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六合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風濕六合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風濕六合湯,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當歸(酒浸,炒)川芎 白芍藥 熟地黃(酒灑蒸)各30克 防風 制蒼術(shù)各21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活血,祛風除濕。主治妊娠外感風濕,肢節(jié)煩疼,身熱頭痛,脈浮。
【用法用量】每次9~15克,水煎服。
【摘錄】《醫(yī)壘元戎》
【處方】四物湯4兩,防風7錢,蒼術(shù)(制)7錢。
【功能主治】妊娠傷寒,中風濕之氣,肢節(jié)煩疼,脈浮而熱,頭痛,太陽標病者。
【摘錄】《袖珍》卷四引《圣惠》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風濕六合湯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ys630.COm精選閱讀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加減六合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guān)于加減六合湯的知識吧!
【別名】加味六合湯
【處方】當歸(酒洗)1錢,白芍(酒炒)8分,川芎(鹽水浸)8分,熟地黃(酒洗,焙)1錢,橘紅(鹽水洗,去白)8分,白茯苓(去皮)7分,甘草(炙)4分。半夏(姜制)7分,貝母(去心,糯米拌炒)7分,白術(shù)(去蘆)2錢,黃柏(酒浸)7分,知母(酒浸)7分,椿根皮(酒炒)1錢。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婦人上有痰火,下有白帶,腹痛。
【用法用量】加味六合湯(《宋氏女科》)。
【摘錄】《回春》卷六
通過小編介紹的加減六合湯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加減六合湯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加減六合湯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附子六合湯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當歸10克 川芎8克 白芍12克 熟干地黃12克 附子(炮,去皮、臍)肉桂各3克
【功能主治】治妊娠傷寒,邪入少陰,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痛,脈沉而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壘元戎》
【別名】桂枝六合湯、桂附六合湯
【處方】四物湯4兩,加附子(炮,去皮臍)半兩,肉桂半兩。
【功能主治】血虛有寒,大便下血;婦人白帶,腹或陰中疼痛;妊娠傷寒,腹痛身涼,四肢拘急,脈沉遲或沉微。
【用法用量】桂枝六合湯(《傷寒全生集》卷三)、桂附六合湯(《傷寒廣要》卷七)。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六合湯”《濟陰綱目》引作“四物湯”?!队駲C微義》本方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五錢,水煎,食前服。
【各家論述】《成方切用》:桂、附雖辛熱動胎之藥,然寒證用之,適所以安胎。
【摘錄】《元戎》
上文主要介紹了附子六合湯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寒六合湯這種方劑。
【處方】熟地 當歸 芍藥 川芎 干姜 附子
【功能主治】治婦人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diào)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壘元戎》
【處方】四物湯加干姜、附子。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diào)。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元戎》
看完了上文關(guān)于寒六合湯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寒六合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寒六合湯的時候,應(yīng)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寒六合湯的藥效 。
只要一提到柴胡六合湯,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熟地黃9克 川芎3克 芍藥9克 當歸9克 柴胡3克 黃芩3克
【功能主治】主妊娠傷寒,邪入少陽,胸脅滿痛,脈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壘元戎》
【別名】柴胡四物湯
【處方】四物湯4兩,柴胡7錢,黃芩7錢。
【功能主治】妊娠傷寒,胸脅滿痛,煩躁,蓄血嘔血;婦人經(jīng)行身熱,及產(chǎn)婦頭昏項強,脈弦或數(shù)。少陽。脅痛。
【用法用量】柴胡四物湯(《金鑒》卷七十四)。
【摘錄】《元戎》
通過以上對柴胡六合湯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柴胡六合湯。
用過或者聽說過六合散的朋友也許對這個詞比較熟悉。其實六合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配方就是幾種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中藥材,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杏仁皮(燒存性)、香附(童便浸3日,炒黑)、舊紅氈子(燒存性)、地膚子(炒)、舊棕薦(燒存性)、壯血余(燒存性)、蟹殼(燒存性)、陳蓮蓬(燒存性)。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血崩不止,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酸漿草汁1鐘,沖上熱酒1鐘,空心熱服。此方初服反覺多,以漸而少,由紫色而紅,以至于無,即止。既止之后,用十全大補湯20貼調(diào)補,方杜根矣。
【摘錄】《醫(yī)便》卷四
【處方】當歸1兩,白芍藥1兩,地黃1兩,甘草2兩,人參1兩,白術(shù)1兩。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下血。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煎8分服。先進固經(jīng)丸,次服此藥。
【摘錄】《百一》卷十八
【別名】金鑰匙散
【處方】大黃1兩(紙裹煨),白牽牛半兩(生),黑牽牛(微炒)半兩,甘遂半兩,檳榔3錢(生),輕粉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切燥結(jié),汗后余熱,宣轉(zhuǎn)不通;小腸氣結(jié),心腹?jié)M,胸中結(jié)痞,走疰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蜜水調(diào)下。
【摘錄】《宣明論》卷十三
【處方】羌活2錢,獨活2錢,大茴香2錢,小茴香2錢,杜仲2錢,當歸2錢。
【功能主治】一切腰疼。
【用法用量】用黃酒1碗浸,露1宿,次早空心去滓溫服。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杜仲1錢,肉蓯蓉(制)1錢,巴戟(洗)1錢,小茴香1錢,補骨脂1錢,凈青鹽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腰痛因寒因虛,傴僂不能步履。
【用法用量】用羊腰子2個,以竹刀剖開,散藥末在內(nèi),仍合住,外用熟面包好,微火煨熟,好酒送下,日食1服。
【摘錄】《春腳集》卷二
沒有想到吧,六合散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眾所周知六合回生丹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六合回生丹的功效了解多少呢?六合回生丹到底應(yīng)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別名】六合奪命散
【處方】真鉛粉1兩,輕粉2分5厘,銀珠2分5厘,雄黃2分5厘,乳香(蒻上炙黃)2分5厘,沒藥(蒻上炙黃)2分5厘。
【制法】上藥各擇真正好者研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拔毒定痛。主潰心冷瘺,生于心窩,初起則心頭如火熱,其毒先內(nèi)潰心包,方出皮膚,令人心神恍惚,盜汗多出,2日皆紅,舌如雞金背,里外俱熱;發(fā)背、癰疽潰爛,對口瘡,臁瘡,下疳。
【用法用量】六合奪命散(《準繩·瘍醫(yī)》卷?!稖世K·瘍醫(yī)》:若臁瘡日久不愈,用黃蠟少加黃丹,化攤紙上,量瘡大小,裁其蠟紙,炙熱,摻藥一二分,粘在蠟紙上面,貼瘡,綿帛縛住,任瘡出盡惡水即愈。若患下疳,用豬腰子切作寬片,摻藥,縛裹疳上,或以尖刀穿開豬腰子,納藥于內(nèi),籠套其疳亦良。
【注意】羊、魚、鵝、雞、犬、鴨及發(fā)毒菜物俱忌之。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二
上文介紹了六合回生丹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六合回生丹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六合定中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廣藿香16g 紫蘇葉16g 香薷16g 木香36g 檀香36g 厚樸(姜制)48g 枳殼(炒)48g 陳皮48g 桔梗48g 甘草48g 茯苓48g 木瓜48g 白扁豆(炒)16g 山楂(炒)48g 六神曲(炒)192g 麥芽(炒)192g 稻芽(炒)192g
【性狀】為黃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暑除濕,和中消食。用于夏傷暑濕,宿食停滯,寒熱頭痛,胸悶惡心,吐瀉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蘇葉 藿香葉 香茹各120克 木香(另研)30克 赤茯苓60克 生甘草30克 木瓜60克 檀香(另研)30克 羌活60克 枳殼75克 厚樸(姜汁制)45克 柴胡30克
【制法】共為細末,煉蜜杵勻為丸。
【功能主治】祛暑化濕,健脾和中。治中暑(冰水或冷水調(diào)服),霍亂轉(zhuǎn)筋(陰陽水調(diào)服),泄瀉,痢疾(溫水調(diào)服),傷飲食(萊菔子煎湯下),心胃痛(吳萸煎湯下)。
【用法用量】每服4.5克。
【摘錄】《醫(yī)方易簡》卷四
【處方】蘇葉8兩,藿香8兩,枳殼(炒)24兩,厚樸(炙)24兩,砂仁8兩,甘草24兩,木瓜24兩,赤苓24兩,扁豆8兩,香薷8兩,木香18兩,檀香18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煉蜜為丸,重3錢,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祛暑散寒,健胃和中。主中暑感寒,四肢痓懶,嘔吐惡心,腹痛作泄。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溫開水或姜湯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枳殼、桔梗、茯苓、甘草、楂炭、厚樸、扁豆、谷芽、神曲(炒)、木瓜。
【功能主治】暑濕傷中,食滯交阻,而為霍亂轉(zhuǎn)筋。
【各家論述】霍亂一證,皆由脾胃受邪,乘胃則吐,乘脾則瀉,而傷濕、傷食尤多。方中谷芽、神曲、楂炭消磨食積;厚樸、茯苓除濕宣邪;桔梗開提肺氣,表散外邪;枳殼破氣行痰,宣中導(dǎo)滯;扁豆解暑和脾;甘草和中化毒;木瓜舒筋達絡(luò),使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緩者遇之即利。
【摘錄】《成方便讀》卷三引《局方》
【處方】蘇葉2兩(炒),宣木瓜2兩(微炒),真藿香2兩(帶梗),子丁香1兩(研,毋見火),白檀1兩,香薷1兩(曬,不見火),木香1兩(不見火),甘草1兩(微炒)。
【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椒大。
【功能主治】瘟疫,胸膈飽悶,嘔吐泄瀉,或霍亂,絞腸痧,不服水土等。
【用法用量】每服2錢。胸膈飽悶,用生姜2片煎水送下;嘔吐,用滾水半鐘,對姜汁少許送下;霍亂,用生姜2片煎水,加炒鹽5分送下;不服水土,煨姜3片煎水送下;絞腸痧,炒鹽水煎送下;泄瀉,生姜煎水送下。
【摘錄】《松峰說疫》卷五
【處方】香薷4兩,木瓜2兩,茯苓2兩,枳殼2兩,紫蘇4兩,甘草5錢,厚樸2兩,廣木香1兩,廣藿香2兩,陽春砂仁2兩。
【制法】上藥水泛為丸,每藥末凈重1錢3分為1丸,收貯瓷瓶。
【功能主治】解暑毒,祛風寒。主感冒風寒,四時痧癥,受暑,痢疾,瘧疾,傷食,山嵐瘴氣等。
【用法用量】每用1丸,小兒半丸,四時痧癥、霍亂轉(zhuǎn)筋,陰陽水(滾水、涼水各半)送下;感冒風寒,紫蘇、蔥頭湯送下,或生姜湯送下,頭痛發(fā)熱,蔥頭湯送下,心腹飽脹,砂仁湯送下;瘧疾,姜、棗湯送下;痢疾,紅糖湯送下;傷食,炒蘿卜子湯送下;受暑,涼藿香湯送下;山嵐瘴氣,檳榔湯送下。
【摘錄】《濟急丹方》卷上
【處方】藿香葉6兩,蘇葉6兩,厚樸(姜汁炒)3兩,枳殼3兩,木香(另研細末)2兩,生甘草2兩,檀香(另研細末)2兩,柴胡2兩,羌活4兩,銀花葉4兩,赤茯苓4兩,木瓜4兩。
【制法】上藥各為細末,煉蜜為丸,朱砂為衣,每丸重2錢。
【功能主治】中暑霍亂,吐瀉轉(zhuǎn)筋,感冒頭疼,痢疾,瘧疾,四時瘟疫,時氣發(fā)斑,風熱痧疹,心胃寒疼,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丸,小兒半丸。中暑,用陳皮8分,青蒿8分,小兒各5分煎湯化下;霍亂吐瀉轉(zhuǎn)筋,百沸湯兌新汲水,和勻化下;感冒頭疼發(fā)熱,用連皮姜3片煎湯化下;痢疾腹瀉,開水化,溫服;一切瘧疾,不論遠年近日,用向東桃枝1寸,帶皮生姜3片,煎湯化下;胃口不開,飲食少進,開水化下;四時瘟疫,春、冬用姜1片,夏、秋用黑豆1錢、甘草5分煎湯化下;時氣發(fā)斑,風熱痧疹,俱用薄荷湯送下;小兒吐乳發(fā)熱,山楂2分、燈心1分煎湯送下;男婦心胃寒疼,吳茱萸4分煎湯送下;飲食傷者,萊菔子2分煎湯送下。
【摘錄】《古方匯精》卷一
【處方】香薷4兩,杜藿香4兩,蘇葉4兩,制川樸1兩5錢,廣木香1兩,枳殼1兩5錢,甘草1兩,赤苓2兩,木瓜2兩,檀香1兩。
【制法】上藥生曬,共為細末,冷開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發(fā)表祛暑,芳香解穢。主暑月感冒,頭痛發(fā)熱,胸悶嘔惡,腹痛便瀉。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開水1大杯送下;或絹包煎服1兩。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六合定中丸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六合定中丸的認識會更加清晰。六合定中丸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幫助是很大的。多學(xué)習(xí)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diào)理身體。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風濕湯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附子(炮,去皮)白術(shù) 甘草 當歸(焙)防風 桂枝 薏仁各30克 乳香 沒藥 茯苓各15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治風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和滓溫服,日三夜一。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園端效方》
【處方】當歸半兩,芍藥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白術(shù)半兩,甘草(炙)半兩,川烏(炮,去皮)1兩。
【功能主治】風寒濕痹,腰腳疼,著床不能走;婦人產(chǎn)后血氣虛損,傷風寒濕,口急項強,腰腳疼痹。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五
【處方】附子(炮,去皮)1兩,白術(shù)1兩,甘草1兩,當歸(焙)1兩,防風1兩,桂枝1兩,薏苡仁1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茯苓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寒濕痹,腳氣筋攣,著床不能行走。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夜1。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八引《施圓端效方》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風濕湯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六月合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六月合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小水藥、水驚風、冷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長圓樓梯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高約30cm。全株無毛。葉有短柄或無柄;托葉狹三角形至鉆形;葉片近紙質(zhì),斜狹長圓形,長6-14cm,寬1.4-3.5cm,先端漸尖,基部在狹側(cè)鈍或楔形,在寬側(cè)圓形或淺心形,邊緣在上部有淺鈍齒,通常無毛,鐘乳體極密;葉脈羽狀,側(cè)脈每側(cè)約6條。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花序聚傘狀,有短梗,直徑6-15mm;苞片卵形;雄花無毛,花被片5,直徑約3mm,雌花序成對腋生,長3-9mm,有2-3分枝,枝瑞生花序托,邊緣有披針形苞片,小苞片近條形,長0.5-lmm。瘦果卵形,長約1mm,約有8條縱肋。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山地林下或溝邊陰濕處。
【性味】辛;苦;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消腫止痛;清熱解毒。主骨折扭傷腫痛;瘡腫;風熱感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麻,性平。有行血、消腫止痛的功能。用于骨折,扭傷,瘡癤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六月合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六月合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除風濕羌活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別名】除濕羌活湯、除濕湯
【處方】羌活7分,防風5分,升麻5分,柴胡5分,藁本1錢,蒼術(shù)1錢。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作1服。
【功能主治】濕從外受,或一身盡痛,或頭重如蒙,甚而昏冒。風濕相搏,濕因外中,得之于天陰淫雨,晴后濕蒸,早晨霧露,及久臥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其證頭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薄,皮膚浮腫。濕似疸(熏黃黑晦一癥,若兼一身盡痛,乃是濕病,非疸,當從濕治),霍亂因濕,及因干濕四肢重著,骨節(jié)煩病,胸膈滯悶。風濕上沖,頭重如裹,似有物蒙之,兼有熱者。
【用法用量】除濕羌活湯(《回春》卷二)、除濕湯(《金鑒》卷三十九)
【摘錄】《內(nèi)外傷辨》卷中
【處方】羌活1兩,防風(去蘆)1錢,蒼術(shù)(酒浸,去皮)1錢,黃耆1錢,升麻7分,炙甘草5分,獨活5分,柴胡5分,川芎3分,黃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澤瀉(去須)3分,豬苓(去黑皮)3分,茯苓3分,黃連(去須)1分。
【功能主治】風濕熱痹,痿證,眩暈麻木。濕氣勝,風證不退,眩暈麻木不已者。著痹。熱痹,或痛風挾熱者,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玉機微義》引作“羌活湯”。
【各家論述】《醫(yī)鈔類編》:二活祛風勝濕,兼通關(guān)節(jié);防風風藥卒徒,善散太陽風濕;藁本專治太陽寒濕;川芎能升厥陰清氣,上治頭眩;六者辛溫升散,又能解表之藥,使?jié)駨暮钩鲆?;蒼術(shù)除濕,二苓、澤瀉滲濕利水,四者使?jié)駨娜诵”愠鲆?;黃耆固表,陳皮利氣,黃柏除下焦之熱,黃連除中焦之熱,升柴升清障濁也。
【摘錄】《脾胃論》卷中
【處方】羌活5分,防風1錢,蒼術(shù)(酒洗)1錢,黃耆1錢,獨活5分,柴胡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黃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
【功能主治】腰痛不可俯仰及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五
對于除風濕羌活湯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xí)慣才是。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加減穹合湯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柴胡、黃芩、杏仁(去尖)、麻黃(不去根、蘆)1分,甘草、川芎、葛根、升麻、羌活、當歸、防風、石膏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瀉肝散風。主肝風角弓反張,似天釣,似痙痓者。
【用法用量】①本方方名,漢陽忠信堂本作“加減芎活湯”。②方中除麻黃外,余藥用量原缺。
【摘錄】《育嬰秘訣》(湖北科技本)卷二
以上就是對加減穹合湯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加減穹合湯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