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養(yǎng)陰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土養(yǎng)陰湯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培土養(yǎng)陰湯。
【處方】制首烏9克 丹參 扁豆 谷芽各3克 白芍 車前各2.5克 蓮肉4.5克 豬腰1具
【功能主治】益腎健脾。治虛勞,食少痰多,陰分不足,自汗盜汗,遺精。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今虛勞之人,溫氣則火生,補精則濡泄,雖六味,四物、生脈,皆非所宜。本方以制首烏為君,固精養(yǎng)血,有地黃之功,而無地黃之滯;以豬腰為臣,補腎生精,有生血之功,而無敗胃之虞;扁豆、谷芽補脾陰而不燥肺金,丹參、蓮肉交通心腎而不耗陰血,白芍酸收以緩肝,車前利小便而不走精氣,皆為佐使之品。配合成方,扶脾保肺,平補肝腎,用于虛勞陰分不足,食少痰多者,極為適合。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培土養(yǎng)陰湯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ys630.coM延伸閱讀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養(yǎng)陰清肺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地6克 麥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參4.5克 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 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
【藥理作用】抗白喉桿菌 《福建中醫(yī)藥》1964(5):1~12,實驗結(jié)果表明,本方對白喉桿菌有較高的抑菌和殺菌能力,對白喉桿菌在體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壞毒素的毒性,也破壞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較強的藥物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較強的有玄參、麥冬、貝母;白芍在兩方面作用均較明顯;而薄荷在兩方面作用均較差??咕α颗c“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兩種獨立性能。從原方中減去任何一味藥,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則沒有明顯影響。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肺。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咽喉腫痛,初起發(fā)熱,或不發(fā)熱,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喘促氣逆,甚至鼻翼掮動,脈數(sh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本方所治白喉,多屬肺腎陰虛,復感時邪疫毒所致。治當滋養(yǎng)陰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養(yǎng)腎陰,麥冬養(yǎng)肺陰,玄參養(yǎng)陰增液,并可清熱解毒,三者配伍,養(yǎng)陰清熱之功益顯;丹皮涼血而消腫;貝母潤肺止咳,清熱化痰;薄荷辛涼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陰清肺之功。
【摘錄】《重樓玉鑰》卷上
通過上面對養(yǎng)陰清肺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養(yǎng)陰清肺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養(yǎng)陰清肺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養(yǎng)陰清熱湯。
【處方】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黃芩12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桔梗12克,山藥12克,地骨皮12克,女貞子12克,天冬10克,麥冬10克,梔子10克,生甘草10克。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主陰虛內(nèi)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徐治鴻方
【處方】生地30克,生石膏30克,金銀花30克,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蘆根10克,黃芩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枳殼10克,龍膽草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熱,散風生津。主陰虛內(nèi)熱,外受風邪。(皰疹性結(jié)膜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龐贊襄方
有關(guān)養(yǎng)陰清熱湯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另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zhì)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補陰湯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熟地3兩,元參8兩,生地4兩,麥冬3兩,白芍5兩,丹皮3兩,沙參3兩,地骨皮5兩,天門冬3兩,陳皮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或加桑葉6兩為末,同搗為丸。
【功能主治】瘦人火有余,水不足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補陰丸”。
【各家論述】元參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調(diào)停五臟之陽,各品之藥,陰多于陽,則陰氣勝于陽氣,自然陰勝陽消,又何必石膏、知母之紛紛哉:雖石膏、知母原是去火神劑,不可偏廢,然而用之于火騰熱極之初,可以救陰水之熬干,不可用之于火微熱退之后,減陽光之轉(zhuǎn)運,此瘦人之治法。
【摘錄】《石室秘錄》卷三
【處方】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陳皮1錢,茴香(鹽、酒炒)1錢,故紙(酒炒)1錢,牛膝(去蘆,酒洗)1錢,杜仲(去粗皮,酒炒)1錢,茯苓(去皮)1錢,人參5分,黃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銼1劑。加大棗2枚,水煎服,不拘時候。如常服合丸藥,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湯送下;酒亦可。
【摘錄】《回春》卷五
在了解了補陰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diào)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zhì),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濟陰湯這款方劑。
【處方】連翹 山梔(炒)黃芩 黃連各3克 芍藥4.5克 金銀花9克 甘草3克 牡丹皮4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護陰消腫。治陽證瘡瘍,發(fā)熱,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三次,分服。
【摘錄】《科樞要》卷四
【處方】熟地黃30克 生龜版15克(打碎)生杭芍15克 地膚子3克
【功能主治】治陰分虛損,血虧不能濡潤,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連翹1錢,山梔(炒)1錢,黃芩1錢,黃連(炒)1錢,芍藥1錢5分,金銀花3錢,甘草1錢,牡丹皮1錢2分。
【功能主治】瘡屬純陽,腫痛發(fā)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外科樞要》卷四
【處方】懷熟地1兩,生龜版5錢(搗碎),生杭芍5錢,地膚子1錢。
【功能主治】陰分虛損,血虧不能濡潤,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以熟地為君;輔以龜版,以助熟地之潤;芍藥善利小便,以行熟地之滯;少加地膚子為向?qū)帯?/p>
【摘錄】《衷中參西》卷上
濟陰湯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 5强恐絼┑墓π砭徑馐沁h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養(yǎng)陰清肺膏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地黃100g 麥冬60g 玄參80g 川貝母40g 白芍40g 牡丹皮40g 薄荷25g 甘草20g
【性狀】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體;氣香,味甜,有清涼感。
【炮制】上八味,川貝母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ⅠO),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18小時后,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俟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收集漉液,回收乙醇;牡丹皮與薄荷分別用水蒸氣蒸餾,收集蒸餾液,分取揮發(fā)性成分另器保存;藥渣與其余地黃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液,靜置,濾過,濾液與川貝母提取液合并,濃縮至適量,加煉蜜500g,混勻,濾過,濾液濃縮至規(guī)定的相對密度,放冷,加入牡丹皮與薄荷的揮發(fā)性成分,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潤燥,清肺利咽。用于陰虛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20ml,一日2~3次。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上面介紹了養(yǎng)陰清肺膏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養(yǎng)陰清肺膏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濟陰至寶湯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濟陰至寶湯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濟陰至寶湯如何吃最好。
【別名】濟陰至寶丹(《壽世保元》卷七)。
【處方】當歸(酒洗)3克 白芍(酒炒)2.5克 白茯苓(去皮)2.5克 白術(shù)(去蘆)3克 陳皮2.5克 知母(生用)2.5克 貝母2.5克(去心)香附(便制)2.5克 柴胡(酒炒)1克 薄荷1克 地骨皮(去心)2.5克 甘草1克 麥門冬(去心)2.5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補血調(diào)經(jīng),滋潤心肺,退熱除蒸。治婦人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經(jīng)脈不調(diào),肢體羸瘦,骨蒸潮熱。
【用法用量】上銼一劑。加煨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濟陰至寶湯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救亡生陰湯。
【處方】人參2兩,熟地4兩,山茱萸2兩,北五味5錢,茯神1兩,白芍1兩。
【功能主治】中暑熱癥,發(fā)汗亡陰,大汗如雨,一出而不能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此方熟地、山萸、五味子均是填精補水之味,茯神安其心,白芍收其魂,人參回其陽,此人之所知也。陰巳外亡,非填其精髓,何以灌溉涸竭之陰;陽以外亡,非補其關(guān)元,何以招其散失之陽?山萸,五味補陰之中,仍是收斂之劑,陰得補而水生,則腎中有本;汗得補而液轉(zhuǎn),則心內(nèi)無傷;又得茯神以安之,白芍以收之,則陽回陰返,自有神捷之機也。
【摘錄】《辨證錄》卷六
以上救亡生陰湯的中藥方劑,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