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丁香龍膽草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亞健康狀態(tài)已經成為困擾現(xiàn)代人的一個難題,要想在白天工作節(jié)奏比較繁忙的時間了保持好的狀態(tài),休息好是必須的,那么該怎么辦呢?其實生活中的 一些小偏方就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丁香龍膽草。
丁香龍膽草
【來源】外治方
【原料】丁香6~10克,龍膽草、金錢草、射干各15~20克,枯礬6~10克。
【制法】煎取藥液1500毫升左右,倒入盆中,將病損處放入藥液內浸洗,每次15~20分鐘,早晚各洗1次,每劑煎洗2次。
【用法】
【功效】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手、足癬62例,其中︰治愈46例,好轉10例,無效6例。
通過上文對丁香龍膽草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還是有很多偏方的制作挺簡單的,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學問和技巧,只要你用心,普通的原料也能做得很別致很美味。
yS630.Com相關推薦
好多人希望自己身體永遠健康,人與人的體質什么的也是有差距的,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那就是用中醫(yī)來調理,偏方就是其中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種:鴉膽子。
鴉膽子
【來源】
【原料】鴉膽子20克(打碎),生百部30克,白酒、醋各250克。
【制法】此為治療一只患手的用量。如患兩手,藥量加倍。將藥及酒、醋共放入大口瓶內,密閉,浸泡10天後備用,每日振搖1次。用時,將患手插入瓶中浸泡(浸泡過程中要注意盡量減少藥液的揮發(fā)),每次浸泡30~60分鐘,每日2~3次,經11~12天藥液泡完即愈。泡至第6~7天時,患手皮膚變得紅嫩而薄,此是將愈之兆,不須顧慮,當繼續(xù)浸泡至愈。
【用法】
【功效】據報道,本方治療鵝掌風、灰指甲有效。經重復驗證,共治鵝掌風9例,一般用藥1~3劑獲愈。本方亦可治足癬。將藥液裝在雙層塑料袋內浸泡患足。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的介紹,大家對鴉膽子了解了嗎?做鴉膽子的時候,最好要原滋原味才最健康,因此不要放太多的調味品哦。而且想要健康還要注意除了飲食養(yǎng)生以外,適當的參加鍛煉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米龍眼粥在偏方中的應用范圍很廣,而且這種養(yǎng)生方法既不對身體造成任何危害,而且對治療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小米龍眼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龍眼肉30克 小米50~100克 紅糖適量
【制法】將小米與龍眼肉同煮成粥。待粥熟,調入紅糖。
【用法】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補血養(yǎng)心,安神益智。適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失眠健忘、驚悸等癥。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小米龍眼粥了解了嗎?做小米龍眼粥的時候,最好要原滋原味才最健康,因此不要放太多的調味品哦。而且想要健康還要注意除了飲食養(yǎng)生以外,適當的參加鍛煉也是很有必要的。
丁香是一種花,當然,丁香花除了可以用來觀賞之外,還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說可以抗胃潰瘍、健胃、抑制腸道興奮、抗腹瀉等。除此之外,丁香還可以麻醉,鎮(zhèn)痛、抗炎、抗血栓形成、抗真菌、抗病毒、殺滅寄生蟲和滴蟲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丁香的功效以及作用。
一、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抗胃潰瘍: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fā)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jié)兊幕钚猿煞帧?/p>
健胃: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
抑制腸興奮:其水煎劑能抑制離體兔腸自發(fā)性收縮,并能對抗乙酰膽堿、組胺等對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抗腹瀉:其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
二、麻醉、鎮(zhèn)痛、解熱、抗炎
麻醉:丁香酚對幼小對蝦、鯉魚等有麻醉作用。丁香酚可抑制大鼠迷走神經A、B、c纖維的復合動作電位,這可能是丁香制止牙齒的機制之一。丁香酚能阻斷牛蛙坐骨神經傳遞,但不影響肌突觸后膜反應,顯示了選擇性麻醉神經纖維的作用。
兔靜脈注射丁香酚雖可產生麻醉作用和抗驚厥作用,但能抑制呼吸和降低血壓。因此,臨床上丁香酚只作局部麻醉使用,而不作全身麻醉使用。
鎮(zhèn)痛:小鼠灌服其水煎劑具有鎮(zhèn)痛作用。
解熱:兔口服丁香酚有解熱作用,并強于乙酰氨基酚。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腦內pG合成而產生解熱作用。
抗炎:小鼠灌服丁香醚提物和水提物都能抑制耳殼腫脹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鼠灌服能抑制實驗性足跖腫脹。
其鎮(zhèn)痛、解熱、抗炎的機制可能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環(huán)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活性有關。
三、抗聚抗凝抗血栓形成
抗聚 :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能抑制花生四烯酸誘導的兔和人血小板聚集和全血聚集,并抑制ATp釋放。其抗聚的機制為抑制血小板內TXB的合成。
抗凝: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長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Ⅷ因子時間,縮短凝血酶原消耗時間和V因子時間。
抗血栓形成:小鼠灌服其水提物可延長電刺激頸動脈的血栓形成時間。
四、抗病原體
抗菌、抗病毒:丁香油和丁香酚有廣譜的抗菌作用。丁香中的鞣花單寧有抗單純皰疹病毒作用。
抗真菌:其水煎劑或乙醇浸出液有廣譜的抗真菌作用,或殺死作用。丁香酚對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隱球菌有顯著的殺滅作用。
殺滅寄生蟲:其水提物能殺死犬和豬蛔蟲。丁香油的作用較水煎劑的作用強。
殺滅滴蟲:丁香油、丁香酚和乙酰丁香酚對毛滴蟲具有很強的殺死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丁香湯。
【處方】丁香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干姜(炮裂)3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藿香葉3分,麝香(研)半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胃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酒1盞半,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丁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半兩,胡椒半兩,青橘皮(去白,焙)半兩,陳橘皮(去白,焙)半兩,益智(去皮)半兩,高良姜半兩,紅豆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藥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氣虛,風冷乘之,腹內虛滿,有妨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1棗大(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熱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處方】丁香1分,藿香葉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干姜(炮)半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胃寒,胸膈虛滿,面目浮腫,飲食不化。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煎取5合,去滓,徐徐呷盡。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丁香皮(銼)2兩,白術(銼)4兩,甘草(炙)1兩,干姜(炮)半兩,枇杷葉(拭去毛)2-7片,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胃中虛冷,霍亂吐瀉,煩熱發(fā)渴,或下利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丁香母3粒(捶碎),陳橘皮1枚(全者,湯浸,去白,焙)。
【功能主治】胃冷嘔逆,氣厥不通。
【用法用量】用水1盞,煎取半盞,去滓熱呷。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丁香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干姜(炮)1兩,高良姜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嘔吵不止,或吐酸水;兼治一切冷氣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五
【處方】丁香1分,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胃心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酒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丁香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陳曲(炒)半兩,草豆蔻(去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木香(炮)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胃冷噦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丁香1兩,芍藥(銼,炒)1兩,檳榔(濕紙裹煨,銼)1兩,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白術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中惡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處方】丁香1分,胡椒(炒)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桂(去粗皮)1兩,茴香子(炒)1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久患心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丁香1兩,白術半兩,肉豆蔻(面裹,煨)半兩,半夏半兩(白礬水浸一宿,洗凈,炒黃),干姜半兩(炮),甘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宿冷,口角流涎。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8分,加生姜2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別名】丁香散
【處方】丁香半分,桂(去粗皮)1分,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藿香葉1分,干姜(炮制)半兩,白茯苓(去黑皮)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水5分,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加大棗煎更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六
【處方】丁香半兩,甘草(炙,銼)3分,桂(去粗皮)3分,干姜(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涂炙)1兩1分,赤芍藥(銼)1兩1分,人參1兩,白術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酒半盞,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良久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丁香半兩,胡椒1錢,縮砂仁4兩,干生姜1兩,甘草2兩,鹽2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消酒下痰,通中健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1錢,不拘時候,沸湯點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十便良方》
【處方】藿香半兩,巴豆20粒,丁香49粒,粟米1合。
【制法】先將粟米,巴豆肉同炒令赤色,去巴豆不用,只使粟米與丁香、藿香同研為末。
【功能主治】開胃進食。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卷三十五引作“丁香散”。
【摘錄】《續(xù)本事》卷三
【處方】丁香1兩,桂(去粗皮)1兩,紫梢花1兩,頑荊1兩,蛇床子1兩,蒼術2兩,杜仲(細銼,湯洗,焙干)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補壯元陽。主
【用法用量】每用半兩,水3升,同煎至2升,連臍腹丹田淋浴。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丁香2兩,陳曲(炒令黃)2兩,沉香(銼)2兩,木香2兩,紫蘇子(炒)3兩,干木瓜(焙干)5兩,吳茱萸(浸洗,焙干,炒黃)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毒腳氣上沖,散在四肢,虛腫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近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處方】丁香1分,花桑葉(如無,枇杷葉代)1分,人參1分,白茅根(銼)1分,藿香(用葉)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吐逆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水7分,加生姜1片,煎至4分,去滓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六
【處方】丁香1分,甘草(炙)1分,人參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氣脹,胸膈腹?jié)M。
【用法用量】周歲內兒,每服半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溫服,日3次。3-4歲兒,漸加至1錢匕。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五
【處方】丁香2錢,胡椒1錢,檳榔1枚(銼)。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胃氣虛寒,嘔吐不止,不下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水半盞,加白茅根少許,同煎至3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六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于丁香湯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醫(yī)學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
丁香膏大家吃過嗎?丁香膏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丁香膏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丁香半兩(研末),麻油1斤,黃丹7兩,丈夫頭發(fā)1兩,蠟1兩,桂心半兩(研末),當歸半兩(研末)。
【制法】上藥先煉油令香,下發(fā),煎令發(fā)盡,次下蠟,以綿濾過,都入鐺中,下黃丹,不住手攪,候色黑,滴水如珠,即下丁香、桂心、當歸等末,攪令勻,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故帛上攤貼,日2換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三
【處方】丁香1分,藿香1分,硫黃2分,柿蒂10個,水銀1錢,木香1錢,槐花半兩,臘茶半兩。
【制法】上先研水銀、硫黃令勻,入眾藥末內,煉蜜和成膏。
【功能主治】小兒或大人吐逆。
【用法用量】以蠟裹丸如1杏核大,煎桑葉湯送下;甚者3服。小兒量大小加減,丸如1皂子大;薄荷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四
【處方】丁香3兩(好者,以水三升,煎至半升),黃蠟3兩,麝香1兩(別研),松脂1兩(煉),黃耆(銼)1分,丹砂半兩(研如粉),硫黃1兩(研如粉),鉛丹3兩,沉香2兩(水三升,煎至半升),細辛3兩(去苗葉,水三升,煎至半升)。
【功能主治】牙齒痛。
【用法用量】貼藥后,或齦腫出膿血,并是病蟲出也。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處方】母丁香7個,丁香1兩,吳茱萸1兩(先用醋浸后,湯洗七遍去涎,焙干,別搗為末,以醋半盞,于銀石器內熬成膏),硫黃1分(研),膽礬1錢(與硫黃同研),麝香1分,生姜自然汁1分。
【制法】將丁香等為末,與硫黃、膽礬、麝香、姜汁和勻,入茱萸膏內,慢火熬成膏,豌豆大。
【功能主治】膈氣,翻胃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5丸,生姜米飲送下;吐逆者,用鹽、醋各少許化1丸服。
【摘錄】《傳家秘寶》卷三
有關丁香膏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有幫助。雖然丁香膏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