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養(yǎng)肺圓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您是否正在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人參養(yǎng)肺圓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有人想知道人參養(yǎng)肺圓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人參養(yǎng)肺圓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黃蓍(去蘆,蜜涂,炙)、人參,各一兩八錢;白茯苓(去皮)、瓜蔞根,各六兩;杏仁(去皮.尖.麩炒)二兩四錢,皂角子(炒)三百個,半夏(洗為末.姜汁作僸)四兩(炒)。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圓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胃俱傷,氣奔于上,客熱熏肺,咳嗽氣急,胸中煩悸,涕唾稠粘,或有鮮血,上氣喘急,不得安臥,肢體倦痛,咽干口燥,飲食減少,漸至瘦弱喘乏,或墜墮恐懼,渡水跌臥;或因叫怒,醉飽房勞,致傷肺胃,吐血嘔血,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食后,細嚼,用紫蘇湯送下。如喘急,用桑白皮湯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面介紹了人參養(yǎng)肺圓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ys630.coM延伸閱讀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人參訶子圓。
【處方】縮砂仁、訶子(去核)、藿香(去梗)、龍腦、薄荷葉,各一兩;百藥煎、葛粉,各八兩;甘草五兩,烏梅肉三兩,人參一兩二錢。
【炮制】上為末,面糊為圓。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兒上膈熱,或傷風感冷,搏于肺經(jīng),語聲不出,痰涎不利,咳嗽喘急,日夜不止,咯唾稠粘。
【用法用量】每服一、二圓,含化咽津,食后,臨臥。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人參訶子圓,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人參訶子圓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人參鱉甲圓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人參鱉甲圓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杏仁(湯浸.去皮.尖.炒)、人參、當歸(洗.焙)、赤芍藥、甘草(炙)、柴胡(去苗)、桔梗(去蘆),各一兩;地骨皮、宣黃連(去須)、胡黃連,各一分;肉桂(去粗皮)、木香,各半兩;麝香(別研)半分,鱉甲一枚(可重二兩者.醋炙黃色為度)。
【功能主治】治婦人一切虛損,肌肉瘦瘁,盜汗心忪,咳嗽上氣,經(jīng)脈不調(diào),或作寒熱,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圓,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對于人參鱉甲圓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
補肺人參散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補肺人參散有哪些功效吧。
【別名】補肺人參湯、人參湯
【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耆1兩(銼),桂心1兩,花紫蘇莖葉3分,白術(shù)3分,五味子半兩,熟干地黃1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干姜半兩(炮裂,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臟氣虛,咳嗽少氣,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補肺人參湯(《圣濟總錄》卷六十六)、人參湯(《普濟方》卷一六一)。
【摘錄】《圣惠》卷六
上文介紹了補肺人參散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補肺人參散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眾所周知,人參清肺散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人參清肺散的相關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人參清肺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4.5克 陳皮4.5克 半夏3克 桔梗3克 麥門冬1.5克 五味子10個 茯苓3克 甘草1.5克 桑白皮3克 知母3克 地骨皮3克 枳殼 3克 貝母4.5克 杏仁3克 款花2.1克 黃連3克
【功能主治】治痰嗽咽干,語聲不出。
【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二
通過小編介紹的人參清肺散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人參清肺散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人參清肺散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中藥方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常見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在選擇時,要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行,下面就來介紹一種:調(diào)肺人參湯。
【處方】人參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知母3分,紫菀(去苗土)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甘草(炙)半兩,烏梅肉(炒)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秦艽(去苗土)半兩,訶黎勒(面裹煨,令面黃,取皮)1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勞。形寒飲冷傷肺,及因酒后吐血,咳嗽吐濁,時發(fā)寒熱,食物不得,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生姜半分(拍碎),大棗2枚(劈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以上就是本文對調(diào)肺人參湯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人參清肺湯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人參清肺湯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人參清肺湯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地骨皮、人參(去蘆)、阿膠(麩炒)、杏仁(去皮.尖.麩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烏梅(去核)、甘草(炙)、罌粟殼(去蒂.蓋.蜜炙),各等分。
【炮制】上俰咀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虛熱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腹肋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噫隱痛,及療肺痿勞嗽,唾血腥臭,干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烏梅、棗子各一枚,同煎至一盞,濾去滓,溫溫食后,臨臥服。兩滓留并煎,作一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地骨皮 人參(去蘆)阿膠(麩炒)杏仁(去皮、尖,麩炒)桑白皮(去粗皮)知母 烏梅(去核)甘草(炙)罌粟殼(去蒂蓋,蜜炙)各等分
【制法】上藥嚼咀,研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胸膈噎悶。腹脅脹滿,迫塞短氣,喜欲飲冷,咽噫隱痛,及肺痿勞嗽,唾血腥臭,干嘔煩熱,聲音不出,肌肉消瘦,倦怠食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烏梅、棗子各1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及臨臥時溫服。兩滓留并煎作一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處方】白芍6克,知母6克,赤芍6克,桔梗6克,白術(shù)6克,人參4.5克,當歸9克,柴胡3克,川芎3克,黃芪15克,連翹3克,薄荷3克,滑石6克,地骨皮4.5克,山梔仁6克。
【功能主治】肅肺清熱,化痰止嗽。主痰火擾肺。(妊娠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女科萬金方》
上文介紹了人參清肺湯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的用藥禁忌哦。
人參養(yǎng)榮湯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調(diào)理機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人參養(yǎng)榮湯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白芍藥三兩,當歸、陳皮、黃蓍、桂心(去粗皮)、人參、白術(shù)(煨)、甘草(炙),各一兩;熟地黃(制)、五味子、茯苓,各七錢半;遠志(炒.去心)半兩。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積勞虛損,四肢沉滯,骨肉酸疼,吸吸少氣,行動喘啜,小腹拘急,腰背強痛,心虛驚悸,咽干唇燥,飲食無味,陰陽衰弱,悲憂慘戚,多臥少起。久者積年,急者百日,漸至瘦削,五臟氣竭,難可振復。又治肺與大腸俱虛,咳嗽下痢,喘乏少氣,嘔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服用人參養(yǎng)榮湯來進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藥方劑涵蓋了人體各個系統(tǒng)的調(diào)理,并對其有顯著地療效。人參養(yǎng)榮丸就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方劑,你了解它的功效嗎?
【處方】人參100g 白術(shù)(土炒)100g 茯苓75g 炙甘草100g 當歸100g 熟地黃75g 白芍(麩炒)100g 炙黃芪100g 陳皮100g 遠志(制)50g 肉桂100g 五味子(酒蒸)75g
【性狀】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甘、微辛。
【炮制】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 50g、大棗100g,分次加水煎煮至味盡,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5(80℃)。每100g粉末加煉蜜35~50g與生姜、大棗液,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90~100g與生姜、大棗液拌勻,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溫補氣血。用于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虛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經(jīng)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人參養(yǎng)榮丸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養(yǎng)陰清肺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地6克 麥冬3.6克 甘草15克 元參4.5克 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 薄荷1.5克 炒白芍2.4克
【藥理作用】抗白喉桿菌 《福建中醫(yī)藥》1964(5):1~12,實驗結(jié)果表明,本方對白喉桿菌有較高的抑菌和殺菌能力,對白喉桿菌在體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壞毒素的毒性,也破壞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較強的藥物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較強的有玄參、麥冬、貝母;白芍在兩方面作用均較明顯;而薄荷在兩方面作用均較差。抗菌力量與“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兩種獨立性能。從原方中減去任何一味藥,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則沒有明顯影響。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肺。治白喉。喉間起白如腐,不易撥去,咽喉腫痛,初起發(fā)熱,或不發(fā)熱,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聲,喘促氣逆,甚至鼻翼掮動,脈數(shù)。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本方所治白喉,多屬肺腎陰虛,復感時邪疫毒所致。治當滋養(yǎng)陰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養(yǎng)腎陰,麥冬養(yǎng)肺陰,玄參養(yǎng)陰增液,并可清熱解毒,三者配伍,養(yǎng)陰清熱之功益顯;丹皮涼血而消腫;貝母潤肺止咳,清熱化痰;薄荷辛涼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陰清肺之功。
【摘錄】《重樓玉鑰》卷上
通過上面對養(yǎng)陰清肺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養(yǎng)陰清肺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養(yǎng)陰清肺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定喘養(yǎng)肺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木香56兩,煅石膏40兩,陳皮80兩,苦桔梗320兩,麻黃8兩,五味子炭160兩。
【制法】將藥材加工潔凈,炮制合格。苦桔梗120兩,甘草50兩,木香30兩煮提兩次,第一次2.5小時,第二次1.5小時。陳皮80兩提油8小時,油盡收藥液??嘟酃?00兩,木香26兩,五味子炭160兩,麻黃8兩煅石膏40兩,甘草30兩,粉碎成細粉,過一百孔羅,混勻。合并煮提藥液,過濾沉淀,減壓濃縮至比重1.3g溫度(50℃)的稠膏。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用低溫干燥。上膠衣闖亮。每百粒干重5錢,每袋內(nèi)裝1錢半。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化痰定喘。主肝經(jīng)虛弱,咳嗽痰盛,氣促作喘,胸不暢,口苦咽干,喉痛咽啞,久嗽失眠。
【用法用量】口服,每袋分2次服,每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注意】未成年者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成藥規(guī)范》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定喘養(yǎng)肺丸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定喘養(yǎng)肺丸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