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抱龍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社會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辰砂抱龍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辰砂抱龍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天竺黃1兩,橘紅1兩,茯神(去皮木)1兩,明天麻1兩,膽星2兩,甘草5錢,雄黃5錢,防風5錢,麝香1錢半,辰砂5錢(水飛),枳殼(炒)5錢。
【制法】上為細末,山藥糊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傷風咳嗽,痰喘煩渴,鼻流清涕,驚悸風熱。
【用法用量】燈心、薄荷湯送下;傷風痰盛,紫蘇姜湯送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五
【處方】金箔、麝香、雄黃、膽星、天竺黃、辰砂。
【功能主治】驚風入心。
【摘錄】《醫(yī)方歌括》
【處方】天竺黃4錢(需要嫩白者),牛膽星1兩,朱砂4錢(一半為衣),天麻5錢,雄黃(秋冬3錢、春減半、夏2錢),麝香3分(痘疹中不用),防風3錢,甘草3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雪水糊丸尤佳。
【功能主治】利驚疏風,豁痰清熱。主傷寒傷風,咳嗽生痰,喘急,昏沉,發(fā)熱,鼻流清涕,或吐瀉、風暑十種熱癥,睡中驚掣,痧疹癍瘡;胎風、胎驚、胎熱。急慢驚風,慢脾風。
【用法用量】姜湯或薄荷湯磨服。
【摘錄】《痘疹金鏡錄》卷一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你是不是已經了解了辰砂抱龍丸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金黃抱龍丸是什么嗎?關于金黃抱龍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牛黃3錢,天竺黃3兩,明天麻1兩8錢,川羌1兩8錢,膽星1兩8錢,川貝1兩8錢,白附子1兩8錢,全蝎1兩8錢,蟬蛻1兩8錢,僵蠶1兩8錢,鉤藤1兩8錢,明礬1兩2錢,朱砂1兩2錢,防風2兩,甘草1兩,桔梗2兩4錢,茯苓1兩8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驚風搐搦,口噤喘嗽,臍風驚癇,胎毒痰熱。
【用法用量】每丸重5分,3歲服1丸,薄荷湯送下。
【注意】慢驚風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上面介紹了金黃抱龍丸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我們都知道牛黃抱龍丸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牛黃抱龍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牛黃8g 膽南星200g 天竺黃70g 茯苓100g 琥珀50g 麝香4g 全蝎30g 僵蠶(炒)60g 雄黃50g 朱砂30g
【性狀】為黃棕色至紅棕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略苦。
【炮制】以上十味,除牛黃、麝香外,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其余膽南星等六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麝香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鎮(zhèn)驚,祛風化痰。用于小兒風痰壅盛,高熱神昏,驚風抽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周歲以內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丸重1.5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關于牛黃抱龍丸的相關小常識,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平時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了。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琥珀抱龍丸。
【處方】山藥(炒)256g 朱砂80g 甘草48g 琥珀24g 天竺黃24g 檀香24g 枳殼(炒)16g 茯苓24g 膽南星16g 枳實(炒)16g 紅參24g
【性狀】為棕紅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辛。
【炮制】上十一味,琥珀研成極細粉,朱砂水飛成極細粉;其余檀香等九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鎮(zhèn)靜安神,清熱化痰。用于發(fā)熱抽搐,煩躁不安,痰喘氣急,驚癇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嬰兒每次1/3丸,化服。
【注意】慢驚及久病、氣虛者忌服。
【規(guī)格】每丸重1.8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別名】抱龍丸(《嬰童百問》卷六)。
【處方】真琥珀 天竺黃 檀香(細銼)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各45克 粉草90克(去節(jié))枳殼 枳實各30克 水飛朱砂150克 山藥(去黑皮)500克 南星30克(銼碎,用臘月黃牛膽釀,經一夏用)金箔100片
【制法】上藥(除朱砂,金箔)或曬或焙(除檀香不過火),為末和勻,同朱砂、金箔(每30克,取新汲井水50毫升和)入乳缽內略杵勻,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風化痰,鎮(zhèn)心清熱。治小兒四時感冒,痰嗽氣急,急慢驚風,煩躁不寧,及瘡疹欲出發(fā)搐者。
【用法用量】服時用蔥湯或薄荷湯化服;痰壅嗽甚,用淡姜湯送下;痘瘡見形有驚者,用溫凈湯送下;心悸不安者,用燈心湯送下;暑天迷悶者,用麥門冬煎水送下。百日內嬰孩,每丸分三次投;二歲以上者,每次1~2丸。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處方】牛黃 琥珀各7.5克 雄黃1.5克 赤苓15克 膽南星(酒蒸)30克 全蝎4.5克 朱砂4.5克 天竺黃10.5克 麝香0.6克 僵蠶(麩炒)9克
【制法】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鎮(zhèn)驚安神。治小兒急驚風,痰喘氣粗,四肢抽搐,神昏不醒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溫開水送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之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
【處方】琥珀1兩5錢(研),牛黃1錢(研),人參1兩半,檀香1兩半,白茯苓1兩半,朱砂(研)5錢,珍珠5錢(研),枳殼1兩,枳實1兩,牛膽1兩,南星1兩,天竺黃1兩,山藥10兩,甘草3兩(以上各為細末),金箔400片,蜂蜜2斤,黃蠟25斤。
【制法】上藥一料500丸,每丸5分重。
【功能主治】驅風化痰,鎮(zhèn)心解熱,安魂定驚,和脾健胃,添益精神。主小兒諸驚;四時感冒,瘟疫邪熱,煩躁不寧,痰嗽氣急;瘡疹欲出發(fā)搐。
【用法用量】初生數月者,每丸作4次服,或三分之一,或半丸;數歲者,每服1丸,蔥白煎湯或薄荷湯送下,不拘時服;痰壅咳甚,生姜湯送下;痘疹見形有驚,白湯送下;心悸不安,燈心湯送下。
【摘錄】《準繩·幼科》卷二
【處方】琥珀5錢,全蝎3錢,僵蠶4錢,膽星2兩1錢,天竺黃7錢,飛腰黃7錢,飛朱砂3錢,麝香5分,茯苓1兩,川貝5錢。
【制法】上各取凈末和勻,用膽星化糊為丸,分做160粒,每粒約干重4分,蠟殼封固。
【功能主治】化痰定驚。主小兒發(fā)熱驚惕,痰壅痙厥。
【用法用量】每用1丸,開水化服,重癥加倍。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處方】琥珀7錢,麝香1錢,腰黃4錢,天蟲5錢,川貝5錢,沉香5錢,茯苓1兩,枳殼1兩,竺黃1兩,膽星1兩,甘草1兩,辰砂1兩。
【制法】上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邪熱,風痰壅盛,煩躁驚悸,關竅不利,驚風厥閉。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琥珀(燈心同研)5錢,雄黃5錢,天竺黃7錢,辰砂3錢,茯苓1兩,膽南星1兩3錢,山藥7錢,麝香5分,僵蠶(炒,去絲嘴)4錢,全蝎(去毒,炙)3錢,薄荷3錢。
【制法】上為末,水泛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小兒痘瘡,自長出前后,發(fā)驚搐,體壯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燈心湯或薄荷湯化開,不拘時服。
【摘錄】《痘科類編釋意》卷三
【處方】膽南星(陳者)4兩,鉤藤4兩,真西牛黃1錢,真天竺黃1兩,雄黃(飛過)5錢,朱砂(水飛)5錢,珍珠1錢,麝香1錢,真西琥珀。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5分,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痰搐。
【摘錄】《同壽錄》卷三
【處方】琥珀7錢,天竺黃1兩,膽星1兩,甘草1兩,麝香1錢,月石1兩,沉香1錢,淮山藥1兩,枳殼1兩,腰黃5錢,辰砂1兩,茯苓1兩。
【制法】上為細末,將膽星化烊,加曲糊為丸,重5分,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祛風化痰,清熱定神。主小兒急驚風之癥,身熱面赤,牙關緊閉,痰涎壅塞,小便短赤,神識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1丸。
【注意】慢驚忌用。
【摘錄】《鱗爪集》卷二
【處方】琥珀(2錢半包在精豬肉內煨過,取出,研末)2錢,牛膽南星1兩6錢(臘月用牛膽作成者妙),僵蠶2錢(炒),雄黃3錢,辰砂3錢,人參3錢,白茯苓3錢,天竺黃5錢,鉤藤(全用鉤子)1兩5錢,真正牛黃5分,真麝香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用粉甘草8兩(銼碎),以水4大碗,熬膏2盞,入藥末為丸,每1丸5分重,金箔為衣,外用黃蠟包之,一料200丸。
【功能主治】祛風化痰,鎮(zhèn)心解熱。主小兒急慢驚風,發(fā)熱咳嗽作搐,痰喘驚悸,時行痘疹,發(fā)熱嘔吐,驚跳;傷風發(fā)熱咳嗽,鼻塞驚哭;著驚發(fā)熱,睡臥不寧;夏月發(fā)熱嘔吐;因母發(fā)熱過乳,溫熱不寧;脾胃不和,頭熱黃瘦。
【用法用量】周歲小兒服1丸,未及者半丸,連進1-2丸。發(fā)熱咳嗽作搐,痰喘驚悸,生姜薄荷湯送下;時行痘疹,發(fā)熱嘔吐驚跳,白湯送下;傷風發(fā)熱咳嗽,鼻塞驚哭,蔥湯送下;因著驚發(fā)熱,睡臥不寧,燈心湯送下;夏月發(fā)熱嘔吐,麥門冬湯送下;因母發(fā)熱過乳,溫熱不寧,甘草湯送下;脾胃不和,頭熱,黃瘦,懶食,砂仁湯送下。
【注意】忌食魚腥、生冷。食乳者,乳母同忌。
【摘錄】《準繩·幼科》卷二
【處方】甘草5錢,天竺黃1兩2錢,防風1兩2錢,天麻1兩5錢,茯苓1兩5錢,羌活1兩5錢,川貝母1兩5錢,白附子(炙)1兩5錢,蟬退1兩5錢,膽星1兩5錢,桔梗1兩5錢,全蝎9錢,僵蠶(炒)9錢,鉤藤9錢,人參(去蘆)9錢(以上共為細粉,過羅),牛黃5錢,珍珠(豆腐炙)5錢,琥珀1兩,明雄黃6錢,朱砂6錢,麝香9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5分,金衣三十六開,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鎮(zhèn)驚安神。主內熱痰盛,咳嗽喘促,驚嚇失魂,驚風抽搐。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怎么樣,現在了解琥珀抱龍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陳氏抱龍丸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九制膽星4兩,天竺黃1兩,雄黃5錢,朱砂5錢,麝香3分,琥珀3錢,西牛黃1錢。
【制法】上為細末,稱足分量,合在一處,用甘草一斤,水煮濃汁為丸,每兩作十丸,陰干,金箔為衣,蠟殼封固。
【功能主治】風痰壅盛,或發(fā)熱咳喘,或發(fā)驚搐,嬰兒初生胎毒等證。并治羊毛溫毒痰阻。
【用法用量】用時去蠟殼,燈心湯和服,或薄荷湯亦可,或荸薺清汁和服。
【摘錄】《羊毛溫證論》
大家看過對陳氏抱龍丸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抱龍圓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抱龍圓的功效有哪些嗎?吃抱龍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雄黃(研飛)四兩,白石英(研飛)、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飛),各一兩;藿香葉二兩,天南星(牛膽制)十六兩,牛黃(研)半兩,阿膠(碎炒如珠)三兩,金箔(研)、銀箔(研),各五十片。
【炮制】上件為細末,入研者藥令勻,用溫湯搜和為圓,如雞頭實大。
【功能主治】治風壅痰實,頭目昏眩,胸膈煩悶,心神不寧,恍惚驚悸,痰涎壅塞,及冶中暑煩渴,陽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用新汲水化破,入鹽少許服,食后。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該就能了解抱龍圓是什么了吧。抱龍圓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