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犀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烏犀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有人想知道烏犀丸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烏犀丸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烏犀角屑30克 羚羊角屑60克 天南星30克(醋浸一宿,炒令黃)天雄30克(炮裂,去皮,臍)天麻60克 烏蛇6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黃)桂心30克 白僵蠶30克(微炒)干蝎30克(微炒)防風60克(去蘆頭)麻黃60克(去根、節(jié))芎藭30克 獨活30克 干姜30克(炮裂,銼)川烏頭30克(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30克 當歸30克 白芷30克 細辛30克 牛膝30克(去苗)檳榔30克 青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白附子30克(炮裂)桑螵蛸30克(微炒)阿膠30克(搗碎,炒令黃燥)牛黃7.5克(細研)麝香7.5克(細研)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風半身不遂,身體頑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時用熱酒送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烏犀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只要一提到大烏犀散,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犀角(鎊)1分,羚羊角(鎊)1分,龍腦(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黃(研)1分,熊膽(研)1分,牛黃(研)1分,乳香(研)1分,阿魏(研)1分,丹砂(研)1分,水銀(與丹砂同研,慢火攪勻,結(jié)砂子,研)1分,干蝎(酒炒)1分,豬牙皂莢(酥炙,去皮、子)1分,烏頭(炮裂,去皮臍)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白附子(炮)1分,干姜(炮)1分,天麻1兩,升麻1兩,獨活(去蘆頭)1兩,狗脊(去土)1兩,細辛(去苗葉)1兩,秦艽(去苗土)1兩,芎?1兩,杜仲(去粗皮,切,炒)1兩,當歸(切,焙)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黃耆(銼,炙)1兩,藁本(去土)1兩,莨菪子(淘去浮者,炒)1兩,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1兩,白鮮皮(銼)1兩,防風(去叉)1兩,天南星(炮)1兩。
【制法】上35味,將26味為散,與9味研者拌勻,再羅1遍。
【功能主治】破傷中風。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匕,加至2錢匕,豆淋酒調(diào)下,生姜酒投。甚者用米醋與水同煎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
文章介紹的大烏犀散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大烏犀散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大家都知道金犀丸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服用前也還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于您的生活有點幫助。
【處方】金箔30片,犀角(鎊)1兩,龍腦(研)1錢,麝香(研)1分,丹砂(研,水飛過)2兩,膽南星1兩,半夏2兩(洗去滑,焙),天麻半兩,白礬1兩(枯過),丁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拌和再研勻,入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退風壅,化痰。主風痰氣厥,攻擊頭痛,痰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溫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看了上面對金犀丸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zhì)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犀黃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犀黃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犀黃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別名】西黃丸(《治療匯要》卷下)。
【處方】犀黃0.9克 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30克(研極細末)麝香4.5克 黃米飯30克
【制法】上藥,用黃米飯搗爛為丸。忌火烘,曬干。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治乳巖、橫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癰、小腸癰。現(xiàn)用于淋巴結(jié)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發(fā)性膿腫、骨髓炎等見舌紅、脈滑數(shù)者。
【用法用量】每用陳酒送下9克?;忌喜浚R臥時服,患生下部,空腹時服。
【備注】本方主治諸癥,多由火郁、痰瘀、熱毒壅滯而成。方中犀黃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麝香開經(jīng)絡(luò),行氣滯,散瘀血,消癰疽腫毒;乳香、沒藥活血祛瘀,消腫定痛,黃米飯調(diào)養(yǎng)胃氣,以防諸藥寒涼礙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藥效。
【摘錄】《外科全生集》卷四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犀黃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蜜犀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槐角(炒)120克 當歸 川烏 玄參(炒)各60克 麻黃 茯苓(乳拌)防風 薄荷 甘草各30克 豬牙皂角(去皮、弦、子,炒)15克 冰片1.5克(另研)
【制法】先以前十味為末,后入冰片和勻,煉蜜為丸,櫻桃大。
【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及小兒驚風發(fā)搐。
【用法用量】每服1丸,小兒半丸,細嚼,茶清下。
【摘錄】《扁鵲心書》
對于蜜犀丸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
龍腦芎犀丸怎么吃?龍腦芎犀丸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龍腦芎犀丸應(yīng)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處方】石膏4兩(細研),川芎4兩,生龍腦1兩(別研),生犀角1兩,山梔子(去皮)1兩,朱砂(研,飛)4兩(內(nèi)1兩為衣),人參2兩(去蘆),茯苓2兩(去皮,用白者),細辛2兩(去苗),甘草(炙)2兩,阿膠(碎,炒)1兩半,麥門冬(去心)3兩。
【制法】上除別研后入外,并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消風化痰,除心肺邪熱,去頭面諸風。主偏正頭痛,心怔煩郁,面熱目瞤,鼻塞腦昏,痰熱咳嗽,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丸,食后細嚼,茶、酒任下。
【摘錄】《局方》卷一
看完上面的對于龍腦芎犀丸的相關(guān)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tǒng)醫(yī)學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牛黃生犀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黃丹(研)雄黃(研,飛)膩粉(研)羚羊角(鎊)各150克 水銀(與鉛同結(jié)沙子)朱砂(研,飛)龍齒(研,飛)各300克 天麻(去苗)牙消(研)半夏(白礬制)各600克 生犀(鎊)龍腦(研)各75克 牛黃(研)7.5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和丸,每30克作20丸。
【功能主治】治風痰壅盛,頭目眩暈,胸膈煩悶,神思恍惚,心悸面赤,口干多渴,睡眠不安,小便赤澀,大便多秘。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薄荷湯化下;中風涎潮,牙關(guān)緊閉,昏迷不省,用膩粉3克,藥3丸,生姜自然汁七點,薄荷水同化下,得吐或利,逐出痰涎即愈。小兒風熱痰壅,睡臥不安,上竄斷齒,每服半丸,如急驚風,涎潮搐搦,眼目戴上,牙關(guān)緊急,用膩粉1.5克,生姜自然汁三五點,薄荷水同化下1丸。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大家看過對牛黃生犀丸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烏蛇丸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烏蛇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烏蛇丸,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處方】烏蛇90克(酒浸,炙微黃,去皮,骨)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30克(微炒)白附子30克(炮裂)羌活30克 白僵蠶30克(微炒)麻黃60克(去根、節(jié))防風30克(去蘆頭)桂心30克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痹,手足緩弱,不能舉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熱豆淋酒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處方】烏蛇肉30克(酒拌,炒令黃)天麻30克 白附子30克(炮裂)烏犀角屑15克 半夏15克(湯洗七遍,以生姜15克去皮同搗,炒令干)白僵蠶15克(微炒)天南星30克(炮裂)干蝎15克(微炒)麻黃15克(去根、節(jié))獨活15克 當歸15克(銼碎,微炒)晚蠶沙15克(微炒)麝香7.5克(研)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婦人中風,牙關(guān)緊急,手足頑麻,心膈痰涎壅滯。
【用法用量】每服7丸,溫酒送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
【處方】烏蛇120克 虎骨(酣浸,凈洗,涂酥炙)60克 黃松節(jié)(酒浸,炙干)天麻 牛膝 石斛(研末)萆薢 杜仲各30克 菟絲子 巴戟 獨活 防風 桂心 肉蓯蓉 金毛狗脊 續(xù)斷 蓽澄茄 當歸 附子各30克 木香15克 乳香(研勻)15克
【制法】上為細末,研勻,用木瓜隔子皮蒸令爛,研如糊,以酒化開,銀石器中熬過,和劑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風毒濕腳氣,攻注疼痛,或癢痹生瘡,流黃水不止。
【用法用量】空腹時服30丸,一日二次,溫服。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四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烏蛇丸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