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五虎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現代醫(yī)學研究證實,五虎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天南星 草烏頭(不去皮、尖)川烏頭(不去皮、尖)半夏(湯洗七遍)皂角(去皮、弦、子)各等分,并生用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中風不遂,目睛上視,牙關緊急,涎盛壅塞,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并煎至75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一
【處方】麻黃2.1克 杏仁(去皮、尖)3克 甘草1.2克 細茶(炒)2.4克 白石膏4.5克
【功能主治】治風熱壅肺,身熱,咳喘痰多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劑。水煎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八
對于五虎湯的功效和性質您現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
yS630.Com相關推薦
對于皮膚癌,大家聽到都是膽戰(zhàn)心驚,這類型疾病都是在我們不經意間慢慢從良性發(fā)展成惡性的,那么對于類型的疾病要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下治療皮膚癌的中藥方劑吧。
方名
五虎丹。
功能主治
功能提膿祛腐,清熱消腫。主治顏面疔瘡,手足疔瘡。
處方組成
水銀60克、火硝180克、皂礬130克、白礬180克、食鹽90克,共研末,入罐,置炭爐上溶化復胎。待冷,將罐口倒置一瓷盤內,用五寸寬桑皮紙搓條涂上漿糊圍合盤罐口,外用煅石膏粉調糊圍住不讓泄氣。將盤罐置裝滿黃沙土之大缸缽中,留罐底于沙外約2厘米。先置l-2塊燃炭于罐底上文火燒l小時,繼用5-6塊燃炭文武火燒l小時半,再則用燃炭武火燒1小時。滅火,取盤罐,見盤內如雪花樣銀汁白霜即成,裝瓶備用,或制成引條備用。外用插入瘡頭引流化腐。
辨證加減
重癥可加服五味消毒飲介合黃連解毒湯。
臨床療效
治療疔瘡30例,其中顏面疔瘡18例,手足疔瘡12例,全部治愈。治愈時間,最短15天,最長45天。
方來源
湖北省云夢縣中醫(yī)醫(yī)院趙福樣。
方名
白降丹方。
功能主治
功能投毒祛腐。主治皮膚癌。
處方組成
水銀36克、火硝60克、明礬30克、皂礬30克、膽礬30克、月石30克、青鹽30克、食鹽30克。制法:先將水銀與礬磨研,以不見水銀為度,再將余藥加入,共研細木,將上藥未置入小鐵鍋中,蓋大碗一只,用泥土密糊封閉,文火煉2一3小時,待冷卻;輕輕除去泥土,將碗取出,碗底附著如霜之白色結晶即是白降丹。用竹制刀片將藥晶鏟下研細,貯于瓷瓶中。
用法
(1)將白降丹直接撒于腫瘤局部,用市售黑油膏密封,每3日或5日換藥1次。(2)將白降丹附著于紙捻上,結扎腫瘤基底部,膏藥密封,每隔3日或5日換藥1次。
用本方后腫瘤脫落或消失,創(chuàng)面肉芽新鮮,活檢病理切片為陰性者,可用生肌散(姜黃45克、大海馬30克、川黃柏30克、廣丹30克、炮山甲30克、甘草24克、雄黃24克、生軍15克、全蝎15克。冰片4.5克、麝香3克,共研細末)收口。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本方治療皮膚癌2例,其中1例為基底細胞癌,治療28天;另1例為鱗癌,治療37天,結果2例均治愈。
處方來源
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皮膚癌的相關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皮膚癌的治療有很多的方劑,我們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治療。但是方劑我們一定要找專業(yè)人士確定好了是可用的哦,不然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黑虎湯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玄參1斤,柴胡3錢,生甘草1兩。
【功能主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煎湯10碗,再煎汁取3碗,分2日服完。未破者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
【各家論述】玄參退浮游之火,得甘草之助,解其迅速之威;得柴胡之佐,能舒抑郁之氣,又有引經之味,引至毒處,大為祛除。用至一斤,力量更大,又是補中兼散,則解陰毒,不傷陰氣,所以建功。若些小之證與非陰證,不必用此重劑。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二
【處方】白及30g,旱蓮草30g,側柏葉炭20g,地榆炭20g。
【功能主治】止血。主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常見的有上消化系潰瘍,炎癥,腫瘤,肝硬化門脈高壓,以及藥物刺激所引起的出血。
【用法用量】每日1劑或2劑,水煎服。
【臨床應用】吐血:楊某某,男,30歲,教師,1977年4月18日入院。患肝硬化四年,近日吐血,解黑便,經輸血、止血(云南白藥、安絡血、止血敏),效不顯,故擬上方。第一天日夜各一劑,第二天一劑,出血止;第四天大便化驗隱血(-)。
【摘錄】《河南中醫(yī)》(1981;5:17)
由上文可知黑虎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只要一提到飯虎湯,大多數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丁香2錢,蓽澄茄半兩,檀香4錢,草果1兩,甘草4錢,縮砂半兩,姜黃1兩,白術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進食。主
【用法用量】空心鹽點。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八引《吳氏集驗方》
【處方】人參(去蘆)1兩,草果仁(炮)1兩,高良姜半兩(炒),干姜半兩(炮,洗),陳橘皮7錢(去白),白豆蔻仁、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脾虛不思飯食。
【用法用量】方中白豆蔻仁用量原缺。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
雖然說飯虎湯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現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行,應該先對藥物進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虎睛湯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處方】虎睛1具,茯苓3兩,桂心3兩,防風3兩,獨活1兩,甘草1兩,人參1兩,天雄1兩,露蜂房1具,鴟頭1具,石長生10分,楓上寄生5分。
【功能主治】狂邪發(fā)無常,披頭大喚,欲殺人,不避水火。風狂叫笑不時,喜怒無常,登高(?俞)垣,言語不避人。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散劑,名“虎睛散”(見《圣惠》)?!妒備洝酚挟敋w;鴟頭,作“鴟頭并肝”,用法云:每服時須去食稍遠,恐藥食相犯也。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虎睛、參、苓定魄安神,天雄、桂心、鴟頭、蜂房、石長生辟除陰毒,余皆截風之味。
【摘錄】《千金》卷十四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虎睛湯是由中藥材經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虎睛湯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虎脛骨湯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虎脛骨湯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虎脛骨(涂酥,炙)1兩半,當歸(焙)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桔梗(炒)1兩半,赤石脂2兩半,酸棗仁(微炒)2兩半,白芷半兩,桂(去粗皮)半兩,白術半兩,地榆半兩,木香半兩,黃連(去須)半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肉豆蔻1枚(去殼)。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風毒,腳膝酸疼,履地不得,嘔逆吐食,憎寒沉重。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虎脛骨湯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虎脛骨湯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很多人對拿虎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拿虎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海南冷水花的全草。
【原形態(tài)】直立草本,高30-45cm。莖具棱,被緊貼的短柔毛。葉對生;葉柄在每對對生葉等長,長1-3.5cm,有條紋;托葉三角形,長約lmm,宿存;葉干后淡綠色;葉片卵形,長4-16cm,寬3-8cm,先端短漸尖,有伸長的尖頭,基部圓形,邊緣有淺鋸齒,鋸齒向上,兩面均無毛,有稠密的鐘乳體,鐘乳體長線狀,分布均勻,有時彼此重疊;葉脈為三出脈,兩側基出脈達時片先端,支脈平行,直角開展,網脈不明顯。雌雄異株;雄花序疏散,長2-3cm,有纖弱的總花梗;雌花序未見;雄花萼裂4枚,卵形,長約lmm,先端有龍骨狀的角突,背部被貼伏的柔毛或粗毛;雄蕊4,花藥有橫向紫色條紋。花期8-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溪邊濕地。
【性味】微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疔瘡癰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拿虎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拿虎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拿虎來治療一些疾病。
虎柏是琥珀的一種,也是一種對身體有益的天然物質。當然,琥珀還是可以作為中藥入藥的,其主要功效是寧心安神、活血化瘀、疏通心脈等,且其在中醫(yī)中的使用還是比較廣泛的,但是這種重要也是有著一定的注意事項的。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虎柏的功效、作用以及具體應用。
一、中藥琥珀的功效
寧心安神,活血化瘀。
寧心安神或重鎮(zhèn)安神、鎮(zhèn)心安神、鎮(zhèn)驚安神,又可活血化瘀,對于瘀血阻滯、心脈瘀阻,也常有心神不寧出現的失眠、健忘、心驚,這時既要寧心安神又要活血化瘀、疏通心脈,改善心脈瘀阻,它很合適。單純作為活血化瘀藥。過去主要用于婦科或腹部的一些瘀血證。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或化瘀止痛效果。近年來用于冠心病。利尿通淋。利尿作用不明顯,對尿道的刺激癥狀灼熱、疼痛有一定改善作用,但作用不強。它藥源少,價格高,現在多不用。它不溶于水,所以不做湯劑。散劑沖服。現在有些造假的用雞蛋清反復煮、曬,做得很像真的,但一0煮就變軟了,還有些用松香或其他的樹脂造假,但也會變軟。鑒別就是用水長煮,變軟發(fā)粘就是假的。
二、中藥琥珀的作用
1.本品主要含樹脂、揮發(fā)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琥珀松香酸、琥珀銀松酸、琥珀脂醇、琥珀松香醇及琥珀酸等。其琥珀酸有抑制中樞作用,并能抗驚厥、鎮(zhèn)靜、降低體溫、鎮(zhèn)痛等。此外,尚有短暫興奮呼吸和升血壓作用。
2.因本品有活血化瘀作用,傳統(tǒng)亦用以治療瘡癰腫痛、瘰疬、癭瘤、金瘡外傷等疾患,常與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或止血,生肌等品配伍,內服或患部涂敷。
3.本品尚有利尿通淋之效,單用或配伍利水滲濕類藥,可用于血淋、石淋、熱淋等淋證。
三、中藥琥珀的應用
1.用于心神不寧及驚風,癲狂,癇證等。本品有寧心安神之效,主治驚悸,失眠,健忘等,常與其他寧心安神藥配伍。若小兒驚風,高熱、神昏、抽搐者,宜與清熱、息風止痙之品同用。治癲狂、癇證發(fā)作者,可與化痰、息風止痙之品配伍。
2.用于瘀血阻滯所致諸證。本品有活血化瘀作用,可用于婦科、內科等多種血瘀證。若瘀血所致痛經、經閉、產后血瘀腫痛者,常與活血通經類藥物配伍。瘀血內阻之胸痹、心痛者,可與三七等活血化瘀止痛之品配伍。治血瘀之癥瘕積聚,宜與三棱、鱉甲等活血消癥藥配伍。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上山虎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上山虎作為一種中藥材其功效與作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具體情況。
【來源】藥材基源:為冬青科植物榕葉冬青的根。
【原形態(tài)】榕葉冬青 常綠喬木,高可達12m。小枝黃褐色或紅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革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5-11cm,寬1.5-3.5cm,先端狹尾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淺圓鋸齒或鋸齒,中脈上面凹入,下面突起,側脈不明顯,上面有光澤,兩面無毛。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上,花4數;雄花序每枝有花1-3朵,聚傘狀,萼片三角形,無毛,花冠直徑6mm,花瓣卵狀橢圓形,基部稍合生,雄蕊長超過花瓣的1/5;雌花序每枝有花1朵,花萼淺盤狀,裂片龍骨狀突起,花冠直徑3-4mm,花瓣卵形,子房卵形,柱頭盤狀。果球形,直徑5-7mm,紅色,具瘤狀凸起;分核4粒,近橢圓形或近圓形,背部具掌狀條紋和溝槽?;ㄆ?-4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長于海拔400-800m的山谷、溪邊雜木林或灌叢中。
【性味】苦;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肝炎;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上山虎,原來上山虎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虎液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調理機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虎液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龍砂(制,入陽城罐內封固,桑柴火煅紅,1炷香畢,取出,冷成膩粉)2兩,紫蘇、薄荷、防風、荊芥、羌活、連翹、蘄艾。
【制法】上藥后7味,用水5碗煎濃汁,濾去渣,再用水2碗,煎至1碗,去渣,共入一處,澄去沙泥,將甘石2兩,共入銅鍋內,入汁之時,以不見甘石為度,每次煅干,如此數次,汁盡為度;再以生姜汁煮三次,煅子,不必紅,恐傷藥性;入朱砂5分,聽用。
【功能主治】目赤腫痛疴癢;云膜胬肉,赤白翳障。
【用法用量】甘石制法:甘石打碎如豆,入銅鍋內,用白童便浸出二指,桑柴煮干,取起,再浸再煮,如此七次,嘗苦咸味方止。如淡再煮。每次要焙干,取起聽用。原書用本方,須兌五烹、龍砂、冰片合用。參閱“五烹”、“龍砂”條。
【摘錄】《眼科闡微》卷四
通過上文對虎液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方劑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主要的不同點就是配方的問題。只要正確的掌握配方就可以體驗到養(yǎng)生方劑帶來的功效與作用了。
中藥虎石頭,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人們使用。那么,虎石頭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Twayblade
【別名】蝦仔蘭、草斛、石泥鰍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大花羊耳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大花羊耳蒜,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2-30cm。根狀莖匍匐。假鱗莖密生,卵狀圓柱形至圓柱形,肉質,長4-5cm,頂生2葉。葉線狀長圓形,漸尖,基部收狹成柄,具關節(jié),長18-26cm,寬2.2-2.5cm?;ㄝ銖募偾o頂抽出,直立,或多少彎曲,具狹翅;總狀花序具數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線狀披針形,狹窄,先端銳尖,短于子房;花大,黃綠色或黃色,疏散;萼片狹長圓形,急尖,長1.3cm,寬2.5-3mm,張開,多少反折,側萼片稍偏斜;花瓣線形,與萼片等長,唇瓣圓形或近圓形,長10-14mm,寬9-11mm,有時寬大于長,基部上面具2枚乳突狀胼胝體,先端鈍圓,邊緣幾全緣或具鈍鋸齒;合蕊柱近先端的翅稍增大,鈍圓。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850m的闊葉林內樹上。
【性味】甘;寒;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止咳。主肺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主治肺炎。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虎石頭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虎石頭,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虎睛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現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虎睛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虎眼睛(《別錄》)。
【來源】為貓科動物 虎 的 眼睛 。將虎睛成對割下,放在炒熱的谷子內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為度。
【生境分布】產于東北及華南各地。
【性狀】呈橢圓形,皺縮,睛黑色,周圍和背面橙黃色,有腥氣。
【炮制】《雷公炮炙論》:"用虎睛,先于生羊血中浸一宿,漉出,微微火上焙之干,搗成粉,候眾藥出,取合用之。"
【功能主治】鎮(zhèn)驚,明目。治驚悸,癲癇,目翳。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
【附方】①治癇疾潮搐,精神恍惚,煩亂不寧,口干喜水,或時讝語:虎睛一對(微炒),犀角屑、遠志(去心)、梔子仁,大黃各一兩。上件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溫酒送下,食后。(《楊氏家藏方》虎睛丸)
【各家論述】《本草述》:"大抵虎睛所治之癇,屬于肝心二臟居多。然治小兒諸癇,如地龍散,亦有用之者。"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虎睛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虎睛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虎睛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下山虎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小葉石仙桃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物廣西芒毛苣苔的全株。
【原形態(tài)】廣西芒毛苣苔 攀援小灌木。莖長約1m,無毛,不分枝或有少數短分枝。葉對生,無毛;葉片薄革質或堅紙質,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2-5cm,寬1.4-2.4cm,先端急尖或微鈍,基部寬楔形或楔狀圓形,全緣?;?-2朵簇生于腋生和短枝上;花萼5裂;花冠2唇形,長2-2.3cm;花萼和花冠外面無毛或近無毛;能育雄蕊4,著生于花冠筒上部,稍伸出;雌蕊子房線形,柱頭近球形。蒴果近線形?;ㄆ?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石灰?guī)r山林中的樹上、石上或懸崖上。
【功能主治】止咳;止痛。主咳嗽;坐骨神經痛;關節(jié)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下山虎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下山虎,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