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麝香茸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從古至今,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沉麝香茸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品。沉麝香茸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沉香2錢,麝香1錢,南木香3錢,乳香3錢,八角茴香4錢(炒),小茴香4錢(炒)半兩,鹿茸(酥炙)半兩,蓮肉(炒)半兩,晚蠶砂半兩,肉蓯蓉半兩,菟絲子半兩,牛膝半兩,川楝子(酒浸)半兩,地龍(去土凈)半兩,陳皮半兩(去白),仙靈脾3錢(酥炙)。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加麝香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癆百損,諸虛精怯,元氣不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每朝不見紅日,面東用溫酒送下。
【注意】忌食羊肉、豆粉之物。
【摘錄】《瑞竹堂方》卷一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沉麝香茸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沉麝香茸丸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現(xiàn)在經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紫沉丸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紫沉丸。
【處方】半夏曲9克 烏梅6克(去核)代赭石9克 杏仁3克(去皮、尖)丁香6克 縮砂仁9克 沉香3克 檳榔6克 木香3克 陳皮15克 白豆蔻1.5克 白術3克巴豆霜1.5克(另研)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入巴豆霜令勻,醋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降逆和胃,消積健脾。治寒邪食積,阻于中焦,或先脘痛而后吐食,或先吐食而后脘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通過小編介紹的紫沉丸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紫沉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紫沉丸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歸茸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鹿茸(酒蒸)當歸(酒蒸)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用烏梅水煮去核,與前末搗勻,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精血枯竭,面色黧黑,耳聾目暗,口干多渴,腰痛腳弱,小便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處方】當歸1兩,牡丹皮3錢,鹿茸3錢,附子1個,地黃3錢,人參3錢。
【制法】上為末,糊為丸。
【功能主治】月候不干。
【用法用量】阿膠湯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引《仙傳濟陰方》
【處方】當歸(酒洗)、鹿茸(鹽酒炙)、北黃耆(鹽水炙)、沉香,靈砂3兩,北五味子1兩(炒),遠志肉1兩,酸棗仁1兩,吳茱萸1兩,茴香1兩(炒),破故紙1兩(炒),牡蠣1兩(煅),熟地黃1兩,人參1兩,龍骨1兩(煅),附子1兩(炮),巴戟1兩。
【制法】上煅制如法,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諸虛。主便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鹽湯送下。
【臨床應用】白濁:曾省齋白濁耳鳴,以茯苓末下震靈丹之類,如石投水,服分清飲,雖暫覺小便清,而未免又濁,竟取效此藥。
【摘錄】《醫(yī)方大成》卷四引《澹寮方》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歸茸丸的知識,大家應該大致都清楚了歸茸丸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俗話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麋茸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麋角屑500克(以酥拌炒微黃)熟干地黃90克 巴戟 黃耆(銼)牛膝(去苗)人參(去蘆頭)獨活 萆薢(銼)白茯苓 桂心 肉蓯蓉(酒浸一宿,去皺皮,炙)附子(炮裂,去皮、臍)澤瀉 續(xù)斷 芎藭 檳榔 防風(去蘆頭)當歸(銼,微炒)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白蒺藜(微炒,去刺)各3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以生地黃汁300毫升、酒300毫升相和,入酥300毫升,煎成膏,和諸藥末。若硬,即用煉蜜同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臟虛損,腰腳疼痛,須發(fā)早白,容顏憔悴。
【用法用量】空腹時以溫酒下30丸,加至4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經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麋茸丸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我們的體質。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丁沉煎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丁香1兩,白茯苓1兩,人參1兩,半夏曲1兩,石灰末半兩,陽起石半兩,礞石半兩,阿魏半分,杏仁5個,巴豆5個。
【制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行滯氣,下痰飲。主
【用法用量】每服2丸,白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
【別名】蓽澄茄丸
【處方】蓽澄茄(新者)1兩,沉香1兩,木香1兩,肉豆蔻(去皮)1兩,檳榔1兩,茴香(炒)1兩,川苦楝子1兩,高良姜1兩,官桂(去皮)1兩,當歸(凈洗,去土,切細,焙干)1兩,蓬莪茂1兩,丁香1兩。
【制法】上為末,用附子2兩(炮)、烏頭2兩(炮),別杵為末,用米醋5升,浸硇砂1兩,經1宿,澄去砂石,以此醋煮附子,烏頭為糊,搜和前藥末為劑,杵300-500下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冷氣不和,絞刺疼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商務本作“沉丁煎丸”。
【注意】有孕不可服。
【摘錄】《博濟》(四庫本)卷二
【處方】丁香4錢,沉香1錢,白檀3錢,甘松4錢,白豆蔻2錢,蓽澄茄2錢,藿香3錢,肉豆蔻1雙,縮砂仁3錢,三奈子龍腦少許,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重羅過,用甘草膏子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3丸,滾湯送下;含化亦得。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二
【處方】丁香12兩,沉香2兩,木香1錢半,丁香皮1兩,白豆蔻仁9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別用甘草熬膏子為丸,每一兩分作250丸。
【功能主治】辟霧露寒邪,散膈 脘凝滯,調順三焦,和養(yǎng)榮衛(wèi)。主心胸痞悶,噫醋吞酸,嘔逆痰水,津液不收,兩脅刺痛,腹中堅滿,口苦無味,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丁香煎丸”。方中丁香皮,《普濟方》作“廣皮”。
【摘錄】《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處方】木香3兩,丁香3兩,甘松3兩,沉香3兩,藿香半兩,檀香半兩,香附半兩,砂仁半兩,白豆蔻半兩,丁皮半兩,陳皮半兩,薄荷少許,腦子少許,蓬莪術3錢。
【制法】上為細末,熬甘草膏丸。
【功能主治】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不拘丸數。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一
以上就是對丁沉煎丸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的醫(yī)生。
我們知道大丁沉丸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大丁沉丸,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大丁沉丸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大丁沉丸的相關知識。
【處方】丁香1兩,白茯苓1兩,人參1兩,不灰木1兩,半夏(為末,生姜汁和作餅子,干)1兩,陽起石半兩,礞石半兩,阿魏半分(醋化,面和餅子),杏仁5個(去皮,針上燈燎去皮,研),巴豆5個(去皮,心膜,瓦上出油,炒)。
【制法】上為細末,白蒸餅浸,漉出控干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丸,加生姜3片,水7分,煎至4分,溫服,不拘時候。小兒減服。
【摘錄】《雞峰》卷十四
經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大丁沉丸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艾茸丸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艾茸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白艾葉(細銼末,醋半盞同煮,醋盡為度)半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赤芍藥半兩,吳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兩,天雄(炮,去皮臍,銼,再炒)半兩,沒藥(別研)半兩,蓽茇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沉香1分(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下臟久虛,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
【處方】木瓜20枚(去皮核,作甕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
【制法】將甘菊花并青鹽填滿木瓜甕子內,置籠床內蒸,以木瓜爛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腹脅,脹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上文主要介紹了艾茸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香茸丸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嫩鹿茸(草火燎去毛,酥炙黃)肉豆蔻(火煨)生麝香(另研)
【制法】上為末,白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飲酒過多,久瀉不止,身體虛弱,骨立不能食,每次飲酒即泄作,病程已數年。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米飲下。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五
【處方】鹿茸90克 生當歸60克 麝香3克 生J11烏15克 雄羊腎3對
【制法】上藥研末,酒煮搗爛為丸。
【功能主治】治痿證。督脈虧虛,形體下俯,痿廢不用。
【摘錄】《類證治裁》卷五
香茸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茸珠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別名】斑龍丸(《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二引《澹寮方》)。
【處方】鹿茸(去皮毛,切片,酥炙,無酥則用濁酒炙)30克 鹿角膠(炒珠子)30克 鹿角霜30克 陽起石(煅,酒淬)30克 大附子(炮,去皮,臍)24克 當歸(去蘆、尾)24克 地黃(九蒸九焙)24克 辰砂(別研)1.5克 肉蓯蓉30克 酸棗仁(去殼,搗成膏)30克 柏子仁(去殼,同酸棗仁搗膏)30克 黃耆(蜜炙)30克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元陽,益精血。治元陽不足,精虧血虛,形體羸瘦,陽痿早泄,頭目眩暈,腰膝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溫酒或鹽湯下。即食少量糕粥壓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二引《澹寮方》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茸珠丸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茸珠丸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