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仙飲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二仙飲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甘草1兩,木通1兩。
【功能主治】溺時痛如刺。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錄】《絳囊撮要》
【處方】牙皂(焙焦)、木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手足拘攣不伸。
【用法用量】水煎,1-2服。
【摘錄】《仙拈集》卷一
【處方】青蒿(去梗)2兩(5月5日采,曬干用),桂枝(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瘧疾,不拘歲月遠近。
【用法用量】每服1錢,寒熱未發(fā)前,用涼酒調(diào)服;或先隔晚亦以酒調(diào)下。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上面介紹了二仙飲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ys630.coM延伸閱讀
二仙丸,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二仙丸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側(cè)柏葉200克(焙干)當歸(全身)120克
【制法】上藥忌鐵器,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頭發(fā)脫落。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早、晚各一服,黃酒、鹽湯任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
【處方】側(cè)柏葉8兩(焙干),當歸(全身)4兩。
【制法】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頭發(fā)脫落。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三仙丸,與所用藥數(shù)不符,據(jù)《東醫(yī)寶鑒·外形篇》改。
【注意】忌鐵器。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引賀蘭峰方
通過上面對二仙丸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二仙丸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二仙丸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二仙散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輕粉、硫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諸癬。
【用法用量】蜜調(diào)搽。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穿山甲(用好漿兒酒1斤浸,將山甲微火炙干,再浸再炙,以酒干為度)1兩,麝香2分,朱砂(以麻黃水煮過)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痘瘡,寒戰(zhàn)咬牙,6-7日陷而不發(fā),不灌膿,陷入黑色,氣欲絕者。
【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錢,溫酒調(diào)下。
【注意】有瀉者,不宜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八引黃賓江方
【處方】白芷(未潰者用1兩,已潰者用5錢),貝母(未潰者用5錢,已潰者用1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已成未成,已潰未潰,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好酒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引黃賓江方
【處方】仙靈脾、威靈仙各等分。
【功能主治】痘后食毒物,眼睛凸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六
【處方】蓬術(shù)1兩半(煨),玄胡索1兩,蛤粉3兩,陳皮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因久坐、久立陰濕之地,當風醉脫靴鞋,而成腳氣。若暑月久立,濕熱郁蒸,榮滯不和發(fā)熱;冬月寒氣冷麻,或發(fā)疼痛悶亂,晴陰皆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2錢,炒黑豆50粒,以湯1盞,加生姜3片,煎至5分,去滓調(diào)服。
【摘錄】《得效》卷九
【處方】白礬(生用)、黃丹各等分(一方加雄黃少許)。
【制法】上藥各為末。
【功能主治】疔腫惡瘡。
【用法用量】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三棱針刺瘡見血,待血盡上藥,膏藥蓋之。不過3易,決愈。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引李管勾方
如果大家之前對二仙散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二仙散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二仙散,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二仙湯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仙茅9克 仙靈脾9克 當歸9克 巴戟天9克 黃柏4.5克 知母4.5克
【功能主治】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diào)沖任。主婦女月經(jīng)將絕未絕。周期或前或后,經(jīng)量或多或少,頭眩耳鳴,腰酸乏力,兩足欠溫,時或怕冷,時或轟熱,舌質(zhì)淡,脈沉細者。現(xiàn)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癥、高血壓、閉經(jīng),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見有腎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日服一劑,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備注】方中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腎陽,補腎精;黃柏、知母瀉腎火、滋腎陰;當歸溫潤養(yǎng)血,調(diào)理沖任。全方配伍特點是壯陽藥與滋陰瀉火藥同用,以適應陰陽俱虛于下,而又有虛火上炎的復雜癥侯。由于方用仙茅、仙靈脾二藥為主,故名"二仙湯"。
【摘錄】《婦產(chǎn)科學》
【處方】黃芩(去朽)、白芍藥(生用)各等分。
【功能主治】麻疹既出而復沒,或出不盡,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須臾;或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八引劉孟門方
二仙湯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八仙飲的方劑。
【處方】生干地黃(凈洗,焙干)5錢,赤芍藥5錢,大川芎5錢,羌活5錢,川當5錢,歸尾(酒洗,焙干)5錢,龍膽草5錢,漢防己5錢,甘草5錢。
【功能主治】血風目疾,經(jīng)久不愈,晝夜?jié)?,視物不明,甚至生翳散漫,投諸藥未驗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1盞,白蜜半匙,煎8分,去滓,食后,臨臥2時溫服。
【摘錄】《活幼心書·拾遺》
【處方】土茯苓、陳皮、茯苓、木通、當歸、金銀花、大黃、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赤白帶下不止,陰門瘙癢。
【用法用量】上藥每服4錢,水2盞,煎1盞,溫服。
【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附錄》
通過上面對八仙飲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八仙飲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八仙飲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加味三仙飲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加味三仙飲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焦三仙各3錢,金石斛3錢,干青果15個(搗碎)。
【功能主治】滋養(yǎng)肺胃,清熱生津。主肺胃陰虛,干嘔,干咳,納谷不香。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焦三仙各1錢,毛橘紅8分,竹茹3錢,干青果7個(研)。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利咽止嘔。主肺胃壅熱,咽喉腫痛,咳嗽痰稠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焦三仙各1錢5分,枳殼1錢5分(炒焦),廣陳皮1錢,酒連8分(研),細生地3錢,甘菊3錢,鮮蘆根2枝(切碎),竹葉8分。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清熱生津。主飲食停滯,噯氣吞酸,或病后余熱,津傷煩渴。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
【處方】焦三仙6錢,枳殼2錢(炒),檳榔炭2錢,腹皮3錢,厚樸1錢5分(炙),酒芩2錢,赤茯苓4錢,藿梗8分。
【功能主治】脾胃氣滯之脹滿、惡心。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焦三仙各1錢,橘紅1錢5分(老樹),酒芩2錢,厚樸1錢5分(炙),甘菊花3錢,羚羊1錢5分,竹茹3錢,枳實1錢5分(炒焦)。
【功能主治】消食理氣,清熱明目。主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三仙飲各3錢,炙桑皮3錢。
【功能主治】瀉肺止咳化痰。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焦三仙各2錢,竹茹2錢,菟絲餅3錢。
【功能主治】消食和胃,清熱止嘔。主飲食積滯,呃逆。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處方】焦三仙各6錢,橘紅2片(老樹)。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主食積,傷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義》
【處方】焦三仙各3錢,炒檳榔3錢,郁金2錢(研)。
【功能主治】行氣消食。主腸胃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爽,瀉痢后重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加味三仙飲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大家都知道二鮮飲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二鮮飲的功效和作用呢?二鮮飲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鮮茅根120克(切碎)鮮藕120克(切片)
【功能主治】主虛勞證,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二藥煮汁,常常飲之,旬日中自愈。若大便滑者,茅根宜減半,再用生山藥末30克,調(diào)入藥汁中,煮作茶湯服之。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鮮蘆根90克 鮮竹葉30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生津止渴。主外感熱病,肺胃津傷,身熱不退,心煩口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本方鮮蘆根甘寒質(zhì)輕,上可清肺透熟,中能養(yǎng)胃生津;鮮竹葉既能清心除煩,又可利尿?qū)嵬獬?。合用具有輕宣透熱、生津止渴之功。對暑熱傷及肺胃的輕證,本方具有簡、便、驗、廉的優(yōu)點。
【摘錄】《蒲輔周醫(yī)療經(jīng)驗》
【處方】鮮茅根4兩(切碎),鮮藕4兩(切片)。
【功能主治】虛勞證,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煮汁常常飲之。旬日中自愈。
【各家論述】茅根善清虛熱而不傷脾胃,藕善化瘀血而兼滋新血,合用之為涵養(yǎng)真陰之妙品。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屬,故能引泛濫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至于藕以治血證,若取其化瘀血,則紅蓮者較優(yōu);若用以止吐衄,則白蓮者勝于紅蓮者。
【臨床應用】血證:堂兄某,年五旬,得吐血證,延醫(yī)治療不效。脈象滑數(shù),搖搖有動象,按之不實,時愚在少年,不敢輕于疏方,因擬此便方,煎湯兩大碗,徐徐當茶溫飲之,當日即見愈,5-6日后病遂脫然。自言未飲此湯時,心若虛懸無著,既飲后,覺藥力所至,若以手按心,使復其位,此其所以愈也。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雖然說二鮮飲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你知道藥酒都是怎么泡制的嗎?通常想要泡制藥酒的話一般采用的酒是白酒,選擇一些中藥材添加在白酒中,經(jīng)過大約幾天時間,或者是半個月的炮制,酒里面就會參入了中藥的成分,這種酒確實比其他酒更具有藥理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仙酒方(二)這種藥酒。
仙酒方(二)——(癩?。?/p>
(《普濟方》)
【配方】川牛膝(洗凈)一斤,秦艽
(洗凈切)一兩,枸杞子(洗凈)二兩,蠶沙(洗凈)二兩,牛蒡子(炒)一升,桔梗(洗)二兩,蒼術(shù)(去皮蒸爛用)二斤,地黃一兩(洗)八錢,當歸(洗凈用)一兩八錢,天麻(洗凈)五兩。
【制法】上用無灰糯酒二斗,以前藥于凈磁缸內(nèi)浸,用七重凈白紙,密封七日,勿用婦人,封取藥成,若用時,人面勿得于缸內(nèi)覷。
【主治】大風,手足拳攣,半身不遂。
【用法】每酒一盞,日進三服,年深重風,不過二斗,忌濕面等物,常每日一服。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仙酒方(二)的一些問題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雖然藥酒對于我們的健康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但是藥酒并不適合每一個人,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決定。
不二飲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不二飲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西丁1錢,靛花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結(jié)毒咽爛。
【用法用量】涼水調(diào)服。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常山2錢,檳榔(雌1錢,雄1錢,尖銳者為雄,平禿者為雌),知母1錢5分,貝母1錢5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一切寒熱瘧疾。
【用法用量】酒1鐘,煎至8分,不可過熟,熟則不效,露1宿,臨發(fā)日,五更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
【處方】柴胡、黃芩、常山、檳榔、知母、芍藥、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截瘧。主陰瘧、老瘧,脈來浮大弦滑者。
【用法用量】用短水白酒2鐘,煎8分,發(fā)前5個時辰服。
【注意】忌熱茶、湯、飯1日,只可食溫涼者。脈來沉細澀微者,慎之。
【摘錄】《明醫(yī)指掌》卷四
通過上面對不二飲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醫(yī)認為食療方劑養(yǎng)生是最直接有效的養(yǎng)生方式,對身體沒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二圣飲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雄黑豆半斤,皂角針(銼)半斤。
【功能主治】中風。
【用法用量】上用無灰酒2升,同煎至半升,去滓服。得汗為度。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九
【處方】南星2兩,半夏2兩(切片)。
【功能主治】風痰。
【用法用量】上用生姜1斤,搗取自然汁浸藥,瓷器盛之,頓在鍋內(nèi),隔湯熬烑,令姜汁盡,焙干為末。每挑2錢,生姜、甘草少許,煎湯調(diào)下?;蛴酶夂⊥?,姜湯下30丸。入煅白礬少許同丸,亦得。
【摘錄】《直指》卷七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二圣飲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眾所周知,二防飲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二防飲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二防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黃耆1錢,甘草(炙)5分,川歸1錢,川芎1錢,芍藥1錢,熟地黃1錢,防風7分,防己7分,羌活7分,牛膝7分,杜仲(姜汁拌炒)1錢,萆薢1錢,附子(童便浸3日,去皮臍)7分(冬月1錢)。
【制法】上細切,作1服。
【功能主治】補氣補血,驅(qū)風散濕,行經(jīng)絡,散風寒,壯筋骨。主鶴膝風,因痢后感冒寒濕,或涉水履霜,以致兩足痛痹,如刀劙虎咬之狀,膝臏腫大,不能行動。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個,水2盞,煎至1盞,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二防飲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二香飲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二香飲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二香飲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廣木香3克,當歸3克,香附3克,川芎3克,青皮3.6克,牡丹皮3.6克,枳殼3. 6克,生地3.6克,蓬莪術(shù)3.6克。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主氣滯血瘀。
【用法用量】加生姜8片,水煎,空腹服。
【摘錄】《丹臺玉案》卷五
【處方】廣木香1錢,當歸1錢,香附1錢,川芎1錢,青皮1錢2分,牡丹1錢2分,枳殼1錢2分,生地1錢2分,蓬術(shù)1錢2分。
【功能主治】臨經(jīng)時肚腹疼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心服。
【摘錄】《玉案》卷五
通過本文對二香飲的介紹,我們知道二香飲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二香飲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