功效,還有明顯的烏發(fā)生發(fā)作用是大自然最佳的清潔劑之一。洗頭方法:每次用量50克左右,用紗布袋包起來,放入沸水中煮十分鐘左右?;蛘甙巡及旁趧偀_的水中浸泡,浸至水變?yōu)椴韬稚疁剡m宜時,可開始用手拿著布包反復(fù)揉搓,使茶枯里面的成分盡快散發(fā)出來。洗發(fā)時,水溫可以適當(dāng)高些,盡量讓頭發(fā)多浸泡在茶枯水里,這樣有利于茶枯中的有效成分更快地進入到頭發(fā)中,也可以拿著布包在頭上擦拭,適當(dāng)按摩,最后再清洗干凈。
取暖:茶籽餅由于壓榨后,里面仍然含有少許油氣,南方有些地區(qū),用來等冬天取暖使用,功能和木炭一樣,且比木炭的保暖時間要長!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茶枯的功效有什么,在平時的時候主要是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過也可以通過洗頭來調(diào)理發(fā)質(zhì),在平時的時候可以每次洗頭的時候使用,經(jīng)過長期的使用后,會讓頭發(fā)的質(zhì)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另外還有取暖的功效。
疾病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們總是為自身的健康狀況擔(dān)憂,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時積累一些醫(yī)藥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中藥方劑由于對人體的副作用極小,成為了首選??莸\散就是這樣的一種,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枯礬15克 石膏(煅)輕粉 黃丹各9克
【制法】共研為末。
【功能主治】治腳丫濕癢。
【用法用量】溫湯洗凈,搽之即愈。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枯礬 龍骨各6克 黃丹4.5克 麝香0.3克 干胭脂2.1克(如無,亦可不用)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聤耳流膿。
【用法用量】先以棉簽拭去膿,后以鵝毛管盛藥入于耳中。
【摘錄】《靈驗良方匯編》卷一
【別名】白龍骨散
【處方】白礬(煅)、白龍骨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嬰兒因剪臍,風(fēng)傷于外,致臍瘡不干。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敷之。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
【處方】臭花娘子草根(水浸1宿,搗汁)。
【制法】以枯白礬研細,入汁內(nèi),曬干,再取汁如前,數(shù)次其礬色綠,研細收貯。
【功能主治】爛喉痧。
【用法用量】爛喉痧每服5分,開水沖下,庶可出痰;如癥重者,須連服下7次,以嘔痰為度,立見消腫;凡遇喉風(fēng),吹喉取吐亦可。
【摘錄】《經(jīng)驗方》卷下
【處方】枯礬1錢,制僵蠶1錢,硼砂3分,薄荷3分,大梅片1分,雄精1錢,膽礬1分,山豆根2分,苦甘草1分。
【制法】上為散,加麝香少許。
【功能主治】開痰閉。主一切風(fēng)火喉癥。
【用法用量】吹之。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黃柏末、枯礬末。
【功能主治】疳、臁瘡。
【用法用量】和勻。干搽瘡上。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
【處方】白礬(枯)半錢,腦子1字(別研)。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五痔,癢多痛少,或膿或脹,或漏血不止。
【用法用量】先用魚腥草煎湯,放溫洗痔,次用藥少許摻患處。
【摘錄】《濟生》卷八
【處方】黃連7個,玄胡索7個,飛礬1塊(如錢大)。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口瘡。
【用法用量】搽口上。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處方】燒棗子(存性)、枯白礬。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疳瘡。
【用法用量】干用油調(diào),濕則干敷。如不效,再加五倍子(存性)、青黛。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
【處方】枯礬。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痰暈。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生姜湯調(diào)下。吐之立愈。
【摘錄】《赤水玄珠》卷十六
上文是關(guān)于枯礬散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枯瘤膏。
【處方】草烏4兩,川烏2兩,干桑耳1兩半,桑朽木1兩半,礦石灰1碗,桑柴灰1碗,蕎麥秸灰1碗。
【制法】上將草烏、川烏、桑耳、桑朽木共燒成灰,和礦石灰、桑柴灰、蕎麥秸灰一處,裝入酒漏內(nèi),以棕塞其漏竅,用水1斗煎滾淋汁,慢火熬濃,以10碗取1碗為度,以厚實瓷器收貯,密封固。
【功能主治】六瘤、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如用,入礦石灰調(diào)勻為糊,點瘤頂上,以濕紙數(shù)重貼藥上,如若未干不須貼,若留久藥干,以唾調(diào)涂。直待十分黑腐,以刀剪刮取之,腐肉未盡,又點又刮,如怕剪刮者,卻用井金散點之,以漸腐爛自去,不用針刀,后卻以膏藥貼之,去盡腐肉為度。
【摘錄】《準繩·瘍科》卷五
【處方】甘草。
【制法】煎膏。
【功能主治】小瘤。
【用法用量】筆蘸涂瘤傍四圍,干后復(fù)涂,共3次;然后以大戟、芫花、甘遂等分為末,醋調(diào),別筆涂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處。次日縮小,又以甘草膏小暈3次,中間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法,自然焦縮。
【摘錄】方出《得效》卷十九,名見《仙拈集》卷四
【別名】枯瘤子藥
【處方】草烏半斤,川烏4兩,干桑耳3兩,桑朽木3兩,細白石灰3碗(陳者),桑柴灰2碗。
【制法】上藥燒令存性,同二灰研勻,用水1桶淋汁,如法熬成膏。
【功能主治】瘤。
【用法用量】枯瘤子藥(《普濟方》卷二九四)。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枯瘤膏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枯痔散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紅砒(放舊瓦上火煅白煙將盡取起)枯礬各3克 烏梅(燒存性)6克 白靈藥1.5克
【制法】研細末。
【功能主治】治痔瘡。
【用法用量】用時以口津調(diào)涂痔上,一日二次。初敷不腫,五六日出臭水,出盡,其痔干枯,不用上藥。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白砒5錢,白礬1兩5錢,硼砂2錢,雄黃2錢,硫黃2錢。
【制法】上為末。以砂罐1只,先將前4味放入罐中,封固扎好,架于爐上燒之,視其青煙已盡,白煙剛起時,用箸于封口紙上戳一豆大之孔,將硫黃從孔中傾入罐中,看紙上掛牌時,即為火候適度之征,將罐移開火爐,冷后取藥,研末備用。
【功能主治】痔瘺。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引黃濟川方
【處方】白砒2兩,白礬2斤,食鹽1兩,雄黃1兩,百草霜1兩,冰片4兩。
【功能主治】痔瘺。
【用法用量】先將前4味入罐煅過,取出,同后2味研末備用。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引陳慶華方
【處方】白砒1兩,枯礬5錢,明雄1兩,倭硫黃5錢。
【制法】先將前3味入砂鍋內(nèi),用泥固罐口,中開一孔,以火煅之,待孔中煙盡時,加入硫黃,如前封之,再煅至煙盡,取出研末備用。
【功能主治】痔瘺。
【用法用量】用時以蜂蜜調(diào)涂痔上,1日3次。黃水出盡,其核自落。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引周伯純方
【處方】白砒3錢,白礬1兩,白番鹵3錢。
【制法】上為末,入紫泥罐內(nèi),將鹽泥封固罐口,以炭火煅紅,視其青煙已盡,白煙將起,上下紅徹時,將罐取下,放于地上一夜,將藥取出,研末備用。
【功能主治】痔瘺。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
【處方】砒霜1兩,生白研2兩,輕粉4錢,蟾酥2錢。
【制法】先將砒、礬入鐵鍋中,以碗蓋密,煅2炷香時,冷定取藥細研,另研輕粉,蟾酥和勻用之。
【功能主治】蝕惡肉。主痔漏,惡瘡,頑肉死肌,腐不脫者。
【摘錄】《瘍科綱要》
【處方】明礬1兩,白砒3錢。
【制法】上為細末,入陽城罐內(nèi),外圍炭火,煉至煙起,煙即砒毒,人不可聞,候煙盡,礬枯去炭,次日取研至無聲為度。
【功能主治】痔瘡。
【用法用量】四圍搽之,不可使藥流入中孔,致令大痛。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處方】紅砒(放舊瓦上火煅,白煙將盡取起,凈末)1錢,枯礬2錢,真烏梅肉(燒存性)2錢,朱砂(飛凈)3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諸痔。
【用法用量】用時以口浸濕手指,蘸藥于痔頭痔身上搓燃,1日3次。初敷不腫,5-6日出臭水,出盡,其痔干枯,不用上藥,輕者7-8日全愈,重者半月收功。
【摘錄】《驗方新編》卷七
【處方】白礬2兩,蟾酥2錢,輕粉4錢,砒霜1兩,天靈蓋(青鹽水浸,煅赤,清水內(nèi)淬7次)4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入小新鐵鍋內(nèi),上用瓷碗密蓋,鹽泥封固,炭火煅至2炷香,待冷取藥,研極細末,鋁罐收貯。
【功能主治】枯痔。主痔瘡?fù)怀觥?/p>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蔥湯洗凈,用津唾調(diào)捻如錢厚,貼痔上令著,以薄綿紙挼軟掩上,卷束其藥,不使侵好肉上;若內(nèi)痔,至晚再換1次。至6-7日,其痔枯黑堅硬住藥,待其裂縫自落,換落痔湯洗之。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白砒5錢,白礬2兩,雄黃1錢,爐甘石2錢,冰片5分。
【制法】先將砒、礬研末,放入干燥砂罐底部鋪平,次加爐甘石末,再加雄黃于其上,每次加藥,必須鋪平,最后將罐口用皮紙密封,放在杠炭火上煅之,即可見濃煙透過皮紙冒出,待無煙時,將罐取放地上,俟冷卻后,取出藥物,同冰片研末備用。
【功能主治】痔瘺。
【用法用量】用時將需要藥末,加入適量清水調(diào)和,使成糊狀,涂于痔核之上。黃水流盡,痔核即落。
【摘錄】《外科十三方考》引林夢九方
【處方】鱉頭1個(漂凈,酥炙,研為細末,每4錢加白砒1兩),白礬2兩,輕粉4錢,凈蟾酥2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小鐵鍋1只,入藥在內(nèi),上用碗蓋,堿泥封固,炭火煅3柱香為度,研末。
【功能主治】枯痔。主痔瘡。
【用法用量】每日辰、午、申3時上藥3次。7-8日其瘡自落,后用玉紅膏、生肌散長肉收功。
【摘錄】《瘍科捷徑》卷中
上文介紹了枯痔散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
枯瘤散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枯瘤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枯瘤散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灰莧菜(即藜藿)(曬干,燒灰)120克 蕎麥(燒灰)120克 風(fēng)化石灰250克(三味和一處,淋汁750毫升,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藥)番木鱉3個(搗去油)巴豆60粒(搗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明雄3克 人言3克
【制法】上共為末,入前藥和勻,以瓷瓶收貯。
【功能主治】治血瘤、粉瘤。
【用法用量】以滴醋調(diào)勻,用新羊毛筆蘸藥點瘤當(dāng)頭,瘤有碗大,則點藥如龍眼核大,若茶杯大,則點藥如黃豆,干則頻頻點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發(fā)灰摻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燒灰摻之。外以膏護好,自然斂口收功。
【摘錄】《種福堂公選良方》卷四
【處方】灰莧菜(即藜藿,曬干,燒灰)半碗,蕎麥(燒灰)半碗,風(fēng)化石灰1碗。
【制法】3味和一處,淋汁3碗,慢火熬成霜,取下配后藥:番木鱉3個(搗去油),巴豆60粒(搗去油),胡椒19粒(擦去粗皮),明雄1錢,人言1錢。上為末,入前藥和勻,以瓷瓶收貯,不可見風(fēng)。
【功能主治】斂口收功。主血瘤、粉瘤
【用法用量】以滴醋調(diào)勻,用新羊毛筆蘸藥點瘤當(dāng)頭,瘤有碗大,則點藥如龍眼核大,若茶杯大,則點藥如黃豆大,干則頻頻點之。其瘤干枯自落。如血瘤破,以發(fā)灰摻之,粉瘤破,以白麻皮燒灰摻之,外以膏護好。
【摘錄】《種福堂方》卷四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枯瘤散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