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奪命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生奪命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guān)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回生奪命丹的有關(guān)介紹。
【處方】羌活3兩,藁本3兩,防風(fēng)3兩,蒼術(shù)3兩,獨(dú)活3兩,白芷3兩,烏藥3兩,防已3兩,川烏3兩,桔梗3兩,柴胡3兩,黃芩3兩,薄荷3兩,甘松3兩,白芍3兩,大黃3兩,白蒺藜3兩,天南星3兩,川續(xù)斷3兩,五加皮3兩,海風(fēng)藤3兩,大腹皮3兩,仙靈脾3兩,皂角刺3兩,明天麻3兩,北細(xì)辛3兩,蔓荊子3兩,川萆薢3兩,紅花7兩,玄參7兩,草烏4兩,苦參2斤。
【制法】用陰陽水各1大桶浸,春5、夏3、秋7、冬9日,煎100沸去滓,加煉蜜1斤,煎成膏如漆。
【功能主治】麻風(fēng)初起,灼熱疼痛。
【摘錄】《中國麻風(fēng)病學(xué)》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回生奪命丹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bǔ)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擴(kuò)展閱讀
回生奪命神丹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回生奪命神丹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羌活3兩,白蒺藜3兩,藁本3兩,天南星3兩,防風(fēng)3兩,川續(xù)斷3兩,蒼術(shù)3兩,五加皮3兩,獨(dú)活3兩,海風(fēng)藤3兩,白芷3兩,大腹皮3兩,烏藥3兩,仙靈脾3兩,防已3兩,皂角刺3兩,川烏3兩,明天麻3兩,桔梗3兩,北細(xì)辛3兩,柴胡3兩,蔓荊子3兩,黃芩3兩,川萆薢3兩,薄荷3兩,甘松3兩,白芍3兩,大黃3兩,紅花7兩,玄參7兩,草烏4兩,苦參2斤(上用陰陽水各1大桶浸,春5、夏3、秋7、冬9日,煎100沸去滓,加煉蜜1斤,煎成膏如漆),白術(shù)2兩,胡麻2兩,人參(酒浸,蒸熟曬干)2兩,砂仁2兩,礞石(硝煅)2兩,蕤仁(去油)2兩,沉香1兩,白茯苓1兩,木香1兩,檀香1兩,降香1兩,安息香1兩,乳香(去油)1兩,沒藥(去油)1兩,川芎1兩,牛膝1兩,紅花1兩,香蛇(酒浸,焙干)1兩,血竭1兩,白僵蠶1兩,松脂(煮去苦水)1兩,云母石1兩,冰片1兩,鵝管石1兩,磁石1兩,肉蓯蓉1兩,原蠶蛾1兩,桑螵蛸1兩,蟾酥5錢,麝香5錢,人牙(炙黃色)5個,白花蛇1條(酒浸,去皮,曬干)。
【制法】上為末,用前藥膏共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金箔包裹。
【功能主治】三十六瘋,十四癩。
【用法用量】年深久遠(yuǎn)者,每服10丸;4-5年者,每服4-5丸;1-2年者,每服1-2丸,須麻姑酒磨下。隨汗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八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diào)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fù)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yán)重的可導(dǎo)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奪命丹。
【處方】吳茱萸(去枝、梗,一斤,四兩用酒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湯浸,四兩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干),澤瀉(去灰土)二兩。
【炮制】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遠(yuǎn)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抓成瘡。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圓,空心,食前,鹽湯或酒吞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附子15克(炮,去皮、臍)牡丹皮30克 干漆7.5克(搗碎,炒煙盡)大黃末30克
【制法】上藥為末,用釅醋200毫升同熬成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主產(chǎn)后胞衣不下,血上沖心,心痛胸悶,喘促頭汗;或胎死腹中。
【用法用量】溫酒下5~7丸。
【摘錄】《產(chǎn)育寶慶集》卷上
【處方】吳茱萸(去枝、梗)620克 澤瀉(去毛、土)60克
【制法】將吳茱萸分為四份,用醋、酒、鹽湯、童便分別浸一宿,焙干,與澤瀉共研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疼,以至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抓搔成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處方】白僵蠶(炒,去絲、嘴)寒水石(煅)貫眾 縮砂仁 紫河車 山豆根 干胭脂 馬勃各30克 白茯苓(去皮)烏賊魚骨 磁石各15克 烏芋45克 南硼砂3克 象牙末3克 甘草30克(炙)飛羅面90克 金星鳳尾草30克 麝香3克(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每丸重2克,蛤粉為衣。
【功能主治】主纏喉風(fēng),急喉痹,牙關(guān)緊急,口不能開;重舌、木舌,單雙乳蛾;誤吞竹,木刺、雞骨、魚刺。
【用法用量】每次1丸,將藥放半盞冷水內(nèi)滾動,至泡沫起為止,細(xì)呷藥水,不吃藥末。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白礬 滑石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丸。
【功能主治】主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放置陰道內(nèi)。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引《施圓端效方)
【處方】歸尾90克 桃仁90克 血竭15克 地鱉蟲45克 兒茶15克 乳香30克 沒藥30克 自然銅60克 紅花15克 大黃90克 朱砂15克 骨碎補(bǔ)30克(去毛)麝香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黃明膠烊化為丸,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主重傷險證,臟腑蓄瘀?,F(xiàn)用于頭部外傷所致的昏迷及骨折等早期重傷。
【用法用量】每服1丸,陳酒磨開沖服,每日三至四次。
【摘錄】《傷科補(bǔ)要》卷三
【處方】番木鱉(瓷片刮去毛,真麻油煎枯)1兩,川山甲(土炒)1兩,甘草1兩,朱砂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傷寒、傷風(fēng)、寒濕頭痛發(fā)熱;偏正頭風(fēng);咳嗽痰火;火眼虛勞;胸膈飽脹,翻胃膈食;絞腸痧;癱瘓,半身不遂,痰迷心竅,癰疽發(fā)背對口,濕痰流注;楊梅、魚口、疔瘡,虎蛇傷;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分為3份各安開,1份用朱砂為衣,1份用雄黃為衣,1份不用衣,俱每服5分。不用衣者,咳嗽淡火,火眼虛勞,絞腸痧,冷茶送下;小兒急慢驚風(fēng),薄荷湯送下。朱砂衣者,胸膈飽脹,翻胃膈食,火酒送下;氣膈,木香、火酒送下。雄黃衣者,傷寒、傷風(fēng)、寒濕頭痛發(fā)熱,姜湯送下;偏正頭風(fēng),川芎湯送下;癰疽發(fā)背對口,槐花1合炒黑,煎酒送下,楊梅、魚口、疔瘡、虎蛇傷、癱瘓、半身不遂、濕痰流注,白酒送下;痰迷心竅,竹瀝、姜湯送下。
【注意】忌風(fēng)并咸、酸物。
【摘錄】《惠直堂方》卷一
【處方】南星(炮)1分,蟾酥1分(酒浸1宿),干蝎7枚(炒),白附子半分(炮),麝香1字(研),青黛半分(研)。
【制法】以粟米粥為丸,如綠豆大,以青黛為衣。
【功能主治】急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丸,荊芥、薄荷湯化下。
【摘錄】《易簡方》
【處方】朱砂半錢(研,水飛),麝香(研)半錢,麒麟竭(研)半錢,牛黃(研)、龍腦(研)、沒藥(研)、熊膽(研)、粉霜1錢(研),青黛3錢(研),使君子10個(去殼,面裹煨熟,為末)。
【制法】上為細(xì)末,取井花水滴水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諸般驚風(fēng),天釣,暗風(fēng)癇病,胎驚,發(fā)搐,上視,身直背強(qiáng);及五疳肌瘦羸瘠,肚大腳細(xì),發(fā)稀饞渴;便利膿血,水谷不化,洞泄下注;并溫壯身熱,口瘡煩躁,叫啼。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薄荷自然汁半(蟲見)殼許化開,入溫湯半茶腳調(diào)勻服之。若諸疳瀉利不止,或驚熱涎盛,吊眼發(fā)搐者,以3丸化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六
【處方】紫河車半兩,密陀僧半兩,砂仁1錢,貫眾1錢,僵蠶(直者)1錢,烏魚骨1錢,茯苓1錢,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一切腫毒,木舌、雙乳蛾、喉痹。
【用法用量】每服1丸,無根水浸2時,頻飲。
【摘錄】《袖珍》卷三
【處方】乳香(研)1分,琥珀(研)1分,天南星1分,防風(fēng)1分,白僵蠶(洗,炒)1分,麝香肉(別研)1分,茯神1分,酸棗仁(去皮,炒)1兩,遠(yuǎn)志(去心)1兩,蕓苔子(炒)半錢,蟬殼(洗凈)4錢,全蝎(炒)半兩,天麻(酒浸)8錢,白附子3錢,天漿子21個,蜈蚣2條(炙),木鱉子肉2錢(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癇及一切風(fēng)證。
【用法用量】每服量大小加減1-2丸,金銀薄荷湯磨化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易忠信方
【處方】黃連3錢,井泉石3錢,寒水石(生)3錢,白礬(生)3錢,五倍子(去瓤)3錢,訶子(去核)3錢,鉛白霜3錢,黃丹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危急咽喉,風(fēng)熱毒腫,閉塞涎壅,氣不得通,水藥不下,以致難救者;及白口瘡、惡瘡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冷酒調(diào)如稀糊,時時呷之,或干摻亦得。
【摘錄】《施圓端效方》引李信之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七十五)
【處方】真川連3錢,麻黃(去節(jié))3錢,黃柏6錢,黃芩6錢,大黃5錢。
【制法】上為末,用馬蘭根汁浸曬9次,取密竹1段,將藥入內(nèi),火煅存性,研末。
【功能主治】小兒肺脹鼻瞤。
【用法用量】每服5分,石菖蒲、石斛、竹瀝湯下。
【摘錄】《外科集腋》卷八
【處方】土鱉、歸尾、大黃、紅花、桃仁、自然銅、古文錢、乳香、沒藥、朱砂、兒茶骨碎補(bǔ)、血竭、雄黃、黃麻根灰、麝。
【功能主治】跌打重傷,危在頃刻者。
【摘錄】《外科集腋》卷八
【處方】大附子(炮,去皮)5錢,丹皮1兩,大黃末1兩。
【制法】上為末,將大黃末醋熬成膏,每兩作8丸。
【功能主治】血入胞衣,脹滿不下。
【用法用量】姜汁和酒磨下。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處方】西牛黃1錢,青黛1錢,甘草1錢,郁金2錢,明天麻2錢,白僵蠶2錢,白附子2錢,全蝎(去頭足)2錢,茯神2錢,蟬蛻(去頭足)2錢,陳膽星2錢,鉤藤鉤5分,桔梗5分,朱砂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芡實(shí)大,金箔30張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搐痰氣,急慢二驚。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金銀花煎湯調(diào)下。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三
【別名】辟厲奪命丹
【處方】蛇退,蠶故子(燒灰不存性),發(fā)灰1錢,乳香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臨產(chǎn)未產(chǎn)時,目翻口噤,面黑唇青,口中吐沫,命在須臾。
【用法用量】辟厲奪命丹(《易簡方便》卷六)。
【摘錄】《傅青主女科·產(chǎn)后編》卷上
【處方】丹皮、官桂、赤芍、桃仁、芒消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每服4錢,滾酒送下。
【摘錄】《玉案》卷五
【處方】川烏(火爆,去黑皮)1兩,雄黃1錢。
【制法】上為末,蔥汁為丸,如蓮子大。
【功能主治】破傷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蔥葉1片將藥裹內(nèi),火微燒,嚼爛,黃酒送下。衣蓋汗出而愈。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
【處方】巴豆(去殼)1錢,大黃1錢,郁金5分,雄黃5分,乳香5分,朱砂3分,黃丹3分,輕粉2分,麝香少許,蟾酥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疔瘡,大便秘實(shí)不通,或心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9丸,茶清送下。以利為度。
【摘錄】《準(zhǔn)繩·病醫(yī)》卷二
【別名】二烏丸、奪命丸
【處方】天麻2錢,白芷2錢,川烏(去皮)2錢,草烏1錢,雄黃1錢。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傷風(fēng)。
【用法用量】二烏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奪命丸(《濟(jì)陽綱目》卷八十五)。本方原名"奪命散",與劑型不符,據(jù)《便覽》改。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四
【處方】干荷葉、生地黃、牡丹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發(fā)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用法用量】上濃煎湯,調(diào)蒲黃末2錢匕。1服即定。
【摘錄】方出《云岐子保命集》卷下,名見《準(zhǔn)繩·女科》卷五
【處方】大黃(為末,置砂器中以水?dāng)?1遍,飛過)1兩,牡蠣1兩,生姜1兩,沒藥1錢,乳香1錢。
【制法】上為粗末,轉(zhuǎn)作丸子1錢,用好酒1升,木炭火熬1沸,分2碗盛之,夜露1宿。
【功能主治】惡瘡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早晨去滓,空心服。
【摘錄】《醫(yī)學(xué)鋼目》卷十八引海藏方
【處方】南星4錢,半夏4錢(為末,以生姜汁捏和作餅子,焙干),珍珠(新白者,研)2錢,巴豆(去油凈)1錢,朱砂4錢,金箔10片,銀箔10片,輕粉5分,麝香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急驚不省人事,目定直視,牙關(guān)不開,唇白或黑者。
【用法用量】每1歲兒1丸,燈心湯化下。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八
【處方】常山1兩(細(xì)研,銼,先炒次用),前胡半兩(同炒)。
【制法】上藥各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日3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九七引《經(jīng)驗良方》
【別名】返魂丹、再生丹、追命丹、延壽丹、來蘇丹、知命丸、得道丸、寸金丹、延命丹、來蘇丸
【處方】蟾酥半錢,朱砂3錢(水飛),輕粉半錢,枯白礬1錢,寒水石1錢(水飛),銅綠1錢,麝香1字,海羊20個(另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海羊另研為泥,就藥一處,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成之。
【功能主治】疔瘡發(fā)惡心,及諸惡瘡。
【用法用量】返魂丹、再生丹、追命丹、延壽丹、來蘇丹、知命丸、得道丸、寸金丹(《袖珍》卷三)、延命丹、來蘇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注意】忌冰水。
【摘錄】《雜類名方》
【別名】救生奪命丹
【處方】巴豆半錢,半夏半錢,天南星半錢,乳香半錢,硇砂1字,信實(shí)1字,黃丹1字(1半為衣),麝香少許,花斑蝥8個(去翅)。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蟾酥為丸,如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諸般惡瘡。
【用法用量】救生奪命丹(《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引《新效方》)。
【注意】忌熱飯1-2時辰,溫飯可食。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經(jīng)驗秘方》
【別名】萬靈奪命丹
【處方】朱砂1錢半,膽礬1錢半,真血竭1錢,銅綠1錢,枯白礬2錢,雄黃3錢,蟾酥半錢,輕粉半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疔瘡毒氣向里,邪氣入內(nèi),淫悶不已,水食不下,兼治癰疽發(fā)背,惡瘡。
【用法用量】萬靈奪命丹(《奇方類編》卷下)。
【摘錄】《經(jīng)驗良方》引曾守壹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
【處方】辰砂(擇腰面者,以紗囊盛之,用升麻、麻黃、紫草、連翹4味同入砂罐,以新汲水、桑柴火煮1日夜,取出,將砂細(xì)研,仍將藥汁去滓,飛,取末待干,聽用)2錢,麻黃(連根節(jié),酒蜜拌,炒焦)8分,蟬蛻(洗凈,去足)3分,紫草(酒洗)5分,紅花子3分,穿山甲(酒洗)5分,真蟾酥3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醋酒為丸,分作千粒。
【功能主治】風(fēng)邪倒陷,及痘毒入里。
【用法用量】周歲者半丸,2歲者1丸,最多者以3丸為止,熱酒化服,厚蓋取汗,汗出痘隨出也。
【摘錄】《麻疹全書》卷三
【處方】川大黃1兩,白僵蠶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為丸,如彈子大,陰干。
【功能主治】時氣疙瘩,腫塞咽喉,水米不下。
【用法用量】生姜汁磨化下。
【摘錄】《施圓端效方》引《藥德全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九)
【處方】川郁金8錢(濕紙裹煨),生辰砂2錢,巴豆24粒(去心膜油令盡),麝香1錢。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芡實(shí)大,用前辰砂更加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大人癇病。
【用法用量】每服3丸,燈心湯化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六○引《新效方》
【處方】馬草節(jié)半兩(炒干,再用蜜炙黃色),揀丁香5錢,廣木香5錢,檳榔5錢,藿香葉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五膈食噎。
【用法用量】每服3分,煎柿蒂湯調(diào)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四
【處方】白僵蠶(炒,去絲用)1兩,寒水石(飛)1兩,山豆根1兩,紫河車1兩,干胭脂1兩,貫眾1兩,縮砂仁1兩,馬屁勃1兩,地栗沙1兩,飛羅面1兩,金星鳳尾草1兩,麝香(另研)半兩。
【制法】上為末,滴水為丸,每藥1兩作15丸,蛤粉為衣。
【功能主治】纏喉風(fēng),急喉閉,牙關(guān)不能開,重舌、木舌、雙乳蛾;并誤吞竹木、雞、魚骨刺。
【用法用量】每丸冷水半盞,放藥在水中,其藥略有水米泡起,不用藥,只服水半盞,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六十一
【處方】金頭蜈蚣1對,麝香1錢,輕粉1錢,朱砂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蟾汁和劑,不得用手和,用竹刀子切成黃米大,瓷碗內(nèi)搖之成丸,放干用羽子筒盛之,經(jīng)年不變色。
【功能主治】七十二證走徹惡瘡。
【用法用量】吐逆惡心,每服2-3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六
【處方】丁香49粒,巴豆49粒,杏子49粒。
【制法】上搗為泥,用凈黃蠟化開,作1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遠(yuǎn)年久日赤白一切痢。
【用法用量】如用時,空心服3-7丸。赤痢,甘草湯送下;白痢,生姜湯送下;赤白者,甘草、姜湯送下。
【注意】忌一切葷腥油物。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一一
【處方】吳茱萸半斤(分作4份,酒、醋、小便、米泔4處浸3宿,取出曬干)。
【制法】上為末,加海帶、海藻、海螵蛸、澤瀉共4味同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疒頹)疝。。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酒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五○
【處方】沒藥半兩(別研),血竭2錢(別研),巴豆(去皮不去油)。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入巴豆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急心痛;氣食積;婦人月水不行,血瘕;疔瘡、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每服1丸,若急心痛,木香湯送下;氣食積,陳皮湯送下;婦人月水不行,紅花酒送下;婦人血瘕,當(dāng)歸酒送下;疔瘡,橘菊水送下,涼水亦得;癰疽腫毒,連翹湯送下,便毒,瓜蔞湯送下,打撲傷損,酒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五六
【處方】血竭1錢,蟾酥半錢,銅綠半錢,明礬半錢,朱砂半錢,輕粉半錢,大黃半錢,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麝香3字,海羊15個,(去蝸牛),(1方用龍腦2字)。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海羊研細(xì)爛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疔腫。
【用法用量】每服先嚼蔥白3寸,然后用好酒送下1丸。如重車行7里,汗出為效。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四
【處方】朱砂半錢,干胭脂1分,蟾酥。
【制法】上為末。用帶根蔥1根,破開將藥放入,用火燒軟。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方中蟾酥用量原缺。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四
【處方】人參(去蘆)5錢,南星(姜制)5錢,半夏(炮)5錢,獨(dú)活5錢,荊芥穗5錢,遠(yuǎn)志肉5錢,川芎5錢,酸棗仁(炒)5錢,白附子(炒)5錢,川白芷5錢,桔梗5錢,甘草5錢,石菖蒲5錢,白茯苓3錢,白術(shù)3錢,天麻(炮)3錢,全蝎(去毒)3錢,防風(fēng)(去蘆)3錢,羌活3錢,茯神3錢,川烏(炮,去皮)3錢,僵蠶(炒)3錢,細(xì)辛(去葉)3錢,蟬蛻14個(去泥),辰砂1錢,雄黃1錢,麝香1錢,金箔20片,銀箔30片(五味乳缽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生姜汁打面糊為丸,如芡實(shí)大,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急慢驚風(fēng),胎風(fēng)風(fēng)癇,客忤物忤,目睛斜視,痰壅搐掣等證。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用金銀、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
【摘錄】《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處方】釜底墨1兩,灶突墨1兩,梁上倒掛塵1兩,牛黃1錢5分,黃芩1兩,麻黃1兩,小麻奴1兩,辰砂2錢,黃連1兩5錢,雄黃3錢,真珠1錢,寒水石1兩。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熱結(jié)胸中。
【用法用量】以新汲水1盞,研1丸于水中,令化盡服之。若病人渴欲飲水者,與之多飲為妙。不欲飲水者,亦宜強(qiáng)與之,須臾,當(dāng)發(fā)汗出乃解。若服下1時許不作汗,宜再服1鐘,以汗出為止。
【摘錄】《傷寒全生集》卷三
【處方】西牛黃5分,雄黃5分,天蟲(焙)5分,全蝎,(去毒)5分,明天麻5分,珍珠粉2分,血珀3分,原麝3分,天竺黃1分,蜈蚣(制)1分,防風(fēng)(酒炒)2分半,白芷2分半,蟬退(焙)1分半,青礞石1錢2分,陳膽星2錢,辰砂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粉甘草濃汁量加煉蜜為丸,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丸,鉤藤、薄荷湯化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朱砂5錢,雄黃5錢。
【制法】上為末,以蟾酥為丸,如菜子大。
【功能主治】無名腫毒,疔瘡發(fā)背;小兒急慢驚風(fēng);及疽瘡,傷寒陰癥。
【用法用量】每服3丸,蔥酒送下。取汗為效。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苦參4兩,桔梗4兩,升麻4兩,當(dāng)歸4兩,白芍4兩,連翹4兩,荊芥4兩,防風(fēng)4兩,羌活4兩,蒼術(shù)4兩,獨(dú)活2兩,茯苓2兩,黃苓2兩,川芎2兩,蛇床子2兩,薄荷5兩,大黃5兩,白芷5兩,陳皮3兩,半夏3兩,干葛3兩,枳殼1斤,甘草1兩,山梔8兩,芒消3兩。
【制法】上均作10貼。
【功能主治】麻風(fēng)。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奪命湯"。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麻黃(酒蜜炒焦)3錢,升麻3錢,山豆根2錢半,紅花子2錢半,大力子2錢半,連翹2錢半,蟬衣3錢,紫草3錢,人中黃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蜜為丸,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解發(fā)痘毒。主痘瘡及發(fā)之時,但見干燥,其痘焦黑者;痘方起發(fā),正值經(jīng)期,其血大下,以致陷伏。
【用法用量】薄荷則煎湯送下。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別名】九龍丹
【處方】草烏1兩,首烏1兩,沒藥1兩,黃芩1兩,禹余糧1兩,威靈仙1兩,蒺藜1兩,菖蒲1兩,天麻1兩,蓖麻子1兩,雷丸1兩,川椒1兩,荊薺1兩,胡麻1兩,麻黃1兩,牛蒡子1兩,白花蛇1兩,赤芍1兩,全蝎1兩,烏梢蛇1兩,乳香3錢,東米3錢,蜈蚣1條,羌活5兩,風(fēng)藤5兩,木鱉子1兩5錢,蒼術(shù)8兩,丟子8兩,皂莢1斤(銼碎)。
【制法】無灰酒浸1夜,去酒,以新汲水1碗探其汁,銀瓷器內(nèi)熬膏,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大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60丸,茶送下。面足覺癢乃藥力至。
【摘錄】《解圍元藪》卷四
【處方】白礬、滑石各等分。
【制法】同瓶器內(nèi)燒,丸如半棗大。
【功能主治】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纴?zhàn)訉m。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引《施園端效方》
【處方】輕粉5分,麝香5分,白砒(制)5分,白礬(煅)1錢,辰砂(為衣)1錢,血竭1錢,蟾酥(干者,酒化入藥)2錢,銅綠2錢,寒水石(煅)2錢,乳香2錢,沒藥2錢,雄黃2錢,蝸牛(連殼)21個。
【制法】上為末,先將蝸牛研爛如泥,勻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加好酒打300-500下。
【功能主治】退寒熱。主七情內(nèi)乖,營衛(wèi)不和所致的陰陽二氣疽,及疔毒惡瘡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2-3丸,先用蔥白3寸與病者嚼爛,吐于男左女右手心,將藥丸裹入蔥白,用無灰酒3-4盞溫?zé)崴拖?。被蓋取汗為度,重者不過3服。
【注意】忌冷水。
【摘錄】《準(zhǔn)繩·瘍醫(yī)》卷一
【處方】裘1個(即蜣螂所滾之裘丸,凡糞土下俱有,用裘中有白蟲者,將裘少破1點(diǎn)仍蓋住,火煅黃色存性,勿令焦),麝香1分,孩兒茶2分,金絲黃礬2分,朱砂(春2分、夏4分、秋6分、冬8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翻胃噎食。
【用法用量】空心燒酒調(diào)服。如覺饑,大小米煮,漸漸少用,日2-3次,不可多吃。
【注意】忌生冷、醬炒厚味、蔥蒜、酒面、炙煿等物,及氣惱。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二
【處方】信石1錢,白礬2錢,白附子3錢,南星4錢,半夏5錢(洗)。
【制法】上先用信石與白礬一處,于石器內(nèi)煅紅出火,黃色為度,卻和半夏、南星、白附子為細(xì)末,生姜、面糊為丸,如黍米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祛痰。主上氣喘急,經(jīng)歲咳嗽,(鼻勾)(鼻合)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7丸,小兒3丸,井花水送下。
【注意】忌食諸惡毒熱物,切不可犯鐵器。
【各家論述】此方治咳嗽痰喘(去刄)劑也,蓋肺受火邪,氣從火化,有升無降,加以脾濕生痰,則上壅而為喘嗽,滿悶不得安臥矣。病作之時,固宜用此藥以(去刄)痰。然病安之后,即當(dāng)用知母茯苓湯或人參五味子散、寧肺湯以補(bǔ)虛可也。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五
【別名】接骨散
【處方】乳香1兩,沒藥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打撲傷損,微有氣者。
【用法用量】每服3大盞,溫酒調(diào)灌,連進(jìn)3-5服。少刻,利血乃止。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引《朱氏集驗方》
【處方】朱砂2兩,金箔80片,膩粉半兩,黃蠟3兩,巴豆80個(紙裹出油)。
【制法】上為末,煉蠟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陰陽二毒沖心。
【用法用量】每服以膩粉1錢,米飲1盞調(diào)下。如人行1里,藥性動,下惡物。如藥在其中,取出,掘一地坑埋3伏時取出,除卻上面黑物,以麝香裹養(yǎng)之,如更用時,擘為兩處重為丸,1??莎?-7人。
【摘錄】《博濟(jì)》卷一
【處方】狼牙草1兩,萹竹1兩,苦參1兩,雷丸半兩,鶴虱半兩,薏苡仁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蟲動不止,攻心危困。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取生地黃汁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張渙方
【處方】白礬(枯)、黃丹(炒赤)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以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癇。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二十四
【別名】蟾蜍丸、飛龍奪命丹
【處方】蟾酥(干者,酒化)半錢,輕粉半錢,白礬(枯)1錢,寒水石1錢,銅綠1錢,乳香1錢,沒藥1錢,麝香1錢,朱砂3錢,蝸牛20個(另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蝸牛別碾爛,入藥末同搗勻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糊些少。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疔癖惡瘡;喉閉。
【用法用量】蟾蜍丸(《外科理例》)、飛龍奪命丹(《保嬰撮要》卷十八)。
【摘錄】《奇效良方》卷五十四
【別名】星斗丸、四制茱萸丸
【處方】吳茱萸1斤(去枝梗,4兩用酒浸,4兩用醋浸,4兩用湯洗,4兩用童便浸,各浸1宿,同焙干),澤瀉(去灰土)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遠(yuǎn)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抓成瘡。
【用法用量】星斗丸(《本草綱目》卷三十二引《如宜方》)、四制茱萸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臨床應(yīng)用】疝氣:馮仲柔云,頃年,某倉使家傳,將前方令藥局中合賣,紹熙壬子冬,予親曾得效,時苦奔豚寒氣攻沖,小腸疝氣,腹內(nèi)引痛,神思悶亂4日,只1服,臟腑微動,痛苦失去,遂安。
【摘錄】《局方》卷八(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處方】巴豆1兩(去殼,醋煮1伏時),黃丹3錢(炒),朱砂3錢,雄黃3錢,乳香5錢,郁金5錢,大黃1兩,輕粉20錄,蟾酥1錢或5分,飛羅面3兩。
【功能主治】疔腫。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別名】通天再造丹
【處方】真牛黃1分,蟾酥1分,辰砂1分,天麻1分,麝香(真者)1分,烏蛇(真者)各1分,青黛半兩,甜葶藶(微炒)半兩,獨(dú)角仙1枚(去足,使羽翼),桑螵蛸10枚,夜行將軍(蝎也)10枚,真腦子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獖豬膽汁為丸,如黃米粒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急慢驚風(fēng)、天釣,用新汲水煎薄荷。金銀湯化下1丸。如小兒病極,藥不下,滴鼻中,噴嚏,立灌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氏家傳》
【處方】白僵蠶(炒,去絲嘴)1兩,寒水石(煅)1兩,貫眾1兩,縮砂仁1兩,紫河車1兩,山豆根1兩,干胭脂1兩,馬屁勃1兩,白茯苓(去皮)半兩,烏賊魚骨半兩,磁石半兩,烏芋1兩半,南硼砂1錢,象牙末1錢,甘草1兩,飛羅面3兩,金星鳳尾草1兩,麝香1錢(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1兩可作15丸,蛤粉為衣。
【功能主治】纏喉風(fēng),急喉痹,牙關(guān)緊急不能開者,重舌、木舌、單雙肉蛾;并誤吞竹木、雞骨、魚刺。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jìn)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回生丹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jìn)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大黃500克(為末)蘇木60克(銼,用河水1升,煎取汁600毫升)紅花90克(炒黃色,入好酒1升,同煮三五滾,取汁)黑豆200克(煮熟,取汁600毫升)當(dāng)歸 川芎 熟地黃 白茯苓(去皮)蒼術(shù)(米泔浸)香附米 烏藥 玄胡索 桃仁(另研)蒲黃 牛膝(去蘆)各30克 白芍(酒炒)甘草 陳皮 木香 三棱 五靈脂 羌活 地榆 山萸(酒浸,去核)各15克 人參 白術(shù)(去蘆)青皮(去瓤)木瓜各9克 良姜12克 乳香 沒藥各3克
【制法】先將大黃末以好米醋600~800毫升攪勻,以文武火熬成膏,如此二遍,次下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開,再熬成膏取出。如有鍋巴,再焙干,與其余藥物共為細(xì)末,用大黃膏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孕婦調(diào)養(yǎng)失宜,勞復(fù)胎動;或胎漏,惡露時下;臟極寒,久不成胎;或胎痿燥不長,過期不產(chǎn);或產(chǎn)時未至,惡露先下,致令難產(chǎn);或胎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出冷沫;或惡露上攻,昏悶不省,喘促汗出,及惡露不下,臍腹冷痛,寒熱往來;或因產(chǎn)勞虛損,身羸而黃,體瘦心怯,盜汗,飲食不進(jìn),漸成勞疾;兼治崩漏帶下,室女經(jīng)閉,月水不調(diào)。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頓化,通口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六
【處方】黑豆(炒,去皮)蒲黃 當(dāng)歸 桂心 赤芍藥 干姜各240克 茄種(曬干)120克
【制法】上藥碾細(xì),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每服6克,童便沖,酒送下。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處方】活地鱉(瓦上炙微黃,研末)15克 自然銅(瓦上煅紅,醋淬九次,凈末)9克 滴乳香30克(用燈心6克同炒枯,吹去燈心,研末)6克 真血竭(水飛)6克 朱砂(水飛)6克 巴豆霜(用巴豆去殼,紙包壓凈油,白如雪,取霜)6克 當(dāng)門子0.9克
【制法】上藥研和,瓶貯勿泄氣。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治跌打損傷,昏迷不醒,瘀血作痛,以及自縊、溺水等昏厥尚有微息者。
【用法用量】成人每服0.45克,小兒0.2l克,酒沖服;牙關(guān)緊者,撬開灌之。
【摘錄】《外科全生集·新增馬氏試驗秘方》
【處方】丁香9枚,干姜1片。
【功能主治】痘灰白,虛寒吐瀉,手足冷。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摘錄】《活幼心法》卷末
【處方】生軍1斤,黑豆1斤,人參2兩,姜黃2兩,茅術(shù)1兩,茯苓1兩,當(dāng)歸1兩,香附1兩,川芎1兩,桃仁1兩,地榆5兩,廣皮5兩,白芍5兩,良姜4兩,熟地3兩,蒲黃3兩,蓬術(shù)3兩,紅花3兩,沒藥3兩,蘇木3兩,益母膏3兩,烏藥2兩5錢,乳香3兩,青皮3兩,木瓜3錢,玄胡2錢,萸肉5錢,牛膝5錢,廣木香5錢,五靈脂5錢,三棱5錢,甘草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每重2錢7分,蠟封。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產(chǎn)諸疾。
【用法用量】臨產(chǎn),人參湯送下,桂園湯亦可;瘀露凈,益母草湯送下;寒熱腹痛,砂仁湯送下;胎衣不下,人參湯送下;血暈沖逆,童便送下;月閉不通,陳酒送下;干血勞疾,枸杞子湯送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別名】神仙活命丹
【處方】貫眾1錢,甘草1錢,板蘭根1錢,干葛1錢,甜消1錢,川軍1兩半,牛黃(研)5錢,珠子粉5錢,生犀角5錢,薄荷5錢,朱砂4錢,麝香(研)3錢,肉桂3錢,青黛3錢,龍腦2錢(研),金箔30片。
【制法】上為細(xì)末,收貯瓶內(nèi),封口,不可泄氣。
【功能主治】中風(fēng)不語,半身不遂,肢節(jié)頑麻,痰涎上涌,咽嗌不利,飲食不下,牙關(guān)緊閉,及一切酒毒,藥毒,緊急霍亂,中暑。
【用法用量】解百毒,新汲水下;汗后熱勞病,及小兒驚風(fēng)熱癥,薄荷湯下;急癥用1分,開水送下。如不張口,撬開牙齒灌下。
【摘錄】《溫氏經(jīng)驗良方》
【處方】天麻1分,白附子1分(炮裂),白僵蠶1分(微炒),桃膠1分,天南星1分(炮裂)。
【制法】上為末,爛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溫薄荷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別名】仙傳保產(chǎn)回生丹、人參回生丹、婦科黑豆丸、保育回生丸
【處方】錦紋大黃(為末)1斤,蘇木(打碎,用河水5碗,煎汁3碗,聽用)3兩,大黑豆(水浸,取殼,用絹袋盛殼,同豆煮熟,去豆不用,將殼曬干,其汁留用)3升,紅花(炒黃色,入好酒4碗,煎35滾,去滓,取汁聽用)3兩,米醋(陳者佳)9斤,將大黃末1斤入凈鍋,下米醋3斤,文火熬之,以長木筋不住手?jǐn)囍筛啵偌哟?斤熬之,又加醋3斤,次第加畢,然后下黑豆汁3碗,再熬,次下蘇木汁,次下紅花汁,熬成大黃膏,取入瓦盆盛之,大黃鍋粑亦鏟下,入后藥同磨:人參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川芎(酒洗)1兩,香附(醋炒)1兩,延胡索(酒炒)1兩,蒼術(shù)(米泔浸,炒)1兩,蒲黃(隔紙炒)1兩,茯苓1兩,桃仁(去皮尖油)1兩,川牛膝(酒洗)5錢,甘草(炙)5錢,地榆(酒洗)5錢,川羌活5錢,廣橘紅5錢,白芍(酒炒)5錢,木瓜3錢,青皮(去瓤,炒)3錢,乳香2錢,沒藥2錢,益母草3兩,木香4錢,白術(shù)(米泔浸,炒)3錢,烏藥(去皮)2兩5錢,良姜4錢,馬鞭草5錢,秋葵子3錢,熟地(酒浸,9次蒸曬,如法制就)1兩,三棱(醋浸透,紙裹煨)5錢,五靈脂(醋煮化,焙干,研細(xì))5錢,山萸肉(酒浸,蒸搗)5錢。
【制法】上藥并黑豆殼共曬,為末,入石臼內(nèi),下大黃膏拌勻,再下煉熟蜜1斤為丸。每丸重2錢7-8分,靜室陰干,須20余日,不可日曬,不可火烘,干后只重2錢有零。鑠蠟護(hù)之,即蠟丸也。
【功能主治】催生。活血化瘀。主產(chǎn)后諸疾。婦人素體虛弱,經(jīng)產(chǎn)諸疾,污穢末凈,及一切寒熱疼痛,死胎不下,瘀血沖逆。
【用法用量】仙傳保產(chǎn)回生丹(《衛(wèi)生鴻寶》卷五)、人參回生丹(《飼鶴亭集方》)、婦科黑豆丸、保育回生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摘錄】《金鑒》卷四十八
【別名】回生至寶丹、回生丸、回生保產(chǎn)至寶丹
【處方】大黃1斤(為末),蘇木2兩(銼,用河水5碗,煎汁3碗,去滓不用,存汁),紅花3兩(炒黃色,入好酒1大壺,同煮35滾,去紅花不用,存汁用),黑豆3升(煮熟取汁3碗,去豆不用,只用豆汁)先將大黃末以好米醋3-4碗攪勻,以文武火熬成膏,如此2遍,次下紅花酒、蘇木湯、黑豆汁攪開,大黃膏入內(nèi),又熬成膏取出,如有鍋粑,再焙干,入后藥:當(dāng)歸1兩,川芎1兩,熟地黃1兩,白茯苓(去皮)1兩,蒼術(shù)(米泔浸)1兩,香附米1兩,烏藥1兩,玄胡索1兩,桃仁(另研)1兩,蒲黃1兩,牛膝(去蘆)1兩,白芍(酒炒)5錢,甘草5錢,陳皮5錢,木香5錢,三棱5錢,五靈脂5錢,羌活5錢,地榆5錢,山萸(酒浸,去核)5錢,人參3錢,白術(shù)(去蘆)3錢,青皮(去瓤)3錢,木瓜3錢,良姜4錢,乳香1錢,沒藥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大黃膏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胎益血和子,調(diào)和陰陽,密腠理,實(shí)臟腑,破血通徑,化瘀止痛。主妊婦失宜,勞復(fù)胎動,或胎漏惡露時下;臟極寒,久不成胎,痿燥不長,過期不產(chǎn);日月雖滿,動作無力,或致?lián)p墜;產(chǎn)時未至,惡露先下,胞終枯燥,致令難產(chǎn);或逆痼悶亂,連日不產(chǎn),子死腹中,腹上冰冷,口唇青黑,出冷沫;惡露上攻,昏悶不省,喘促汗出;及血未盡.臍腹冷痛,寒熱往來;或因產(chǎn)勞虛損,身羸而黃,體瘦心怯,盜汗,飲食不進(jìn),漸成勞疾;妊婦胎前產(chǎn)后,崩漏帶下;室女絕閉,月水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回生至寶丹(《玉案》卷五)、回生丸(《女科指掌》卷五)、回生保產(chǎn)至寶丹(《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本方方名,《采艾編翼》引作"寧坤丸"?!额愖C治裁》有楂肉,無羌活。
【摘錄】《回春》卷六引孫奎亭方
【處方】生黃耆2兩,白術(shù)5錢,青皮3錢(醋炒),木瓜3錢,全當(dāng)歸1兩5錢(酒洗),川芎8錢,香附(醋炒)8錢,地榆(炒)5錢,蒲黃5錢,赤茯苓8錢,桃仁(炒,研)8錢,大熟地1兩5錢,懷牛膝5錢(鹽湯炒),山萸肉5錢,京三棱(酒炒)3錢,五靈脂(醋炒)5錢,甘草5錢,荊齊穗5錢,新會橘皮5錢,白芍5錢,烏藥1兩,乳香(煅)1錢,沒藥(煅)1錢,廣木香1錢,白僵蠶1兩,蟬蛻5錢,廣姜黃3錢,紅曲8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大黃膏為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大黃膏法:用蘇木3兩,河水5碗,煎至3碗,去滓;紅花3兩,炒黃色,用無灰酒2斤,煮10數(shù)滾,去滓;小黑豆1升,煮留汁3碗,黑豆曬干研末,俱聽用;生大黃1斤,為末。用米醋8碗,熬成膏,次下蘇木湯,紅花酒、黑豆汁攪勻,又熬成膏,貯于盆。將鍋焦焙干為末,同黑豆末、前藥末合丸。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諸疾,污穢未凈,及實(shí)邪脹痛,瘀血沖逆,及羊毛溫毒癥。
【用法用量】治羊毛溫邪,新產(chǎn)后,用秋石4分,泡湯和丸溫服;治產(chǎn)后伏毒,面青忽紅,唇干舌赤,鼻中流血,煩熱頭痛,遍身影點(diǎn)成斑,用丹3粒,加黃蜜1匙,黃酒1鐘,童便1鐘,調(diào)勻溫服;治妊婦因患溫癥,子死腹中,務(wù)須審脈辨證,察舌有無青黑,方用川芎1錢,當(dāng)歸2錢,煎湯去滓,加童便1杯,黃酒3錢,黃蜜3錢,玄明粉1錢.化丹3粒,服之即下;治產(chǎn)后敗血停滯,并毒火擾亂,如見鬼神,語言顛倒,用燈草1團(tuán),黃連3分,水煎去滓,加秋石3分,化丹2粒溫服;治產(chǎn)后溫毒擾亂,敗血腹痛,周身浮腫,或四肢浮腫,食方氣喘,皮膚俱見赤色,用桑皮1錢,水煎去滓,加童便1鐘,黃蜜3錢,化丹3粒溫服;催生遇難產(chǎn)之際,用丹1粒,研碎貯碗,加蔥白3枚,黃酒1茶鐘,重湯蒸熱,去蔥服之,立刻就生;產(chǎn)時橫逆難生,并胞衣不下,用丹1粒,開水和,加黃蜜1匙,童便1杯,黃酒1杯溫服;產(chǎn)后兒枕痛,惡露不盡,用丹1粒,開水和,加沙糖1匙溫服;產(chǎn)后頭痛、身熱、有汗,用開水化丹1粒服之;產(chǎn)后眼昏腰痛,身似角弓,用川芎5分,全當(dāng)歸1錢,白薇1錢,生黃耆1錢,荊芥8分,水煎,去滓,化丹2粒服之;產(chǎn)后血暈,頭旋眼黑,語言錯亂,用白芍1錢,菊花5分,水煎,去滓,化丹1粒,加童便1杯服之;產(chǎn)后胸悶,口干煩渴不寧,因停滯飲食,用炒山楂1錢煎湯,化丹1粒服之;產(chǎn)后寒熱如瘧,用汗水化丹1粒,加黃酒1杯溫服;產(chǎn)后忽寒忽熱,咳喘,心煩驚悸、口渴,用生黃耆、全當(dāng)歸各1錢,荊芥、川芎各3分,水煎,去滓,化丹1粒服之;產(chǎn)后二便不通,用枳殼5分煎湯,化丹1粒,加黃蜜1大匙服之;產(chǎn)后失音,用甘菊5分、桔梗8分、訶子4分煎湯,化丹1粒服之;產(chǎn)后無乳,用丹1粒,加天花粉。歸身、炒三甲各3分,研細(xì)末,入黃酒開水化服;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用蔥白2枚,泡湯化丹2粒服之。
【摘錄】《羊毛瘟證論》
【別名】冰硼散、吹喉回生丹
【處方】大梅片6厘,麝香4厘,硼砂1錢,提牙消3分(用蘿卜同煮透,再濾入清水內(nèi),露1夜,沉結(jié)成馬牙者佳)。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潔凈為妙,入瓷瓶封固。
【功能主治】一切喉證。
【用法用量】冰硼散(原書同卷)、吹喉回生丹(《喉科枕秘》)。
【摘錄】《玉鑰》卷上
【處方】五倍子(整個大者,去1角,入上好銀朱,不拘多少,再用銀箔糊住角口,放銅勺內(nèi),微火慢慢焙之,煙絕為度,研細(xì)末,放地下出火氣)。
【功能主治】住痛消腫。主癰疽發(fā)背諸毒,惡瘡。
【用法用量】用雄雛雞蛋尖頭者取蛋清調(diào)末,務(wù)要多摟勻濃,其藥稍干,即以雞翎或硬筆醮藥敷瘡,自腫處,由外往里周圍敷之,留瘡口,一連3-4次。破后敷之亦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八
【處方】金銀花8兩,玄參3兩,蒲公英3兩,川芎1兩,甘草5錢,花粉3錢,柴胡3錢。
【功能主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青囊秘訣》:此毒原系水虧之極,而瀉毒之藥,無不有損于陰陽,惟金銀花攻補(bǔ)兼妙,故用以為君,若少用,其味單而力薄,多用則味重而力厚。又加玄參以去火,甘草以瀉毒,蒲公英以清熱,天花粉以清痰,川芎以散結(jié),自然相助而奏效也。
【摘錄】《外科集腋》卷五
【處方】金腳信5分,明硇砂5分,明乳香5分,半夏5分,上紅丹5分,巴豆肉(不去油)1錢,明雄黃1錢,大南星1錢,南硼砂1錢,大斑蝥15個(去頭足翅)。
【制法】上為細(xì)末,旋取蟾酥為丸,如麻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疔毒及腫毒失治,毒氣入腹。
【用法用量】《治療匯要》有麝香一分。
【摘錄】《癰疽驗方》
【處方】青皮3錢,陳皮3錢,三棱3錢,莪術(shù)3錢,連翹3錢(用巴豆去殼1兩半,于砂鍋同炒入藥),木香3錢,甘遂(炒)3錢,商陸3錢,澤瀉3錢,木通(炒)3錢,干漆(炒盡煙)3錢,蘿卜子(炒)3錢,赤茯苓5錢,桑白皮(炒)5錢,椒目(炒)5錢,胡椒(炒)1錢,黑牽牛1兩(生)。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退水。主浮腫腹脹。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第1服用生蔥24根,擂碎,同溫酒五更送下;第2服用陳皮、桑白皮煎湯,第3服用射干湯送下。
【注意】忌食鹽。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六
【處方】乳香1錢,光明1錢,硼砂1錢,釜煤1錢,沒藥(與乳香同作細(xì)塊,火上燒,放于通風(fēng)處吹)1錢,水銀1錢,礞石1錢,輕粉1錢,巴豆(14粒,去殼并心膜,出油)5分。
【制法】上同研,不見水銀,蒸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曬干,加干姜末內(nèi)收。
【功能主治】一切積聚。臍腹上下左右,脅下心下,久積30-50年,氣塊、血塊、食塊,大如盞碗,或如數(shù)個球子。
【用法用量】臨時用針鉆1眼,每服1丸,別用生姜3片,蔥白2寸,皂角1寸,不捶破,3味同煎湯放冷,入醋少許送下;五更初不效,以熱粥投之。取下惡物為效。別以和氣藥補(bǔ)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六九
【處方】蔥管藜蘆2兩(用河水1桶,煮為汁),青礞石2兩(火煅通紅,投入汁內(nèi),如此數(shù)次,濾凈),雄豬膽10個(取汁攪前汁內(nèi))。
【制法】用重湯煮成膏,候溫,入片腦末1錢5分,裝入瓷罐內(nèi),黃蠟封口。
【功能主治】中風(fēng)痰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用黃豆大1粒,新汲水化開,男左女右,鼻孔吹進(jìn)。其痰自吐。若牙關(guān)緊不能吐,將口撥開,其痰得出,任下別藥。
【摘錄】《回春》卷二引王長方
【處方】五加皮1兩5錢,川牛膝1兩5錢,當(dāng)歸身5錢,炙甘草4錢,木耳1兩3錢(蜜炙),黃麻灰5錢,鹿角膠1兩(麩炒),川山甲1兩8錢,自然銅1兩8錢(煅),骨碎補(bǔ)1錢。
【制法】除自然銅外,上藥共為細(xì)末,用老米飯打糊為丸,分作60丸,每丸加自然銅末3分,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極重?fù)p傷垂危證。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磨下。
【摘錄】《傷科補(bǔ)要》卷四
【處方】附子(童便制)5錢,人參5錢,天麻1錢,紫河車2錢,全蝎1錢5分(炒),山藥3錢(炒),朱砂1錢,珍珠5分,天竺黃2錢5分,鉤藤2錢5分,琥珀5分,牛黃5分,茯苓2錢,金箔10貼。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小兒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1歲服1分,麻油、老酒下。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
【處方】番木鱉4兩,麻黃4兩,生草1兩(3味用水煮透,木鱉刷去毛,用麻油5兩,煠浮取起,以紙包壓去油),僵蠶3錢(烘黃色),乳香5錢,沒藥5錢(去油),川蜈蚣(火酒浸,瓦上炙),全蝎(酒洗,瓦上炙)3錢,雄黃3錢,朱砂3錢,川山甲5錢(香灰炒),羌活4錢,白芷4錢,生草4錢,當(dāng)歸5錢,大川烏(洗淡,姜汁炒)5錢,草烏(洗淡,姜汁炒)5錢,鬧羊花(火酒炒)5錢,虎骨1兩(羊油炙酥)。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麻油4兩打神曲糊為丸,如蘿卜子大,外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麻瘋。
【用法用量】每服5分,臨臥火酒送下。蓋被取汁;如無汗,再進(jìn)1服,以出汗為度。如見風(fēng)即作吐發(fā)戰(zhàn),以黃泥水服之即解。
【注意】須避風(fēng)。
【摘錄】《串雅補(bǔ)》卷一
【處方】千年石灰1合。
【功能主治】痰厥氣絕,心頭尚溫者。
【用法用量】水1盞煎滾,去清水,再用1盞煎至極滾,澄清,灌之。少傾痰下自蘇。
【摘錄】方出《本草綱目》卷九引《集玄方》,名見《攝生眾妙方》卷六
【處方】真蟾酥2錢,血竭2錢,乳香1錢,沒藥(俱去油)1錢,胡黃連1錢,無月閑來丹6分,輕粉6分,麝香4分,朱砂4分,冰片4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蟾酥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楊梅結(jié)毒,瘡走遍身發(fā)腫,昏迷不省。
【用法用量】每服1丸,蔥白煎湯送下。發(fā)汗避風(fēng)。如瘡走遍身發(fā)腫,昏迷不省,仍用3丸,研為末,蔥白煎湯灌下。
【摘錄】《靈藥秘方》卷上
【處方】天麻3錢,防風(fēng)3錢,白附子(炮)3錢,雄黃(飛)3錢,辰砂(飛)3錢,人參3錢,冰片5分,麝香5分,僵蠶(炒)4分,茯苓4分,木香4錢,桂7分,肉豆蔻(制)1錢,半夏曲5錢。
【制法】上為末,甘草汁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燈心湯送下。
【摘錄】《誠書》卷八
【處方】石膏1大塊(薄荷煎濃汁1碗,將石膏火煅7次,淬7次),生白礬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痰。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生姜湯調(diào)下。令吐痰出效。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二
上文主要介紹了回生丹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其實(sh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解毒回生丹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解毒回生丹的知識吧!
【處方】黑小豆1升,綠豆1升,生甘草2兩,連翹1兩,天花粉1兩,黃芩1兩,麝香2分,金箔20張,辰砂5錢,雄黃5錢,山慈菇1兩,白扁豆(去皮)2兩。
【制法】先將黑、綠二豆同甘草煎取濃汁1升,次將連翹、天花粉、扁豆、黃芩、山慈菇、雄黃、辰砂、麝香共研極細(xì)末,即用前汁加煉蜜為丸,每丸重2錢5分,外用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妊娠誤食毒藥,如消石、巴豆、砒霜、烏附等味,毒物如野菌及無名草藥釀酒,病死牛羊雞豚等,內(nèi)則傷胎氣,血下不止,甚則牙閉口噤,身熱汗出,心神昏冒,狀類癲癇。
【用法用量】唇不青、齒不黑者可救。
【各家論述】黑小豆、綠豆、甘草甘涼而解毒;雄黃、慈菇辛涼而解毒;扁豆去皮則性不澀,可以利水,使毒從小便而出;麝香開竅,引解毒之藥上以護(hù)心,下以護(hù)胎;連翹、花粉、黃芩清熱化痰,毒性之物未有不熱者也;辰砂清心;金箔鎮(zhèn)怯兼解肝心熱結(jié)之毒。毒去則胎自安。
【臨床應(yīng)用】中毒 余至英溪醫(yī)一宦家婦,其妾用銀罐內(nèi)黑汁置飯內(nèi)毒其嫡妻,飯后即不能語,口齒耳目出血,危在須臾,其夫邀余診治,左寸脈緊有力,按之微滑。余曰:毒已中心,然喜其按之而微滑也。前方連服三丸,目能動,七孔血稍止,但口作微語狀,而淚流兩頰,余意藥力尚微,安能救垂危之癥。仍于前方加大黃三錢,作一湯與之恣飲,夜半腹痛,下如黃漿,如豆汁,如豬肝成片結(jié)塊者斗許。蓋幸其毒置飯中,故可下而救也。隨以黑小豆、扁豆、綠豆各三合,白糯米五合煮稀粥徐徐調(diào)養(yǎng)之。后以十全大補(bǔ)湯去桂,加銀花,紫花地丁十余劑而平。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三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解毒回生丹食用方法了吧!解毒回生丹可以增強(qiáng)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jī)能,了解了解毒回生丹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面對著醫(yī)學(xué)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shí)施手段,其實(shí),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飛龍奪命丹。
【別名】淵然真人奪命丹(《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再生丹(《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方論》卷四)。
【處方】蟾酥6克(干者,酒化)血竭3克 乳香6克 沒藥6克 雄黃9克 輕粉1.5克 膽礬3克 麝香1.5克 銅綠6克 寒水石3克 朱砂6克 海羊21個(即蝸牛,連殼用)天龍1條(即蜈蚣,酒浸,炙黃,去頭、足)腦子1.5克(如無亦可)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將海羊研作泥和前藥末為丸,如綠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主治疔瘡,發(fā)背,腦疽,乳癰,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
【用法用量】每服2丸,用蔥白10厘米,擂碎裹藥,用酒送下。以衣被蓋覆。半小時后,再用熱酒數(shù)杯,以助藥力,以發(fā)熱汗出為度。如病重汗不出者,再服2丸,汗出即效。瘡在上,食后服,在下,空腹時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冷水、黃瓜、茄子、油、面、豬,羊、魚肉,一切動風(fēng)發(fā)瘡等物。
【摘錄】《急救仙方》卷二
【處方】犀黃6克 辰砂(飛)60克 麻黃(去節(jié))12克 人中黃24克 麝香9克 腰黃30克 月石9克 青黛(飛)15克 珍珠9克 蟾酥4.5克 明礬1.5克 銀消4.5克 冰片12克 牙皂9克 燈草炭30克 真金箔300張
【制法】上藥十六味,共研極細(xì)末,和勻,裝入瓷瓶中,封固無令泄氣,每瓶0.3克。
【功能主治】主治痧脹腹痛,霍亂轉(zhuǎn)筋,厥冷脈伏,神昏;溫暑瘴疫,頭暈痞脹,瞀亂昏狂,或卒倒舌強(qiáng),遺溺不語,身熱瘓疚,宛如中風(fēng);或時癥逆?zhèn)?,神迷狂譫;小兒驚癇,角弓反張,牙關(guān)緊閉等癥。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吹鼻取嚏,重者可用涼開水調(diào)服0.3克,小兒減半。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巴豆霜7分,番白硇砂5分(無真的不用),白砒霜5分,斑蝥蟲1只,制乳香5分,真明雄黃1錢,鹿角霜3分,廣丹3分,蟾酥6分,真麝香2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疔毒內(nèi)攻。
【用法用量】以黃臘成條,納入疔瘡口內(nèi),上用膏藥蓋之,1日1換。
【摘錄】《青囊全集》卷下
【處方】天南星1錢,半夏1錢,巴豆(去皮心)1錢,硇砂、信、黃丹、乳香、斑蝥16個(去翅、足),麝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5月5日蟾酥,和合為丸,如黃米粒大。
【功能主治】瘡腫。
【用法用量】方中硇砂、信、黃丹、乳香用量原缺。
【注意】藥后忌熱食、熱湯、冷水1-2時辰,忌油膩、葷腥、濕面35日。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三
【處方】大南星1錢,雄黃1錢,巴豆1錢,黃丹5分,信石5分,乳香5分,麝香少許,斑蝥16個(去翅、足),硇砂5分。
【制法】上為末,取蟾酥和為丸,如黃黍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疔瘡惡腫,癰疽初發(fā),或發(fā)而黑陷,毒氣內(nèi)陷者。
【用法用量】每服11-12丸,或14-15丸,看瘡上下,食前、后好酒送下。量人虛實(shí)與之。
【注意】忌油膩、魚、葷物7日。
【摘錄】《玉機(jī)微義》卷十五
【處方】當(dāng)歸5錢,赤芍2錢,三棱4錢,寸香2錢,土狗3錢,土鱉8錢,莪術(shù)4錢,青皮3錢,蒲黃2錢,碎補(bǔ)3錢,加皮8錢,廣皮2錢,硼砂8錢,自然銅8錢,木香6錢,烏藥3錢,朱砂2錢,胡索4錢,桂心3錢,香附4錢,寄奴3錢,桂枝3錢,血竭8錢,羌活3錢,前胡3錢,貝母2錢,葛根3錢,秦艽3錢,桃仁5錢,蘇木4錢,杜仲2錢,猴骨2錢,韭菜子2錢,古錢4個(醋、酒浸)。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接骨。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重服3分,輕分半,再輕1分,酒下。
【摘錄】《傷科方書》
【處方】干蟾酥2錢(乳化),血竭1錢(嚼成餅者真),沒藥3錢,寒水石3錢(煅),硼砂3錢,雄黃3錢,乳香1錢,朱砂1錢,明礬1錢(枯),輕粉5分,冰片5分,蝸牛49個(研為膏,如無亦效),蜈蚣1條(去頭,酒浸,焙干)。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取蝸牛、蟾酥研勻,入前末熟杵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一切疔瘡毒瘡。
【用法用量】每服4-5丸,嚼蔥白1口吐在手,將藥包蔥內(nèi),用溫酒送下。須臾汗出或少吐瀉,毒即解。
【摘錄】《癰疽驗方》
【處方】玄精石2兩,白礬2兩,皂礬2兩,火消2兩,硼砂3錢,硇砂3錢。
【制法】上為末,入鍋炒老黃色取起,加汞2兩,朱砂5錢,雄黃5錢,入罐封固,如前火候冷定開取升藥。又加生藥入罐,打火4炷香,藥俱同前,但分量不同,汞,砂、雄、硼、硇分兩俱同前,惟玄精石。皂1兩,白礬1兩,消1兩5錢,照前炒、研細(xì),入罐封固,火候俱同前,冷取升藥。又加消7錢,皂7錢,白礬7錢,明雄1錢,共研,打火同前、取出升藥,又照前配,打火3炷香。
【功能主治】敗毒。主瘡瘍。
【用法用量】
【摘錄】《靈藥秘方》卷上
【處方】朱砂(飛)2兩,明雄黃1兩,燈心炭1兩,人中白(漂、煅)8錢,明礬5錢,青黛(飛)5錢,梅冰4錢,麻黃(去節(jié))4錢,真珠3錢,牙皂3錢,當(dāng)門子3錢,硼砂3錢,西牛黃2錢,杜蟾酥1錢5分,火消1錢5分,飛真金300頁。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和勻,瓷瓶緊裝。
【功能主治】痧脹絞痛,霍亂轉(zhuǎn)筋,厥冷脈伏,神昏危急之證;及受溫暑瘴疫、穢惡陰晦諸邪,而眩暈痞脹,瞀亂昏狂;或卒倒身強(qiáng),遺溺不語,身熱瘛疭,宛如中風(fēng);或時證逆?zhèn)?,神迷狂譫;小兒驚癇,角弓反張,牙關(guān)緊閉。
【用法用量】以少許吹鼻取嚏;重者再用開水調(diào)服1分;小兒減半。
【摘錄】《霍亂論》卷下
【處方】硼砂8錢,地鱉蟲8錢,自然銅8錢(醋炙7次),血竭8錢,木香6錢,當(dāng)歸5錢,桃仁5錢,蓬術(shù)5錢,五加皮5錢(酒炒),猴骨5錢(制),玄胡索4錢(醋炒),三棱4錢(醋炒),蘇木4錢,五靈脂3錢(醋炒),赤芍3錢(酒炒),韭子3錢(炒),蒲黃3錢(生熟各半),破故紙3錢(鹽水炒),廣皮3錢(炒),川貝3錢,枳殼3錢,朱砂3錢,葛根3錢(炒),桑寄生3錢(炒),肉桂2錢(去粗皮,不見火),烏藥2錢,羌活2錢,麝香2錢,杜仲2錢(鹽水炒),秦艽2錢(炒),前胡2錢(炒),土狗2錢(不見火),青皮2錢(醋炒)。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傷重者服3錢,輕者服1錢5分,老酒沖下。
【摘錄】《救傷秘旨》
【處方】朱砂2錢,南星2錢,半夏2錢,黃丹2錢,血竭2錢,乳香2錢,沒藥2錢,硼砂2錢,硇砂2錢,人言3錢,麝香少許,巴豆12粒,斑蝥11個。
【制法】上為細(xì)末,蟾酥化開為丸,如紅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惡疔瘡。癰疽疔毒,及一切毒禽惡獸肉毒所致成瘡,蘊(yùn)毒在里,脈沉緊細(xì)數(shù);濕毒,中寒,中風(fēng),肚痛,喉閉。
【用法用量】5份中1份,加斑蝥2個,人言少許,捻成錠子,如半粒小麥大。每1瘡針破見血,下錠子1粒,飯粘白紙封護(hù),用藥1丸,噙在舌上,覺麻,冷水吞下。重者隨時服藥,不必盡劑,1服時黃水流出為妙。
【注意】服藥后忌熱物片時,忌房事并諸毒物魚腥。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七三
看了上面關(guān)于飛龍奪命丹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yùn)用方劑的形式進(jìn)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bǔ)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diǎn)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回生至寶丹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膽星2錢,雄黃2錢,琥珀2錢,朱砂2錢,冰片2錢,全蝎2錢,巴豆霜1錢,麝香2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神曲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感冒風(fēng)寒,瘟疫,中風(fēng)不語,霍亂吐瀉,絞腸痧,中暑,大小便不利,紅痢,食積,風(fēng)痰頭眩,婦人血崩及月水不止。
【用法用量】大人用1分,小兒論大小,3-4厘以至7-8厘。感冒風(fēng)寒,生姜湯送下;瘟疫,新汲水送下,中風(fēng)不語,生姜湯送下;霍亂吐瀉、絞腸痧,生姜湯送下;中暑,水送下;大小便不利,燈心湯送下;紅痢,茶送下;食積,麥芽湯送下;風(fēng)痰頭眩,生姜湯送下;婦人血崩及月水不止,京墨磨童便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仙拈集》卷四
上文就是對回生至寶丹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shí)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fēng)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回生保命丹。
【處方】當(dāng)歸(炒)2錢,川芎3錢,白芷梢3錢,舊槐花1兩,乳香5分,沒藥5分,輕粉4錢2分,朱砂4錢,雄黃3錢,牛黃4分,血竭1錢,孩兒茶1錢,小丁香1錢。
【制法】上為末,用紅棗、大米粉打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一切楊梅天泡頑瘡,筋骨痛,下疳瘡,及輕粉毒,風(fēng)癬,漏,腫毒,不拘新久。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土茯苓4兩,牙皂半個,同煎送下,日3次。
【注意】忌母豬、牛肉、醬、醋、茶、房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楊西塘方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回生保命丹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回生保命丹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婦科回生丹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rèn)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rèn)識下婦科回生丹這種方劑吧。
【處方】大黃1斤,紅花3兩,蘇木3兩,黑豆1斤,黃酒1斤,醋3斤(先將大黃軋成小碎塊,紅花、黑豆、蘇木3味用清水熬汁,熬透去滓濾凈,用汁煮大黃,待汁浸入,次將醋倒入,用微火徐徐煮之,須用鏟不停地攪動,至稠膏形,再將黃酒倒入,微煮后起入盆內(nèi)),當(dāng)歸2兩,川芎2兩,熟地2兩,茯苓2兩(去皮),炒蒼術(shù)2兩,香附2兩(醋制),烏藥2兩,元胡2兩(醋制),桃仁2兩(去皮),炒蒲黃2兩,川牛膝2兩,生白芍5錢,廣皮5錢,廣木香5錢,三棱5錢(醋制),五靈脂5錢(醋炒),地榆炭5錢,羌活5錢,山萸肉(酒制)5錢,人參3錢(去蘆),青皮(醋炒)3錢,白術(shù)3錢(麩炒),木瓜3錢,良姜4錢,制沒藥1錢,制乳香1錢,甘草5錢(以上軋成粉末,和煮制之大黃共和一起拌勻,曬干)。
【制法】上為細(xì)粉,煉蜜為丸,3錢5分重,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通經(jīng)活血,化瘀止痛。主經(jīng)閉不通,肚腹疼痛,及產(chǎn)后惡露不凈,腹脹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及產(chǎn)后下血過多者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婦科回生丹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現(xiàn)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jìn)行,應(yīng)該先對藥物進(jìn)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救苦回生丹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處方】乳香 沒藥 當(dāng)歸 川芎各45克 五靈脂 檀香 松香 自然銅(醋煅)威靈仙各3e克 虎骨(炙)地龍 草烏各15克 天麻21克 全蝎6克 麝香9克 荊芥 白芷 苦參各36克 番木鱉30個(炙)冰片1克 京墨1塊 黑豆6克(炒)鬧羊花15克 僵蠶18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糯米飯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金箔飛裹。
【功能主治】治歷節(jié)風(fēng),半肢風(fēng),紫云風(fēng),寒濕麻痹,癱瘓,及中風(fēng)不語,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每服用薄荷酒磨下1丸。
【摘錄】《解圍元藪》卷三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已經(jīng)了解了救苦回生丹的組成藥材等,也證明了這款方劑的純天然無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催生奪命丹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別名】催生奪命如神丹
【處方】牡丹皮1錢,枳殼1錢,赤芍藥1錢,蟬蛻2錢,青皮半錢,阿膠(炒)半錢,甘草(炙)半錢,五加皮半錢,蕓臺子半錢,貫眾半錢,蠶退紙(火炙焦)半錢,花蕊石半錢,乳香1字。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催生。主
【用法用量】催生奪命如神丹(《醫(yī)學(xué)正傳》卷七)。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五六
【處方】牡丹皮(秋少用)1兩,白茯苓(春少用)1兩,桂(夏少用)1兩,赤芍藥(冬少用)1兩,桃仁(去皮,另研)1兩,澤瀉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臨月坐草而難產(chǎn)者。
【用法用量】細(xì)嚼,淡醋湯送下。此藥于5月5日至心修合。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五六
【處方】母丁香末2錢,乳香1錢,沒藥1錢,麝香2分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臘月初八日兔腦合丸,如雞頭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臨產(chǎn)胎不順者,或橫或倒,或幾日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冬天熱酒送服,夏天滾水送服。
【摘錄】《良朋匯集》卷四
看完了上文對于催生奪命丹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眾所周知辰砂奪命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辰砂奪命丹的功效了解多少呢?辰砂奪命丹到底應(yīng)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辰砂(研細(xì),用升麻、黃紫草、連翹煮汁,濾凈,用汁煮砂一晝夜,收干聽用)2錢,麻黃(不去報節(jié),酒、蜜拌炒焦色)8分,蟬蛻(洗凈)5分,紫草(酒炒)5分,紅花子5分,山甲(酒浸,炒黑)5分,蟾酥(酒化)2分。
【制法】酒杵為丸,分作10粒。
【功能主治】痘瘡血熱毒擁不出。
【用法用量】周歲半丸,2歲1丸,熱酒化服。蓋暖出汗,痘即隨出。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處方】鳳凰臺2錢,川烏頭(生)2錢,麝香少許,朱砂少許。
【制法】上為細(xì)末,棗肉和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破傷風(fēng)邪。
【用法用量】量病人虛實(shí)加減用之,小兒半丸,鰾酒送下。以吐為度,不止,以蔥白湯解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辰砂奪命丹,我們知道辰砂奪命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