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dǎo)引關(guān)節(jié),吐故納新?!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牛黃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牛黃丸的做法。
【處方】牛黃(研.一分)、麝香(研.一分)、龍腦(細研.一分)、朱砂(細研.水飛.三分)、白僵蠶(炒.半兩)、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二兩)。白附子(炮.裂)、天麻、白蒺藜(炒.去刺)、赤茯苓、白芷、羌活、獨活、蔓荊子、麻黃(去根節(jié))、防己、木香、檳榔、藁本、防風、干蝎(炒)、當歸(炒),各一兩。
【炮制】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痙,身體強直,牙關(guān)緊閉,心神昏昧。
【用法用量】每服十丸,不拘時,用溫酒研化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牛黃(另研)、真珠(另研)、琥珀(另研)、鐵粉(另研)、天竺黃(另研)、龍齒(另研)、麝香(另研)、人參(去蘆)、龍膽草(去土)、升麻、防風(去叉)、黃芩(去黑心)、鉤藤、犀角(鎊)、水銀、丹砂,各半兩。金箔(七十片)、銀箔(七十片.于水銀丹砂金箔四味同研)、露蜂房(炙.一兩)、全蝎(酒炒.一兩)。知母、天門冬(去心)、石菖蒲(米泔浸切.酒炒)、白芍藥、茯神、麥門冬(去心)、甘草(炙),各一兩。
【炮制】上除別研藥外,余藥搗羅細末,卻入另研藥,再羅令勻,煉蜜拌和得所,更搗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邪變成癲癇,時時發(fā)動,不知人事,定心神風癲之狀,發(fā)無常時,每發(fā)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知。蓋由血氣皆虛,精神離散,魂魄失守,風邪入于陰經(jīng)故也。
【用法用量】夜臥及食后,煎新竹葉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牛黃15克(細研)龍腦7.5克(細研)天竺黃15克(細研)犀角屑 羚羊角屑 朱砂(細研,水飛過)黃芩 川升麻各30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銼)防風15克(去蘆頭)麝香3克(細研)真珠15克(細研)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入前研了藥,更研令勻,以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熄風,化痰開竅。治陽毒傷寒,心胸煩悶,恍飽如狂,結(jié)熱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溫水嚼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處方】牛黃7.5克(細研)麝香7.5克(細研)朱砂22.5克(細研,水飛過)龍腦7.5克(細研)白僵蠶15克(微炒)鹿角膠15克(搗碎,炒令黃燥)白花蛇60克(酒浸,炙令黃,去皮、骨)白附子30克(炮裂)天麻30克 白蒺藜30克(微炒,去刺)赤茯苓30克,白芷30克 羌活30克 獨活30克 蔓荊子30克 麻黃30克(去根、節(jié))漢防己30克 木香30克 檳榔30克 藁本30克 防風30克(去蘆頭)干蝎30克(微炒)當歸30克(銼,微炒)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痙,身體強直,牙關(guān)緊急,心神昏昧。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熱酒研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處方】牛黃3克(細研)朱砂1.5克(細研,水飛過)犀角屑 天竺黃(細研)白附子(炮裂)茯神 黃連(去須,微炒)羚羊角屑 防風(去蘆、頭)玄參 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甘菊花 人參(去蘆、頭)黃耆(銼)甘草(炙微赤,銼)黃芩各7.5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驚悸壯熱,黃瘦發(fā)堅。
【用法用量】每服以淡葉湯研下5丸,一日三四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處方】牛黃7.5克(細研)水銀7.5克(用黑鉛7.5克同結(jié)為砂子,細研)朱砂7.5克(細研)犀角屑7.5克 麝香4克(細研)蝎梢7.5克(微炒)天漿子7.5克 天南星7.5克(炮裂)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胎風,手足搐搦,遍身壯熱。
【用法用量】不計時候,以薄荷湯化破三丸服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鎮(zhèn)心牛黃丸。
【別名】牛黃丸(《普濟方》卷二三三)。
【處方】牛黃(研)紫菀(去苗、土)菖蒲各60克 防風(去叉)人參 細辛(去苗葉)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茯神(去木)附子(炮裂,去皮、臍)紫石英(研)防葵各30克 鐵精11克 桂(去粗皮)干姜(炮)各45克 丹參 遠志(去心)麥門冬(去心,焙)甘草(炙)各37.5克
【制法】上一十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老少氣虛弱驚悸,語則勞乏氣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一日二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鎮(zhèn)心牛黃丸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大牛黃丸,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大牛黃丸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牛黃半兩,生腦子半兩,朱砂(研)1兩半,天南星(漿水浸,火煮透,切,焙)1兩,烏蛇(酒浸,取肉)1兩,白僵蠶(炒)1兩,天麻1兩,人參1兩,干全蝎(炒)3分,白附子(炒)3分,水磨雄黃3分,生犀(鎊)3分,麝香1分。
【制法】上除研者藥外,為細末。后入研者,合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鎮(zhèn)心化涎。主小兒風壅痰實,頭痛目弦,怔忡惡心,神昏語澀,頸項拘急,手足麻痹;風熱上盛,眠睡不寧,頰赤涎潮,欲變驚癇。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至2丸,細嚼,食后、臨臥人參、薄荷湯送下;或化亦得。
【注意】有風涎,食后最宜常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九引《張氏家傳》
上文介紹了大牛黃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大牛黃丸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金箔牛黃丸!
【處方】金箔(十片.研) 牛黃(研.一兩) 龍腦(研.一兩) 犀角(鎊.一分) 琥珀(研.一分) 人參(一分) 丹砂(研.水飛.二兩) 白茯苓(去皮.二兩)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 天麻(半兩) 白附子(炮.一兩) 僵蠶(炒.一兩) 甘草(炙.一兩)
【炮制】上為細末,入別研藥和勻,煉蜜和搗一千杵,丸如櫻桃大,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風邪,除熱中。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細嚼,溫酒或溫薄荷湯下,茶湯亦得,常服半丸,不拘時候。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金箔10片(研),牛黃(研)1兩,龍腦(研)1兩,犀角(鎊)1分,琥珀(研)1分,人參1分,丹砂(研,水飛過)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天麻半兩,白附子(炮)1兩,白僵蠶(炒)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藥各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除熱中。主風邪。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薄荷湯送下,茶、酒亦得。常服半丸,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三
以上金箔牛黃丸的中藥方劑,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
丹砂牛黃丸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丹砂牛黃丸的功效有哪些嗎?吃丹砂牛黃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丹砂(研)半兩,雄黃(研)半兩,牛黃(研)1分,干蝎(炒)1分,龍腦(研)1分,輕粉1分,水銀(沙子)1分,硇砂(研過,水飛)1分。
【制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癇。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一
【處方】丹砂(研)半兩,硼砂(研)半兩,生甘草末1分,牛黃(研)3錢,礬蝴蝶(研)3錢,龍腦(研)3錢,印子鹽20粒(細研),凝水石(燒赤,出火毒,研)半兩。
【制法】上8味,將7味同研令勻,用甘草末熬煎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解臟腑諸毒,化涎。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含化咽津。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二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丹砂牛黃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琥珀牛黃丸。
【處方】琥珀1錢,豬牙皂1錢,木香1錢,人中白(煅)3錢,輕粉3錢,雄黃3錢,朱砂3錢,乳香(去油)3錢,沒藥(去油)3錢,白芷3錢,當歸2錢,西牛黃3分,槐花(炒)1兩,丁香(春、夏)1錢5分(秋、冬)3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酒糊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楊梅破爛,并一切疽癰久潰,膿水不干者。
【用法用量】初服5丸,5日后服7丸,又5日后服9丸,又5日后仍服7丸,又5日后只服5丸,周而復(fù)始,俱用土茯苓、甘草煎湯送下。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四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琥珀牛黃丸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著作中,龍腦牛黃丸總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處方】真槐膠1分(須是真好,通明光凈者),真阿膠1分(微炙令肥黃),牛黃1分(別研),膩粉1分(后入),水銀1分(用棗肉同研無星用),蛜(蟲祁)1分(去足,微用真酥酒炒),白花蛇肉1分(炙令黃色),鉛白霜半兩(別研),生龍腦1分(別研),真麝香1分(別研),真阿魏半分(面裹,燒令面熱,不用面)。
【制法】先將槐膠、阿膠、蛜(蟲祁)、蛇等為細末,然后依次第細研,令諸藥勻,煉白沙蜜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急中風,或潮涎稍退,風纏四肢,變?yōu)榘c瘓,手足不隨,口眼?斜。
【用法用量】若是新得病者,每用1丸,細嚼,以生姜湯送下,更用酒少許沖。秋冬在房內(nèi)將養(yǎng),須是四面不透風,遮閉門戶,床前著火。服藥后,但是病處有汗出,惡氣息也,不病處無汗,上膈涎痰出,又暴自利1-2行,腹中鳴,3服后便見減退,后3日吃1服,服藥后未得出門,候3服畢。
【摘錄】《傳家秘寶》卷三
沒有想到吧,龍腦牛黃丸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現(xiàn)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定心神牛黃丸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定心神牛黃丸。
【處方】牛黃(別研)半兩,珍珠末(別研)半兩,琥珀(別搗羅)半兩,鐵粉(別研)半兩,天竺黃(別研)半兩,龍齒(別研)半兩,金箔70片(與水銀同研),銀箔70片(與水銀同研),水銀(與金、銀箔同研)半兩,犀角(鎊)半兩,丹砂(與水銀、金箔、銀箔同研)半兩,露蜂房(炙)1兩,龍膽(去土)半兩,升麻半兩,防風(去叉)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鉤藤半兩,知母(細切,焙)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白芍藥1兩,茯神(去木)1兩,甘草(炙,銼)1兩,菖蒲(九節(jié)者,米醋浸,刮去皮,切,酒炒)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干蝎(酒炒)1兩,麝香(別研)半兩,人參半兩。
【制法】上藥除別研石藥及麝香外,余藥為末,與研藥再羅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邪變成癲癇,時時發(fā)動,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牛黃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五
定心神牛黃丸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