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槐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荊槐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說到荊槐散,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癥的,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荊芥穗 槐花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牙宣出血或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擦牙,仍煎點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二十一
【處方】槐花、荊芥穗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牙宣出血,或痛。
【用法用量】擦牙;另煎點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一
【處方】荊芥穗、槐花(炒)、枳殼(麩炒,去瓤)、黃耆(銼)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鼠乳牡痔,便血,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以上就是對荊槐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擴展閱讀
基本上一提到槐實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槐實散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槐實(炒)8兩,荊芥穗4兩,甘草(炙)1兩,防風(去叉)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清頭目,化風痰。主風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食后茶、酒任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六
【處方】槐實(酥炒)半兩,防風(去叉)半兩,枳殼(去瓤,麩炒焦黑為度)半兩,黃耆(銼,炒)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腸風。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茶清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槐實散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說到槐子散,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槐子(炒黃)、管仲(炒黃)各等分。
【制法】上共為末。
【功能主治】血淋,并婦人血山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錢,用嚴醋1鐘,煎滾3-5沸,去滓溫服。
【摘錄】《良朋匯集》卷四
【處方】槐(用中黑子)1升,槐花2升。
【制法】上同炒焦,為末。
【功能主治】久下血;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水調下,空心、食前各1服。病已止。
【摘錄】《中藏經(jīng)》卷下
【處方】槐子、黃芩、木賊、蒼術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體肥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者。
【用法用量】食后清茶調下。
【摘錄】《保命集》卷下
有關槐子散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有幫助。雖然槐子散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謹慎服用。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槐白皮散。
【處方】槐白皮2兩,枸杞根1兩,附子(炮裂)1兩,防風(去蘆頭)1兩,芎?1兩,川椒100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齒齦風,連(角思)腫痛。
【用法用量】每用3錢,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熱含冷吐。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槐白皮半兩,地骨皮半兩,蓽撥半兩,五靈脂半兩,蛇床子(微炒)2錢半,乳香(另研)2錢半,麝香半錢(另研)。
【制法】上為細末,入研藥令勻。
【功能主治】牙齒動搖,不住寒熱,嚼物隱痛,時發(fā)時止。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貼牙病處,吐津,誤咽不妨;如痛不已,用藥末3錢,水1盞煎令沸,和滓熱漱冷吐,并不拘時候。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槐白皮1兩,地骨皮1兩,松節(jié)1兩(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齒風,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5錢,以漿1中盞,煎5-7沸,去滓。熱含冷吐。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知道了槐白皮散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槐白皮散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荊術散。
【別名】沖和散
【處方】荊芥穗1兩,赤芍1兩,制蒼術2兩,甘草半兩(炒)。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疏風順氣。主小兒一切熱證,傷風傷寒,壯熱咳嗽,鼻塞聲重;傷風潮熱,或變蒸發(fā)熱;風熱傷肺,鼻涕氣粗;急慢驚風;自汗,盜汗;丹毒風熱,眼暴赤熱腫,口舌腮項熱腫生瘡,咽喉腫痛,重舌。
【用法用量】每服1-2錢。傷風傷寒,壯熱咳嗽,鼻塞聲重,生姜、蔥白湯送下;傷風潮熱,或變蒸發(fā)熱,薄荷湯送下;風熱傷肺,鼻涕氣粗,紫蘇湯送下;暴卒急驚風熱,宜疏風散調下;久病后急慢驚熱,宜保嬰全蝎散調下;發(fā)汗,去節(jié)麻黃湯調下;盜汗、自汗,牡蠣、浮麥湯調下;丹毒風熱,煎四順飲湯調下;眼暴赤熱腫,煎羌活、黃芩、生地黃湯調下;口舌腮項熱腫生瘡,煎防風牛蒡子湯調下;咽喉腫痛,重舌,煎升麻、枳殼、大黃、防風、薄荷湯調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引《集驗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荊術散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荊防散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荊防散的知識吧!
【處方】荊芥1兩半,防風1兩半,米仁5兩(炒),通草4兩,川芎8錢,茯苓3兩,陳皮1兩半,香附1兩半(醋炒),紫蘇1兩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產(chǎn)后離褥太早,冒風致濕,經(jīng)絡不能流通,遍體浮腫,脈浮澀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生姜皮湯送下。
【各家論述】荊芥理血疏風,防風疏風燥濕,米仁健脾氣以滲周身之濕,紫蘇理血氣以泄遍體之風,川芎入血海行血滯;香附調氣海行氣滯;通草利濕通肺氣;茯苓滲濕和脾氣;陳皮利中氣調胃氣。為散姜皮湯下,使風邪和解,則經(jīng)絡清和,脾胃健運,濕無不化,何遍身浮腫有不退乎。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處方】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川芎8分,葛根2錢,羌活1錢,桔梗1錢,甘草5分,薄荷1錢,廣郁金2錢,老姜3片。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表邪不解,發(fā)熱惡寒,頭痛脈浮,舌苔白滑。
【摘錄】《鎬京直指》
【處方】荊芥1錢,防風8分,蘇梗8分,川芎8分,陳皮8分,杏仁2錢,甘草3分,姜皮3分。
【功能主治】小兒外感終日發(fā)熱,或拘束肢冷,鼻塞流清涕,咳嗽,頭痛,脈浮而不渴者。
【摘錄】《醫(yī)醫(yī)偶錄》卷一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荊防散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荊防散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我們知道荊黃散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荊黃散,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荊黃散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荊黃散的相關知識。
【處方】荊芥2錢,人參1錢,甘草5分,大黃6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上焦氣熱所沖之暴吐。
【用法用量】水煎,調檳榔末1錢,磨木香5分,溫服。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五
【處方】麻黃(去根節(jié))1分,細辛(去葉土)半兩,全蝎(去毒,炒)半兩,藿香葉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偏正頭疼,及洗頭傷風。
【用法用量】每服1錢,荊芥湯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上文是關于荊黃散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蔓荊散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蔓荊散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小洗肝散
【處方】土瓜根、蔓荊子、荊芥、甘草、梔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目赤腫澀痛,多淚。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先熏后服,食后用之。
【摘錄】《得效》卷十六
【處方】蔓荊子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山茱萸半兩,麻黃3分(去根節(jié)),旋覆花3分,甘菊花3兩,芎?3分,莽草3分(微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頭面風,皮膚不仁,頭疼心悶,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二
【處方】蔓荊子、麥冬、桑白皮、甘草、升麻、木通、菊花、赤茯苓、前胡、赤芍。
【功能主治】風熱壅塞,氣滯不通,因熱聚膿,耳出腥膿。
【用法用量】為散服。
【摘錄】《李氏醫(yī)鑒》卷二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蔓荊散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槐枝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槐枝(如箸大者)1兩,青鹽1兩,胡麻子仁(炒黑色)1兩,生干地黃1兩,皂莢(不蚛者,去皮子)2挺。
【制法】上銼,入瓷瓶中,用瓦片蓋,紙筋泥固濟,仍蓋上留一穴,如錢眼大,候干,以文武火燒煙盡,放冷為末。
【功能主治】須黃白。
【用法用量】每旦揩牙畢,余者涂須上。少頃洗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處方】槐枝1兩,巨勝子(炒令黑色)1兩,生干地黃1兩,皂莢1挺(長1尺,不蚛者)。
【制法】上并銼細,入一新瓷瓶中盛,固濟于瓶口上,只留一竅,如錢孔大,然后以文火燒,候瓶內藥煙絕為度,便取出,為細散。
【功能主治】去風,令齒白凈。主
【用法用量】每用揩齒。甚良。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槐枝1分,無食子(搗末)1分,馬齒莧1分,生干地黃1分,烏賊魚骨(搗末)1分,胡桃(燒灰)1分,青橘皮(去白)1分,地黃花1分,皂莢1分,槲葉1分,蔥須1分。
【制法】上銼細,入瓷瓶內,蓋口,火燒煙出,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變白髭。主
【用法用量】每日三上揩齒。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槐枝散是一種應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槐枝散之前還是要結合一下自身的體質,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