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魂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返魂丹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你聽說過中藥方劑嗎?中藥方劑有很多種,不同的中藥方劑針對的疾病類型不用,功效作用當(dāng)然也會不一樣,返魂丹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它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生玳瑁15克 朱砂"克 雄黃15克 白芥子15克
【制法】上藥同研如面,酒煎安息香30克為膏,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主卒中風(fēng)不語,精神悶絕,及中惡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以童便送下5丸,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處方】生玳瑁1分,朱砂1分,雄黃2分,白芥子1分,麝香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于瓷器中溶安息香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尸厥不語,或中惡不語。
【用法用量】每服5丸,童便送下,不拘時候。小兒熱風(fēng)只服1丸。
【摘錄】《圣惠》卷五十六
【處方】朱砂1錢,雄黃1錢,血竭1錢,黃丹1錢,穿山甲(炮)1錢,白礬(枯)1錢,銅青1錢,乳香1錢,沒藥1錢,輕粉1錢,蟾酥1錢,麝香2分半。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時毒瘴氣,疔瘡惡瘡。
【用法用量】每服2丸,蔥白1根,嚼爛裹丸,溫酒吞下。
【摘錄】《準(zhǔn)繩·瘍醫(yī)》卷五
【處方】焦術(shù)2兩,黃耆1兩,附子5錢,良姜4錢,茯苓4錢,丁香1錢。
【功能主治】中寒嘔吐心痛、下利清水。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朱砂1兩半,膽礬1兩半,血竭1兩,銅綠1兩,蝸牛1兩(生用),雄黃1兩,白礬(枯)1兩,輕粉半兩,沒藥半兩,蟾酥半兩,麝香少許。
【制法】上先搗蝸牛、蟾酥極爛、旋入諸藥末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十三種疔瘡。
【用法用量】令病人先嚼蔥白3寸,吐手心內(nèi),將藥1丸裹在蔥白內(nèi),用熱酒1盞吞下。如重車行5里許,有汗出即愈。如不能嚼蔥,研爛裹藥下。
【摘錄】《瑞竹堂方》卷五
【處方】麝香少許,雄黃2錢,蟾酥1字,江子7粒(去殼,燈上燒存性)。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疔瘡發(fā)狂,煩躁,手足不安者。
【用法用量】和酥點舌上3次,含化咽之,其疔自爆。
【注意】忌用鐵器。
【摘錄】《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
【處方】乳香1錢5分,沒藥1錢5分,辰砂1錢5分,雄黃1錢5分,輕粉5分,片腦5分,麝香5分,海羊(即蝸牛)不拘多少,蟾酥1錢,青黛1錢,粉草1錢,硼砂1錢(一方加銅綠1錢,寒水石1錢,輕粉1錢,枯礬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海羊搗膏為丸,如難丸,加酒、面糊些少,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解毒化汗。主疔腫。
【用法用量】每服1丸,兼生蔥頭2-3個,細(xì)嚼咽下。疔腫及癰腫毒氣入膈者,得微汗即解。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別名】益母丸、濟陰丹
【處方】野天麻(1名益母草,方梗,4-5月節(jié)間開紫花時,采花葉子,陰干)半斤,木香5錢,赤芍藥6錢,當(dāng)歸7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前清熱養(yǎng)血,產(chǎn)后推陳致新。主子死腹中,冷痛,小便流出,腹脹,四肢冷,爪甲青;產(chǎn)后惡血不盡,臍腹刺痛;產(chǎn)時面垢顏赤,胎衣不下,敗血自下如帶,或橫生不順,心悶欲死;產(chǎn)后3-4日起臥不得,眼暗生花,口干煩躁,心亂見鬼,不省人事;產(chǎn)后煩渴呵欠,不思飲食,手足麻疼;產(chǎn)后浮腫氣喘,小便澀,咳嗽,惡心,口吐酸水,脅痛無力;產(chǎn)后寒熱如瘧,臍腹作痛;產(chǎn)后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產(chǎn)后大便秘,心煩口渴;產(chǎn)后痢疾,未滿月食冷物,與血相擊,或有積者;產(chǎn)后身體百節(jié)疼痛;產(chǎn)后崩中漏下,或傷酸物,狀如雞肝,脊背悶倦;產(chǎn)后食熱面,壅結(jié)成塊,四肢無力,睡后汗出不止,月水不調(diào),久成骨蒸勞;產(chǎn)后嘔逆虛脹;產(chǎn)后鼻衄,口干舌黑;產(chǎn)后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益母丸、濟陰丹(《女科指掌》卷四)。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一
【處方】蓽茇、麥芽(炒)、青皮(去瓤)、人參、苦桔梗、柴胡、白豆蔻、南木香、高良姜、半夏曲。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一切久病危急,不進飲食,氣欲絕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7分,熱服。如大便秘實者,間服滾痰丸,每日服30丸,若因?qū)嵶C而噎者,只依滾痰丸法服之。
【注意】忌油膩、魚腥、粘滑。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三
【處方】新羅人參1兩,朱砂半兩,酸棗仁1兩(湯浸,去皮,取仁,焙干,凈秤)。
【制法】上先將人參為末,另研朱砂極細(xì),和之,酸棗仁焙,急研入藥,勿羅,以獖豬心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后,余熱在心,譫言妄語,甚者癲狂如失心狀,并治一切心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參湯送下,日3次。服后略臥少時。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生玳瑁半兩,朱砂半兩,雄黃半兩,白芥子半兩。
【制法】上為末,于銀器中,酒煎安息香1兩,為膏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安心神,祛風(fēng)熱。主中風(fēng)不語。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童便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九
【處方】零陵香草(去根,以鹽酒浸半月,炒干)1兩,廣木香1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痢。主五色諸痢,里急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用冷水送下;通了3-4次,用熱米湯送下1錢半。
【注意】忌生梨。
【摘錄】《本草綱目》卷十四引《集簡方》
【處方】烏犀(銼屑)2兩,水銀半兩,天麻(酒洗,切,焙)半兩,檳榔半兩,僵蠶(去絲嘴,微炒)、硫黃半兩(研末,明瓷盞慢火養(yǎng),卻入水銀,急炒去青成砂,要知緊慢),獨活(去蘆)1兩,川烏(炒通赤,留煙少許,合舊絹上卷之,冷傾出)1兩,干蝎(炙)1兩,蓽茇1兩,肉桂(去粗皮)1兩,防風(fēng)(去蘆)1兩,沉香1兩,槐膠1兩,當(dāng)歸(去蘆,酒浸,切,焙,炒黃)1兩,細(xì)辛(根)1兩,天南星(湯洗,生姜自然汁煮軟,細(xì)切,焙干,炒黃)1兩,阿膠(杵碎,蛤粉炒如珠子)1兩,藿香葉(去梗土)1兩,烏蛇(酒浸1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1兩,白花蛇(酒浸1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1兩,羌活(去蘆)1兩,白附子(炮)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夏(湯泡,姜汁浸3宿,炒黃)1兩,羚羊角(鎊)1兩,陳皮(去白)1兩,天竺黃(研)3分,木香3分,人參(去蘆)3分,干姜(炮)3分,茯苓(去皮)3分,蔓荊子(去白皮)3分,晚蠶紙(微炒)3分,藁本(去土)3分,桑螵蛸(炒)3分,白芷3分,何首烏(米湯浸,煮,炮干)3分,虎骨(醋酒涂,炙黃)3分,縮砂仁3分,丁香3分,白術(shù)(泔浸1宿,切,焙干)3分,枳殼(去白,麩炒)3分,厚樸(去粗皮,姜汁涂,炙令熟)3分,蟬殼(去土,炒)1兩,川芎1兩,附子(水浸泡,去皮臍)1兩,石斛(去根,銼)1兩,肉豆蔻(去殼,炒)1兩,龍腦(另研)1兩,牛黃(研)1兩,朱砂(研,水飛)1兩,雄黃(研,水飛)1兩,麝香(另研)1錢,烏雞1只(去嘴翅足),狐肝3具(以上2味,臘月內(nèi)入瓦瓶固濟,木炭燒赤,候冷,取出研極細(xì)),金箔20片(為衣)。
【制法】上炮制如法,杵令細(xì),煉蜜和酥為丸,如梧桐子大,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諸癲癇,潮發(fā)瘛疭,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牙關(guān)緊急,目睛上視;及諸病久虛,變生虛風(fēng)多睡者。
【用法用量】方中僵蠶用量原缺。
【摘錄】《元戎》卷十一
【處方】蝙蝠1個(去翼脂肚,炙令焦黃),人中白1分(細(xì)研),干蝎1分(微炒),麝香1錢(細(xì)研)。
【制法】上為細(xì)散,入人中白等、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慢驚風(fēng),及天釣夜啼。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乳汁研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返魂丹是什么了吧。返魂丹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只要一提到濟陰返魂丹,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返魂丹、秘方益母丸、益母丸、濟陰丹、益母草丸
【處方】野天麻(即茺蔚子也?;ㄕ_時,連根收采,陰干,用葉及花子,忌鐵器)。
【制法】以石器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安魂定魄,調(diào)順血氣,破血痛,養(yǎng)脈息,調(diào)經(jīng)絡(luò)。主婦人胎前產(chǎn)后諸疾危證。
【用法用量】返魂丹(《袖珍》卷四引《圣惠》)、秘方益母丸(《玉機微義》卷四十九)、益母丸(《普濟方》卷三五六)、濟陰丹(《臞仙活人心方》)、益母草丸(《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
【摘錄】《本草綱目》卷十五引《產(chǎn)寶》
【處方】益母草8兩(端午日或小暑日收采,連根置透風(fēng)處陰干,用時以手摘去根,不犯鐵器,石臼搗爛,磨羅為細(xì)末聽用),川當(dāng)歸7錢,赤芍藥6錢,南木香5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橫生逆產(chǎn),胎前產(chǎn)后一切諸證。
【用法用量】每服1丸,好酒、童便各半化下;或丸如梧桐子大,酒、便各半吞30丸。凡產(chǎn)倉卒未合,只生用益母草搗爛,絞汁入蜜少許服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五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濟陰返魂丹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對于返魂丸子,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返魂丸子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返魂丸子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獨角仙2個(去翅足,于瓷盒內(nèi)燒,勿令煙出,研為末),白僵蠶半兩(微炒),牛黃半兩(細(xì)研),白附子半兩(炮裂),天南星半兩(炮裂),青黛半兩(研入),干姜半兩(炮裂),甜葶藶半兩(炒令紫色),烏蛇肉半兩(炙令黃),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飛過)。
【制法】上為末,用豬膽汁并蟾酥如豇豆大,和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fēng)。
【用法用量】先以酒化1丸,滴在鼻中,即以酒或水送下2丸。若不嚏,則不再下藥。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沒有想到吧,返魂丸子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dāng)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返魂散。
【處方】多年陳豆醬2合(曬干,于新瓦上炒令煙白,取攤于地上,少時為末用之),黑鯉魚口(并皮作片,起取肉,燒灰存性)。
【功能主治】胎死腹中,經(jīng)45日,母腹脹,臍下冷者;或更月腹中子死胖脹,母氣未絕,心頭略溫者。
【用法用量】每服魚末3錢、醬末1錢,2味和勻,用陳米飲調(diào)下,輕者1服,重者2服。
【摘錄】《產(chǎn)寶諸方》
【處方】消石1兩,牽牛1兩,半夏3分,僵蠶(去頭絲)1兩,天南星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喉嚨腫痛,飲食不下,喘息不通,頭項俱腫,命欲臨死者。
【用法用量】以舊筆管盛1錢,吹在痛處,停候片刻,吐出涎后,喘息已通,即便停藥;若氣未通,腫處未消未破,更進吹1錢半,待氣通即住,若未通,加藥吹之,以氣通為度。若喉中喘息已通,更服下方。麻黃、荊芥穗、羌活、牡丹皮(去心)、射干、僵蠶(去絲)、連翹、消石各1分,大黃、牽牛各半兩,半夏3銖,上為細(xì)末,用白面大小相滾,熟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煎蔥湯送下;若作散,每服3錢,水1盞3分,煎1-2沸,食后合滓服;若服時吐逆,即濃煎去滓,服1-2盞,以通取轉(zhuǎn)為度。
【注意】量病勢大小,使藥輕吹,吹重則人悶絕。
【摘錄】《普濟方》卷六十三
以上就是利用返魂散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返魂散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基本上一提到返魂湯,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返魂湯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當(dāng)歸(酒洗)、川芎、肉桂、干姜(炮)、赤芍藥、甘草、黑豆(炒、去殼)、紫蘇各等分。
【功能主治】婦人血逆卒厥,并產(chǎn)后血厥,昏暈?zāi)块],口噤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或為細(xì)末,每服2錢,酒調(diào)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三
【別名】姜鹽飲、姜鹽湯
【處方】鹽1分,生姜(洗,切)1兩。
【功能主治】干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痰壅腹脹。
【用法用量】姜鹽飲(《直指》卷十三)、姜鹽湯(《普濟方》卷二○二)。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處方】凈麻黃(去節(jié))2錢,光杏仁(去皮)7個,炙甘草2錢。
【功能主治】開通肺竅。主因毒氣閉塞肺竅,中惡卒死。
【用法用量】加蔥白3寸,水1盞,煎至半盞,分?jǐn)?shù)次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二
【處方】蓮肉1錢5分,當(dāng)歸1錢,麥冬1錢,熟地1錢,杜仲8分,遠志肉8分,芍藥4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癲癇,痰積日久,神氣散化,魂魄離亂,口鼻聞燒酒之香。
【用法用量】用水1鐘,入男胎乳汁半鐘,煎至1鐘,空心溫服。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五引《壽世仙丹》
【別名】秘傳返魂湯
【處方】赤芍5分,木通5分,白芷5分,何首烏5分,枳殼5分,小茴香5分,烏藥5分,當(dāng)歸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調(diào)和榮衛(wèi),順氣調(diào)血,扶植胃本。主血氣逆于肉理,壅結(jié)而成癰疽。
【用法用量】秘傳返魂湯(《松崖醫(yī)徑》卷下)?!端裳箩t(yī)徑》本方用法:上細(xì)切,各等分。每服四錢,用水酒各1盞煎,去滓服。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通過文章我們對返魂湯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返魂湯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返魂神白散怎么吃?返魂神白散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返魂神白散應(yīng)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別名】返魂散
【處方】花蕊石5斤(捶碎、如皂子大),硫黃6兩(捶碎,如皂子大)。
【制法】上用瓷盆子一個,先入蕊石一層,次入硫黃一層,重重鋪盡,上用鴨舌草蓋之,赤石脂和涂盒子口縫,又用鹽泥固濟,勿令有小縫紋,用新磚一塊,上安盒子,用炭火2斤煅之,耗及三分,漸漸去之,取出盒子,地坑內(nèi)埋一宿,細(xì)研為末。
【功能主治】打撲傷損及傷中;婦人產(chǎn)后血暈。
【用法用量】返魂散(《雞峰》卷二十二)。方中硫黃用量原缺,據(jù)《雞峰》補。
【摘錄】《博濟》卷五
最后提醒下返魂神白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寬葉返魂草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寬葉返魂草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寬葉返魂草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麻葉千里光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麻葉千里光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有歪斜根狀莖。莖直立,直徑達10mm,無毛,上部常多分枝。下部葉在藥期枯萎;葉部葉較大,葉柄短,基部有2小耳,羽狀或近掌狀深裂,長10-20cm,寬8-15cm,裂片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漸尖,葉緣有密鋸齒,側(cè)裂片2或1對,稀3對,較短,兩面無毛或不面沿脈處有微毛;上部葉小,常不裂,條形。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莖和枝端排列成復(fù)傘房狀;總苞筒狀,長5-6mm,外有細(xì)條形苞葉;總苞片1層,約9個,條狀長圓形,背面有疏毛或無毛;舌狀花8-10個,黃色,舌片長圓狀條形;筒狀花多數(shù)。瘦果,圓柱形,有縱溝,長約45mm;冠毛污黃白色,有多數(shù)不等長的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溝林緣及濕草甸上。
【化學(xué)成份】含氫醌(hydroquinone),對-羥基苯乙酸(p-hydroxyphenylacetic acid),熊果酚甙 (arbutin)。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止痛。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寬葉返魂草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反魂丹的作用。
【處方】當(dāng)歸(酒浸.切.焙.微炒)、烏犀(鎊),各二兩;干姜(炮)、枳殼(去瓤.麩炒)、白術(shù)(泔浸一宿.微炒)、人參(去蘆)、木香(不見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見火)、厚樸(去皮.姜汁炙熟)、天竺黃(細(xì)研)、敗龜(酒.醋涂.炙黃)、蔓荊子(去白)、桑螵(微炒)、何首烏(泔浸一宿.煮過.切.焙)、白芷、虎骨(酒.醋炙令黃)、晚蠶蛾(微炒),各三分;縮砂仁、麻黃(去根.節(jié))、麝香(別研)、羌活(去蘆)、羚羊角(鎊)、半夏(湯洗七次.姜汁浸三宿.焙干.炒黃)、川烏頭(燒令通紅.留煙少許.入坑以盞蓋.新土圍.食傾)、防風(fēng)(去蘆)、白花蛇(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白僵蠶(去絲.嘴.微炒)、檳榔、白附子(微炮)、天南星(湯洗.生姜自然汁煮軟.切.焙.炒黃)、藿香(葉.去土)、阿膠(碎炒.微炙)、肉桂(去粗皮)、細(xì)辛(去苗)、陳皮(去瓤.微炒)、槐膠、烏蛇(酒浸一宿.炙熟.取肉用)、沉香(不見火)、乾蝎(微炙)、獨活(去苗)、天麻(酒洗.切.焙),各一兩;朱砂(細(xì)研水飛)、石斛(去根)、雄黃(細(xì)研水飛)、肉豆蔻(去殼.微炒)、牛黃(別研)、龍腦(別研)、水銀、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臍)、蟬殼(去土.微炒)、川芎,各半兩;烏鴉一個(去嘴.翅.足),膩粉(別研)一分,狐肝三具(臘月采取同烏鴉一個.入新甕內(nèi).以瓦盆蓋頭.用泥固濟.炭火一斤.燒令通赤煙盡出.候冷.研細(xì)用),硫黃(研細(xì).用瓷盞盛.慢火養(yǎng)成汁.入水銀.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半兩,金箔二十片(為衣)。
【炮制】上如法修事,搗研令細(xì),煉白蜜合和,入酥,再搗三、五千下,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諸風(fēng)癲,潮發(fā),口眼相引,項背強直,牙關(guān)緊急,目睛上視,及諸病久虛,變生虛風(fēng),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一歲兒一圓,溫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計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看完上面的對于反魂丹的相關(guān)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返陰丹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太陰玄精石1兩,硫黃1兩,消石1兩(各為末),膩粉半兩。
【制法】上四味,依次第布在干熨斗內(nèi),用紙蓋覆,慢火煨久,候藥上有黃芽生起便止,傾乳缽內(nèi),閉氣,細(xì)研500-700下,用蒸餅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厥逆。
【用法用量】若傷寒脈候微細(xì),四肢冷逆者,及曾經(jīng)轉(zhuǎn)瀉者,煎艾湯約1盞,先熱吃艾湯一半,細(xì)嚼1丸,以湯下之。須臾汗出便愈,重者2丸必愈。
【摘錄】《博濟》卷一
【別名】破陰丹
【處方】硫黃半兩,太陰玄精石半兩,消石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裂,銼)半兩,桂心半兩。
【制法】上藥取前三味同研,于瓷瓶內(nèi)慢火熔成汁后放冷,重研令細(xì);后三味搗羅為末,與前藥同研令勻,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陰毒傷寒,心神煩躁、頭痛,四肢逆冷,面青腹脹,脈沉伏者;或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事,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
【用法用量】破陰丹(《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度颉繁痉接梅ǎ荷嫌描F銚,先鋪玄精,次下消末各一半,中間鋪硫黃末,又將二石余末蓋上,以小盞合著,熟炭火三斤,燒令得所,勿令煙出,急取瓦盆合著地上,四面灰蓋,勿令煙出,候冷取出研細(xì),入后藥為末,同研勻,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煎艾湯送下,頓服,汗出為度。未退,乃大著艾炷,炙臍下丹田,氣海;更不退,則以蔥餡熨之。
【摘錄】《圣惠》卷十一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返陰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