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損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隨著社會的進(jìn)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補損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dāng),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補損丹。
【處方】當(dāng)歸1兩5錢,川芎1兩5錢,赤芍藥1兩5錢,生芐1兩5錢,白芍藥1兩5錢,牛膝1兩5錢,續(xù)斷1兩5錢,白芷1兩5錢,杜仲1兩5錢,骨碎補1兩5錢,五加皮1兩5錢,羌活1兩5錢,獨活1兩5錢,南星(制)1兩5錢,防風(fēng)1兩5錢,官桂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南木香5錢,丁皮5錢,八角茴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散血定痛。主諸般傷損腫痛。
【用法用量】黃酒調(diào)服。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補損丹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補液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補液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人參3錢,生地3錢,麥冬5錢,丹參2錢,北五味子10粒,山藥3錢,當(dāng)歸5錢,黃連1錢,玄參5錢,貝母1錢。
【功能主治】心火上升以克肺金,而致舌上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外用炒槐花、三七根各等分,為末,摻之即愈。
【各家論述】此內(nèi)補其心中之液,外填其舌勞之孔,則心火自寧,而舌血易止也。夫槐花、三七本能止血,似不必借重于補液丹也。然而內(nèi)不治本而徒治其末,未必不隨止而隨出也。
【摘錄】《辨證錄》卷三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補液丹的知識,大家應(yīng)該大致都清楚了補液丹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補天丹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補天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龍眼(去殼,用肉連核燒有性,研末)1兩,冰片2分。
【功能主治】煙筒傷咽喉,及刀斧木石跌仆等傷。
【用法用量】上吹,或點。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六
【處方】麥飯石(醋煅7次)4兩,煅鹿角(存性)4兩,白蘞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提毒長肉。主潰瘍久不生肉,不能收口者。
【用法用量】每取少許,小膏藥貼之。
【注意】不可早用。
【摘錄】《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處方】驢腎2兩,制耆5兩,柏仁1兩半,杜仲3兩,白術(shù)5兩,川附子1兩半,萸肉2兩,五味子1兩半,白參3兩,白芍3兩,云苓2兩半,龍骨2兩,故紙3兩,菟絲子3兩,杞子4兩,砂仁6錢,巴戟4兩半,熟地4兩,當(dāng)歸3兩,覆盆子1兩半,鹿膠3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重2錢。
【功能主治】添精壯陽,補氣生血,強壯。主生殖器衰弱,腎虛滑精,陽痿不舉,見色早泄,精液清冷,及氣血衰弱,瘦弱難支,食少便溏,氣息微弱,動則作喘,腰酸腿軟,健忘怔忡,自汗暈眩,寐而不實。
【用法用量】每服2錢,早、晚食前各服1次,白水或淡鹽湯送下。
【注意】火盛者勿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處方】杜仲2兩,貢白術(shù)2兩半,白芍2兩,故紙2兩,熟地2兩,遠(yuǎn)志2兩,當(dāng)歸1兩5錢,枸杞1兩5錢,核桃仁3兩,牛膝2兩,黃耆2兩,海狗腎1具,川楝子2兩,川芎1兩5錢,人參1兩5錢,沉香5錢,木香1兩,小茴1兩5錢,甘草1兩,茯神1兩。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2錢重。
【功能主治】補腎固精,強心安神。主腎虛陰痿,早泄遺精,腰腿酸痛,盜汗自汗,疝氣腹疼,四肢厥冷,勞傷虛損,怔忡健忘,神經(jīng)衰弱,形容焦悴,淋漓白濁,腎囊涼濕。
【用法用量】每服1丸,鹽湯送下。
【注意】忌生冷。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補天丹,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補天丹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fù)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補陰丹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熟地黃(焙)2兩,生地黃(焙)2兩,烏梅肉(焙)2兩,川芎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俱虛,四肢困熱,骨節(jié)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1丸,麥糵湯化下,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施圓端效方》引賈彥通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二)
【別名】補陰丸
【處方】熟干地黃(洗,焙)7兩半,生干地黃7兩半,白術(shù)5兩,蒼術(shù)5兩(米泔浸1宿),藁本(去土)10兩,牡丹皮10兩,當(dāng)歸(洗,焙)10兩,秦艽10兩,細(xì)辛(去葉土)7兩,蠶退紙(燒灰留性)7兩,肉桂(去粗皮)8兩,甘草(炙)6兩半,大豆黃卷(焙干稱,炒煙出)6兩半,枳殼(麩炒,去瓤)6兩,陳橘皮(去白)6兩,羌活(去蘆頭)5兩,香白芷5兩,干姜(炮)5兩,糯米3升(炒黑色,炒煙出),白茯苓(去皮)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潤肌體,悅顏色,調(diào)榮衛(wèi),逐風(fēng)寒,進(jìn)飲食。主婦人百疾,或經(jīng)候不勻,或崩漏不止,腰腿沉重,臍腹作痛,潮熱往來,虛煩自汗,中滿氣短,嘔噦不時,肢體酸疼,不思飲食,日漸瘦弱。
【用法用量】補陰丸(《女科百問》卷上)。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處方】磁石(緊者,燒赤,醋淬7次,水飛過,曬干稱)3兩,鹿茸3兩(去毛,酥炙),生干地黃8兩,石斛3兩,澤瀉3兩,官桂1兩半(去粗皮),杜仲2兩(細(xì)切,炒去絲),山茱萸3兩(生用)。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磁石末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益腎水真陰,鎮(zhèn)伏心火大熱,堅強骨髓,補養(yǎng)精氣,通調(diào)血脈,潤澤肌膚,交泰心腎。主發(fā)熱怔忪,腳膝痹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或鹽湯送下亦得,日進(jìn)1服。服2月覺功,100日見效。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處方】朱砂(去石)半兩,硇砂(去石)半兩,延胡素半兩,木香半兩,半夏(湯浸7遍)半兩,芫花(醋浸,炒黃色)半兩,斑貓(去翅足,酒浸后炒令焦黑止)半兩,川苦楝子(醋浸,炒黃)1兩,荊三棱1兩,海蛤1兩,蓬莪術(shù)1兩,大附子(炮,去皮臍)1兩,舶上茴香1兩,青皮1兩,肉豆蔻3枚,檳榔3枚。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健脾元。主小腸氣,膀胱氣刺疼痛;婦人產(chǎn)后惡物不盡,變作血瘕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補陰丸”。
【摘錄】《博濟》卷二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補陰丹是什么了吧。補陰丹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dāng)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補肝丹。
【處方】柏子仁1兩,熟干地黃1兩,沉香(1方用半兩)1兩,干山藥1兩,金釵石斛1兩,石麻1兩,覆盆子1兩,牛膝1兩,黃耆1兩,蔓荊子半兩(1方加蓯蓉1兩,酒浸1宿,片切倍,杜蒺藜1兩,木臼杵去刺,慢火炒黃后稱。菟絲子1兩,淘去泥土,酒浸1宿,漉出焙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精血,明目注顏。主肝經(jīng)風(fēng)氣上攻,頭腦昏重,目暗,項背拘急,腳膝少力,四肢多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每日1服。
【摘錄】《雞峰》卷十二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補肝丹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jīng)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補爛丹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補爛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處方】煙膠(炙)1兩,黃柏1兩,白礬5錢,輕粉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爛腿。
【用法用量】用桐油調(diào)效,外用油紙捆縛。
【摘錄】《瘍科遺編》卷下
【處方】枯礬3錢,乳香5分,沒藥5分,輕粉3分,珍珠3分,黃丹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生肌。主諸瘡。
【用法用量】摻濕處;如干,用豬油調(diào)敷。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五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補爛丹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補爛丹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補爛丹來治療一些疾病。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yīng)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補損續(xù)筋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xué)習(xí)下哦。
【處方】當(dāng)歸(酒洗)15克 川芎 白芍(炒)熟地各9克 廣木香 丹皮 乳香(去油凈)沒藥(去油凈)各15克 骨碎補 自然銅 紅花 血竭各9克 朱砂15克 丁香3克 人參30克 虎骨(酥油炙)60克 古銅錢3枚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主跌打損傷,骨碎筋斷肉破,疼痛不息。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淡黃酒、童便化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九十
【處方】當(dāng)歸(酒洗)5錢,川芎3錢,白芍(炒)3錢,熟地3錢,廣木香3錢,丹皮3錢,乳香(去油凈)3錢,沒藥(去油凈)3錢,骨碎補3錢,自然銅3錢,紅花3錢,瓜兒血竭3錢,朱砂5錢,丁香1錢,人參1兩,虎骨(酥油炙)2兩,古銅錢3文。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跌打撲墜,骨碎筋斷肉破,疼痛不息。
【用法用量】每服3錢,淡黃酒或童便化下。
【摘錄】《金鑒》卷九十
補損續(xù)筋丸的做法大家都學(xué)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補髓丹是什么嗎?關(guān)于補髓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補骨脂各300克(用芝麻150克同炒,候芝麻黑色、無聲為度,篩去芝麻)鹿茸60克(燎去毛,酒炙)沒藥30克(別研)
【制法】上將杜仲、補骨脂、鹿茸一處為細(xì)末,入沒藥和勻,,再用胡桃肉30個,湯浸去皮,杵為膏,入面少許,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主老年腎虛,腰痛,臂痛,不可屈伸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空腹時用米飲或溫酒送下,鹽湯亦得,一日二次。
【摘錄】《百一選方》卷十一
【處方】豬脊膂1條 羊脊膂1條 團魚1枚 烏雞1只 大山藥5條 蓮肉250克 京棗100枚 霜柿10個 阿膠120克 黃蠟90克
【制法】將前四味制凈,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甕內(nèi)煮熟擂細(xì);再用大山藥、蓮肉,京棗、霜柿四味修制凈,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甕內(nèi)煮熟擂細(xì),與前熟肉一處用慢火熬之,卻逐漸下阿膠、黃蠟,與前八味和一處,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湯末并知母、黃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劑,如十分堅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髓生精,和血順氣。主久癆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氣少,疲憊未復(fù)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時候,棗湯下。
【摘錄】《十藥神書》
【處方】杜仲(去粗皮,炒黑色)10兩,補骨脂10兩(用芝麻5兩同炒,候芝麻黑色無聲為度,篩去芝麻),鹿茸2兩(燎去毛,酒炙),沒藥1兩(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沒藥和勻,再用胡桃肉30個,湯浸去皮,杵為膏,入面少許,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補益真元。主腎虛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粒,食前米飲送下;溫酒、鹽湯亦得,2日1次。
【摘錄】《百一》卷十一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補髓丹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補心丹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生地黃(酒洗)4兩,酸棗仁(炒,去殼)1兩,柏子仁(炒,研,去油)1兩,當(dāng)歸(酒洗)1兩,五味子(炒,研)1兩,麥門冬(炒,去心)1兩,天門冬(炒,去心)1兩,桔梗5錢,遠(yuǎn)志(炒)5錢,茯神(去木)5錢,丹參(炒)5錢,元參(炒)5錢,人參5錢,黃連(生用)3錢。
【制法】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補血氣,瀉心火。主思慮過多,心血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臨臥燈心湯化下。
【各家論述】方中棗、柏二仁為補心主藥,而君以生地黃則補陰生血,佐以當(dāng)歸及丹、元二參,引之以遠(yuǎn)志、茯神,則皆引腎水以交于心,而節(jié)其過,且滋血以供其用,非直以補心也;至用五味、二冬、桔梗,以斂肺清金,而下生腎水,又佐以人參,泄以黃連,則一恐壯火之食氣,一恐陰血之難滋,而保金以生水,亦以節(jié)火之過熾,而均之以適其平也。
【摘錄】《醫(yī)林纂要》卷四
【別名】補心丸
【處方】人參、丹參、元參、天冬、麥冬、生地、茯神、遠(yuǎn)志、棗仁、當(dāng)歸、朱砂、菖蒲、桔梗、柏子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心血虧虛,心悸怔忡,失眠夢遺,癲癥。
【用法用量】補心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夺t(yī)方簡義》本方用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為衣。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處方】干山藥4兩,人參4兩,茯苓4兩,菖蒲4兩,熟地黃2兩,黃耆2兩,紫石英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辰砂1兩為衣。
【功能主治】心虛諸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臨臥白湯化下。
【摘錄】《雞峰》卷十一
【處方】真辰砂2錢半,雄黃2錢半(并別研,水飛),白附子1錢(狗牙者,炮,為末稱)。
【制法】上為末,獖豬心內(nèi)血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及婦人心血損耗,驚悸不寧,一切虛損;月事愆期,寒熱難曉,及癲邪之狀。
【用法用量】每服3粒,臨臥人參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補心丹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中藥方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常見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在選擇時,要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jìn)行,下面就來介紹一種:補真丹。
【處方】蜜半斤(煉熟,以綿濾去沫),酥油4兩,牛髓4兩,杏仁4兩(去皮尖),核桃仁4兩(湯去皮),山藥4兩,白茯苓4兩。
【制法】上藥各為末,煉蜜、酥并髓,下諸藥拌勻,或丸或散。
【功能主治】駐容顏。主
【用法用量】空心湯點服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處方】沉香1兩,丁香1兩,白豆蔻仁1兩,檀香1兩,肉豆蔻1兩,肉蓯蓉半兩(酒浸1宿,焙干),牛膝半兩(酒浸1宿,焙干),巴戟(去心)7錢,白術(shù)半兩,香附子2兩,縮砂仁1兩,木香2兩,乳香半兩(別研),干山藥7錢,穿山甲半兩(炙黃),青皮(去白)2兩,附子7錢(炮裂,去皮臍),補骨脂1兩(炒),桂(去粗皮)1分,沒藥1兩(別研),姜黃1兩,茴香半兩(微炒),甘草2兩(炙黃),蒼術(shù)3兩(酒浸3日,取出焙,未干用青鹽1兩,炒黃,去鹽不用)。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接真養(yǎng)氣,健脾益胃,升降陰陽,調(diào)順三焦,常服寬利胸膈,消進(jìn)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80-10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處方】禹余糧4兩,烏金石4兩,龍骨2兩,赤石脂2兩,牡蠣2兩,艾2兩(醋煮1伏時),川烏頭1兩,防風(fēng)1兩,芎1兩,吳茱萸半兩,干姜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血臟虛冷,崩中漏下,或月事頻多,面色痿黃,四肢少力,臍腹(疒丂)刺,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或醋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五
【處方】黑附子1兩(煨),陽起石(火燒,酒淬)3錢,海馬2錢,乳香3錢,雄黃(為衣)3錢,血竭3錢,石蓮子(去殼皮心),黑錫(炒,去砂子)半兩,石燕子(燒,以醋淬)1對,麝香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興陽固腎。主男子元臟虛冷。
【用法用量】方中石燕子用量原缺,據(jù)《普濟方》補。
【摘錄】《宣明論》卷十五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補真丹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天王補心丹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天王補心丹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人參(去蘆)茯苓 玄參 丹參 桔梗 遠(yuǎn)志各15克 當(dāng)歸(酒浸)五味子 麥門冬(去心)柏子仁 酸棗仁(炒)各30克 生地黃120克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治心腎不足,陰虧血少。失眠、心悸、夢遺、健忘。現(xiàn)臨床亦用于神經(jīng)衰弱、甲狀腺功能亢進(jìn)引起的眩暈不寐,心悸怔忡,舌紅少苔,屬陰虧血少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臨臥時用竹葉湯服。
【備注】方中生地滋腎陰、養(yǎng)心血,為君藥;玄參助生地壯水以制火,天冬、麥冬養(yǎng)肺陰以滋水之上源,丹參、當(dāng)歸補心血,人參、茯苓益心氣,柏子仁、遠(yuǎn)志寧心安神,共為臣藥;五味子、酸棗仁斂心氣,安心神,為佐藥;桔梗載藥上行,朱砂為衣,取其入心以安神,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成滋陰養(yǎng)血補心神之功。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六
【處方】人參15克 五味子 當(dāng)歸(酒洗)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柏子仁 酸棗仁(炒)玄參 白茯神(去皮)丹參 桔梗(去蘆)遠(yuǎn)志(去心)各15克 黃連(去毛,酒炒)60克 生地黃(酒洗)120克 石菖蒲3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滋陰瀉火,養(yǎng)心安神。治陰虛火旺,心神失養(yǎng),驚悸怔忡,健忘失眠,咽喉干燥,夜夢遺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臨臥時用燈心、竹葉煎湯送下。
【摘錄】《萬病回春》卷四
看了上面對于天王補心丹這種中醫(yī)方劑的簡單介紹,大家是否對它有所了解呢?其實方劑的種類還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劑也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期待它的更好的發(fā)展。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jìn)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平補鎮(zhèn)心丹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酸棗仁(去皮.隔紙炒)二錢半,車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見火)、麥門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兩二錢半;天門冬(去心)、龍齒、熟地黃(洗.酒蒸)、山藥(姜汁制),各一兩半;人參(去蘆)半兩,朱砂(細(xì)研為衣)半兩,遠(yuǎn)志(去心)、甘草(炙),各一兩半。
【炮制】上為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婦人心氣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異夢,忪悸煩郁,及腎氣傷敗,血少氣多,四肢倦怠,足脛酸疼,睡臥不隱,夢寐遺精,時有白濁,漸至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圓,空心,飯飲下,溫酒亦得,加至五十圓。
【備注】翰林劉活庵云:平補鎮(zhèn)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車前子、肉桂、人參。酸棗仁,非惟可以治心氣不足,而白濁消渴尤為切要之藥。(局方)、無此六味,卻有生地黃、苦梗、柏子仁、石菖蒲、當(dāng)歸,只宜治心氣不足,腎氣傷敗,血少氣多耳。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鎮(zhèn)心丹(《秘傳證治要訣類方》卷四)。
【處方】酸棗仁7.5克(去皮,隔紙炒)車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見火)麥門冬(去心)茯神(去皮)各37.5克 天門冬(去心)龍齒 熟地黃(洗,酒蒸)山藥(姜汁制)各45克 人參15克(去蘆)朱砂15克(細(xì)研為衣)遠(yuǎn)志(去心)甘草(炙)各45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血,鎮(zhèn)心安神。治心氣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異夢,忪悸煩郁,及腎氣傷敗,血少氣多,四肢倦怠,足脛酸疼,睡臥不穩(wěn),夢寐遺精,時有白濁,漸至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米飲或溫酒送下,漸加至50丸。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上文就是對平補鎮(zhèn)心丹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