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健脾湯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zhǔn)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益氣健脾湯這種方劑。
【處方】人參6克 白術(shù)4.5克(去蘆,土炒)白茯苓(去皮)9克 陳皮6克 白芍(炒)9克 蒼術(shù)4.5克(米泔浸)干姜(炒黑)2.4克 訶子(煨)6克 肉蔻(面裹煨)1.8克 升麻(酒洗)1.2克 炙甘草2.4克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溫中止瀉。治氣虛泄瀉,飲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
【用法用量】上藥銼碎。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油膩。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guān)于益氣健脾湯的相關(guān)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健脾湯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健脾湯,因為健脾湯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條參、北耆、焦術(shù)、茯苓、棗仁、砂仁、白蔻、桂圓、煨姜。
【功能主治】脾虛噎膈。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人參3錢,白術(shù)3錢,當(dāng)歸3錢,白茯苓1錢,白芍1錢,神曲1錢,吳萸1錢,大腹皮4分,陳皮4分,砂仁5分,麥芽5分。
【功能主治】婦人傷食,誤服消導(dǎo)藥成脹,或脅下積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下
【別名】烏頭建脾散、建脾散
【處方】烏頭(炮裂,去皮臍)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分,甘草(炙,銼)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胃虛泄瀉,老人冷瀉。
【用法用量】烏頭建脾散(《雞峰》卷十二)、建脾散(《雞峰》卷十四)。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處方】人參2錢5分,茯神2錢5分,龍眼肉2錢5分,黃耆2錢5分,棗仁(炒,研)2錢5分,白術(shù)2錢5分,木香5分,炙甘草5分。
【功能主治】健忘。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何氏濟生論》卷五
【處方】黨參9g,白術(shù)9g,茯苓9g,半夏9g,陳皮6g,黃連3g,吳茱萸3g,白芍15g,甘草3g,瓦楞子12g。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緩急止痛,降逆止嘔。主脾胃虛弱,中脘疼痛,嘔惡泛酸,精神疲乏,納食減少,脈濡細或虛而無力;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慢性胃炎等偏于脾胃虛寒者。
【用法用量】
【摘錄】《老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選編》
【處方】廣藿香、白芍(炒)、白術(shù)(炒)、白茯苓、苡仁、陳皮、甘草、車前子。
【功能主治】小兒病后失調(diào),元氣有虧,脾虛作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當(dāng)歸1錢,茯苓1錢,白芍1錢,神曲1錢,川芎7分,陳皮5分,炙甘草5分,砂仁5分,腹皮5分。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臌脹,誤用消導(dǎo)藥。
【用法用量】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上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健脾湯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dāng)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yīng)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yīng)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人參益氣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xué)習(xí)下哦。
【處方】黃耆4克 生甘草 人參各15克 白芍藥9克 柴胡7.5克 炙甘草 升麻各6克 五味子140個
【制法】上藥嚼咀,分作四服。
【功能主治】治熱傷元氣,兩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臥。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處方】黃耆4.5克 人參 防風(fēng) 升麻各2.1克熟地1.8克 生地 白芍各1.5克 生草O.3克 炙甘草0.9克 五味子20粒 肉桂O.6克
【功能主治】治氣虛多寐,四肢倦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六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人參益氣湯是什么了吧。人參益氣湯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加減益氣湯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黃耆(蜜炒)1錢,人參1錢,白術(shù)(去蘆)1錢,陳皮1錢,當(dāng)歸1錢,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7分,青皮(去瓤)7分,川芎7分,桂枝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氣虛麻木。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黃耆5分,人參5分,白術(shù)1錢,陳皮1錢,當(dāng)歸7分,白芍藥1錢,升麻3分,甘草(炙)3分,澤瀉5分,砂仁5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地榆5分,御米殼(醋炒)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痢疾日久不愈,不能起床虛弱者。
【用法用量】水2盞,煎至8分,濾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加減益氣湯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加減益氣湯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決定。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活血益氣湯,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黃耆8錢,黨參5錢,當(dāng)歸4錢,川芎2錢,白芍3錢,白術(shù)3錢(炒),柴胡2錢,枸杞3錢,荊子3錢,升麻3錢,荊皮1錢半,甘草1錢。
【功能主治】皮急緊小癥(瞼裂變?。┲跗?。兩眼微紅,不疼不癢,抽澀昏酸而無強視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皮急緊小癥:余鄉(xiāng)馬某某,女,20歲。勞動忘餐,時常兩目搐昏,初覺兩小眥赤爛,有時不治而愈,以后眼漸漸皮急緊小。按其脈,厥陰沉細,太陰虛弱,是知肝血不足,脾胃不健,脂肪缺乏,以致兩目干澀緊小,視揚昏蒙。即將強間、三陽絡(luò)、少澤略刺,內(nèi)服活血益氣湯,十余劑而大輕。待脾健氣盛,再服活血除風(fēng)湯三劑,緊小之弊徐徐而愈。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活血益氣湯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加味益氣湯,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黃耆1錢,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甘草(炙)1錢,當(dāng)歸1錢,陳皮1錢,升麻5分,柴胡5分,麥門冬(去心)5分,香附5分,羌活5分,防風(fēng)5分,木香3分,烏藥(炮)3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氣虛,十指盡麻,并面目皆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八十二
【處方】人參2錢,白術(shù)5錢,甘草1錢,茯苓3錢,陳皮5分,半夏1錢,柴胡1錢。
【功能主治】貪眠樂臥,終日徜徉枕席之上,脾氣內(nèi)傷,遂至風(fēng)邪襲之,身痛背疼,發(fā)熱惡風(fēng)。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九
【處方】黃耆1錢,人參1錢,白術(shù)7分,陳皮7分,當(dāng)歸7分,柴胡1錢,升麻3分,黃柏(酒炒)7分,羌活1錢半,防風(fēng)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素體怯弱,兼之疲勞,感冒傷寒,頭痛發(fā)熱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熱服。
【摘錄】《回春》卷二
【處方】黃耆(蜜炒)1錢,人參1錢,白術(shù)(去蘆)1錢,陳皮1錢,當(dāng)歸1錢,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8分,青皮(去瓤)8分,川芎8分,桂枝少許,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氣虛,渾身發(fā)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四
【處方】熟地8錢,炙耆5錢,淡附子4錢,歸身4錢,白術(shù)3錢,菟絲餅3錢,人參不拘,茯苓3錢,升麻7分,川芎1錢5分,凈萸肉4錢,肉桂心1錢,煨姜1錢,龍眼肉5個,黑大豆49粒。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宗氣下陷,脫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下
【處方】人參1錢5分,黃耆(蜜炙)1錢5分,白術(shù)(蜜炙)1錢5分,甘草(炙)1錢5分,當(dāng)歸2錢,川芎8分,砂仁8分,陳皮8分,酸棗仁(炒)8分,升麻(炒)3分,柴胡3分。
【功能主治】養(yǎng)氣血。固胎元,預(yù)防墮胎。主婦人先經(jīng)半產(chǎn),后次有胎,妊娠7月以前。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空心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黃耆(蜜炒)1錢5分,人參1錢,白術(shù)(去蘆,炒)2錢,陳皮8分,當(dāng)歸1錢,柴胡5分,升麻5分,茵陳4分,蒼術(shù)(米泔浸,炒)4分,梔子(炒)4分,豬苓4分,赤茯苓1錢,澤瀉4分,黃連4分,滑石4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五疸,遍身發(fā)黃如梔子水染,病延日久,身體黑瘦,四肢沉困,憎寒發(fā)熱,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以六味地黃丸加蒼術(shù)、白術(shù)、茵陳、黃柏各2兩,蜜為丸,相兼而進之。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
【處方】人參(無參者,以淮山藥3錢代之,或以時下生條參3錢代之)1錢,當(dāng)歸1錢,甘草(炙)1錢,白術(shù)1錢半,陳皮8分,川芎6分,黃耆(蜜炙)2錢,升麻(蜜炒)3分,柴胡(酒炒)3分,石菖蒲6分。
【功能主治】勞苦太過,氣虛耳聾,或耳鳴眩運,倦怠。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六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加味益氣湯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益氣聰明湯。
【處方】黃耆 甘草 人參各15克 升麻 葛根各9克 蔓荊子4.5克 芍藥3克 黃柏3克(酒制,銼,炒黃)
【功能主治】益氣升陽,聰耳明目。治脾胃氣虛,致患內(nèi)障,目糊,視物昏花,神水變淡綠色,次成歧視(復(fù)視),久則失明,神水變成純白色;亦治耳聾,耳鳴。現(xiàn)多用于老年性白內(nèi)障、色弱、色盲、聽力減退屬于氣虛清陽不升者。
【用法用量】上藥哎咀。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臨臥近五更再煎服之。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五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益氣聰明湯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脫肛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食療方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食療治療脫肛的方劑有哪些吧?
方名
健脾益氣湯。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氣,升舉固澀。主治小兒脫肛有氣虛表現(xiàn)者。
處方組成
黨參10克、炒白術(shù)10克、炒谷芽10克、炒山楂10克、炙黃芪15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外用烏梅10克、明礬6克,水煎湯2000毫升,坐浴。
辨證加減
大便完谷不化者加炒扁豆、焦神曲、淮山藥、茯苓、炒米仁、紅棗;有蛔蟲者加使君子、雷丸、苦楝根皮。
臨床療效
本方治療36例小兒脫肛,均達到治愈標(biāo)準(zhǔn)。治療時間最短6天,最長17天,平均8.8天。
處方來源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程宗德。
方名
五白散。
功能主治
功能收斂固腎澀精。主治遺精,滑泄。
處方組成
五倍子10克、白芷10克。烘脆,共研細末,用醋及水各等分,調(diào)成面團狀,臨睡前敷肚臍(神闋穴),外用紗布蓋上,橡皮膏固定,每日1次,連用3-5日。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治療10例遺精、滑泄,全部有效。
處方來源
四川省眉山縣黃宇康。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脫肛的藥膳食療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藥補不如食補,藥膳食療雖然需要堅持才能見效,但是它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紹的藥膳食療方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健脾生化湯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熟地3錢,北五味5分,麥冬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2錢,陳皮3分,山楂3粒,枳殼2分,人參5分。
【功能主治】小兒夏月盡意飽啖瓜果涼熱之物,久則脾胃虛弱,腎水耗去,則3伏之時,全無氣力,悠悠忽忽,惟思睡眠,懶于言語;或夢遺不已,或夜熱不休。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二
【處方】川芎1錢,當(dāng)歸3錢,人參3錢,白術(shù)1錢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婦女產(chǎn)后塊不痛。
【摘錄】《靈驗良方匯編》卷下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健脾生化湯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