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扶煎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抑扶煎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抑扶煎,那么抑扶煎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厚樸 陳皮 烏藥各45克 豬苓6克 澤瀉6克 炙甘草3克 干姜(炮)3~6克 吳茱萸(制)1.5~2.1克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利濕止瀉。治寒濕瀉痢初起,氣血未衰、脾胃未敗或脘腹脹痛、或嘔吐惡心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取210毫升,空腹時溫服。
【備注】方中厚樸、烏藥、干姜、吳茱萸溫中散寒,理氣運脾,豬苓、澤瀉滲濕利尿,利小便以實大便;甘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諸藥。共奏溫中散寒,利濕止瀉之效。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通過本篇文章對抑扶煎的相關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抑扶煎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Ys630.com相關知識
扶芳藤的簡介
扶芳藤(學名:Euonymus fortunei (Turcz.) Hand.-Mazz,):衛(wèi)矛科衛(wèi)矛屬常綠藤本灌木。高可達數(shù)米;小枝方梭不明顯。葉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革質(zhì)、邊緣齒淺不明顯,聚傘花序;小聚傘花密集,有花,分枝中央有單花,花白綠色,花盤方形,花絲細長,花藥圓心形;子房三角錐狀,蒴果粉紅色,果皮光滑,近球狀,種子長方橢圓狀,棕褐色,6月開花,10月結(jié)果。扶芳藤中國分布較廣,黃河流域以南廣大地區(qū)均有分布。生長于山坡叢林、林緣或攀援于樹上或墻壁上。該種生長旺盛,終年常綠,是庭院中常見地面覆蓋植物。適宜點綴在墻角、山石等。其攀援能力不強,不適宜作立體綠化??蓪χ仓昙右哉?使之成懸崖式盆景,置于書桌、幾架上,給居室增加綠意。
扶芳藤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含衛(wèi)矛醇;種子含前番茄紅素和前-γ-胡蘿卜素。
2、功效作用
舒筋活絡,止血消瘀。治腰肌勞損,風濕痹痛,咯血,血崩,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骨折,創(chuàng)傷出血。內(nèi)服:煎湯或浸酒。外用:搗敷。
3、臨床應用
3.1、治跌打損傷:巖青杠莖二兩。泡酒服。(《貴州民間藥物》)。
3.2、治癩頭:巖青杠嫩葉尖一兩。搗爛,調(diào)煎雞蛋一至二個,攤紙上,做成帽樣,戴頭上;三天后,又將巖青杠嫩葉尖混合核桃肉搗爛包于頭上,一天換一次。(《貴州民間藥物》)。
3.3、治腰肌勞損,關節(jié)酸痛:扶芳藤一兩,大血藤五錢,梵天花根五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4、治慢性腹瀉:扶芳藤一兩,白扁豆一蔭,紅棗十枚。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5、治咯血:扶芳藤六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3.6、治風濕疼痛:扶芳藤泡酒,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藥》)。
3.7、治骨折(復位后小夾板固定):扶芳藤鮮葉搗敷患處,一至二天換藥一次。(《文山中草藥》)。
扶芳藤的市場信息
1、扶芳藤的價格
扶芳藤的價格約為0.45元/50克。
2、扶芳藤的選購方法
常綠藤本灌木,高1至數(shù)米;小枝方梭不明顯。葉薄革質(zhì),橢圓形、長方橢圓形或長倒卵形,寬窄變異較大,可窄至近披針形,長3.5-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齒淺不明顯,側(cè)脈細微和小脈全不明顯;葉柄長3-6毫米。
3、扶芳藤的保存方法
扶芳藤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扶中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扶中湯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于術(炒)1兩,生山藥1兩,龍眼肉1兩。
【功能主治】泄瀉久不止,氣血俱虛,身體羸弱,將成勞瘵之候。
【用法用量】
【臨床應用】久瀉不止:一婦人,年四十許,初因心中發(fā)熱,氣分不舒,醫(yī)者投以清火理氣之劑,遂泄瀉不止。更延他醫(yī),投以溫補之劑,初服稍輕,久服則瀉仍不止,一日夜4-5次,遷延半年,以為無藥可治。后愚為診視,脈雖濡弱,而無弦數(shù)之象,知猶可治。但瀉久身弱,虛汗淋漓,心中怔忡,飲食減少。躊躇久之,為擬此方,補脾兼補心腎。數(shù)劑瀉止,而汗則加多,遂于方中加龍骨、牡蠣(皆不用煅)各六錢,兩劑汗止,又變?yōu)槁[。蓋從前瀉時,小便短少,瀉止后,小便仍少,水氣下無出路,故蒸為汗,汗止又為漫腫也。斯非分利小便,使水下有出路不可。特其平素常覺腰際涼甚,利小便之藥,涼者斷不可用。遂用此方加椒目三錢,連服十劑痊愈。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于扶中湯的相關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大家是否知道扶老丸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扶老丸在臨床中的應用是相當?shù)膹V泛的,那么扶老丸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扶老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人參3兩,白術3兩,茯神2兩,黃耆3兩,當歸3兩,熟地半斤,山茱萸4兩,玄參3兩,菖蒲5錢,柏子仁3兩,生棗仁4兩,麥冬3兩,龍齒3錢,白芥子1兩。
【制法】上藥各為細末,煉蜜為丸,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老年健忘。
【用法用量】每晚服3錢,白滾水送下。老年之人,服生慧湯之后,以本方繼之,始獲永遠之效也。
【各家論述】此方老少俱可服,而老年人尤宜,蓋補腎之味多于補心,精足而心之液生,液生而心之竅啟,竅啟而心之神清,何至昏昧而善忘哉。
【摘錄】《辨證錄》卷四
【處方】安息香(通明者)半兩,破故紙1兩半,茛菪子半兩(炒煙用黑黃色),蒼術1兩(鹽水浸兩伏時,去黑皮,焙干),威靈仙1兩(揀紫色條子者,洗凈尖泥,焙),人參半兩(去蘆頭),五味子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煉安息成膏入在內(nèi),更少許酒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溫潤臟腑,通和血脈,補腎氣,進飲食。主
【用法用量】初服10丸,漸加至20丸,食前、臨臥服,日2次。
【摘錄】《傳家秘寶》卷中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到更多的扶老丸食用方法了吧!扶老丸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扶老丸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扶元散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 白術(土炒)茯苓 熟地黃 茯神 黃耆(蜜炙)山藥(炒)炙甘草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治小兒稟受不足,氣血不充,骨脈不強,筋肉痿弱,致見頭項軟、手軟、足軟、口軟、肌肉軟等五軟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棗,水煎服。
【備注】原書云:治小兒五軟,宜補氣為主,先以補腎地黃丸補其先天精氣;再以扶元散補其后天贏弱。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五
【處方】人參、白術(土炒)、茯苓、熟地黃、茯神、黃耆(蜜炙)、山藥(炒)、炙甘草、當歸、白芍藥、川芎、石菖蒲。
【功能主治】小兒五軟。
【用法用量】五軟,治宜補氣為主,先以補腎地黃丸補其先天精氣;再以扶元散補其后天羸弱,漸次調(diào)理,而五軟自強矣。
【摘錄】《金鑒》卷五十五
以上就是扶元散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柴胡抑肝散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柴胡抑肝散的相關信息。
【處方】柴胡、青皮、香附、丹皮、焦梔、當歸、川芎、白芍、生地、蒲黃(炒)、荊芥(炒)、棕櫚灰。
【功能主治】和肝氣,清肝火,養(yǎng)肝血。主婦人因事暴怒,經(jīng)行氣逆而厥;怒傷肝,肝藏血,因而崩注。
【各家論述】肝氣不和,青皮、香附和肝氣也;肝火獨盛,柴胡、丹皮、梔子清肝火也;肝血暴竭,四物養(yǎng)肝血也;猶恐崩注之勢來而不已,故用蒲黃、荊芥、棕皮俱炒黑存性以止之。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一
看完了上文關于柴胡抑肝散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柴胡抑肝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柴胡抑肝散的時候,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柴胡抑肝散的藥效 。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柴胡抑肝湯。
【處方】柴胡7.5克 赤芍 牡丹皮各4.5克 青皮6克 連翹 生地各1.5克 地骨皮 香附 蒼術 山梔各3克 川芎2.1克 甘草0.9克 神曲2.4克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涼血退熱。主寡居獨陰,寒熱類瘧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
通過上文對柴胡抑肝湯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抑陽酒連散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抑陽酒連散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生地黃 獨活 黃柏 防風 知母各0.9克 蔓荊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生草各1.2克 黃芩(酒制)寒水石 梔子 黃連(酒制)各1.5克 防己0.9克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祛風除濕。治腎陰不足,風濕夾熱,上蒸于目,瞳神緊小或偏缺不圓?,F(xiàn)用于虹膜睫狀體炎。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熱服。
【備注】方中生地、知母滋陰抑陽;黃連、黃芩、黃柏、寒水石苦寒瀉火,芩、連用酒制,可引導諸藥直達病所;防風、蔓荊子、白芷、羌活、獨括、防己祛風除濕;甘草和中,調(diào)和諸藥。共奏滋陰清熱,散風除濕之功。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上面介紹了抑陽酒連散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很多人對中藥扶栘木皮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唐棣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唐棣(《詩經(jīng)》),又名:栘(《爾雅》),栘楊、高飛、獨搖(崔豹《古今注》),扶栘(《綱目》),紅栒子。
【生境分布】分布河南、山西、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化學成份】同屬植物的花瓣中,含有黃芪甙。果實中含較多的維生素C。
【炮制】《品匯精要》:"去上粗皮,銼碎用。"
【性味】《本草拾遺》:"味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去風血腳氣疼痹,腕損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
【附方】治婦人白崩:扶栘皮半斤,牡丹皮四兩,升麻、牡蠣(煅)各-兩。每用一兩,酒二鐘,煎一鐘,食前服。(《瀕湖集簡方》)
【摘錄】《*辭典》
我們知道了扶栘木皮的功效與作用,扶栘木皮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扶命生火丹的方劑。
【處方】人參6兩,巴戟天1斤,山茱萸1斤,熟地2斤,附子2個,肉桂6兩,黃耆2斤,鹿茸2個,龍骨(醋粹)1兩,生棗仁3兩,白術1斤,北五味4兩,肉蓯蓉8兩,杜仲6兩。
【制法】上藥各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補命門之火。主陰痿。人有天分最薄,無風而寒,未秋而冷,遇嚴冬冰雪,雖披重裘,其身不溫,一遇交感,數(shù)合之后,即望門而流,此命門之火太微也。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5錢。服3月,自然堅而且久。
【各家論述】此方填精者,補水以補火也。何加入氣分之藥?不知氣旺而精始生,使但補火而不補氣,則無根之火,止能博旦夕之歡,不能邀久長之樂。惟氣旺則精更旺,精旺則火既有根,自能生生于不已。況氣乃無形之象,以無形之氣補無形之火,則更為相宜,所以精又易生,火亦易長耳。
【摘錄】《辨證錄》卷九
通過小編介紹的扶命生火丹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扶命生火丹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扶命生火丹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清肺抑火丸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清肺抑火丸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清肺抑火丸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黃芩140g 梔子80g 知母60g 浙貝母90g 黃柏40g 苦參60g 桔梗80g 前胡40g 天花粉80g 大黃120g
【性狀】為淡黃色至黃褐色的水丸,或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肺熱咳嗽,痰黃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婦慎用。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清肺抑火丸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清肺抑火丸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