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止吐藥有什么?
中藥養(yǎng)生有什么藥材。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經(jīng)常流傳這些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藥止吐藥有什么?”,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中醫(yī)是比較悠久的,經(jīng)歷了歷史的沉淀。大自然也給了我們很多寶貴的財富,中藥材就是其中一種,對于中藥材其實有很多的好處。能幫助我們防病治病,在古代的一些疾病預(yù)防和治療中都離不開中藥材。那么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中藥止吐藥是什么?大家要仔細的看清楚哦。
止吐中藥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熱化痰止嘔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飲服,可治飲酒后頭痛、嘔吐等癥。
高良姜性味辛熱,有溫中止嘔,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太過,身寒嘔逆。
苦參性味苦燥濕,有祛風殺蟲、利尿作用??鄥?0~12克煎湯飲服,有益醒酒。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飲服可解酒。
葛花為葛藤的未開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過度引起的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等癥。
肉豆蔻味辛溫,有收斂止瀉,溫中行氣、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飲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飽脹,嘔吐等癥。
烏梅性味酸、澀、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取烏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煩渴。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陰補血、潤腸作用。解酒時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飲用。
白豆蔻性味辛溫,具有化濕健胃,溫中止嘔,行氣寬滿的功效。取白豆蔻10~12克水煎飲服,可除醉酒引起的嘔吐。
白茅根性味甘寒,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關(guān)于中藥止吐藥是什么小編已經(jīng)詳細的介紹過了。對我們來說經(jīng)常會遇到想要嘔吐的癥狀,有時候吐得比較嚴重是會造成身體的虛脫的,這時候就需要一些止吐藥。中藥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好的一種,副作用比較小而且見效快。大家要牢記小編介紹的中藥止吐藥哦。
ys630.coM延伸閱讀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難免會出現(xiàn)嘔吐的情況,小孩子如果嘔吐的話,首先要父母們引起重視,要結(jié)合孩子的情況查找原因,最常見的原因是消化道疾病造成的,或者說小孩子吃了不干凈的東西引起的,所以找到原因是最重要的,這樣可以根據(jù)原因進行治療,下面介紹適合孩子止吐的藥物。
兒童止吐藥:
常用的止吐藥有嗎丁琳,胃復(fù)安,噻嗪類(氯丙嗪、異丙嗪),抗組織胺藥苯海拉明(乘暈寧),維生素B6,左金丸,紫金粉等。嘔吐是許多疾病在胃腸系統(tǒng)表現(xiàn)出來的常見癥狀,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在病因末明的情況下,不易使用止吐藥,如食物中毒、化學物質(zhì)中毒等就要讓病人盡量吐出有害物質(zhì)。
用止吐藥可以緩解患者的痛苦,防止脫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需用者應(yīng)使用止吐藥,現(xiàn)介紹常用的有:
(1)嗎丁琳。具有健胃和止惡心、嘔吐的功能,其優(yōu)點沒有精神與神經(jīng)副作用,用于治療經(jīng)常性胃排空延緩、胃炎伴隨發(fā)生的消化不良綜合癥,還可以治療功能性、器質(zhì)性、感染性、飲食性或由治療所引起的惡心或嘔吐,用多巴胺促效治療“帕金森氏病”所引起的惡心和嘔吐為本品的特效適應(yīng)癥,輕度腹部痙攣為嗎丁啉偶見的副作用。嬰兒、孕婦禁用。
(2)胃復(fù)安。用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或飲食不當引起的嘔吐,也可用于由于藥物性、性、腦外傷和暈車所至的惡心、嘔吐。胃復(fù)安對美尼爾綜合癥所致的嘔吐無明顯的療效,它不易與抗膽堿藥合用,如阿托品、莨菪片,其止吐作用減弱。胃復(fù)安的不良反應(yīng)是大量或長期應(yīng)用時引起錐體外系反應(yīng),其癥狀為肌震顫,下肢肌肉抽搐,頭向后傾、斜頸、陣性雙眼向上注視,發(fā)聲困難,共濟失調(diào),這些癥狀在停藥后可消失,嚴重的可用抗膽堿藥物治療。胃復(fù)安還有直立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yīng)。所以,小兒不宜濫用,輕癥患者及老年人不宜長期服用,腎功能不全者減量,孕婦忌服。精神藥物氯丙嗪、氟哌定醇不宜與胃復(fù)安合用,否則神經(jīng)系統(tǒng)副作用更易出現(xiàn)。
(3)噻嗪類。它具有安定和止吐作用,如氯丙嗪、異丙嗪,可用于原因不明和精神緊張的病人,但這類藥物用量不宜過大,因有嗜睡的副作用及對肝功能的影響,所以駕駛員、機械操作人員和運動員、肝臟病人禁用。
(4)抗組織胺藥苯海拉明(乘暈寧)。苯海拉明用于暈車、暈船引起的嘔吐,一般在乘車、船、飛機前30分鐘服l片。
(5)維生素B6用于抗癌癥和治療所引起的嘔吐,也可用于妊娠早期的嘔吐。
(6)“左金丸”“紫金粉”這兩種中藥對由于高熱、胃寒引起的嘔吐有一定作用。
化療的時候是會出現(xiàn)很多的副作用的,其中就包括了惡心嘔吐的這種情況,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應(yīng)該引起重視的,但是我們是可以通過一些藥物來讓自己止吐的,止吐藥的種類有很多,但是我們首先要確定引起嘔吐的原因才能夠使用具體的藥物來進行治療,那么化療止吐藥有哪些呢?
止吐藥是指防止或減輕惡心和嘔吐的藥物。止吐藥通過不同環(huán)節(jié)抑制嘔吐反應(yīng),包括噻嗪類藥物、抗組胺藥、抗膽堿能藥。
首先明確引起嘔吐的原因,盡可能去除病因或針對病因治療;糾正可能存在的代謝和水,電解質(zhì)的紊亂;在沒有其他治療辦法的前提下,權(quán)衡止吐藥的利弊和不良反應(yīng),考慮是否使用。
妊娠嘔吐不宜用止吐藥,可采取改變食譜,靜脈補液和用維生素B6等,必要時可酌量給予抗組織胺藥。
對暈動病,抗癌放療和化學療法治療引起的嘔吐,以預(yù)防性用藥效果較好。
一般手術(shù)前不用止吐藥預(yù)防嘔吐,眼科和顱腦手術(shù)或特殊情況例外。
噻嗪類藥物,主要抑制催吐化學感受區(qū),除對暈動癥所致的嘔吐以外均有明顯的作用,如:丙氯拉嗪、異丙嗪、硫乙拉嗪。
苯甲酰胺類:甲氧氯普胺是最常用藥物,在接受高劑量順鉑治療的病人中,嘔吐的完全控制率為20%~38%。甲氧氯普胺為多巴胺受體的拮抗劑,目前認為也能阻斷5-HT3受體。
皮質(zhì)類固醇類:止吐作用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皮質(zhì)類固醇藥物包括地塞米松、甲基氫化潑尼松,偶爾應(yīng)用潑尼松。它們在抗嘔吐強度方面無明顯差別。因為皮質(zhì)類固醇只有中等的止吐活性,單藥使用作用不理想,而與其他止吐藥物聯(lián)合使用時,有非常好的作用。
丁酰苯類:丁酰苯類的抗嘔吐作用為其特異性的阻斷多巴胺受體。氟哌啶醇和氟哌利多是此類藥物中最廣泛使用的藥物,兩者均有中等的止吐療效,甚至能拮抗順鉑等強致吐藥物。
1、5-HT3受體拮抗劑:是止吐藥物中最新的也是最有效的家族,阻斷5- HT3受體,主要是通過阻斷小腸末梢神經(jīng)發(fā)揮止吐效應(yīng)。
生物免疫類:是止吐藥物中的新類別,雖然見效沒有西藥顯著,卻不會對人體有傷害,主要是通過抑制病情發(fā)展提高免疫機能發(fā)揮作用,灰樹花D阻分是目前應(yīng)用時間比較長的生物免疫藥物,在抑制癌細胞增殖及誘導(dǎo)其分化的同時具有抑制嘔吐等作用。
什么穴位止吐
1、按摩足三里可以止吐
位置:在脛骨外側(cè),膝蓋下方約3個指幅處。
治療:患者仰臥,治療者分別指壓左右足部穴位。若患者自己指壓,坐在椅子上較易進行。對一般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嘔吐、胃積食或肝臟、膽囊病癥等癥狀有效果。
2、按摩百會穴可以止吐
位置:連接兩耳之問直線與眉間中心的直線的交點,即頭頂處。
治療:治療者兩手包住患者頭部,左右拇指緩慢輕輕指壓穴位。對于緩和宿醉引起的頭痛、頭重效果明顯,且能抑制暈車嘔吐時的心神不寧。
3、按摩巨闕穴可以止吐
緩和胸部苦悶,對胃酸過多或胃痙攣及慢性胃病有效。
位置:心窩正中央。
治療:使患者仰臥,治療者跪在一旁,指尖朝患者喉嚨方向兩手手指并攏相疊,以中指尖反復(fù)指壓心窩。如此,可緩和嘔吐的胸部苦悶。對胃酸過多、胃積食、慢性胃病有效。
自我按摩可有效改善和緩解嘔吐的癥狀。如果吐得不怎么厲害,不妨一試。不過,妊娠引起的嘔吐不在此范圍,輕易嘗試,很容易出現(xiàn)危險。
4、按摩內(nèi)關(guān)穴可以止吐
較急的嘔吐,可用掐內(nèi)關(guān)穴。
位置:用拇指指尖掐住對側(cè)內(nèi)關(guān)穴(在手腕上兩橫指,兩筋之中)1分鐘,以有麻脹感為度。
擦任脈: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兩乳中間)擦至肚臍,由上向下反復(fù)5—7遍。
推膀胱經(jīng):讓別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推至胃俞穴(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自上向下左右各5—7遍。
5、按摩揉中脘、天樞穴可以止吐
如為慢性嘔吐,則可:按揉中脘、天樞穴
位置: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處)、天樞穴(肚臍橫開2寸處),每穴各兩分鐘。
擦腹直肌:自己的雙手分別放在肚子的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復(fù)擦動,約1分鐘。
點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點揉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胃俞穴,每穴約半分鐘,不可用蠻力。
預(yù)防孕期嘔吐的妙招
1、不強迫自己。盡量避免可能會讓你覺得惡心的食物或是氣味。如果你覺得好像吃什么都會覺得惡心,不要著急,吃那些能提起你胃口的東西,哪怕這些食物不能讓你達到營養(yǎng)均衡也沒關(guān)系。不管什么東西,多少吃進去一點,總比吃一大頓但全都吐出去了要強很多。
2、吃冷食。試著吃些涼的或室溫狀態(tài)下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的氣味沒有熱的食物那么強烈。
3、少食多餐?;蛘唠S時吃點零食,一刻都不要讓自己的胃空著(空腹是最容易引起惡心的)。另外,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清淡食物,這類食物有助于抑制惡心。不過,總而言之,你還是要吃些能夠提得起你胃口的東西。
4、夜晚的小零嘴兒。在床頭放點餅干等簡單的小零食。當你醒來后,可以先吃上幾片餅干,然后,休息20~30分鐘,再起床。如果你半夜醒來感到惡心,你也可以吃點餅干來緩解一下。
預(yù)防暈車嘔吐的妙招
1、嚼塊生姜:生姜的辛辣味道能抑制惡心嘔吐的感覺。坐車之前一個小時服用1000—2000毫克的生姜補劑或嚼一小塊生姜即可。需要提醒的是,姜會讓血液變得稀薄,如果你在服用降血壓的藥物,一定要事先咨詢醫(yī)生。
2、盯住車外高樓或遠眺:建議答案及要盡快的適宜輕微的頭暈。如果自己的眼睛盯住車輛內(nèi)部的物體,大腦就會收到物體沒有移動的信號,使自己的耳朵和大腦不同步,也就是所謂的暈車了。然而在此時如果盯住車外的高樓,這樣能讓內(nèi)耳和大腦保持同步,就可以緩解頭暈。
3、小竅門防暈車:不得不說,現(xiàn)在汽車已經(jīng)是人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自駕游方便而又快捷,但是對于天生就會產(chǎn)生暈車反應(yīng)的人來說,就特別的讓很多人頭痛,那么有哪些方法可預(yù)防暈車的小貼士呢。 暈車者于乘車前一小時,取傷濕止痛膏1片貼于肝臍上(稱神闕穴)。如乘車超過一天,第二天另換一貼。
止吐按什么穴位
1、止吐按摩的常用穴位
常用和最方便的穴位是“內(nèi)關(guān)”穴,在前臂內(nèi)側(cè),橈側(cè)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寸。
前臂即老百姓所講的小膀子,橈側(cè)即大拇指側(cè)。在前臂內(nèi)側(cè),從大拇指側(cè)開始,可摸到兩根較粗的“筋”,即為橈側(cè)腕屈肌腱和掌長肌腱。
屈肘關(guān)節(jié)和腕關(guān)節(jié),分別看到兩條橫線,即肘橫紋和腕橫紋,兩橫紋之間距離定為12寸,取1/6即為2寸。
止吐的穴位有很多,關(guān)鍵在于辨證。目前可先使用常規(guī)胃經(jīng)、心包經(jīng)穴位如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等按壓。
2、較急嘔吐可按摩的穴位
掐內(nèi)關(guān)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對側(cè)內(nèi)關(guān)穴(在手腕上兩橫指,兩筋之中)1分鐘,以有麻脹感為度。
擦任脈: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兩乳中間)擦至肚臍,由上向下反復(fù)5—7遍。
推膀胱經(jīng):讓別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推至胃俞穴(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自上向下左右各5—7遍。
3、慢性嘔吐可按摩的穴位
按揉中脘、天樞穴: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處)、天樞穴(肚臍橫開2寸處),每穴各兩分鐘。
擦腹直肌:自己的雙手分別放在肚子的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復(fù)擦動,約1分鐘。
點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點揉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胃俞穴,每穴約半分鐘,不可用蠻力。
暈車嘔吐該如何緩解
1、酸性食物:如話梅等。暈車的人最好隨身帶著一些像話梅這樣的酸味食物可以在車上當零食吃也可以在出現(xiàn)暈車后含上一顆能夠緩解暈車的癥狀。酸味食物還有像檸檬片、酸蘿卜、山楂、橘子、橄欖、蘋果醋等是可以幫助抑制暈車引發(fā)的嘔吐感的。
2、喝點水緩解。如果遇到暈車嘔吐特別厲害的情況,一般暈車的人沒有什么胃口吃東西的,尤其是嘔吐完后會稍微緩解癥狀,不過身體也會發(fā)生缺水的情況。這時候他們只想睡一覺就不要著急讓他們吃東西,最好先用水漱一下口腔再喝一口水來補充一些水分。
3、榨菜。榨菜不僅是很好的做菜時的配菜,暈車后吃些榨菜能夠緩解坐車時的頭暈氣悶等暈車的癥狀。而且榨菜爽口開胃能夠提高因暈車降低的食欲。
4、嚼口香糖。發(fā)生暈車的情況后可以嚼一嚼口香糖能夠舒緩壓力,對于暈車也是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5、薄荷茶。發(fā)生暈車癥狀后可以喝上一杯薄荷茶,或是在舌頭上滴一滴薄荷油能夠幫助緩解暈車的癥狀。
嘔吐對身體的兩大好處
專家指出,嘔吐是身體在向我們傳遞某種信號,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射,將咽入胃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吐出,未必是壞事兒。
1、對身體的保護。當胃部受到刺激引發(fā)了急性和慢性的炎癥的時候,會引起惡心嘔吐,比如食物中毒、飲酒過量,或者吃得過飽,造成胃的過度充盈,直接刺激了胃黏膜,這個時候身體出于保護的本能,就會把有毒的東西立即排出來,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
2、身體疾病征兆。除了自我保護,嘔吐還可能是一些身體疾病征兆。比如急性腎炎,患病早期嘔吐者占30%—36%,還有一些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比如偏頭痛、腦膜炎、腦出血、腦栓塞、高血壓腦病、腦腫瘤、腦震蕩、顱內(nèi)血腫、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等這些中樞系統(tǒng)的病變,這些都可以引起嘔吐。
按什么穴位止吐
較急的嘔吐,可用:
掐內(nèi)關(guān)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對側(cè)內(nèi)關(guān)穴(在手腕上兩橫指,兩筋之中)1分鐘,以有麻脹感為度。
擦任脈:用一手的手掌自膻中穴(在兩乳中間)擦至肚臍,由上向下反復(fù)57遍。
推膀胱經(jīng):讓別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推至胃俞穴(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自上向下左右各57遍。
如為慢性嘔吐,則可:
按揉中脘、天樞穴: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脘穴(臍上4寸處)、天樞穴(肚臍橫開2寸處),每穴各兩分鐘。
擦腹直肌:自己的雙手分別放在肚子的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復(fù)擦動,約1分鐘。
點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點揉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處)、胃俞穴,每穴約半分鐘,不可用蠻力。
止吐偏方
1、蘿卜蜂蜜止惡心嘔吐
蘿卜1個,蜂蜜50克。將蘿卜洗凈切絲搗爛成泥,拌上蜂蜜。分2次吃完。這個方法可以健脾,和中,養(yǎng)胃。對惡心導(dǎo)致的嘔吐有幫助。
2、飲羊奶治反胃干嘔
鮮羊奶適量。將羊奶煮沸。每次飲1杯,每日2次。羊奶可以滋陰養(yǎng)胃,可治療陰虛所引起的反胃、干嘔等癥。
3、甘蔗姜汁治吐食干嘔
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取汁液,姜汁制法與此同,分別取甘蔗汁半杯,鮮姜汁1湯匙。將兩汁和勻稍溫服飲,每日2次。次法可清熱解毒、和胃止嘔。
嘔吐的病因
1、消化系統(tǒng)疾病嘔吐
多見于胃、十二指腸病變?nèi)缥秆住⒂拈T痙攣、胃粘膜脫垂、球部潰瘍、急性腸炎、腸梗阻等疾病;也見于食道疾病如返流性食管炎、賁門失馳緩癥以及急性闌尾炎、肝炎和膽道疾病。
2、中樞神經(jīng)性嘔吐
中樞性嘔吐諸如精神過度緊張、疲乏、強烈的情緒波動,令人厭惡的氣味與景象等,??梢饑I吐,臨床稱這類嘔吐為精神性嘔吐或胃神經(jīng)官能癥。腦震蕩、腦內(nèi)腫物、腦積水、顱內(nèi)出血、腦炎及腦膜炎等,引起顱內(nèi)壓力增高,引起嘔吐,這種嘔吐稱為噴射性嘔吐;又如尿毒癥、急性肝壞死、糖尿病酸中毒、甲狀腺機能亢進及阿狄森氏病危象等新陳代謝紊亂性疾病,亦影響嘔吐中樞造成嘔吐。
3、反射性嘔吐
因吃了不潔的甚至是腐敗的食物、誤服了強酸或強堿等腐蝕劑,引起了急性胃腸炎,所引起的反射性嘔吐實際上是一種對人體有利的保護性反應(yīng)。消化道的任何一段發(fā)生了阻塞、腹腔內(nèi)臟的炎癥性病變、心臟的各種病變以及肺部病變引起劇烈咳嗽時,都可以引起嘔吐。
化療是臨床上的一種治療手段,在不能手術(shù)的情況下,很多疾病通常需要采取化療的方式?;熛鄬Χ员容^痛苦,絕大多數(shù)化療都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針對化療止吐的方法,患者可以從多方面改善。
急性嘔吐通路——由“腸嗜絡(luò)細胞”主導(dǎo):
腸道“嗜絡(luò)細胞”是個“喜新厭舊“的家伙,平均3-5天后,它們就會結(jié)束現(xiàn)在的生命,讓自己重生一回,這也是所謂的細胞更新。它們的更新很快,這保證了它們富有活力的生命力,但是,新生的細胞卻有不足,它們比較敏感,所以對于化療藥物的毒性,它們較其他細胞更容易受到傷害。
有傷害就得求救,在受到化療的傷害之后,它們向大腦發(fā)送求救信號,這種信號由神經(jīng)遞質(zhì)負責傳遞,但還沒來得及傳至大腦,中途被盜賊(“5-HT受體”)攔截,為了不讓大腦知道自己的“盜竊“行為,“5-HT受體”與神經(jīng)遞質(zhì)融為一體,將求救信號改成催吐信號,并發(fā)送到大腦的嘔吐中樞,大腦掌控,隨著發(fā)生嘔吐反應(yīng)。這種由“嗜絡(luò)細胞”引發(fā)的嘔吐大多是急性發(fā)作,一般在化療后的5-6個小時內(nèi)即可發(fā)生,而且程度比較厲害。
慢性嘔吐通路——由p物質(zhì)”介導(dǎo):
“p物質(zhì)”本是一種負責將身體痛覺傳至大腦的傳遞員,身體哪里有疼痛,哪里的“p物質(zhì)”傳遞員就會增加。化療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使體內(nèi)產(chǎn)生疼痛,“p物質(zhì)“自然增多。但它平生好色,抵擋不了“美女“(神經(jīng)激肽1”NK-1“)的誘惑,當遇到體內(nèi)NK-1時,為了與NK-1結(jié)合,就會自動啟動它的嘔吐內(nèi)源性配體作用,一旦開啟,便與NK-1結(jié)合,萌發(fā)嘔吐信號,傳至大腦,從而發(fā)生嘔吐。 但是這種反應(yīng)啟動耗時比較多,需要在化療后的一兩天后才發(fā)生,一般持續(xù)一周甚至一個月。
急、慢性兩條通路的雙重夾擊,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吃下了,卻都被吐了出來,漸漸的不想吃了,身體沒有營養(yǎng)吸收,也漸漸走向滑坡,這是個惡性循環(huán),漸漸磨滅了人體的求生信念,直至生命之火的熄滅。
所以,很多奔波于治癌路上的患者也在極力尋求止嘔的妙方,除了醫(yī)生建議的藥物治療,生姜也漸漸被人們所注意。
生姜享有“嘔家圣藥”的名號,中醫(yī)所說,它歸肺、脾、胃經(jīng),具有良好的溫中止嘔的功效。嘔吐的發(fā)生需要胃腸道的激烈運動作為推動力,這樣才能將胃里面的東西吐出體內(nèi)。而生姜中含有豐富的姜油酮及姜烯酮混合物,這種物質(zhì)能夠使腸道管松弛,減弱胃腸道的運動,從而減少嘔吐的原動力,達到止嘔的作用。另外,生姜的這兩種成分還能夠直接作用于迷走傳入神經(jīng),具有很好的末梢鎮(zhèn)嘔作用。
但是生姜就像性情莽烈的張飛,用好了是帝王將相中的將,用不好就是草莽中的寇。這是個莽撞的家伙,直接食用,無非讓化療創(chuàng)傷后的胃腸道雪上加霜,所以對于化療后的病患而言,生姜的穴位敷貼是更好的選擇。
貼敷前,首先找到3個具有止嘔作用的穴位,“神厥穴”(肚臍)、“內(nèi)關(guān)穴”——左右手各一個(前臂掌側(cè)中間,腕橫紋上2橫指)。用溫水洗干凈這3個穴位并擦干,然后用生姜切片,每片大概1—2厘米厚度,敷貼在上述的3個穴位上,并用膠布固定。穴位的敷貼每4小時更換一次,從化療第一天開始,連續(xù)敷貼5天為一個療程。而對于化療周期比較長的患者,可延長敷貼時間以及增加療程數(shù)。如果嘔吐過于激烈,食入即吐的病人,可口含生姜片以及在進食之前用生姜汁涂抹于口腔,這樣既可以減少嘔吐反應(yīng),還可以避免了生姜的辛辣對胃腸道的刺激。所謂一舉兩得。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止嘔時要保留生姜皮,生姜皮具有更強的止嘔作用,特別是用于口含姜片或者涂抹姜汁時,姜皮更是必不可少。另外,要避免腐壞的生姜,壞掉的生姜含有曲霉,更會加劇癌的發(fā)展。
所以,生姜的止嘔要用之有“法”,所謂有“法”才有“治”。
止吐的中草藥有哪些
1、止吐的中藥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熱化痰止嘔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飲服,可治飲酒后頭痛、嘔吐等癥。高良姜性味辛熱,有溫中止嘔,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太過,身寒嘔逆??鄥⑿晕犊嘣餄?有祛風殺蟲、利尿作用??鄥?0~12克煎湯飲服,有益醒酒。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飲服可解酒。葛花為葛藤的未開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過度引起的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等癥。肉豆蔻味辛溫,有收斂止瀉,溫中行氣、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飲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飽脹,嘔吐等癥。烏梅性味酸、澀、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取烏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煩渴。
2、嘔吐的危害
2.1、臉部變形,要知道,不論是否催吐,由于過程中的咀嚼和舌頭運動,還有唾液的不斷分泌,都會造成臉部肌肉發(fā)達,唾液腺畸形變大,臉形會不可挽回地毀掉!就算抽去身上長出來的脂肪,人也會想個大頭娃娃一樣畸形難看。
2.2、消化系統(tǒng)紊亂,長期暴食的人并不像別人想象的,有‘海量’的鐵胃,這一點暴食者本人應(yīng)該最清楚。其實人的身體吸收能力有限,吃進多少并不一定都吸收。如果一個人有非常健康強壯的消化道,胃腸蠕動旺盛有活力,排泄順暢,多余的熱量和食物會快排出,稍微運動一下,過剩的熱量就會消耗掉了。這就是有的人非常能吃卻不怎么胖的重要原因。
2.3、催吐猝死,以為我是嚇唬你,想想看,土的時候是不是感覺頭很漲,耳朵里面嗡嗡地轟鳴?那是因為顱壓上升,血液涌入頭部,血管猛烈擴張造成的。你的每一次嘔吐,都是去摸摸閻王的鼻子,真的,非專業(yè)人士不清楚這樣有多危險。
3、嘔吐的原因
3.1、外邪犯胃: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穢濁之氣,侵犯胃腑,胃失和降之常,水谷隨逆氣上出,發(fā)生嘔吐。由于季節(jié)不同,感受的病邪亦會不同,但一般以寒邪居多。
3.2、飲食不節(jié):飲食過量,暴飲暴食,多食生冷、醇酒辛辣、甘肥及不潔食物,皆可傷胃滯脾,易引起食滯不化,胃氣不降,上逆而為嘔吐。
3.3、情志失調(diào):惱怒傷肝,肝失條達,橫逆犯胃,胃氣上逆;憂思傷脾,脾失健運,食難運化,胃失和降,均可發(fā)生嘔吐。
3.4、病后體虛:脾胃素虛,或病后體弱,勞倦過度,耗傷中氣,胃虛不能盛受水谷,脾虛不能化生精微,食滯胃中,上逆成嘔。
止吐的注意事項
放松,慢慢深呼吸。有時候焦慮或害怕生病的感覺能增加惡心感,讓你更想吐。喝清流質(zhì)液體,胃部比較容易消化此類透明液體,避免吃辛辣或難嚼的食物。通常要嘔吐前嘴巴會分泌大量唾液或累積大量液體,把這個當作嘔吐的跡象,馬上尋找嘔吐的地點。切勿讓自己亢奮或緊張。確保獲得充足的休息,這樣身體才能對抗疾病。如果無法入睡,那就看電視或看書。突然起身會讓腹痛惡化。
如果你感覺自己即將嘔吐,而且無法阻止,那就深呼吸,放松,然后讓自己吐出來。這樣你會減少很多痛苦。記住,有時候你的胃部無法承受某些食物。記住對著袋子或垃圾桶嘔吐,以免弄臟地板或自己。待在較為涼爽、通風的環(huán)境。擁擠的環(huán)境減少氧氣,并可引起幽閉恐懼癥。切勿喝太多水或其它液體,否則會使惡心感加劇。切勿處于味道強烈的地方。
孕婦止吐的方法
吃冷食,試著吃些涼的或室溫狀態(tài)下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的氣味沒有熱的食物那么強烈。
夜晚的小零嘴兒。在床頭放點餅干等簡單的小零食。當你醒來后,可以先吃上幾片餅干,然后,休息20~30分鐘,再起床。如果你半夜醒來感到惡心,你也可以吃點餅干來緩解一下。
少食多餐,或者隨時吃點零食,一刻都不要讓自己的胃空著(空腹是最容易引起惡心的)。另外,多吃富含蛋白質(zhì)的清淡食物,這類食物有助于抑制惡心。不過,總而言之,你還是要吃些能夠提得起你胃口的東西。
避免高脂肪。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因為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消化。避免吃油膩、辛辣、酸味和油炸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刺激你已經(jīng)變得脆弱的消化系統(tǒng)。
小口喝水,不要“?!憋?盡管喝水對預(yù)防脫水非常重要,但也不要一口氣猛喝,把胃漲滿,因為這樣你的胃里就盛不下其他防吐食物了。如果你吐得很頻繁,可以嘗試含有葡萄糖、鹽、鉀的運動飲料,這能夠幫助你補充流失的電解質(zhì)。
按什么穴位能止吐
1、止吐的穴位
常用和最方便的穴位是內(nèi)關(guān)穴,在前臂內(nèi)側(cè),橈側(cè)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寸。
前臂即老百姓所講的小膀子,橈側(cè)即大拇指側(cè)。在前臂內(nèi)側(cè),從大拇指側(cè)開始,可摸到兩根較粗的筋,即為橈側(cè)腕屈肌腱和掌長肌腱。
屈肘關(guān)節(jié)和腕關(guān)節(jié),分別看到兩條橫線,即肘橫紋和腕橫紋,兩橫紋之間距離定為12寸,取1/6即為2寸。
止吐的穴位有很多,關(guān)鍵在于辨證。目前可先使用常規(guī)胃經(jīng)、心包經(jīng)穴位如內(nèi)關(guān)、足三里等按壓。
2、生姜能止吐
姜治療惡心、嘔吐:姜是常見的一種食材,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姜是天然的暈車藥。姜根里的生姜醇和姜烯酚成分,可緩和胃蠕動的頻率,具有止吐效果。
3、檸檬能止吐
孕婦可以吃檸檬的,檸檬味酸,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C,并且對孕期的嘔吐能起到很好止吐效果,可采取切片泡水的方法食用。但是檸檬是酸性的很容易刺激胃,建議不要多吃,尤其是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食。
4、甘蔗鮮姜汁能止吐
甘蔗汁半杯,鮮姑汁1湯匙。將甘蔗剝?nèi)テ?搗爛絞取汁、鮮姜洗凈搗碎取汁,然后將兩種汁倒在一起,和勻稍溫后飲服。有和胃止嘔之功。 黃連1.5克、蘇葉3克。將黃連、蘇葉泡水代茶,頻頻飲服。功能清熱和胃。
止吐的中藥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熱化痰止嘔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飲服,可治飲酒后頭痛、嘔吐等癥。
高良姜性味辛熱,有溫中止嘔,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太過,身寒嘔逆。
苦參性味苦燥濕,有祛風殺蟲、利尿作用。苦參10~12克煎湯飲服,有益醒酒。
五味子性味酸、甘、溫,有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飲服可解酒。
葛花為葛藤的未開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飲酒過度引起的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等癥。
肉豆蔻味辛溫,有收斂止瀉,溫中行氣、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飲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飽脹,嘔吐等癥。
烏梅性味酸、澀、平,有斂肺、澀腸、生津之功效。取烏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煩渴。
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陰補血、潤腸作用。解酒時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飲用。
嘔吐的偏方
嘔吐的偏方一:
生姜30克。將生姜搗爛如泥,用開水適量調(diào)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陳皮12克,紅糖適量。水煎溫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溫服。
藿香15克,陳皮12克,紫蘇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溫服。
生姜30克,紅糖適量。水煎取汁頻頻溫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
嘔吐的偏方二:
飲食所傷 嘔吐酸腐,脘腹脹滿,不思飲食:
焦麥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烏30克,雞內(nèi)金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萊菔子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嘔吐的偏方三:
情志失調(diào) 嘔吐吞酸,噯氣頻作,胸脅滿脹,口苦煩悶:
佛手、姜半夏各6克,厚樸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紫蘇葉、藿香各10克,柴胡6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吳茱萸3克,川黃連5克。水煎取汁分2~3次服。
鮮竹茹20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服。
現(xiàn)在人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了,從早先的綠皮車到了現(xiàn)在的動車、高鐵,而沿海地區(qū)則有更為先進的輪船,很多地區(qū)也都建成了飛機場,非常的方便??墒菍τ谝恍┡笥褋碚f,他們寧可走路也不愿意乘坐交通工具,因為會暈車,甚至因為暈車而嘔吐。那么,止暈藥有哪些?
1,復(fù)方天麻蜜環(huán)片。這一種藥物具有促進蛋白質(zhì)更新、補氣益血、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的作用,所以對于治療高血壓,腦血栓等疾病導(dǎo)致的頭暈效果是十分明顯的。目前正廣泛的應(yīng)用于眩暈綜合征、腦外傷性眩暈、頸性眩暈、梅尼埃癥、前庭功能障礙、神經(jīng)衰弱、失眠健忘、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等疾病的治療。
2,消眩止暈片。顧名思義,這一種藥物對于資料眩暈癥導(dǎo)致的頭暈效果是比較明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一種藥物可以幫助大家豁痰,化瘀,平肝的作用。但是由于藥物配伍的原因所以不適合孕婦使用。
3,石龍清血顆粒。很多人都知道如果身體中的“風”太重就會嚴重的影響到身體健康,也會直接導(dǎo)致腦脈淤堵的問題,頭暈就會出現(xiàn),在這個時候大家如果可以使用石龍清血顆粒治療則可以幫助得到大家緩解不適。但是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患者的情況,孕婦禁用。
雖然治療頭暈的藥物不少,但是只有適合自己的藥物才是最好的,所以大家在使用藥物治療頭暈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個人的情況,不要擅自使用藥物,更不要隨便的使用偏方進行治療,否則只會導(dǎo)致頭暈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