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鯽魚膏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鯽魚膏,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鯽魚1頭(中者)亂發(fā)(如雞子大)2枚 雄黃45克(細(xì)研)硫黃30克(細(xì)研)豬脂250克
【制法】上藥先煎豬脂令沸,即下魚煎煙盡,次下發(fā)令消,濾去滓;下雄黃、硫黃末,攪令勻,盛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治諸癬瘡,或干或濕,痛癢不可忍。
【用法用量】不計時候涂之,以愈為度。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處方】大蛤蟆 活烏背鯽魚各7個 蓖麻仁360克
【制法】麻油1千克,同蛤蟆、鯽魚、蓖麻仁文武火熬枯,濾去滓,熬至滴水成珠,離火,入真輕粉120克,鉛粉360克,收藏。
【功能主治】治無名腫毒,膿窠瘡癤。
【用法用量】臨用取膏攤貼。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七
【處方】鯽魚1頭,雄黃半兩(細(xì)研),膩粉半兩,豬脂半斤,亂發(fā)一雞子大。
【制法】上件藥,先將豬脂熬令沸,即下魚煎令焦,次下發(fā)令銷,去滓,下雄黃、膩粉攪令勻,瀉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一切瘡癬,或干或濕,痛癢不可忍。
【用法用量】待冷涂之,不過5-7度,無不愈者。
【摘錄】《圣惠》卷六十五
【處方】鯽魚1個3錢,皮消5分,杏仁1兩,木鱉仁1兩,甘遂1兩,甘草1兩。
【制法】加蔥、密同搗。
【功能主治】食積痞塊,疳疾腿腫,濕氣瘡毒。
【用法用量】臨用摻麝香,貼。
【摘錄】《理瀹》
【處方】大鯽魚1尾,巴豆4兩,蓖麻仁6兩,甘草5錢。
【制法】用菜油、麻油各1斤,先將鯽魚炸枯成渣,再入巴豆、蓖麻、甘草熬枯,濾凈,熬滾離火,將鉛粉徐徐投下,攪勻成膏。
【功能主治】癰疽,瘡癤。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七
【處方】凈巴豆肉6兩,蓖麻子肉6兩(去殼),香油1斤半,蛤蟆2個(每個含人發(fā)1團(tuán)),活大鯽魚5條。
【制法】先將巴豆肉、蓖麻子入油內(nèi)浸3日,再將蛤蟆浸1宿,臨熬時入活鯽魚,共熬枯去凈渣,慢火熬油滴水成珠,離火,傾于凈鍋內(nèi),再加鉛粉2斤半,乳香末5錢,不時攪動,冷定為度。
【功能主治】諸瘡腫毒,潰破流膿,并治腳生雞眼。
【用法用量】用時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注意】乳巖及一切色白陰疽忌用;永戒食蛤蟆。
【摘錄】《增補(bǔ)驗方新編》卷十一
【處方】牛腳合2只,羊角2只,穿山甲1兩,番木鱉1兩,豬腳合30個,南星1兩,赤芍1兩,白及1兩,商陸1兩5錢,地丁1兩5錢,白紫英花(即夜合花)1兩5錢,巴豆肉5錢,大黃4兩,蓖麻子2兩,生地2兩,當(dāng)歸2兩,元參3兩,鯽魚1尾(約10兩重)。
【制法】麻油3斤,將藥煎枯,濾去滓,再熬滴水成珠,每油2兩,入炒過黃丹1兩收之。
【功能主治】百樣瘡毒。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六
【處方】活鯽魚1尾(重3-4兩,去鱗、腸、骨),鮮山藥寸半,發(fā)垢1兩。
【制法】共搗爛。
【功能主治】對口,發(fā)背。
【用法用量】初起者滿敷即消,已成形者留頭出毒,換1-2次即愈。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鯽魚1頭(中者),亂發(fā)(如雞頭大)2枚,雄黃1兩半(細(xì)研),硫黃1兩(細(xì)研),豬脂半斤。
【制法】上件藥,先煎豬脂令沸,即下魚煎煙盡,次下發(fā)令銷,濾去滓,下雄黃,硫黃末,攪令勻,盛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諸癬瘡,或干或濕,痛癢不可忍。
【用法用量】不拘時候涂之,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六十五
【處方】活鯽魚1個,山藥1段(如魚長)。
【制法】同搗如泥。
【功能主治】乳癰初起。
【用法用量】敷扎,上以紙蓋之。2-3日內(nèi)立消。
【摘錄】《仙拈集》卷三
以上就是對鯽魚膏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鯽魚膏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jìn)行。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jìn)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鯽魚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鯽魚1個(破開,去腸,入白礬令滿,瓦上燒存性)。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痔漏久不愈。
【用法用量】用雞毛卷藥敷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三
【處方】鯽魚7枚(長2寸者),莨菪子3錢。
【制法】將鯽魚取去腸肚,凈洗了,用莨菪子均入在7枚魚肚內(nèi),以線系了,文武火上慢慢炙令通里黃并骨焦,研細(xì)。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溫酒調(diào)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別名】斂口生肌散、生肌散
【處方】鯽魚1尾(不用水洗,去腸,羯羊糞填滿魚腹為度)。
【制法】上用炭火烘焦,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背疽大潰,臟腑僅隔一膜,膿少,欲收斂者。
【用法用量】斂口生肌散(《惠直堂方》卷三)、生肌散(《會約》卷十九)。
【摘錄】《瘍科選粹》卷八
【處方】大鯽魚1枚,砒霜1分,干地黃末1兩。
【制法】上件藥,先割破鯽魚腹,去腸,入砒霜及地黃末,以紙裹魚,入火燒,煙絕取出,去其紙灰,更入白礬灰、麝香各少許,細(xì)研為散。
【功能主治】齒漏疳宣露,膿血出。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摻濕紙片子上,貼患處。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鮮鯽魚1枚(去腸肚、鱗)。
【制法】以密陀僧細(xì)研,滿填魚腹內(nèi),用線縫合,用慢火炙令干,不得焦黑,搗為末,入麝香1錢,細(xì)研。
【功能主治】陰生瘡蝕欲落者。
【用法用量】每用藥,先以暖鹽漿水洗令凈潔,用軟帛拭干,避風(fēng)貼散,以帛慢系,每日1洗1換。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四,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一
【處方】大鯽魚1個(去腸,留膽,納綠礬末填滿,縫口,以炭火炙令黃干,為末)。
【功能主治】引濁下行,扶中。主反胃噎膈。
【用法用量】每服1錢,陳米飲送下。
【各家論述】鯽魚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太陰;綠礬氣味咸酸微涼,能引濁下行;陳米飲送藥,扶中氣也。此亦治反胃之病,中宮雖有陰竊踞,不耐辛溫之剛燥,甘溫酸咸之品引濁下趨,即以陳米飲調(diào)中,勿使中土失職,真王道之藥也。
【摘錄】《本事》卷四
【處方】鯽魚(去肚腸)1枚,黃連(去須)半兩,鉛丹1錢,密陀僧(碎)1錢,胡粉(研)1錢。
【制法】上5味,將前3味入鯽魚肚內(nèi),卻纏合固濟(jì)了,燒通紅取出,候冷,同粉研為細(xì)末,用豬膽汁調(diào)。
【功能主治】下注瘡。
【用法用量】敷瘡上。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鯽魚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我們都知道鯽魚粥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鯽魚粥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鯽魚肉1斤,粟米3合(別煮粥)。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赤白痢,臍下痛,不下食。
【用法用量】用濕紙裹魚,煨熟,去骨細(xì)研,候粥熟,下魚,入鹽、醋調(diào)和。空心食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七
【處方】鯽魚1斤半,紅米3合。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赤白痢,臍肚痛不可忍,不可下食。
【用法用量】以紙各裹魚,于煻灰中炮令熟,去骨,研,煮粥熟,下鯽魚,攪令勻??招氖?,鹽、蔥、醬如常。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三八引《食醫(yī)心鑒》
【處方】鯽魚肉7兩,青梁米4兩,橘皮末1分。
【功能主治】和臟腑。主老人赤白痢,刺痛,不多食,痿瘦。亦治勞。
【用法用量】上相和煮作粥,下五味,椒、醬、蔥調(diào)和??招氖持?。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服用鯽魚粥來進(jìn)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yīng)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偏方這種方法多采用平時生活中的各種食材來制作完成,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鯽魚羹的功效和用法。
鯽魚羹
【來源】《飲膳正要》
【原料】蓽茇 縮砂仁 陳皮 胡椒 泡辣椒各10克 大鯽魚1000克 大蒜兩頭 蔥 食鹽 醬油 菜油各適量
【制法】將鯽魚去鱗、鰓和內(nèi)臟,洗凈。在魚腹內(nèi)裝入陳皮、縮砂仁、蓽茇、大蒜、泡辣椒、蔥、食鹽、醬油、胡椒。在鍋內(nèi)放入菜油燒開將鯽魚放入鍋內(nèi)燒熟,再加入水適量,燉成羹即成。
【用法】空腹隨量食。
【功效】醒脾暖胃。適用于脾胃虛寒之慢性腹瀉、慢性痢疾等。
上文我們介紹了鯽魚羹這種偏方的一些小常識,每一個偏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做法,當(dāng)然發(fā)揮的功效也不一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來做出選擇。
對于鯽魚膾,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鯽魚膾。
【處方】鯽魚1斤(作膾),蒔蘿1分,橘皮1分,蕪荑1分,干姜1分,胡椒1分(作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赤白痢,臍肚痛,不下食。
【用法用量】上以膾投熱豉汁中良久,下諸末,調(diào)和食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三八引《食醫(yī)心鑒》
【處方】小鯽魚1斤(如常膾法),蒜、醋、椒、姜、鹽。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上先將魚切作薄片,以蒜、齏、椒、姜、鹽拌和食之,不用別物兼食。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九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鯽魚膾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鯽魚膾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鯽魚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鯽魚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鯽魚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鯽魚1斤。
【制法】不去鱗腸,只于肚下近頭處開一孔,入信石一塊,重1錢,令深入在內(nèi),即以魚入竹筒內(nèi),外以青蒿搗泥固濟(jì),候干,火煅竹筒通紅,候冷,出泥取負(fù),去燒不過者,研細(xì),入蚌粉3錢,研得所,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口勾)喘。肺經(jīng)久受邪氣,初發(fā)則寒從背起,冷如冰雪,漸漸喘促,氣不相續(xù),痰涎壅塞,咯吐不出,坐臥不得,莫可支吾,兩肩聳豎,曲背怒目,困憊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4或5-6丸,臨臥砂糖冷水送下。
【注意】服后忌熱物。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五
【處方】鯽魚3寸(去腸,以和皮巴豆填滿腹中,麻皮纏,以一束干草燒,煙盡研細(xì))。
【制法】粳米粥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1丸,粟米飯飲送下,未利加1丸,以利為度。每日以此為準(zhǔn),盡劑乃安,病甚破者,見效尤速。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七
【處方】大鯽魚(去腸肚)1尾,鼠糞7錢,大風(fēng)子5錢,巴豆3錢。
【制法】上研末,共入魚肚內(nèi),用紙包縛,黃泥封固,煅至煙盡為度,取出冷定,研細(xì)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內(nèi)消瘰疬。主馬刀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黃酒送下。
【摘錄】《仙拈集》卷四
文章介紹的鯽魚丸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鯽魚丸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鯽魚膽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鯽魚膽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空心花、嫩肉木、丁藥
【來源】紫金牛科 鯽魚膽 Maesa perlarius (Lour.)Merr.,以 全株 入藥。
【生境分布】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腫,生肌祛腐。治跌打刀傷,疔瘡。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綱目》
以上介紹的關(guān)于鯽魚膽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鯽魚膽的認(rèn)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鯽魚膽對身體進(jìn)行調(diào)理和改善。
茶膏的簡介
現(xiàn)代茶膏的制作工藝是在清代宮廷制作工藝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茶膏制作工藝。這種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氣候、溫度、環(huán)境,在更加繁復(fù)、細(xì)致的工序下,把茶湯的提取和濃縮,控制在常溫40攝氏度左右。利用了芳香物質(zhì)和活性成分必須在一定溫度下?lián)]發(fā)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將這些茶葉的原有物質(zhì)有效的溶解到茶湯再收斂成膏。
茶膏的功效與作用
茶膏葉中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主要是磷、鈣、鉀、鈉、鎂、硫等;微量元素主要是鐵、錳、鋅、硒、銅、氟和碘等;如茶葉中含鋅量較高,尤其是綠茶,每克綠條平均含鋅量達(dá)73微克,高的可達(dá)252微克;每克紅茶中平均含鋅量也有32微克。茶葉中鐵的平均含量,每克干條中為123微克。
茶膏的成份及功能
1、兒茶素類
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膏中可與咖啡因結(jié)合而緩和咖啡因?qū)θ梭w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chǎn)物過敏等功效。
2、咖啡因
帶有苦味,是構(gòu)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與多無酚類結(jié)合成為復(fù)合物;茶湯冷后形成乳化現(xiàn)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xù),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3、礦物質(zhì)
茶膏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zhì)。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于堿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堿性,保持健康。
茶膏的市場信息
1、茶膏的價格
一般10g需要150元。
2、茶膏的選購方法
購買茶膏時首先要看茶膏的外型。如果茶膏表面呈現(xiàn)灰色,多為變質(zhì)的表現(xiàn)。其次,看湯色。茶膏沖泡后湯色通透,呈寶石紅,證明茶膏內(nèi)含雜質(zhì)極少,品質(zhì)也較好;反之,湯色混濁,發(fā)暗,并帶有大量沉淀物和懸浮物,其品質(zhì)不佳,不適合飲用。再者,好的茶膏因內(nèi)涵物質(zhì)多,醇厚度較強(qiáng),且滑感甚佳,回甘持久,并帶有輕微的陳香。
此外,消費者不要輕信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所謂高年份“老茶膏”,因為保存了大幾十年的“老茶膏”即使存在,其內(nèi)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也喪失殆盡,基本沒有任何品飲價值。
3、茶膏的保存方法
1、請放置陰涼處存放,避免陽光直射;
2、存放茶膏地方應(yīng)保持一定濕度,以濕度55--65度為最佳;
3、整塊的茶膏最好采取平放,長期直立容易使茶膏變形。
雞眼膏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雞眼膏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荸薺(線穿陰干)火丹草(陰干)蟾酥 蓖麻子 桃仁 穿山甲 三棱 紅花 莪術(shù) 天南星各6克 鱔魚血100毫升(陰干,為末)雞肫皮(不見水)10個 河豚眼(陰干)10枚 虎耳草(陰干)阿魏各4.5克 麝香0.9克 麻油180克 飛黃丹90克
【制法】熬膏。
【功能主治】治雞眼。
【用法用量】將雞眼修凈,攤貼。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七
【處方】鮮白果外面綠皮不拘多少。
【制法】捶碎,桐油熬枯去滓,滴水成珠,不散為度,加雄黃少許攪勻,收貯。
【功能主治】雞眼。
【用法用量】先將雞眼熱水泡軟,貼上1伏時,揭下,內(nèi)有紅絲拔出。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七
看完了上文對于雞眼膏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沖和膏。
【處方】赤芍2兩,白芷1兩,防風(fēng)1兩,獨活3兩,龍腦3錢,石菖蒲1兩5錢。
【制法】各取凈末,以瓷瓶收貯,不可泄氣。
【功能主治】外癥初起,堅腫色淡。
【用法用量】臨用時姜汁、(氵上兇))醋調(diào)敷,日1換。
【摘錄】《古方匯精》卷二
【處方】紫荊皮、乳香、甘草、杭白芷、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活血化瘀。主癰瘍之癥,似潰非潰,介于半陰半陽者。
【用法用量】外涂。
【各家論述】此方與《外科正宗》沖和膏不同,無獨活、赤芍、菖蒲,而用乳香、沒藥、甘草,除濕之力輕,而活血通絡(luò)之力重,是其特點。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沖和膏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yuǎn)離疾病。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垂柳膏,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垂柳膏嗎?垂柳膏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垂柳枝白皮2兩(銼),蒴藋根4兩(銼),丹砂1分(細(xì)研),熟雞子黃1個,熊膽半兩(研),故青帛7寸(燒灰,研),蠟1兩,鉛丹4兩,清油1斤。
【制法】上藥無熬油令沸,下柳皮、蒴藋根,煎候赤黑色漉出,以綿濾去滓,下丹、蠟煎,以柳篦攪,候變黑色,下4味研藥,更攪令勻,滴水中成珠子,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一切瘡腫。
【用法用量】用故帛上攤貼,每日2次。腸癰,以綿裹半棗許,含化咽津,以愈為度;眼暗,捏作餅子,以針刺作孔30-50個,貼眼上便愈;耳聾,作挺子,當(dāng)中刺為孔,塞耳中,日2換即愈;打損,取膏涂貼疼痛處,以愈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處方】垂柳枝5兩,苦參2兩,黃芩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漆瘡癢痛。
【用法用量】每用3匙,水2碗,煎至1碗,去滓,研入好墨汁半匙攪勻,再熬成膏,以瓷盒盛,候冷。用少許涂瘡上。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二十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垂柳膏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海青膏,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黃丹4兩(水飛),訶子8個(去核,為細(xì)末),烏魚骨(白者)2錢,青鹽1兩(另研),白沙蜜(凈者)1斤。
【制法】上將蜜滾去白沫,先下黃丹,用槐條49根,少時下余藥。不住手一順攪,直攪蜜紫色,滴水中不散為度。后再用黃連2兩為末,水3大碗,于熬藥鍋內(nèi)熬數(shù)沸,將鍋并槐條上藥洗凈,別用瓷器收之,澄清。
【功能主治】一切昏翳內(nèi)障眼疾。
【用法用量】專洗風(fēng)赤冷淚等眼。前所熬膏子藥,用點云翳白膜等疾。
【摘錄】《瑞竹堂方》卷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海青膏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長期的不規(guī)律的生活習(xí)慣可能會導(dǎo)致身體的各種問題。中藥方劑就是解決這種情況的一個好辦法,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下蓯蓉膏是如何制作出來的。
【處方】肉蓯蓉(去皴皮)1兩,半夏(生,銼)1兩,熟干地黃1兩,當(dāng)歸半兩,蜀椒(去目并閉口者,炒出汗)半兩,細(xì)辛(去苗葉)半兩,鳥喙(去皮)半兩,蛇銜草半兩,白芷半兩,甘草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薤白7莖,豬脂2斤。
【制法】上藥除豬脂外,銼碎,以醋半升,拌藥1宿,先熬脂令沸,次下諸藥,煎候白芷赤黑色,漉出綿濾,瓷合盛。
【功能主治】暖肌干瘡。主發(fā)背癰疽已潰,不生肌。
【用法用量】取涂瘡上,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一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蓯蓉膏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yuǎn)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