搐鼻碧云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搐鼻碧云散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重的可導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搐鼻碧云散。
【別名】搐鼻通氣散
【處方】鵝不食草2錢,青黛1錢,川芎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眼目腫脹紅赤,昏暗羞明,癮澀疼痛,風癢鼻塞,頭痛腦酸,外翳攀睛,眵淚稠粘。結毒入于巔頂,以致頭疼脹痛如破者。
【用法用量】搐鼻通氣散(《內科摘要》卷下)。本方方名,《本草綱目》引作“碧云散”。
【各家論述】1.《原機啟微》:以鵝不食草解毒為君;青黛去熱為佐;川芎大辛,除邪破留為使。升透之藥也,大抵如開鍋蓋法,常欲使邪毒不閉,令有出路。然力少而銳,搐之隨效,宜常搐以聚其力,諸目病俱可用。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搐鼻碧云散,我們知道搐鼻碧云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搐鼻碧云散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Ys630.com相關知識
中醫(yī)學認為,鼻搐散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鼻搐散。
【處方】烏魚骨2錢,雄黃2錢,細辛2錢,蓽撥2錢,木香2錢,良姜2錢,胡椒2錢,石決明2錢,草決明2錢,龍腦少許,麝香少許,乳香少許,川芎2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眼目內浮翳膜,瘀肉,昏癢。
【用法用量】先含水1口,鼻搐藥末1字。吐了水,揉兩目20-30次,用角瓶角眼,一時間取下病根瘀肉脂膜見效,5-7次取盡浮暈。
【摘錄】《永樂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經(jīng)驗普濟加減方》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鼻搐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搐鼻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搐鼻散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搐鼻通天散(《醫(yī)學心悟》卷六)。
【處方】細辛(去葉)皂角(去皮、弦)各30克 半夏(生用)15克
【制法】為極細末,瓷瓶收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主中風證或諸喉證,牙關緊閉,不醒人事。
【用法用量】臨用吹0.3~0.6克,入鼻孔中取嚏。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三
【處方】半夏1錢,細辛1錢,荊芥7分,牙皂3錢,麝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紙條蘸藥取嚏。
【摘錄】《痘疹金鏡錄》卷一
【處方】麻黃根5分,苦丁香5分,紅豆10粒,羌活2錢,連翹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陰濕挾痰之頭重。
【用法用量】鼻吸之。
【摘錄】《嵩崖尊生》卷六
【處方】細辛5分,川芎5分,石膏5分,皂角末5分,雄黃7分,焰消7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頭痛。
【用法用量】先含溫水1口,再吹藥入鼻,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或左痛竟吹左,右痛竟吹右。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五
【處方】紅豆、蓽撥、良姜、威靈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牙痛,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搐入鼻中。
【摘錄】《普濟方》卷六十五引《海上方》
【處方】道人頭3兩(為細末),乳香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赤眼生瘡腫痛。
【用法用量】每用1錢,于香餅子上燒煙,搐鼻內。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處方】瓜蒂1錢,細辛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四十八候。
【用法用量】每用半字,吹入鼻中取嚏。打噴嚏,候眼開,便服大青丹取下積熱,并下驚涎,后調氣。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茅先生方》
【處方】白礬、銅青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纏喉風。
【用法用量】每用1字,吹入鼻中。
【摘錄】方出《朱氏集驗方》卷九,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吳氏集驗方》
【處方】青黛、石膏、芒消、郁金、薄荷、牙皂。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濕熱頭痛。
【用法用量】搐鼻。
【摘錄】《金匱翼》卷五
【處方】黃丹1兩,牙消1兩,雄黃3錢,沒藥5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火眼及內障。
【用法用量】先令患人口含溫水,然后以管吹入鼻中,左目病則吹左鼻,右目病則吹右鼻。
【注意】久患眼疾而甚者不可吹。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一
【別名】搐鼻通天散
【處方】細辛(去葉)1兩,皂角(去皮弦)1兩,半夏(生用)5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瓷瓶收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夢魘、喉癥牙關緊急及中惡等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搐鼻通天散(《醫(yī)學心悟》卷六)。
【摘錄】《濟陽綱目》卷一○二
【處方】赤腳蜈蚣1條。
【制法】用溫湯浸軟,竹刀縱切分左右兩邊;次用螳螂1個,亦分左右,將螳螂、蜈蚣左右各焙干,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搐搦不醒。
【用法用量】男發(fā)搐用左邊藥末,搐于左鼻內;女發(fā)搐用右邊藥,搐于右鼻內;如兩手搐,用左右藥搐左右鼻內。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丁安中方
【處方】木鱉子1個(去殼)。
【制法】為末。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綿裹塞鼻,左塞右,右塞左,其拳毛各分上下。
【摘錄】《玉案》卷三
【處方】細辛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暗風倒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1字,搐鼻中。
【摘錄】《袖珍》卷一引危氏方
由上文可知搐鼻散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搐鼻藥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搐鼻藥的功效有哪些嗎?吃搐鼻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別名】搐鼻散
【處方】雄黃(水透過)2錢,辰砂2錢,細辛半兩,腦少許,麝少許。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目風熱腫赤難開。
【用法用量】搐鼻散(《銀海精微》卷下)。
【摘錄】《得效》卷十六
【處方】蜈蚣1條(赤腳全頭者),蝎梢4尾,僵蠶7個(直者,去嘴,生用)。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用鵝毛管吹入鼻中,取嚏。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四
【處方】細辛1錢,甘草1錢,人參1錢,藜蘆1錢,川芎1錢,盆消半錢。
【功能主治】偏正頭風,渾身壯熱。
【用法用量】每用一字,搐鼻。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jīng)驗秘方》
【處方】蓽撥1分,良姜1分,白芷1錢,細辛半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八般頭風,及眩暈、惡心吐逆、諸藥不治者。
【用法用量】每服1小字。先含水一口,分搐鼻內,吐水即止。
【摘錄】《三因》卷十六
經(jīng)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搐鼻藥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搐鼻奪命散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蔓荊葉4錢,石菖蒲4錢,谷精草4錢,東平薄荷4錢,芎?2錢半,藜蘆2錢,細辛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中風不省人事,口眼?斜,痰涎壅塞,半身偏廢;及卒中風癇,即陰證傷寒,手指青冷,諸般眼疾暴發(fā)者。
【用法用量】先令患者吃蔥茶1盞,后噙水在口,卻用手捻藥末少許搐入鼻內;如手不可動,以葦管吹入。即時痰唾涕噴,隨時見效,如3次吹藥不涕噴,其病難治,以順氣之藥,服之為妙。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八引《德生堂方》
搐鼻奪命散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撥云散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羌活、防風、柴胡、甘草(炒),各一斤。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婦人風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熱淚,隱澀難開,眶癢赤痛,瞼眥紅爛,瘀肉侵睛,但是一切風毒眼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食后、臨睡時服,薄荷茶調,菊花苗湯下亦得。
【注意】忌腌藏、醬、濕面、發(fā)風、毒物等。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大黃1分,胡黃連1分,黃芩1分(末),馬牙消半分,蘆薈半分(末),天漿子(炒),丁香7枚。
【制法】上為末,用獨頭蒜燒熟,并醋飲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肝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撥云丸”。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譚氏殊圣》
【處方】川芎、荊芥、薄荷、甘草、決明子、當歸、防風、熟地黃、木賊、旋覆花、大黃、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目痛,熱淚流,昏澀腫脹。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用茶清調下;如目赤胬肉侵睛者,用淡竹葉湯調下。
【摘錄】《眼科龍木集》
【處方】歸尾、川芎、赤芍、生地黃、連翹、黃芩、山梔子、黃連、防風、荊芥、羌活、白芷梢、枳殼、桔梗、軟石膏、大黃、甘草。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一切眼腫疼痛,及暴發(fā)赤眼,風熱壅實等癥。并治杖瘡腫痛未破,作憎寒壯熱,或打重血氣攻心,及打撲傷損內重,瘀血不散。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見引金光明方
【處方】黃芩、甘草、藁本、梔子、防風、菊花、密蒙花、連翹、桔梗、薄荷、赤芍藥、白蒺藜。
【功能主治】三焦積熱、肝膈風熱上攻,眼赤澀腫痛,年深有紅翳于烏睛上,濃淚如紅霞映日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銀海精微》卷下
【處方】爐甘石5分(云南產者方佳,用煎銀砂鍋火煨,如煎銀樣,不用蓋,煅令黃色,取出,童便淬之,再煅再淬,以盡童便為度,曬干,研極細末,紙羅2次方用),片腦1分(同甘石研極細)。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昏花,赤暴風爛眼疾。
【用法用量】和勻,用銀簪點眼角。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九
【處方】荊芥穗2兩,川芎2兩,防風2兩,枳殼(麩炒)5錢,蟬蛻(去翅足)5錢,薄荷5錢,龍膽草5錢,甘草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上焦壅熱,眼目赤腫疼痛,或生翳障。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服。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白蒺藜4兩(去刺角,全凈),甘草(生熟使)1兩,防風1兩,羌活1兩。
【制法】以清明日水凈洗,于日中曬干,勿令塵土入內,杵羅為末。
【功能主治】眼一切昏暗浮云,翳膜侵遮。
【用法用量】不時煎湯洗。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一
【處方】木賊1兩,防風6錢,柴胡6錢,青葙子8錢,蟬蛻1兩,黃芩6錢,菊花8錢,車前子8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眼睛黑珠云翳圍滿,有瞳仁者。
【用法用量】早晨空心開水調服2錢,晚服1錢?;蛴秘i肝1塊割開,放藥末2錢填內,用濕棉紙包好,置灰中很熟食之,亦可煎服之。外點消爐散。
【摘錄】《程松崖眼科》
【處方】川芎半兩,楮實半兩,龍膽草半兩,羌活半兩,薄荷半兩,石決明半兩,蒼術半兩,大黃半兩,荊芥穗半兩,甘草半兩,木賊半兩,密蒙花半兩,連翹半兩,川椒半兩,草決明半兩,桔梗半兩,石膏半兩,甘菊花半兩,白芷半兩,地骨皮半兩,白蒺藜半兩,檳榔半兩,石燕1對重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眼因發(fā)濕熱不退,而作翳膜遮睛,昏暗羞明,隱澀難開。
【用法用量】《普濟方》有地膚子、白術,無地骨皮。
【注意】忌雜魚、豬、馬、蕎面、辛熱之物。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
【處方】羌活1斤,防風1斤,柴胡1斤,甘草(炒)1斤。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多生熱淚,隱澀難開,眶癢赤痛,瞼眥紅爛,瘀肉侵睛;并治一切風毒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半,煎至7分,食后、臨睡時薄荷湯調下;菊花苗湯下亦得。
【注意】忌腌藏、蝦醬,濕面、炙煿,發(fā)風毒物。
【摘錄】《局方》卷七(紹興續(xù)添方)
【處方】菊花、防風、白蒺藜(炒令黃)、羌活、柴胡(去蘆)、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毒眼目昏暗,翳膜遮障。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水1盞,煎至6分,食后、臨臥溫服。
【摘錄】《博濟》卷三
【處方】黃芩8兩,大黃1兩半,甘草2兩,桔梗2兩,防風2兩,連翹2兩,梔子2兩,川芎1兩。
【功能主治】除瘀熱。主風眼。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食后服。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五
【處方】黃芩1兩,石膏(別研)1兩,荊芥穗1兩,蒼術1兩,甘草1兩,甘菊花(蟬蛻洗)1兩,旋覆花1兩。
【制法】將甘菊、旋覆花用好酒拌勻,蒸過熟,曬干,杵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每服2錢,茶、酒調下,1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六引《經(jīng)驗濟世方》
【處方】白蒺藜2兩,防風2兩,羌活2兩,川芎2兩,荊芥2兩,甘菊花2兩,蟬蛻2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散風毒,退翳障。主風毒翳障,及赤爛眩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桑白皮熬水下。
【摘錄】《普濟方》卷七十八引《德生堂方》
【處方】蓮花白1兩,貝母1兩,胡椒1字(3味另同研細),硇砂1字,青鹽1字,輕粉1字,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眼病。
【用法用量】點眼。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引《醫(yī)林方》
【處方】防風、甘草、羌活、黃芩、黃連、白芷、菊花、龍膽草、荊芥、石膏、川芎、大黃、草決明、石決明。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目內翳障,及痘后余毒不散,目生翳膜,隱澀多淚。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四
【處方】黃連、黃芩、石決明、川芎、白芍、草決明、麥門冬、甘草、菊花。
【功能主治】三焦不順,肝風上沖,肺熱氣盛,腦脂流下,致浮翳內障,不痛不癢,臨光無神,翳如銀色,瞳睛赤色,陰看略大,陽看略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撥云湯”。
【摘錄】《眼科全書》卷三
【處方】當歸、生地黃、甘菊花、黃連、山梔子、黃芩、石膏、荊芥、防風、郁金、旋覆花、木賊、青葙子、草決明、白蒺藜、草龍膽、蟬蛻。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內障青蒙。
【用法用量】每服水1鐘半,煎7分,食遠服。
【摘錄】《扶壽精方》
【處方】黃連、黃芩、白芍、菊花、石決明、草決明、麥冬、甘草、川芎、連翹、青葙子、藁本。
【功能主治】玉翳浮滿外障。風沖入腦,積熱肝膈,發(fā)歇疼痛,失于調理,日久累積,血凝不散,結成白翳,遮滿瞳仁如玉,五色相似,如此之狀,有退有進,有紅有淚,發(fā)歇不定。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撥云湯”。
【摘錄】《眼科全書》卷五
【處方】黃連1兩,爐甘石4兩(將爐甘石用火煅紅,水飛3至4次,曬干或低溫干燥;再用方內黃連熬汁,熬濾3次,將濾液合并,用文火濃縮,加入煅護甘石吸完為止,陰干,為極細粉,每4兩細粉兌入冰片1錢5分,琥珀1錢5分,珍珠粉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混合均勻,裝瓶,大瓶重4分,小瓶重2分。
【功能主治】明目退翳。主暴發(fā)火眼,紅腫疼痛,眼邊赤爛,云翳遮睛。
【用法用量】蘸涼開水點入眼角。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草決明1錢,土瓜半兩,大黃半兩,玄參半兩,砱砱石半兩,宣連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眼。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7分,食后溫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五引《吉氏家傳》
【處方】甘石1斤(用黃連1兩,熬水過濾,浸煅甘石,飛凈去滓,曬干,每10兩甘石兌),冰片1兩,麝香2分,熊膽(化水)2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3分重裝瓶。
【功能主治】明目退翳。主暴發(fā)火眼,氣蒙昏花,紅腫痛癢,流淚怕光,外障云翳,眼邊紅爛。
【用法用量】用玻璃棍蘸藥,點眼角內。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當歸尾3錢4分,防風3錢4分,膽草3錢4分,黃連3錢4分,連翹3錢4分,黃芩3錢4分,黃柏3錢4分,硼粉3錢4分,石決3錢4分,蒙花3錢4分,車前3錢4分,赤芍花粉3錢4分,谷精3錢4分,柴胡3錢4分,玄參3錢4分,川軍3錢4分,菊花3錢4分,山梔3錢4分,木通3錢4分,蟬蛻3錢4分,荊芥3錢4分,木賊3錢4分,蒺藜3錢4分,生地3錢4分,羌活3錢4分,川芎3錢4分,甘草3錢4分,薄荷3錢4分,草決3錢4分,甘石3斤2兩。
【制法】將前藥熬水煅甘石,研面,用水飛過,再研極細面,按每1兩兌梅片4分即成,裝眼藥瓶內嚴封。
【功能主治】蠲翳清蒙,收瞳明目,解癢止痛。主云蒙翳睛,暴發(fā)火眼,爛眼邊,瞳仁散大,迎風流淚。
【用法用量】用銀簪蘸冷水點藥,上于眼內或眼角。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別名】革三、五十一號臨象方
【處方】生地、黃連、木通、荊芥穗、谷精草、甘草、赤芍、羚羊角,大黃1分至3分,木賊、甘菊、金銀花、羌活、望月沙。
【功能主治】痘后熱毒在肝,兩目通紅,甚至起障生翳者。
【用法用量】革三(《痧癥全書》卷下)、五十一號臨象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撥云湯”?!娥鹈浻窈狻繁痉接茫荷匾诲X五分,川連三分,木通一錢,荊芥穗一錢,甘草四分,赤芍一錢,大黃一錢(酒炒黑,存性),羚羊角三分(磨汁),谷精草一錢五分,木賊八分(去節(jié)),甘菊六分(白者,去蒂用),銀花一錢,羌活八分,望月沙三錢。
【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處方】蔓荊實3升(煮1遍,炒1遍),苘實(炒)1兩,羌活(去蘆頭)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青葙子1兩,惡實(炒)1兩,防風(去叉)2兩,菊花2兩,旋覆花2兩,甘草(炙)2兩,谷精草4兩,石決明4兩,地骨皮4兩,蟬殼4兩,木通(銼)4兩,牡礪(燒)4兩,淡竹葉3兩,烏賊魚骨(去甲)3兩,白花蛇(酒浸,去骨,炙)3兩,木賊3兩,龍膽3兩,細辛(去苗葉)3兩,密蒙花3兩,蒼術(去皮,米泔浸1宿,切,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一切風毒,眼見黑花,攀睛翳暈,瘀肉侵暗。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丈夫用生椒湯調下,婦人用茶調下;小兒疳眼雀目,每服1錢匕,生米泔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
【別名】撥云丹
【處方】兔糞2斤(如芒蘆花色者佳),蟬蛻2兩,木通2兩,白蒺藜2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瘡疹后,眼中生翳膜。
【用法用量】撥云丹(《壽世保元》卷八)。
【摘錄】《準繩·幼科》卷六
【處方】楮實(微炒)1兩,荊芥穗半兩,甘草(炙、銼)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一切眼內外翳膜遮障,磣澀疼痛,羞明怕日,胬肉攀睛,及冷熱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食后、臨臥臘茶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
【處方】爐甘石半斤(煅7次,入童便淬如雞子黃為度,研細末),硇砂(去尖石,研細末)5錢,硼砂5錢,黃丹(水飛)5錢,青鹽5錢,盆消5錢,輕粉1錢,蕤仁60個(去皮,用白仁,黃色者不用)。
【制法】上為極細末,研無聲為度。
【功能主治】眼中有翳云遮障。
【用法用量】點眼。
【注意】近日瘀痛眼不可點,忌雞、魚、一切辛熱之物。
【摘錄】《濟陽綱目》卷一○一
【處方】珍珠5分,膽礬5分,石燕(醋煅)5分,宮硼砂(飛過)5分,琥珀5分,瑪璃5分,乳香5分,血竭5分,石蟹1錢,辰砂1錢,黃連1錢,大片腦半分,爐甘石(火煅,童便淬)5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用瓷器盛貯。
【功能主治】一切眼目風熱腫痛,昏暗不明,生花障翳,或熱極紅赤,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先將涼水洗凈眼后,用銀簪挑藥點眼,良久則效。如作膏子,用蜜調和點之。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羊腦爐甘石8兩(揀沒石性的,用砂茶吊1個,將爐甘石上火1煅,用水飛去細粉,粗滓不用,曬干聽用),川黃連5錢,羌活5錢,連翹5錢,黃芩5錢(水3大碗,煎1碗,又水2碗,煎半碗,2次放1處;又將飛過爐甘石燒紅,倒在童便內,如次3淬,第4次燒紅方淬于煎藥內,再勿見火;如有濕,待其自干聽用),硼砂3兩(生用),海螵蛸2兩(煮去鹽性),石決明(煅)1兩,乳香(去油)5錢,沒藥(去油)5錢,瓜兒血竭5錢,熊膽3錢,麝香3分,冰片1錢。
【制法】上共乳無聲方好,瓷罐內秘收。
【功能主治】老年目昏,攀睛胬肉,拳毛倒睫,迎風流淚。
【用法用量】點時用骨簪蘸涼水,點大眼角。
【摘錄】《良朋匯集》卷三
【別名】撥明散
【處方】桑螵蛸1兩(炙令焦,細研)。
【制法】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
【功能主治】疹痘瘡毒入眼,及生翳者。
【用法用量】撥明散(《普濟方》卷四○四)。
【摘錄】《活人書》卷二十一
撥云散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搐藥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搐藥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軟石膏5錢,樸消5錢,腦子1錢,荊芥1錢,檀香皮1錢,薄荷1錢,白芷2錢,細辛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頭風。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濟陽綱目》引作“搐鼻藥”。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別名】搐鼻散
【處方】薄荷葉2錢,青黛1錢,石膏1錢,芒消半錢,川芎半錢,細辛2錢,蔓荊子3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目疾、目外障。
【用法用量】搐鼻散(《醫(yī)學綱目》卷十三)。
【摘錄】《潔古家珍》
【處方】蒼耳1錢,薄荷葉1錢,盆消1錢,石膏1錢(亂紋者水飛),乳香半錢,華細辛半錢,貫芎半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偏頭疼,眼疾。
【用法用量】晨、午、夕三時搐之。
【摘錄】《雜類名方》
【處方】鵝不食草。
【功能主治】目赤后暴生翳。
【用法用量】塞鼻中。
【摘錄】《得效》卷十六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于搐藥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黑云散這款方劑。
【處方】五倍子(炒)百藥煎 生胡桃皮 青石榴皮 訶子肉 青木瓜皮 青柿子皮 何首烏 豬牙皂角(炒黑)青礬 細辛 水銀各等分
【制法】上藥先將水銀放入石榴皮內月余,再將榴皮曬干,同諸藥研末,煉蜜為丸,如小錢大。
【功能主治】治須發(fā)白。
【用法用量】常于木炭灰內焙養(yǎng),勿得離灰。如要烏須發(fā)時,先用皂角水洗凈,次用熱酒或好熱醋調化涂之。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八
【處方】五倍子(炒)、百藥煎、生胡桃皮、青石榴皮、訶子肉、青木瓜皮、青柿子皮、何首烏、豬牙皂角(炒黑)、青礬、細辛、水銀各等分。
【制法】上以水銀入石榴皮內月余,再以榴皮曬干,同諸藥研末,煉蜜為丸,如小錢大,常于木炭灰內焙養(yǎng),勿得離灰。
【功能主治】烏須發(fā)。主
【用法用量】如要烏須發(fā)時,先用皂角水洗凈,次用熱酒調化涂之,好熱醋亦可。
【摘錄】《準繩·類方》卷八
上面就是本文對黑云散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黑云散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翠云散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翠云散的相關知識。
【處方】銅綠 膽礬各15克 輕粉 石膏(煅)各30克
【制法】共研極細末,瓷罐收貯。
【功能主治】主楊梅瘡,已服內藥,根腳不紅,瘡勢已減者。
【用法用量】濕瘡干摻,干瘡用公豬膽汁調搽,每日一次,連用三日,其瘡自干而愈。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熟石膏5錢,牛黃1錢,銅綠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耳中漏膿。
【用法用量】用蔥管1根(約1寸半長),一頭置菜油中,然后再蘸此藥置耳中,每日換2次。
【摘錄】《外科傳薪集》
大家看過對翠云散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說到罷搐丸,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黑附子1兩,白茯苓1兩,蝎1兩,白附子1兩,僵蠶1兩,天南星1兩,人參2錢,花蛇1錢,天麻7錢,烏蛇4錢,朱砂6錢,青黛4兩,腦麝各少許,水銀(與黑鉛各等分,一處火上熔結成砂子)1分。
【制法】上用石腦油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天釣。
【用法用量】每用1丸,急驚風,金銀薄荷湯送下;慢驚風,燒青竹瀝油化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陶善化方
【處方】水銀2錢,黑鉛2錢(同水銀結砂子),天麻半兩(去苗),花蛇肉(酒浸,炙,取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天南星半兩(炮),白附子半兩,干蝎半兩(去毒),朱砂半兩(水飛),青黛1分,腦子、麝香各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石腦油為丸,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發(fā)搐,牙關噤,身反張。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五
通過小編介紹的罷搐丸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罷搐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罷搐丸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慈云散大家吃過嗎?慈云散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慈云散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番木鱉2兩,川烏2兩,土鱉蟲2兩,鹿角(煅)2兩,穿山甲1兩6錢,明天麻1兩,草烏1兩,川芎1兩,升麻1兩,當歸尾1兩,鬧羊花1兩,生香附1兩,僵蠶1兩,蜈蚣4錢,斑蝥4錢。
【制法】上各制畢,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接骨回生。主跌打損傷,及癰疽疔腫大毒,初起即消,已成即潰。
【用法用量】重者服1錢,輕者用6分或8分,俱用無灰酒調服。蓋被取汗,不可見風,必須汗干,然后出幃幕。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上文所說的關于慈云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白云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白云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白云散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多年石灰(炒)。
【功能主治】心氣卒痛。
【用法用量】每服輕者半錢,重者1錢,熱酒調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煙霞圣效》
【處方】人中白(煅)、川連(肉汁浸3-4次,以白為度)。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發(fā)斑丹。
【用法用量】每服1錢,白湯下。
【摘錄】《痘疹金鏡賦集解》卷六
【處方】綠豆粉1兩,寒水石5錢,錦紋大黃2錢,白芷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胎丹,以燈照手足身上,如云頭之紅,或點尖之腫,皮膚隱隱者。
【用法用量】豬膽汁調涂。
【摘錄】《幼科指掌》卷三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已經(jīng)了解了白云散的組成藥材等,也證明了這款方劑的純天然無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定搐散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定搐散。
【處方】天麻半兩,白附(炮)半兩,南星(炮)半兩,蝎梢(炒)1分,朱砂1錢,代赭石1兩(米醋淬煅7次),雄黃1錢,乳香1錢,白花蛇頭1分(酒炙),赤腳蜈蚣1條(酒炙),龍腦1字,麝香1字。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四證八候并作。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金銀薄荷湯送下;或煉蜜為丸,調服亦佳。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
【處方】赤蜈蚣(大者)1條(酒浸,炙),麻黃(去節(jié))1錢,南星(炮)1錢,白附子1錢,直僵蠶(炒)1錢,羌活1錢,代赭石(煅,醋淬7次)1錢,蝎梢1錢,川姜黃1錢,麝半錢,朱砂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定搐。主小兒急慢驚風。
【用法用量】每服1字,荊芥、紫蘇煎湯調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一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定搐散了吧。定搐散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