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功效有哪些
飲食養(yǎng)生的功效有哪些。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石菖蒲功效有哪些”,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疾病無論大小都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某種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治療疾病,其實方法的選擇是最關(guān)鍵的,其中石菖蒲也是屬于一種治療疾病很好的藥物,可以幫助我們改善人體的各個方面,那么石菖蒲功效有哪些呢?
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否則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不利于疾病治療,使得疾病會繼續(xù)發(fā)展。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開竅醒神
用于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行氣消脹
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化濕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xué)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石菖蒲功效有哪些的一個介紹,其實它對于治療失眠多夢都是有一定幫助的,不過在選擇它進行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能夠隨意的食用,如果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YS630.COm擴展閱讀
很多人對于石菖蒲這種藥材都不是很了解,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有這類藥材的存在,其實對于石菖蒲是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的,對于治療癲癇等疾病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時候應(yīng)該好好的利用它的功效來緩解一些疾病的困擾,那么石菖蒲的功效有哪些呢?
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治溫?zé)?、濕溫、冬溫之邪,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
治少小熱風(fēng)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
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
治風(fēng)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fù)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石菖蒲的功效有哪些的一個介紹,其實石菖蒲對于治療各種疾病都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利用它的功效,而且對于一些癲癇病的患者可以用石菖蒲煎來服用,還能幫助緩解健忘的癥狀,所以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關(guān)于石菖蒲的功效。
石菖蒲是一種草本植物,可以做為中藥材,它的根莖有明顯的氣味。石菖蒲性溫,石菖蒲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好處,還可以有祛濕的效果,可以理氣,散風(fēng),治癲癇的功效。可以改善健忘的表現(xiàn),石菖蒲泡水喝是比較常見的喝法,石菖蒲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石菖蒲簡介
石菖蒲(拉丁學(xué)名:Acorus tatarinowii),屬天南星科、菖蒲屬禾草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莖具氣味。葉全緣,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綠色,佛焰苞葉狀。根莖常作藥用。生長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區(qū),多生在山澗水石空隙中或山溝流水礫石間 (有時為挺水生長)?;ü?-6月。分布于亞洲,包括印度東北部、泰國北部、中國等國。
二.石菖蒲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石菖蒲其性微溫,味辛,具有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fēng)、去濕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zé)灐⑽竿?、腹痛、風(fēng)濕痹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癥。
三.石菖蒲-中藥材
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fēng),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zé)?,胃痛,腹痛,風(fēng)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四.生長習(xí)性
喜陰濕環(huán)境,在郁密度較大的樹下也能生長;但不耐陽光暴曬,否則葉片會變黃。不耐干旱。稍耐寒,在長江流域可露地生長。常見于海拔20-2600米的密林下,生長于溪旁石上。
石菖蒲是一種具有鎮(zhèn)痛等作用的臨床常用藥,其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味苦,可用于安神、和胃,促消化。節(jié)菖蒲是一種外形與石菖蒲有幾分相似的藥物,兩者在藥效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性?,F(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都不是專業(yè)的醫(yī)生,對藥物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所以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還是盡量聽醫(yī)生的。
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之石菖蒲
石菖蒲還有水蜈蚣和水劍草的別名,石菖蒲的味道的有一點苦苦的感覺的,但是石菖蒲是有很好的化痰的功效的,對和胃安神也是不錯的,而其本身所帶有的芳香是可以很好的具有開竅醒腦的效果,另外,有相關(guān)的藥理證明石菖蒲其實有很不錯的鎮(zhèn)靜和抗驚厥的效果,還能夠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對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除此以外,其對一些會導(dǎo)致生病的皮膚真菌抑制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把石菖蒲的根搗爛,然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甜酒糟,把它們調(diào)和在一起之后,就可以敷在傷口的地方,可以很好的治療跌打損傷。這種藥物對治療霍亂、食積、耳聾耳鳴和中暑等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
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之九節(jié)菖蒲
九節(jié)菖蒲又有小菖蒲和節(jié)菖蒲的別稱,九節(jié)菖蒲的味道是相對于石菖蒲來說會好一些的,九節(jié)菖蒲主要是用來治療癲癇病癥或者是多夢健忘,生活中如果說有惡心嘔吐的情況使用九節(jié)菖蒲也是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的。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九節(jié)菖蒲和石菖蒲的區(qū)別了,我們其實從上面的介紹中也是可以很好的知道,兩者也是可以很好的進行替換使用的,但是石菖蒲是更偏向于化痰安神,而九節(jié)菖蒲是更適宜于溫濕化痰,所以我們也是要區(qū)分使用的。
現(xiàn)如今各種各樣的健康隱患經(jīng)??梢姡『笞匀皇切枰皶r正確醫(yī)治的,而中醫(yī)里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中藥。其實中藥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很多中藥成分都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具有很多的功效,每個人都需要根據(jù)自身狀況來正確用藥,那么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
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有鎮(zhèn)靜作用。煎劑或揮發(fā)油均能使小鼠自發(fā)活動減少,解除單籠飼養(yǎng)小鼠的攻擊行為;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所致的睡眠時間,對閾下催眠劑量的戊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此外,尚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的麻醉時間。研究表明:揮發(fā)油中的細辛醚是鎮(zhèn)靜的有效成分,但除去揮發(fā)油后仍有鎮(zhèn)靜作用,提示其鎮(zhèn)靜成分不只一種。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揮發(fā)油(β-細辛醚)在一定濃度下有使豚鼠冠狀血管擴張的作用。臨床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等屬于痰濁氣滯之胸痹者的治療,其機制可能與其能增加冠脈流量有關(guān),還可能與鎮(zhèn)靜、改善消化機能、平喘、鎮(zhèn)咳等作用有關(guān)。
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石菖蒲煎劑內(nèi)服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腸異常發(fā)酵,并有緩解腸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石菖蒲中含的細辛醚能對抗氯化鋇引起的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抗真菌作用
菖蒲水浸劑(1:3),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批癬菌、紅色表皮癬菌、考夫曼-沃爾夫表皮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石菖蒲中所含的α-細辛醚有平喘作用,能對抗組胺引起的支氣管收縮, 并有鎮(zhèn)咳作用。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氣功能有改善作用。
上文中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給出了明確的介紹,石菖蒲這種中藥成分在很多中藥里都能看到,尤其是治療一些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效果還是不錯的。不過一定要遵守用藥原則,既要對癥下藥,還需要做好長期用藥的心理準備。
疾病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因此在發(fā)現(xiàn)自身有疾病的時候,也是需要很好的治療方法,所以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方法選擇上很關(guān)鍵的,石菖蒲是一個治療疾病很好的藥物,這樣的藥物在改善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那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否則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不利于疾病治療,使得疾病會繼續(xù)發(fā)展。
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
開竅醒神
用于痰蒙清竅,神志昏迷。本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
行氣消脹
用于濕阻中焦,脘腹痞滿,脹悶疼痛。本品辛溫芳香,善化濕濁、醒脾胃、行氣滯、消脹滿。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痞塞疼痛,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同用;若濕從熱化、濕熱蘊伏、身熱吐利、胸脘痞悶、舌苔黃膩者,可與黃連、厚樸等配伍,如連樸飲(《霍亂論》)。
化濕
用于噤口痢。本品芳香化濕、燥濕,又行胃腸之氣。治療濕濁、熱毒蘊結(jié)腸中所致之水谷不納,痢疾后重等,可與黃連、茯苓、石蓮子等配伍,如開噤散(《醫(yī)學(xué)心悟》)。
安神
健忘,失眠,耳鳴,耳聾。本品入心經(jīng),開心竅、益心智、安心神、聰耳明目,故可用于上述諸癥。治健忘證,常與人參、茯苓、菖蒲等配伍,如不忘散(《證治準繩》)、開心散(《千金方》);治勞心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發(fā)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常與人參、白術(shù)、龍眼肉及酸棗仁、茯神、朱砂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雜病源流犀燭》);治心腎兩虛、耳鳴耳聾、頭昏、心悸,常與菟絲子、女貞子、旱蓮草及丹參、夜交藤等配伍,如安神補心丸(《中藥制劑手冊》)。
通過以上介紹,對石菖蒲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它對治療失眠、多夢都是有著很好幫助,但是選擇它治療疾病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要有方式方法進行,而且對不懂的地方,也都是需要進行詳細咨詢。
石菖蒲雖然和菖蒲的名字相差一個字,但是實際上石菖蒲是屬于菖蒲的一種的。石菖蒲是一種中草藥的一種,且功效十分的多,對于記性不好、有風(fēng)濕類疾病等的人,都有很好的幫助。那么石菖蒲究竟有什么樣的作用,在使用上面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胃經(jīng),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等病癥。水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肝、胃經(jīng),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痰端午時節(jié),民間習(xí)用菖蒲作劍,用艾葉作虎,并扎懸于門首,用以辟邪。民諺云:“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執(zhí)菖蒲劍,蛇蟲歸地府?!陛牌褳槎嗄晟鷿竦刂参铮蚱渖L的季節(jié)和外形被視為可以感百陰之氣。其葉片呈劍形,象征可除去不祥的寶劍,插在門口以示避邪,民間通常稱“蒲劍”,寓意可斬除千邪。新鮮菖蒲的莖葉有著一股特異的辛辣香氣,從中醫(yī)藥的角度來看,可以祛穢辟邪。
·石菖蒲與水菖蒲·
《中國藥典》收載菖蒲有兩個品種:一是藏菖蒲,二是石菖蒲,都屬天南星科。藏菖蒲是藏族習(xí)用藥材;石菖蒲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高為30~40厘米,全株具有香氣,其葉片薄,無中脈,平行脈多數(shù),稍隆起。而端午時民間所采用的菖蒲是水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植物形態(tài)的區(qū)別主要是:石菖蒲比較矮,而水菖蒲非常挺拔,葉片劍狀線形,長90~150厘米,中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又有水劍、大葉菖蒲之稱?!侗静萜穮R精要》稱“昌陽生水畔,人亦呼為昌蒲,與石上昌蒲都別,大而臭者是,一名水昌蒲”就是對水菖蒲的描述。宋代蘇頌《本草圖經(jīng)》說:“水菖蒲,生溪澗水澤中甚多,葉亦相似,但中心無脊,采之于后輕虛多滓,殊不及石菖蒲,不堪入藥用,但可搗末,油調(diào)涂疥瘙?!泵鞔侗静菥V目》亦有相關(guān)類似論述,可見,古之菖蒲以石菖蒲為正品,水菖蒲系石菖蒲的混淆品種,歷代均有兩種菖蒲混淆現(xiàn)象,并且指出水菖蒲不宜內(nèi)服,多外用或觀賞用。
因石菖蒲和水菖蒲都是我們常見、常用的藥物,所以今日主要為大家講解這兩種本草。
·菖蒲之功效·
石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胃經(jīng),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等病癥。水菖蒲性溫,味辛、苦,歸心、肝、胃經(jīng),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痰厥昏迷、中風(fēng)、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泄瀉、風(fēng)濕疼痛、濕疹、疥瘡等病癥。二者均有開胃進食、化痰止咳、開竅醒神之功。但石菖蒲開竅力稍強,水菖蒲除濕力稍大,尤其對癰腫、瘡疥、濕疹等療效較佳。
石菖蒲芳香走竄、開竅醒神,廣泛用于閉證神昏(此屬中醫(yī)急癥重癥,表現(xiàn)為神志昏迷、牙關(guān)緊閉、面色青白、身體冰涼等)的治療。石菖蒲與麝香配伍,為化痰開竅藥之首選。臨床還常與其他中藥配伍,治療中風(fēng)昏迷、癲癇、多寐、健忘、耳鳴等。古醫(yī)方也曾將石菖蒲作為根治噤口痢的特效藥,但其內(nèi)服也有禁忌: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度杖A子本草》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醫(yī)學(xué)入門》認為:“心勞神耗者禁用?!?/p>
水菖蒲全草多含芳香油樹脂和揮發(fā)性油,可以提神通竅,吸附空氣中微塵。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既可免燈煙熏眼之苦,又能清雅養(yǎng)眼。有人取菖蒲葉尖上的露水來洗眼睛,也有很好的明目功效。用水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還可消毒空氣、凈化環(huán)境。
在民間,端午前后空氣濕熱,蚊蟲滋生,易致人體瘙癢??梢匀∷牌鸭逅磥碇委煗裾?、疥癬等皮膚病,具有明顯的止癢、消腫、止痛作用。唐代《本草圖經(jīng)》云:“水菖蒲……可搗末,油調(diào)涂疥瘙?!本唧w方法:水菖蒲200克(鮮品加倍),加水2000毫升,煎沸10分鐘左右,去渣,取煎液。稍涼時用煎液反復(fù)熏洗或搽擦患處15分鐘,洗后不要用水沖洗,將藥物留存在皮膚上。一般洗浴1 ~2次即能止癢。如加3克花椒一同煎水熏洗,止癢效果則更佳。
古時端午節(jié),百姓常喝用菖蒲釀制成的菖蒲酒,以補體強身?!侗静菥V目》記載用石菖蒲煎汁,或釀或浸,主治“三十六風(fēng),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F(xiàn)在制作菖蒲酒,多取石菖蒲250克,用1000毫升60度左右的白酒浸泡,密封,15天后啟用;每天早晚飲用,內(nèi)服1個月,治療風(fēng)濕、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可消除或減輕疼痛。由于石菖蒲性味偏于辛溫,故比較適宜于中老年人耳聾、健忘、心胸?zé)?、食少腹脹等屬于痰濕?nèi)盛、關(guān)竅阻塞、脾胃不和者服用,但陰虛陽亢者當慎用。石菖蒲與粳米、冰糖煮粥,可醒腦開竅、和中化濕。因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昏迷、耳聾不聰、頭目不清、精神遲鈍、記憶模糊、癲狂、癡呆等,均可服用。但菖蒲粥性偏燥,凡陰虧血虛及精滑多汗者,不宜食用。
石菖蒲的藥用價值
1、鎮(zhèn)靜安神,治失眠癥。石菖蒲對人體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能夠鎮(zhèn)靜、安神、催眠,對精神病患者有著一定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又有著芳香化濁、祛痰濕的作用,對于治療痰熱內(nèi)擾引起的失眠癥狀有著顯著的療效。
2、理氣活血,治關(guān)節(jié)疼痛。石菖蒲味辛,可理氣活血、祛風(fēng)宣濕,常用于治療風(fēng)濕痹阻、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導(dǎo)致瘀腫疼痛等癥,臨床上常將鮮石菖蒲、生姜、梔子等搗碎,敷于疼痛局部,可消腫止痛;若將藥搗碎后加適量白酒,在鍋內(nèi)炒熱后再敷于痛處,效果更佳哦。
3、醒脾和胃,治濕困脾胃癥。石菖蒲內(nèi)含揮發(fā)油,氣味芳香,能夠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及抑制胃腸的異常發(fā)酵,所以它可以醒脾和胃助消化,可治療濕困脾胃癥。臨床實驗中,常將石菖蒲、郁金、藿香等搭配使用,用于醒脾和胃,效果顯著。
4、豁痰開竅,治癲癇癥。石菖蒲的氣味芳香怡人,能夠化濕濁,有豁痰開竅的作用,適用于痰濕蒙蔽、清陽不升而引起的神志不清、耳聾目昏、精神遲鈍等病癥,石菖蒲對于治療癲癇癥的療效比較不錯哦。
石菖蒲的副作用
1、石菖蒲全株都是有毒性的,特別是它的根莖毒性最大,若是過量服用石菖蒲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幻覺。是藥三分毒,石菖蒲的藥用療效雖然很好,但是因為它含有一定的毒性,取用切記要謹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若有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應(yīng)該謹慎服用石菖蒲,以免病情加重。
2、石菖蒲副作用大,不宜過量服用,并且在多本古書上也有記載,比如《本草經(jīng)集注》上記載到“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日華子本草》也有記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還有《醫(yī)學(xué)入門》上也記載著“心勞、神耗者禁用?!?/p>
3、石菖蒲的揮發(fā)油中含有細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有興奮脊髓神經(jīng)的作用。若是服用石菖蒲中毒,一般會出現(xiàn)抽搐、驚厥等不良反應(yīng),外界刺激更可能會誘發(fā)和加劇,最后死于強直性驚厥。而中毒后的治療和解救方法通常是催吐、導(dǎo)瀉、洗胃、靜脈輸液、皮下注射麻黃堿等。
石菖蒲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治癲癇:九節(jié)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為細末,不可犯鐵器,用黑豮豬心以竹刀批開,砂罐煮湯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錢。(《醫(yī)學(xué)正傳》)
2、治少小熱風(fēng)癇,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節(jié)者),宣連、車前子、生地黃、苦參、地骨皮各一兩。上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飯下。忌羊肉、血、飴糖、桃、梅果物。(《普濟方》菖蒲丸)
3、治痰迷心竅:石菖蒲、生姜。共搗汁灌下。(《梅氏驗方新編》)
4、治溫?zé)?、濕溫、冬溫之?竄入心包,神昏譫語,或不語,舌苔焦黑,或笑或痙:連翹三錢(去心),犀角一錢,川貝母三錢(去心),鮮石菖蒲一錢。加牛黃至寶丹一顆,去蠟殼化沖。(《時病論》)
5、治好忘:遠志、人參各四分,茯苓二兩,菖蒲一兩。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開心散)
6、治心氣不定,五臟不足,甚者憂愁悲傷不樂,忽忽喜忘。朝差暮劇,暮差朝發(fā),狂眩:菖蒲、遠志各二兩,茯苓、人參各三兩。上四味末之,蜜丸,飲服如梧子大七丸,日三。(《千金方》定志小丸)
7、治諸食積、氣積、血積、鼓脹之類:石菖蒲八兩(銼),斑貓四兩(去翅足,二味同炒焦黃色,揀去斑貓不用)。上用粗布袋盛起,兩人牽掣去盡貓毒屑了,卻將菖蒲為細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酒或白湯送下。(《奇效良方》)
8、治風(fēng)冷痹,身體俱痛:菖蒲(銼)、生地黃(去土,切)、枸杞根(去心)各四兩,烏頭(炮裂,去皮臍,銼)二兩,生商陸根(去土,切)四兩,生姜(切薄片)八兩。上六味,以清酒三升漬一宿,暴干,復(fù)納酒中,以酒盡為度,暴干,搗篩為細散。每服,空心溫酒調(diào)一錢匕,日再服。(《圣濟總錄》菖蒲散)
9、治耳聾:菖蒲根一寸,巴豆一粒(去皮心)。二物合搗,篩,分作七丸,綿裹,臥即塞,夜易之。(《補缺肘后方》菖蒲根丸)
10、治耳聾耳鳴如風(fēng)水聲:菖蒲(米泔浸一宿,銼,焙)二兩,豬腎(去筋膜,細切)一對,蔥白一握(擘碎),米(淘)三合。上四味,以水三升半,(先)煮菖蒲,取汁二升半,去滓,入豬腎、蔥白、米及五味作羹,如常法空腹食。(《圣濟總錄》菖蒲羹)
今天的這篇文章當中我們不介紹蔬菜也不介紹美食,我們來介紹一下中草藥,中草藥是生活當中的必需品,作為現(xiàn)代人每天上班工作沒有時間去管好自己的身體,找到一款合適自己身體的藥物確實非常的不容易,石菖蒲的性味與功效好處多,而且種類繁多,適合于很多疾病,下面的文章就來為大家做相關(guān)的介紹。
石菖蒲
別名:
產(chǎn)地:
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莖。
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產(chǎn)於四川、浙江、江蘇等地。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葉、須根及泥砂,曬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jīng):
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
功效:
開竅寧神,化濕和胃。
臨床應(yīng)用:
1. 用於痰濕蒙蔽清竅之神志昏迷。
石菖蒲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寧心安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開心竅、去濕濁、醒神志為其所長。故宜用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若治痰熱蒙蔽、高熱、神昏譫語者,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湯;
也治痰熱癲癎抽搐,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如清心溫膽湯;
用治濕濁蒙蔽、頭暈、嗜睡、健忘、耳鳴、耳聾等癥,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
近年用由石菖蒲提取的 alpha-細辛醚,治療癲癎和癲癎持續(xù)狀態(tài)有效。
2. 用於濕阻中焦、脘腹脹悶、痞塞疼痛。
石菖蒲辛香、化濕濁、醒脾開胃、進食消脹。用治濕濁中阻,脘悶腹脹,常與砂仁、蒼術(shù)、厚樸等化濕、行氣之品同用。
用治濕熱毒盛,痢疾後重,不納水谷之噤口痢,又與黃連、石蓮子、茯苓等配伍,如開噤散。
用量、用法:
5-8 克。
煎服。鮮品加倍。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叁考資料:
《本經(jīng)》: "主風(fēng)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明耳目,出音聲。久服經(jīng)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本草綱目》: "治中惡卒死,竄忤癲癎,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癰腫。"
《本草從新》: "辛苦而溫,芳香而散,開心孔,利九竅,明耳目,發(fā)聲音,去濕除風(fēng),逐痰消積,開胃寬中,療噤口毒痢。"
石菖蒲的性味與功效以上文章我們做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對此有所了解這一味藥材的作用廣泛,對于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有著不錯的功效,同時對于常見的女性白帶增多,月經(jīng)不調(diào),起到很好的幫助,對癥下藥,是為了防范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建議大家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
藥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到,不同的藥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不同的效果,因此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都是需要選擇正確的藥物,藥分為西藥和中藥,那中藥種類有很多,尤其是一些草藥,都是有著很多種,同時這種治療疾病方法,也是有著上千年的歷史,那石菖蒲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石菖蒲的副作用都有什么呢,我們都這樣石菖蒲對疾病治療上,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這樣藥物,對人體也是有著一些副作用,所以選擇的時候,也是要注意。
石菖蒲的副作用:
別名:昌羊、昌陽、陽春雪、九節(jié)菖蒲、水劍草。
功效:祛濕化痰,開竅醒神,理氣活血,和中開胃。
不良反應(yīng)機制:石菖蒲揮發(fā)油中主要含細辛醚、石竹烯、石菖醚等,主要興奮脊髓神經(jīng)。
不良反應(yīng):主要為中毒反應(yīng),表現(xiàn)為:抽搐、驚厥,外界刺激可誘發(fā)和加劇,最后死于強直性驚厥。
治療與解救:催吐、導(dǎo)瀉、洗胃。靜脈輸液。皮下注射麻黃堿。對癥治療。
宜忌: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①《本草經(jīng)集注》:"秦艽、秦皮為之使。惡地膽、麻黃。"
②《日華子本草》:"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
③《醫(yī)學(xué)入門》:"心勞、神耗者禁用。"
通過以上介紹,對石菖蒲的副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因此這樣的藥物使用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這樣藥性不了解的時候,是不能選擇的,而且使用的時候,也是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選擇最佳,利于疾病得到改善。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fēng)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石菖蒲丸。
【處方】石菖蒲(二兩) 遠志(去心.二兩) 鐵粉(別研.二兩) 丹砂(別研.二兩) 白茯苓(去皮.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防風(fēng)(去蘆.一分) 羚羊角(鎊.一分) 金箔(五十片.三十片研入藥.二十片為衣)
【炮制】上為末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風(fēng)虛,安寢寐,鎮(zhèn)心神,止恍惚,化痰滯。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人參湯下,早晚食后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石菖蒲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石菖蒲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也是經(jīng)常會吃到的一種藥材,很多朋友們,或許并不知道,此藥的主要功效都是那些,接下來的這篇文章,是給大家介紹的,石菖蒲藥物,適應(yīng)的癥狀都有什么,一起來了解接下來的這篇文章。
1.痰蒙清竅,神志昏迷。該品辛開苦燥溫通,芳香走竄,不但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濕,豁痰,辟穢之效故擅長治痰濕穢濁之邪蒙蔽清竅所致之神志昏亂。治中風(fēng)痰迷心竅,神志昏亂、舌強不能語,常與半夏、天南星、橘紅等燥濕化痰藥合用,如滌痰湯(《濟生方》);若治痰熱蒙蔽,高熱、神昏譫語者,常與郁金、半夏、竹瀝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湯(《溫病全書》);治痰熱癲癇抽搐,可與枳實、竹茹、黃連等配伍,如清心溫膽湯(《古今醫(yī)鑒》);治癲狂痰熱內(nèi)盛者,可與遠志、朱砂、生鐵落同用,如生鐵落飲(《醫(yī)學(xué)心悟》);用治濕濁蒙蔽,頭暈,嗜睡,健忘,耳鳴,耳聾等癥,又常與茯苓、遠志、龍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醫(yī)學(xué)心悟》)。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石菖蒲的藥用價值,以上的這篇文章是給大家介紹了石菖蒲含有的成分,和適應(yīng)的癥狀,對于出現(xiàn)了胸口發(fā)悶的朋友們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