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仙丸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九仙丸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生地黃20斤(搗取汁),生牛膝10斤(搗取汁),生姜3斤(取汁),巨勝子(甑內(nèi)炊熟,曬干,湯浸9遍,去皮,炒,研)1升,菟絲子(酒浸三日,水洗去浮者,焙,別取末)1升,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細研)1升,桃仁(湯煮,去皮尖雙仁,炒,細研)1升,蒺藜子(炒,去角,末)1升,白蜜1斤。
【制法】上9味,先將地黃汁量3升,入銀石器中,浸到處刻記定;次入余地黃汁,慢火煎至刻處;次下牛膝汁,又煎至刻處;次下生姜汁,又煎至刻處,其火常令如魚眼沸;次下杏仁,桃仁末,次下巨勝末,次下蒺藜末,次下菟絲子末,次下白蜜,攪勻住手;候可丸,即搗3000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腰腎,填精髓,除風(fēng)烏發(fā),益氣明目。主
【用法用量】每服空心溫酒送下30丸,晚再服。加至40丸。百日后白發(fā)變黃,200日后從黃變黑。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黑驢腎(并腎子、腰子,全切片,以伏龍肝為末,鋪鍋底,將前物鋪上,再用伏龍肝末蓋之,慢火焙干,去伏龍肝),枸杞子2兩,巴戟(去心)4兩,核桃肉(去皮)4兩,蓮蕊2兩,白芍(酒洗)2兩,當歸(酒炒)2兩,破故紙(炒)2兩,茯苓2兩,胡蘆巴(酒炒)2兩,芡實2兩,肉蓯蓉(酒洗)2兩,牡蠣(煅)2兩,牛膝(酒蒸)2兩,龍骨(煅,童便淬)2兩,杜仲(鹽水炒)2兩,沙苑2兩,蒺藜2兩(炒),大茴1兩。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益腎固精,壯陽種子。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清晨開水送下。如欲種子,可日3服,先忌房事3-7日效。此藥須長服為妙。
【摘錄】《惠直堂方》卷一
上面介紹了九仙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九仙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用過或者聽說過九仙頂?shù)呐笥岩苍S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九仙頂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川木鱉1斤(水浸一日,用陳酒四吊,煎百沸,脫去皮毛,用真麻油1斤,放入鍋內(nèi),同煎至黃色,勿令焦枯,取起放瓦上,草灰拌干曬燥,為細末,分作9包,包好候用。9包藥汁,配上9包木鱉,將9味藥各煎汁1鐘,每1鐘放末1包,須要浸1宿,曬干炒燥,再研細末用之),花椒2兩,石菖蒲2兩,川烏2兩,草烏2兩,皂角2兩,麻黃2兩,生老姜2兩,地蔥2兩,生甘草2兩。
【制法】上9味,各煎汁9鐘,浸藥9包,各制燥為末,和勻收藏。
【功能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哮喘,頭風(fēng)頭痛,傷食積滯,歷節(jié)痛風(fēng),手足痿弱;婦人月經(jīng)凝滯不行,產(chǎn)后血痛;小兒慢脾風(fēng),疳積腹痛,或虛脹冷瀉;外科瘰疬結(jié)核,跌撲損傷等病證。
【用法用量】每服1、2、3分;小兒減半。
【摘錄】《串雅補》卷一
如果大家之前對九仙頂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九仙頂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九仙頂,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九仙散這款方劑。
【處方】人參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阿膠 烏梅各30克 貝母15克 御米殼24克(去頂,蜜炒黃)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久嗽氣血兩虛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開水調(diào)下。嗽止則服。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
【別名】九仙飲、九仙丹
【處方】黃芩、荊芥、甘草、赤芍藥、菊花、川芎、當歸、木通、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心經(jīng)虛熱,小眥赤脈傳睛,眼通紅,久不退。
【用法用量】九仙飲(《眼科全書》卷四)、九仙丹(《眼科全書》卷六)。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九尖蓖麻子葉3錢,白礬(飛過)2錢。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
【用法用量】上用豬肉4兩,薄批,棋盤攤開,摻藥2味,荷葉裹,文武火煨熟。細嚼,白湯送下,后用干食壓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處方】人參1兩,款冬花1兩,桑白皮1兩,桔梗1兩,五味子1兩,阿膠1兩,烏梅1兩,貝母半兩,御米殼8兩(去頂,蜜炒黃)。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湯點服。嗽住止后服。
【各家論述】《中醫(yī)方劑學(xué)》: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氣耗散,肺陰虧損之證。久咳不已,傷肺傷氣,用人參以補氣,阿膠以補肺;喘則氣耗,用五味子之酸收,以斂耗散之肺氣;益以烏梅、罌粟殼斂肺止咳;復(fù)用款冬、桑皮、貝母止咳平喘,兼以化痰;桔梗載藥上行。合用具有益氣、斂肺、止咳之效。凡咳嗽經(jīng)久不愈,氣耗陰虧,咳喘自汗者,本方較為合適。若痰涎壅盛,或外有表邪者,切勿誤用,以免留邪為患。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引太醫(yī)王子昭方
【處方】柴胡(去蘆)2兩,蒼術(shù)(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濾干銼片,用火炒至微黃色)2兩,赤芍藥6錢半,荊芥6錢半,甘草6錢半,麻黃(不去根節(jié))半兩,川芎半兩,薄荷(和梗)半兩,旋覆花(去老梗)3錢。
【功能主治】諸目疾,不拘歲月遠近。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2片,蔥1根,煎7分,不拘時溫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看了上文對于九仙散的介紹,我們對于九仙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對于地仙丸,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地仙丸。
【處方】萆薢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白蒺藜(炒)半兩,狗脊(去毛)半兩,烏藥(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白附子(炮)半兩,赤小豆(揀)半兩,地龍(去土)半兩,骨碎補(炒)半兩,茴香子(炒)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天南星(炮)半兩,黃耆(銼,炒)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何首烏(去黑皮)1兩,蜀椒(去合口及目,炒出汗)1兩,覆盆子(去蒂)1兩,木鱉子(去殼)3分。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fēng)順氣,補元陽,活血,壯筋骨,滑肌膚,明目,益壽駐顏,久服輕身。主男子久冷,元氣虛憊,腳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鹽湯或茶酒任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六
【處方】枸杞子2兩,陳曲(炒)2兩,甘菊2兩,熟干地黃(焙)2兩,桂(去粗皮)2兩,肉蓯蓉(切,酒浸1宿,焙干)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神延年,烏髭黑發(fā),令身體輕健,耳目聰明,寬膈進食,除寒熱,調(diào)榮衛(wèi)。主勞傷,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酒、飲任意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七
如果大家之前對地仙丸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地仙丸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地仙丸,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靈仙丸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威靈仙。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癖。
【用法用量】紅絹袋盛藥1丸,用精豬肉4兩,煮極爛去藥,吃肉。其積化從大便而下,以知為度。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處方】威靈仙(洗凈,焙干)。
【制法】上為末,好酒拌潤,入竹筒內(nèi)塞口,九蒸九曬,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十二經(jīng)脈,去宿垢。主口眼?斜,癘風(fēng)、頭風(fēng)、癜風(fēng),皮膚搔癢,手足頑麻、疥癬、腰重陰腫,婦人月閉。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散劑,名“靈仙散”。(見《醫(yī)級》)。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二
看了上文對靈仙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七仙丸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菟絲子(酒浸,另研為末)150克 蓯蓉(酒浸,去皮,炒,切,焙干)30克 巴戟(去心)30克 車前子 熟干地黃 枸杞子各90克 甘菊花(揀凈)12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肝腎,增目力。治肝腎俱虛,眼?;璋担嘁姾诨?,或生翳障,視物不明,迎鳳流淚。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鹽湯亦可。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七仙丸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七仙丸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三仙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天南星(生,去皮)半夏(沸湯泡七遍)各150克(二味碾為細末,用生姜汁和,不可太軟,但手捏得聚為度,攤在篩內(nèi),用楮葉蓋之,令發(fā)黃色,曬干收之)香附子(略炒,去毛)150克
【制法】上用南星、半夏曲餅子60克,凈香附子30克,同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脘氣滯,胸膈煩滿,痰涎不利,頭目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后、臨臥時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百一選方》卷五
【處方】益智仁60克(用鹽60克炒,去鹽)烏藥45克(炒)
【制法】上藥為末,用山藥30克為糊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夢泄。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臨臥時用鹽湯送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七
上面就是關(guān)于三仙丸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三仙丸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中藥方劑對于大家來說應(yīng)該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處,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蔷巯赏琛?/p>
【處方】沙苑蒺藜500克(先去刺為末,取凈藥120克,余滓用水泡三至五日,取汁熬膏備用)蓮蕊須120克(黃色者)芡實120克 枸杞子60克 菟絲餅60克 山萸肉(新者)120克 覆盆子(去蒂,酒拌,蒸)60克 川續(xù)斷(酒泡一宿,焙干)60克 金櫻子(去外刺、內(nèi)瓤)90克 真龍骨(五色者,火煅,童便浸十次)15克
【制法】上藥共為細末,同蒺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肝益腎,澀精止遺。治遺精,不育。
【用法用量】每服9克,鹽湯或黃酒送下。求速效者,日進二服。
【摘錄】《良明匯集》卷五
【處方】沙苑蒺藜1斤(先去刺,為末,取凈末4兩,余滓用水泡3-5日,取他汁漿,入鍋內(nèi)熬膏聽用),蓮蕊須4兩(黃色者),芡實4兩,枸杞2兩,菟絲子餅2兩,山萸肉(新者)4兩,覆盆子(去蒂,酒拌蒸)2兩,川續(xù)斷(酒泡1宿,焙干)2兩,金櫻子(去外刺內(nèi)瓤)3兩,真龍骨(五色者,火煅,童便浸7次)5錢。
【制法】上為細末,合一處,同前蒺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遺精。
【用法用量】每服3錢,鹽湯、黃酒任下;求速效者,日進2服。
【摘錄】《良朋匯集》卷五
上面介紹了聚仙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聚仙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二仙丸,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yīng)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xué)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二仙丸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側(cè)柏葉200克(焙干)當歸(全身)120克
【制法】上藥忌鐵器,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頭發(fā)脫落。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早、晚各一服,黃酒、鹽湯任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
【處方】側(cè)柏葉8兩(焙干),當歸(全身)4兩。
【制法】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頭發(fā)脫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三仙丸,與所用藥數(shù)不符,據(jù)《東醫(yī)寶鑒·外形篇》改。
【注意】忌鐵器。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引賀蘭峰方
通過上面對二仙丸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二仙丸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二仙丸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萃仙丸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萃仙丸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潼蒺藜 山萸肉 芡實 蓮須 枸杞子各120克 菟絲子 川斷 覆盆子 金櫻子各60克
【制法】共為細末,以潼蒺藜粉同金櫻膏加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腎水虧損,元氣不足,水火不濟,精液耗損,神思恍傯,夜多異夢,腰腿酸軟,精泄不收。
【用法用量】每服12克,淡鹽湯送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何首烏4兩(制),枸杞子4兩,芡實4兩,蓮須4兩,白茯苓2兩,核桃肉2兩,龍骨2兩,山藥2兩,沙苑2兩,蒺藜2兩,破故紙2兩,菟絲子2兩,韭子2兩,覆盆子2兩,建蓮肉2兩,人參1兩,魚鰾膠3兩,銀杏肉3兩,續(xù)斷肉3兩。
【制法】上為細末,蜜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精,益髓,添血,強腰。主真元不足,腎氣虛弱,命門火衰,目昏盜汗,夢遺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錢,鹽湯送下。
【摘錄】《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其實用萃仙丸治療一些疾病時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服用。
九仙奪命丹怎么吃?九仙奪命丹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九仙奪命丹應(yīng)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處方】南星(姜制9克 半夏(姜制)15克 枯明礬 15克 枳殼(麩炒)30克 厚樸(姜制)15克 人參9克 木香12克 豆豉(洗)30克 甘草9克 阿魏9克 糖球子15克
【制法】上藥為末,老米打糊為餅,如錢大,瓦上焙干,晴夜露過。
【功能主治】治翻胃,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1餅,細嚼,以姜煎平胃散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
【處方】豆豉3克,木香3克,陳皮3克,山楂3克,草果1個,枳殼(麩炒)9克,茯苓9克,姜制厚樸9克,蒼術(shù)9克。
【功能主治】溫胃燥濕,行氣止嘔。主胃寒停飲。
【用法用量】上為末,姜湯調(diào)下6克,每日2次。
【摘錄】《葉氏女科證治秘方》卷一
【別名】十圣丹
【處方】朱砂3錢,雄黃2錢,乳香2錢,沒藥2錢,冰片2錢,血竭2錢,石膽礬1錢5分,銅青1錢5分,麝香1錢5分,枯礬1錢5分,熊膽1錢5分,飛過黃丹1錢5分,蜈蚣2條,蚯蚓2條,僵蠶2條(微炒黃色、去嘴),梅花1升,寒水石1錢,牛黃1錢,蟾酥1錢,白官粉1錢,硼砂1錢,全蝎9個,蝸牛7條。
【制法】上為極細末,以朱砂1錢5分為衣。其修合之法,先將蟾酥用乳汁化開,共為丸;如丸不起,略加面糊,如桐子大。
【功能主治】無名腫毒,惡瘡流注,火痹。
【用法用量】每服1丸,命病人口嚼生蔥1根咽下,又嚼1根極爛,吐在手心上,裹藥,用滾熱老酒吞下。量冷暖時候,蓋被出汗。如病人不能嚼,人代嚼之亦可。如無汗,再服1丸自愈。凡諸毒醫(yī)遲,毒走攻心,必不可救,若汗來遲,以熱酒催之,不可以手摸摩,患處如癢,以舊木梳梳之自止。
【摘錄】《綱目拾遺》卷七引《集聽》
【處方】豆豉1錢,木香1錢,陳皮1錢,山楂1錢,草果1個,枳殼(麩炒)3錢,白茯苓3錢,厚樸(姜制)3錢,蒼術(shù)3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經(jīng)來飲食后即吐。
【用法用量】姜湯調(diào)下。
【摘錄】《葉氏女科》卷一
九仙奪命丹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八仙丸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肉蓯蓉 牛膝 天麻(去苗)木瓜(去子,切)各120克(用好酒浸三日,焙干)當歸(洗,焙)60克 附子(炮,去皮、臍)60克 鹿茸30克(火燎,去毛,涂酥炙)麝香0.3克(別研)
【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元臟氣虛,頭昏面腫,月暗耳鳴,四肢疲倦,步履艱難,股節(jié)麻木,肌體羸瘦,肩背拘急,兩脅脹滿,水谷不消,飲食無味,恍惚多忘,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九
【處方】大棗3個(去核,紙裹巴豆,慢火燒煙盡)天南星(炮)30克 半夏 小皂角(炙黃,去皮、子)甘草(炒)款冬花 白礬(枯)各15克 巴豆7枚 杏仁35個(去皮,炒)
【制法】上藥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溫菜齏汁下。喘嗽細嚼,燒蘿卜、栗子、生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
【處方】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桂心半兩,木香2(3)分,高良姜3分(銼),膃肭臍半兩(酒刷,炙微黃),干蝎1分(微炒),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為末,用醋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腸氣。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熱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附子(炮)1兩,高良姜1兩,蓽茇1兩,砂仁1兩,肉豆蔻1兩,生姜3兩,厚樸4兩(姜汁制)。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久冷,大便泄瀉,腸中痛,米谷不化,飲食不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飲送下。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京三棱(煨,銼)1兩,蓬莪術(shù)(煨,銼)1兩,五靈脂1兩,烏梅60枚(和核用),干漆半兩(炒煙出),巴豆40粒(去皮,不出油,研),木香1分,縮砂100粒(去皮)。
【制法】上為末,用酸粟米飯2-3匙,同入臼杵五、七百下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氣,破積聚。主心腹脹滿,噫醋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5丸至7丸,生姜湯送下;小兒1丸;如要宣轉(zhuǎn),15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二
八仙丸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思仙續(xù)斷丸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思仙續(xù)斷丸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續(xù)斷丸(《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八)。
【處方】思仙木(即杜仲,去皮,銼,炒令黑)150克 五加皮90克 防風(fēng)(去叉股)90克 薏苡仁90克 羌活(洗,去土)90克 川續(xù)斷(洗,銼,焙干)90克 牛膝(洗,銼,焙,酒浸一宿,再焙)萆薢120克 生干地黃150克
【制法】上為細末,用好酒2升,化青鹽90克,用木瓜250克,以鹽酒煮木瓜成膏,和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腎不足,風(fēng)濕外侵,腳膝不可踐地,腰背疼痛,行步艱難,小便余瀝。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四
在了解了思仙續(xù)斷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