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平肝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和胃平肝丸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和胃平肝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川楝子15兩,枳殼(炒)10兩,木香8兩,厚樸(炙)6兩,橘皮8兩,砂仁8兩,茯苓10兩,豆蔻仁6兩,沉香10兩3錢,片姜黃10兩,玄胡(炙)10兩,白芍12兩,佛手5兩,檀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重1錢5分,朱砂為衣,蠟管封固。
【功能主治】平肝舒氣,和胃止痛。主兩脅脹滿,胃脘刺痛,嘔逆嘈雜,噯氣吞酸。
【用法用量】每服2丸,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和胃平肝丸,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和胃平肝丸還可以幫助增強(qiáng)記憶力,有效地增強(qiáng)身體某些方面的機(jī)能。
ys630.COm精選閱讀
丁香平胃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丁香平胃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qiáng)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丁香平胃丸如何吃最好。
【處方】丁香1分,木香1分,藿香葉(去土)1分,沉香1分,附子(炮,去皮臍尖)1分,枇杷葉(生姜擦去毛)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水銀結(jié)砂子),肉豆蔻5枚(面裹,煨熟),草豆蔻仁5枚(面裹,煨熟),肉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40丸。
【功能主治】小兒胃氣虛寒,氣逆上行,胸膈不快,大吐不定,腹脹短氣,中滿痞悶。
【用法用量】每服1丸,乳食前煎生姜、大棗湯化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上面介紹了丁香平胃丸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dāng)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狗米平胃丸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狗糞中米(黃犬1條,餓數(shù)日,用生米及粟米飼之,取其糞中米淘凈)沉香6克 平胃散末 薤白
【制法】將糞中米淘凈,用薤白煎湯煮粥,臨熟入沉香、平胃散和勻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反胃。
【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陳米飲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處方】黃犬糞中米(黃犬1條,餓數(shù)日,用生米及粟米飼之,取其糞中米淘凈)。
【制法】用薤白煎湯煮作粥,臨熟入沉香2錢,平胃散末為丸。
【功能主治】翻胃,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東醫(yī)寶鑒·雜病篇》本方用法:“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陳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上面是關(guān)于狗米平胃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狗米平胃丸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
粉礬平胃丸,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yīng)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xué)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粉礬平胃丸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蒼術(shù)(米泔浸)2兩,白術(shù)2兩,厚樸(姜汁炒)半兩,陳皮1兩,甘草5錢,砂仁5錢,皂礬2兩(用粉制)。
【制法】上藥除皂礬為細(xì)末。皂礬另制,紅秈米粉1升,先將皂礬砂鍋內(nèi)炒去煙盡,再下粉炒香熟為度,取起,和前平胃末一處醋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積滯,濕郁黃胖而似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湯送下,日2次。
【注意】忌面食生冷。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十八
通過文章我們對粉礬平胃丸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粉礬平胃丸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平肝舒絡(luò)丸大家吃過嗎?平肝舒絡(luò)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平肝舒絡(luò)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柴胡45g 青皮(醋炙)30g 陳皮45g 佛手45g 烏藥45g 香附(醋炙)45g 木香45g 檀香45g 丁香30g 沉香150g 廣藿香45g 砂仁45g 豆蔻45g 厚樸(姜炙)45g 枳殼(去瓤麩炒)45g 羌活45g 白芷45g 鐵絲威靈仙(酒炙)45g 細(xì)辛45g 木瓜45g 防風(fēng)45g 鉤藤45g 僵蠶(麩炒)45g 膽南星(酒炙)75g 天竺黃30g 桑寄生45g 何首烏(黑豆酒炙)45g 牛膝45g 川芎30g 熟地黃45g 龜甲(沙燙醋淬)45g 延胡索(醋炙)45g 乳香(醋炙)45g 沒藥(醋炙)45g 白及45g 人參45g 白術(shù)(麩炒)45g 茯苓45g 肉桂30g 黃連45g 冰片45g 朱砂150g 羚羊角粉15g
【性狀】棕紅色的大蜜丸;氣涼香,味苦、辛。
【炮制】以上四十三味,除羚羊角粉外,朱砂飛水成極細(xì)粉,冰片研細(xì);其余柴胡等四十味粉碎成細(xì)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平肝疏絡(luò),活血祛風(fēng)。用于肝氣郁結(jié),經(jīng)絡(luò)不疏引起的胸脅脹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脈拘攣。
【用法用量】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平肝舒絡(luò)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相信聽說過和胃丸的朋友應(yīng)該不是太多,但是和胃丸在中藥方劑里面確實非常的有名氣的,那么和胃丸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樣的疾病中我們可以對它進(jìn)行運(yùn)用呢?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處方】大黃1分,細(xì)辛1分,黃連1分,蜀椒(去目閉口者,汗)1分,皂莢(炙,去皮子)1分,當(dāng)歸1分,桂心1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熬)1兩半,黃芩1兩半,葶藶(熬)半兩,阿膠(炙)半兩,芒消半兩,厚樸2分(炙),甘遂1兩,半夏5分(洗)。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六腑,安五臟,導(dǎo)達(dá)腸胃,令人能食。主胃痛,悁煩噫逆,胸中氣滿,腹脅下邪氣寒壯積聚,大小便乍難。并主女人絕產(chǎn)。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酒送下,稍加至10丸,1日3次。
【摘錄】《千金翼》卷十五
【處方】甘草(生,銼)2兩,高良姜(生)2兩,藿香葉1兩,桂(去粗皮)1兩,丁香皮(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杵三二百下,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脾胃冷熱不和,不能飲食,胸膈滿悶,痰唾吐逆,及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鹽湯嚼下,空心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半夏(湯洗10遍,切作片子)半分,牽牛子(炒)半分,生姜1兩(切作片子),人參半兩,礬蝴蝶半兩,藿香葉半兩,丁香1錢。
【制法】上藥先將半夏、牽牛、生姜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煮,候水盡,焙干,與人參等藥同杵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胃寒腸熱,腹脹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用生姜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丁香1錢,藿香葉1錢,蝎尾1錢,白術(shù)(切,焙)1兩,制半夏1兩。
【制法】上為末,姜汁糊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吐瀉,有痰,不思飲食,困頓欲生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3歲30丸,空心生姜湯送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處方】大黃(酒浸)1兩,甘遂1兩,桂枝1兩,干姜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芍藥1兩,厚樸1兩,半夏(洗)1兩,巴豆10粒(去皮心,研如脂)。
【制法】上為末,入巴豆,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陽明病,內(nèi)有停水,心下痛而嘔吐,腹脅滿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三七
【處方】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透)4兩,干姜(炮)1兩半,當(dāng)歸(切,焙)1兩半,人參1兩1分,檳榔(銼)1兩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白術(shù)2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2兩,桔梗(焙)1兩,甘草(炙)半兩,訶黎勒皮3分。
【制法】上為末,酒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冷,食即嘔逆,水谷不化,或時泄利。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溫生姜棗湯送下,米飲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
【處方】厚樸(去粗皮,銼碎,以生姜2兩研爛同炒)、半夏(一半湯洗,曬干,微炒,一半生姜汁制作餅,炙黃),鱉甲(9肋大者)1枚(黃泥外固,以米醋2碗,化硇砂1兩,放鱉甲內(nèi)慢火熬干,取2兩細(xì)研如粉),神曲(碎,炒)2兩,麥蘗(微炒)2兩,白術(shù)(銼,炒)2兩,肉桂(去粗皮)2兩,枳殼(去瓤,麩炒)3兩,三棱(炮)3兩,青皮(去白,炒)3兩,人參3兩,陳皮(去白)4兩,訶子(炮,去核)4兩,檳榔1兩半,當(dāng)歸1兩半,芍藥1兩,甘草(炒)1兩,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皮)3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溫和脾胃,調(diào)進(jìn)飲食。主脾胃不和,中脘氣痞,心腹脹悶,不思飲食,嘔吐痰逆,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腹脅刺痛,便利不調(diào),少力嗜臥,體重節(jié)痛;及虛勞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心腹痞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微嚼破,溫水送下,不拘時候。老幼氣弱皆可常服。
【摘錄】《局方》卷三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和胃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jìn)行使用。
平肝順氣保中丸,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平肝順氣保中丸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川芎60克 陳皮90克(去白)白術(shù)120克(土炒)厚樸30克 枳實60克(炒)黃連60克(姜汁炒)神曲60克(炒)麥芽21克(炒)木香9克 梔子30克(姜汁炒)萊菔子30克(炒)半夏45克(姜汁炒)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干生姜30克 山楂60克(取肉)青皮18克(香油炒)甘草12克(炙)
【制法】上為末,竹瀝打神曲糊為丸,綠豆大。
【功能主治】順氣和中,化痰清火。治郁火傷脾,中氣不運(yùn),胃中伏火,郁結(jié)生痰,致令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后用白滾湯送下,一日二次。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平肝順氣保中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快胃舒肝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片姜黃1兩6錢,烏藥3兩2錢,白芍4兩,厚樸(制)16兩,橘皮4兩,沉香3兩,木香2兩4錢,香附(炙)4兩,砂仁3兩2錢,枳殼(炒)4兩,柴胡4兩,青皮(炒)4兩,川芎3兩2錢,紫豆蔻仁1兩2錢,當(dāng)歸4兩,玄胡索(炙)4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冷開水泛為小丸,滑石13兩、朱砂3兩為衣闖亮。
【功能主治】健胃,舒郁,止痛。主胃脘刺痛,痞滿嘈雜,兩脅膨脹,嘔吐吞酸。
【用法用量】每兩200丸,袋裝,每袋60丸。每服30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看完了本文為大家?guī)砹岁P(guān)于快胃舒肝丸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覺得關(guān)于快胃舒肝丸的學(xué)問非常的多?那么喜歡養(yǎng)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