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逆承氣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鎮(zhèn)逆承氣湯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鎮(zhèn)逆承氣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鎮(zhèn)逆承氣湯的知識吧!
【處方】芒消18克 赭石60克(研細)生石膏60克(搗細)潞黨參15克
【功能主治】治寒溫陽明府實,大便燥結,當用承氣下之,而嘔吐不能受藥者。
【用法用量】上藥四味,用水800毫升,先煎后三味,湯將成,再加芒消,煎一兩沸,取清汁400毫升,先溫服200毫升,過三小時,若腹中不覺轉動,欲大便者,再溫服余200毫升。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上面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鎮(zhèn)逆承氣湯的一些知識,作為一種中醫(yī)方劑,既然它的養(yǎng)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個養(yǎng)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體范圍內,一旦超過了這個身體養(yǎng)生范圍內,就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大家要懂得適時適量。
ys630.coM延伸閱讀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桃核承氣湯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別名】桃仁承氣湯(《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傷寒括要》)。
【處方】桃核50個(去皮、尖)桂枝6克(去皮)大黃12克 甘草6克(炙)芒消6克
【功能主治】破血下瘀。治瘀熱蓄于下焦,少腹急結,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甚則譫語煩渴,其人如狂,至夜發(fā)熱,及血瘀經閉、痛經,產后惡霹不下,脈沉實或澀。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前四味,取300毫升,去滓,納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時溫服100毫升,日三服。當微利。
【備注】方中桃核破血行瘀,大黃下瘀泄熱,二藥合用,以逐下焦瘀熱,是為君藥;桂枝活血通絡,芒消泄熱軟堅,是為臣藥;炙甘草甘平和中,緩和消、黃峻攻之性,為佐使藥。諸藥相配,共奏破血下瘀之效。
【摘錄】《傷寒論》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桃核承氣湯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桃核承氣湯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當歸承氣湯。
【處方】當歸 大黃各30克 甘草15克 芒消27克
【制法】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主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
【用法用量】每服60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10枚,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處方】調胃承氣湯3錢,當歸梢1錢半。
【功能主治】大便閉,少腹中滿痛。
【用法用量】水煎2沸,入桃仁泥1錢,再煎,調檳榔末1錢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處方】當歸尾1兩,大黃(酒洗)5錢,芒消5錢,枳實5錢,甘草(蜜炙)3錢,厚樸5錢。
【功能主治】內有實熱,致發(fā)陽厥、癲狂或溺血。
【用法用量】水2鐘,先煎枳、樸、草、歸至9分,次下大黃,煎3-5沸,末下芒消,隨即就起,去滓服。
【各家論述】胃氣為濕熱所傷,必瀉其上實,而元氣乃得上下同流,此承氣所由名也。三一承氣湯外加當歸,故名。
【摘錄】《內經拾遺》卷二
【處方】當歸1兩,大黃1兩,甘草半兩,芒消9錢。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燥熱里熱,火郁為病,或皮膚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結閉。
【用法用量】每服2兩,水1大碗,入生姜5片,大棗10枚,同煎至半碗,去滓熱服。
【各家論述】陽狂奔走,罵詈不避親疏,此是陽有余陰不足。大黃、芒消去胃中實熱,當歸補血益陰,甘草緩中,加生姜棗,胃屬土,此引至于胃中也。經所謂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此之謂也。
【摘錄】《保命集》卷中
像當歸承氣湯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我們知道中藥方劑有很多的分類,而不同的方劑功效作用也不一樣,那么你知道桃仁承氣湯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桃仁(一錢) 甘草(一錢) 芒硝(二錢) 大黃(四錢)
【功能主治】治傷寒蓄血,熱結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結血,下者愈。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食前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桃仁(去皮、尖)9克 大黃12克(炒)甘草6克 肉桂3克
【功能主治】治瘀血內結,水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譫語口干,漱水不咽,遍身黃色,小便自利;或血結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熱昏迷,其人如狂。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黎明時服。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七
【處方】大黃12克 芒消6克 桃仁18粒 當歸6克 芍藥6克 丹皮6克
【功能主治】治瘟疫晝夜發(fā)熱,日晡益甚,既投承氣,晝日熱減,至夜獨熱,由于瘀血未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瘟疫論》卷一
【處方】桃仁9克(勿研)五靈脂6克(包)生蒲黃4.5克 鮮生地24克 生川軍6克(酒洗)元明粉3克 生甘草1.8克 犀角汁4匙(沖)
【功能主治】治下焦瘀熱,熱結血室,譫語如狂,小腹串痛,帶下如注,腰痛如折。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上面介紹了桃仁承氣湯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注自然就降低了,導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紫草承氣湯。
【處方】厚樸60克 大黃120克 枳實30克 紫草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泄熱解毒。治身熱,脈數(shù)大,便秘而腹脹,屬熱毒壅遏者;及瘡未出而喘息腹脹,大便不通,煩躁作渴,譫語不安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100毫升,煎至20~30毫升,溫服。以利為度。
【摘錄】《治準繩·幼科》卷六
通過以上介紹,對紫草承氣湯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紫草承氣湯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解毒承氣湯,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白僵蠶(酒炒)9克 蟬蛻(全)10個 黃連3克 黃芩3克 黃柏3克 梔子3克 枳實(麩炒)7.5克 厚樸(姜汁炒)15克 大黃(酒洗)15克 芒消9克(另入)
【功能主治】辟穢解毒,通腑泄熱。治溫病三焦大熱,痞滿燥實,譫語狂亂不識人,熱結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縮,及瓜瓤,疙瘩溫,上為癰膿,下血如豚肝,厥逆,脈沉伏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傷寒溫疫條辨》卷五
【處方】銀花3錢,生山梔3錢,小川連1錢,生川柏1錢,青連翹3錢,青子芩2錢,小枳實2錢,生錦紋3錢,西瓜消5分,金汁1兩(沖),白頭蚯蚓2支。
【功能主治】峻下三焦毒火。主疫毒。
【用法用量】先用雪水6碗,煮生綠豆2兩,滾取清汁,代水煎藥。
【各家論述】此方用銀、翹、梔、芩輕清宣上以解疫毒;黃連合枳實,善疏中焦,苦泄解毒,即所謂疏而逐之也;黃柏、大黃、瓜消、金汁咸苦達下,速攻其毒,即所謂決而逐之也;雪水;綠豆清解火毒之良品。合而為瀉火逐毒,三焦通治之良方。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白僵蠶(酒炒)3錢,蟬蛻(全)10個,黃連1錢,黃芩1錢,黃柏1錢,梔子1錢,枳實(麩炒)2錢5分,厚樸(姜汁炒)5錢,大黃(酒洗)5錢,芒消3錢(另入)。
【功能主治】溫病三焦大熱,痞滿燥實,譫語狂亂,不識人,熱結旁流,循衣摸床,舌卷囊縮,及瓜瓤疙瘩溫,上為癰膿,下血如豚肝,厥逆,脈沉伏者。
【用法用量】
【摘錄】《寒溫條辨》卷五
通過本文對于解毒承氣湯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yǎng)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烏梅承氣湯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烏梅承氣湯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烏梅承氣湯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大黃9-15克(后下),芒硝6-9克(沖服),川樸6克,枳實6克,烏梅6克,川椒2克,川連3克。
【功能主治】通里攻下,安蛔止痛。主蟲積結聚,壅塞腸腔,郁滯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第1劑服后4-6小時未見好轉或無便意者,可加服1劑。亦可配合使用本方灌腸,以本方1劑,煎取300-500毫升,5歲以下灌300毫升,5歲以上灌500毫升。嘔吐不甚,腹脹不著,能配合治療者,不用插胃管,可直接口服。反之,則需插胃管,一是作胃腸減壓用,二是便于灌服中藥。
【摘錄】韋永興方
烏梅承氣湯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小承氣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域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大黃(五錢) 厚樸(三錢) 枳實(二錢)
【功能主治】治傷寒潮熱譫語,大便六七日不通,有燥糞結滯,此藥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食前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大黃12克(酒洗)厚樸6克(炙,去皮)枳實9克(大者,炙)
【功能主治】輕下熱結,除滿消痞。治傷寒陽明腑實證。譫語潮熱,大便秘結,胸 腹痞滿,舌苔黃,脈滑數(shù),痢疾初起,腹中癘痛,或脘腹 脹滿,里急后重者。
【用法用量】上藥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
【備注】方中大黃瀉熱通便,厚樸行氣散滿,枳實破氣消痞,諸藥合用,可以輕下熱結,除滿消痞。
【摘錄】《傷寒論》
小承氣湯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陷胸承氣湯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陷胸承氣湯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栝樓仁18克(杵)小枳實4.5克 生川軍6克 仙半夏9克 小川連2.4克 風化消4.5克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化痰通便。治痰熱蘊結,腑氣不通,發(fā)熱,胸膈痞滿而痛,甚則神昏譫語,腹脹便閉,苔黃膩,脈沉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白僵蠶(酒炒)9克 蟬蛻(全)10個 黃連3克 黃芩3克 黃柏3克 梔子3克 枳實(麩炒)7.5克 厚樸(姜汁炒)15克 大黃(酒洗)15克芒消9克(另入)栝樓1個 半夏6克
【功能主治】治溫病三焦火熱,胸膈痞滿而痛,大便不通,譫語狂亂不識人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傷寒瘟疫條辨》卷五
看了上面關于陷胸承氣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