摻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唤K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摻藥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摻藥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牛黃、冰片、輕粉、雄黃、飛丹、白芷、龍骨、乳香、沒藥、川椒、血竭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痘潰爛。
【用法用量】摻之;或油調(diào)涂之。
【摘錄】《仁端錄》卷七
【處方】海螵蛸半兩(研),染燕脂(研)半兩。
【制法】上各為末,仍同研勻。
【功能主治】氣痔脫肛,良久乃收。
【用法用量】先以溫湯洗,略拭干,摻藥少許。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雞黃皮(焙)、血竭、花蕊石、冰片。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左右搭肩。
【用法用量】濕用干摻,干用清油調(diào)搽。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五
【處方】輕粉2錢,孩兒茶2錢,紅絨灰1錢5分,飛丹1錢,冰片3分,珍珠5分,雞內(nèi)金(煅存性)1錢,麝香2分,蘆甘石(煅)1錢。
【功能主治】陰蝕瘡。時痛時癢,膿水涌流,陰汗臊臭。
【用法用量】外摻患處。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五
【處方】黃柏皮、薄荷葉。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向火多,生火斑瘡,有汁者。
【用法用量】摻之即愈。
【摘錄】《得效》卷十九
【處方】白龍骨2分,寒水石3分,虢丹(飛)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瘡口膿水不干。
【用法用量】干貼瘡。
【摘錄】《瑞竹堂方》卷五
【處方】黃連末2錢,輕粉2錢,冰片2錢,血竭1錢,孩兒茶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冷漏。濕毒流注,足脛生瘡,形如牛眼,四畔紫色黑色,常出臭血水。
【用法用量】干摻。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五
【處方】海巴子(煅存性,1名貝子)。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下疳瘡。
【用法用量】每1兩末,加冰片5分,五色粉霜3分,再研,盛瓷罐聽用。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十三
【處方】珍珠2分(生研極細),乳香(箬上炙燥)5分,沒藥5分,鉛粉5分,瓜兒血竭5分,真掃盆輕粉4分,兒茶3分,上白占1錢,大冰片2分,象皮1錢(切小方塊瓦條,細灰拌炒成珠)。
【制法】上藥研極細。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主
【用法用量】先用濃茶或豬蹄湯洗凈,以少許摻之。
【摘錄】《馮氏錦囊·雜癥》卷十九
【處方】五倍子、白礬。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陰下脫者。
【用法用量】先以淡竹根煎湯洗,再以末干摻。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六
【處方】乳香5分,沒藥3分,血竭1錢,紅絨灰5分,牛黃5分,冰片2分,珍珠3分,孩兒茶2分,象皮灰3分,升藥3分,五倍2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脫肛痔。
【用法用量】洗藥:用生鐵五斤,水二斗,煎至五升,出鐵洗之,日三次。明日再易新鐵,如前洗之。
【注意】須要避風。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七
上面就是本文對摻藥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摻藥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蟲牙藥。蟲牙藥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蟲牙藥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三叉金、三托艾、傷寒頭、大箭根(《廣西藥植名錄》),三姐妹(《廣西中草藥》),牛尾草、三葉掃把、馬鹿尾(《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三葉香茶菜 的 全草 或 根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三葉香茶菜,又名:細葉香茶菜。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化痰理濕。治感冒,咳嗽,黃疸,風濕腫痛,齒痛,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洗。
【注意】①治牙痛:蟲牙藥少許,加食鹽共搗,放于患處;或用蟲牙藥根搗爛,放于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蟲牙藥,蟲牙藥有著怎樣的功效。蟲牙藥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黑藥,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yīng)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黑藥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干過臘魚霜2錢,山椒(為霜)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打撲損傷。
【用法用量】溫酒送下。
【摘錄】《接骨圖說》
【處方】沒食子1兩,石榴皮1兩,干荷葉(另搗)1兩,五倍子1兩,訶子皮1兩,百藥煎1兩,金絲礬1兩,綠礬少許(另研,旋點諸藥)。
【制法】上為細末,炒熟面5-6匙,入好醋打面糊,和藥末。
【功能主治】烏須發(fā)。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烏頭藥”。方中五倍子以下五味藥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上文是關(guān)于黑藥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青藥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青藥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青藥的幾個方面。
【別名】水白菊
【來源】為菊科植物 青藥 的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基生葉叢生,有長柄,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散生白毛,脈上較密;莖生葉互生,上部葉較密,葉片線狀披針形,比基部葉小,兩面有毛。頭狀花少數(shù),有長梗,著生于莖頂及枝頂,傘房狀排列;苞片2列,覆瓦狀排列,有毛;舌狀花白色,后漸帶紅紫色;管狀花黃色,冠毛灰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低洼濕地及水邊。分布貴州等地。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驅(qū)風。
【附方】①治感冒發(fā)燒:青藥三錢,魚鰍串五錢。煨水服。
【摘錄】《*辭典》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青藥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青藥應(yīng)用起來。
草果藥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草果藥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草果藥的幾個方面。
【別名】野姜、獨葉臺、四合紅、草果(《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姜科植物 草果藥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草果藥,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圖譜》),野姜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陰濕處。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溫胃,燥濕,理氣,消食。治胃寒疼痛,食積腹脹,寒疝,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或研末。
【附方】治九種胃氣疼痛,面寒疼,痞塊疼痛:草果藥(新瓦焙)二兩,木香三錢。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熱燒酒服。(《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草果藥,原來草果藥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疥瘡藥。
【處方】吳茱萸2錢,樟腦5分,白礬2錢,輕粉10貼,蛇床3錢,寒水石2錢半,黃柏1錢,大黃1錢,硫黃1錢,檳榔1個。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疥瘡。
【用法用量】油調(diào)敷。
【摘錄】《誠書》卷十五
【處方】蛇床6兩,芥子4兩,胡椒4兩,三仙4兩,樟腦4兩,枯礬4兩,川椒6兩,蒼術(shù)3兩,白芷3兩,寒水石3兩,硫黃3斤。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疥瘡。
【用法用量】加麻油調(diào),抹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疥瘡藥,我們知道疥瘡藥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疥瘡藥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筋骨藥,那么筋骨藥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川烏1個,草烏2兩(去皮,生用),乳香半兩,當歸半兩,天麻半兩,虎骨(醋炙)1兩,沒藥1兩,自然銅1兩,烏藥1兩,川芎1兩,萆薢1兩,獨活1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疼痛及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10數(shù)丸,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一
【處方】草烏1兩,蒼術(shù)5兩,青皮2兩,白芷2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折傷。
【用法用量】每服3丸,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
上面介紹了筋骨藥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jīng)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封口藥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封口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處方】乳香1錢,沒藥1錢,兒茶1錢,當歸1錢,杉皮灰1錢,麝香5厘,片腦1分,豬母聹葉1錢(如無此葉,葛葉、毛藤子葉亦可)。
【制法】上各另研細末,和勻,入麝香,次入片腦,再和勻,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刀斧傷,割喉斷耳缺唇,傷破肚皮,跌破陰囊皮碎。
【用法用量】如缺唇,先以小氣針作三截針之,用絹線1條,兩頭搓豬毛,以唾蘸濕,抹封口藥于線上,將藥線三截穿定,卻以麻藥抹缺處,以剪刀口抹封口藥,薄剪去些皮,以線即縫合,就以雞子黃油搽患處,以金毛狗脊毛薄鋪于上,卻以封口藥末搽于上,每日用藥水輕洗去,搽油換藥,每日1次,待8日剪去線,搽藥。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六
【處方】牡蠣(煅存?。⒊嗍ㄉ校?wù)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肉皮損傷破裂者。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涂瘡口、待消腫散血合口,再加血竭干摻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七十九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封口藥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吊藥的制作方法。
【處方】赤芍2錢,麝香5分,沒藥2錢,乳香2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接骨入骱,止痛去傷。主打傷骨頭。
【用法用量】臨用糯米飯、燒酒調(diào)涂。
【摘錄】《傷科方書》
【處方】鵝腿草(即剪刀鉸根)、山大黃(即水推沙根)、野南星(即石蒜頭)。
【功能主治】吐膈中痰。主喉風,喉痹腫痛。
【用法用量】上藥共磨水吞下。
【摘錄】《喉科秘訣》卷上
在通過上文對吊藥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