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草功效作用有哪些呢?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日常生活中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紫珠草功效作用有哪些呢?”,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藥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東西,尤其是對于中醫(yī)來說,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具有治療對應(yīng)疾病的能力,例如,紫珠草這種在田間隨處可見的植物就被中醫(yī)作為一種效果極佳的治療藥材使用。而紫珠草也確實是一種能治療某些疾病的藥物,下面就來看看紫珠草功效作用有哪些的講解吧。
紫珠草,為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大葉紫珠以根和葉入藥。夏、秋采葉,洗凈鮮用或曬干研末備用;全年都可采根,切片,曬干。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3米。小枝被灰白色粗糠狀毛及長茸毛。葉對生,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夏、秋葉腋開紫色小花,多花集成多歧聚傘花序。果小,球形,徑約2毫米,熟時紫紅色。
①止血作用
紫珠草注射液對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凝血酶元時間縮短。對蛙腸系膜表現(xiàn)血管收縮,將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腸壁上,可引起腸管強烈痙攣收縮,漿膜由粉紅變白,對家兔出血時間可使之縮短。以紫珠草提取液為主藥的35號止血粉,對狗肝、脾創(chuàng)傷及槍傷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對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性味與歸經(jīng):辛、苦,平 。歸肝、脾、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散瘀止血,消腫止痛。葉: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療外傷出血。根:跌打腫痛,風濕骨痛。
紫珠草, 又稱紫珠或止血草,紫珠味苦、澀、藥性平,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能。樹葉含有一種稱之為黃酮類縮合鞣質(zhì)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療胃腸道出血、外科手術(shù)時切口出血及手術(shù)后出血。藥用部分為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樹的葉、莖、根。
紫珠草用法與用量:
葉、根0.5~1兩;葉外用適量,干葉研粉撒敷患處。
ys630.COm精選閱讀
馬蹄草的主要產(chǎn)地為西湖,是一種常見的藥材。同時在早期也是我國的一種較為珍貴的水生內(nèi)食品之一。馬蹄草可以直接用來食用也可以用做藥材。通常用于治療發(fā)痧,跌傷,扭傷等的疾病。那么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下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馬蹄草食療效果。
? 【植物形態(tài)】薄葉驢蹄草 多年生草本,高45~60厘米。根莖短,叢生白色須根。莖直立或斜上,中空?;~叢生,腎圓形或卵狀圓心臟形,長4.5~6厘米,寬6~10厘米,基部深心形;葉緣具鈍齒或齒牙狀;葉柄長24~36厘米;莖生葉疏生,1~3片,形小,具短柄或幾無柄;葉質(zhì)柔軟,掌狀脈萌面均稍隆起.花1~3朵,頂生,花梗長4~6厘米;花被通常5瓣,卵狀橢圓形,長13毫米左右,亮黃色;雄蕊多數(shù),黃色,花絲短;心皮5~8,狹長。蓇葖果無柄,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左右,頂端具短嘴;種子多數(shù)?;ㄆ?~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水溝邊、雜林草叢等潮濕處。分布我國東北地區(qū)及陜西、浙江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涼。
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
治發(fā)痧,跌傷,扭傷。
馬蹄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拌酒糟,烘熱外敷;或煎水洗。
馬蹄草的選方
①治發(fā)痧:馬蹄草四至五錢,加檻木、醉魚草、大葉烏梢(豆科胡枝子)、仙鶴草各三至四錢。水煎,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②治跌傷、扭傷:鮮馬蹄草根、蛇葡萄根。搗爛,拌酒糟,烘熱歌傷處。
馬蹄草食療效果
馬蹄草不僅味道清香,營養(yǎng)也很豐富。它的嫩莖,嫩芽,卷葉周圍都有白色透明的膠狀物,含有較高的膠質(zhì)和其他成分。據(jù)測定,每100克鮮馬蹄草含蛋白質(zhì)900毫克,糖分230毫克以及較多的維生素C和少量鐵質(zhì)。若以馬蹄草與鯽魚一起調(diào)羹,除味道鮮美外,還有消氣止嘔,治熱疽,除瘡毒等作用。
? ?通過上述對于馬蹄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馬蹄草食療效果的祥細介紹。相信多數(shù)人對于馬蹄草的作用和功效果以及食療效果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平時對于有出現(xiàn)發(fā)痧,跌傷,扭傷情況時,不妨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食用馬蹄草來進行治療。
膽草的藥用價值是比較高的,在生活當中對于幫助我們清熱解毒以及改善小便淋痛,或者是對濕熱帶下,耳聾耳腫等這些病癥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對用藥也要講究正確的配方,以免造成其他不良傷害。
1、清熱燥濕;瀉肝定驚。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2、龍膽瀉肝湯(《醫(yī)方集解》)治肝膽實火上炎證,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肝經(jīng)濕熱下注證。陰腫,陰癢,筋萎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膩。龍膽草6g,黃芩9g,梔子9g,澤瀉12g,木通9g,車前子9g,當歸3g,生地黃9g,柴胡6g,生甘草6g。水煎服。亦可用丸劑,每服6~9g,日二次,溫開水送下。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瀉火除濕,為君藥。
3、龍膽散(《太平圣惠方》)治勞黃,額上汗出,手足中熱,四肢煩疼,薄暮寒熱,小便自利等證。龍膽草0.6g,麥冬、甘草、柴胡、麻、犀角各1g,牡蠣30g。上7味為散,水煎,入生地黃汁0.5合,溫服。方中龍膽草配伍諸藥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jié)駸嶂Α?/p>
4、單味研末,煎湯服,或開水送服,治肝火上沖所致的鼻衄。
草蓯蓉又叫作不老草,是一種中藥材,味道比較甘甜和咸,屬于溫和的植物。主要作用有:調(diào)理男性的腎功能,如補腎、壯陽、治療陽痿、緩解腰肢和膝蓋的酸軟等癥狀;調(diào)理女性的婦科病一類,如體寒、子宮不孕、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問題;還可以疏腸通便,治療便秘等問題。不適合人群:孕婦。建議遵從醫(yī)生囑咐或是參考說明書在服用。
中藥材,可以通過有效的利用得到疾病的恢復(fù)和身體的調(diào)理。草蓯蓉是什么,是一種藥材。也是一種可以治療疾病保健的食材,可以有清熱解毒利尿的作用哦。
草蓯蓉的功效作用
草蓯蓉性味甘、酸、濕,主治腎虛陽萎、腰膝冷痛、小便遺瀝、崩漏帶下、腸燥便秘、膀胱炎等癥,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可治療夢遺、婦女不孕等生殖系統(tǒng)疾病、老年習慣性便秘、膀胱炎、血尿等多種疾病,還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有一定療效。草蓯蓉可以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補腎的作用,對于出現(xiàn)的腎陽虛的情況有調(diào)理和改善的效果。
草蓯蓉的用法(做法)
不老草草蓯蓉本身屬于木質(zhì)的植物,不宜直接食用。其燉出來的湯水甘香味濃,清潤可口,有特殊的木質(zhì)芳香味。將不老草整支放入、或切成片、掰成小段來燉水鴨,有清熱利尿的作用;也可用于燉龜,有解毒的功效;用于燉鱷魚的話,有補腎壯陽、強身健體的作用。草蓯蓉可以有滋補壯陽的作用,對于身體虛弱的人群有改善的效果,可以燉湯或者是藥膳食用。
而在長白山,不老草多用作泡酒,以強身健體。亦有農(nóng)家用其熬成的汁來煮粥給小孩老人補充營養(yǎng)。當然,泡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草蓯蓉的用法和保健功效,上面介紹了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了,草蓯蓉可以有很多的食用方法,屬于木質(zhì)的植物,可以燉湯食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對于滋補強身補腎的是不錯的選擇呢,而且也可以起到調(diào)理體質(zhì)的作用和效果。草蓯蓉的用法和保健效果,這些小常識要了解哦。
在我國豫東地區(qū)有一種植物叫傷力草,它的葉片形狀是橢圓形的,亮面都沒有毛,但是葉子的邊緣有鋸齒。傷力草功效作用很多,在我國民間,很多人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會在門上懸掛一些傷力草,這樣可以驅(qū)除毒氣和害蟲,有些人喜歡把傷力草編織成飾品,放在身上佩戴,可以達到健身的目的。
很久很久以前,不知從何時起,每逢端午節(jié),吃傷力草成為豫東一帶的習俗。端午前夕和端午當天,當?shù)鼐用穸紩褌Σ菁忧逅蟪娠嬃?,在傷力草飲料里煮幾個荷包蛋,成了當?shù)亓鱾髑甑膫鹘y(tǒng)食物。在農(nóng)村,院落一角或田地間會生發(fā)出幾棵野生傷力草。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一大早,太陽還沒有出來,家庭主婦就會掐下幾棵傷力草的嫩尖洗凈,兌上幾碗清水熬制,不一會,一股股清幽草香就撲面而來。端起一碗傷力草湯,有的人會放入少許紅糖,那親切的感覺,溫情的享受,會激發(fā)你無邊的感想。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傷力草功效作用給農(nóng)民帶來很大的幫助,農(nóng)村的勞力都因為吃了傷力草而在干活時增添了干勁和精神。在農(nóng)業(yè)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候,端午節(jié)到來的時節(jié),正是麥收正忙勞動繁重的時候。吃了傷力草,人們就覺得身上特別地有勁。至少從心里覺得有了傷力草的保護,就不會再被累倒,不會得邪病。傷力草,一種極其平凡的植物,竟然極大地鼓舞了在這一片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曾經(jīng)也將繼續(xù)給他們無窮的精神力量。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再也不會為吃喝發(fā)愁了,尤其是在農(nóng)村,農(nóng)活大都是機械化的,但是因為傷力草功效作用甚好,在端午節(jié)喝自制的傷力草飲料,仍沒有被人們忘卻。幾千年以來,傷力草作為地方傳統(tǒng)食物,一直流傳至今。用傷力草煮水制成飲料食用,不但解渴,還可以緩解疲勞,恢復(fù)體力,提高人體的機體能量。古人的智慧傳統(tǒng)讓后人收益匪淺,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傷力草這種原生態(tài)的飲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純正天然,也是愛好運動一簇喜歡的,運動員大量消耗體力后,傷力草,是修復(fù)提高體力的佳品,是市場上很多所謂的運動功能飲料沒法比擬的。就傷力草的名字,外地人有些不解,傷力傷力,傷身無力,這取的應(yīng)是傷力的反意了,但我以為,老祖宗對一些事物的稱謂總是有他的道理的,傷力草這個名字很樸實地反映了這種植物的功效,勞累過度傷了力氣,用它可以補充元氣恢復(fù)體力,傷力草這名字通俗易懂親切樸實。由于地方語言的原因,也有人叫它上力草,尚力草,商力草,生力草。
以上就是針對傷力草功效作用做的一些相關(guān)的介紹,特別強調(diào)一下,傷力草是商丘地區(qū)特有的一種植物,不是艾蒿不是佩蘭不是澤蘭,也不是別的什么植物,仔細對比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紅紫珠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紅紫珠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野藍靛(《廣西中獸醫(yī)藥植》)。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 紅紫珠 的 葉 。
【原形態(tài)】紅紫珠,又名:對節(jié)樹、小紅米果、紅葉紫珠、細米油珠。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溪邊或疏林、叢草中。分布廣西、廣東、湖南、云南、貴州、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功能主治】《廣西藥植名錄》:"接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兩。外用:研末敷。
【注意】①治吐血、尿血:紅紫珠葉二至三兩。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紅紫珠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天然植物大多具有較好的藥物治療效果,這是中醫(yī)治療的基礎(chǔ)藥方,各種植物含有不同的藥物成分,例如,金毛耳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但是只要利用得當,它可以變成一種效果非常獨特的中醫(yī)藥方,下面就來看看金毛耳草的功效作用有哪些的講解吧,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
多年生匍匐草本。植株干后黃綠色。莖被金黃色柔毛。葉片薄紙質(zhì)或紙質(zhì),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形,長1-2.4(-2.8)厘米,寬0.6-0.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干后邊緣略反卷,具緣毛。
金毛裸蕨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狀莖粗短,斜升,密被氏線形棕色鱗片。 葉近生;葉柄高7~15厘米,褐黑色,有光澤,被糠秕狀鱗片;1次羽狀復(fù)葉,長15~30厘米,寬3~4厘米;頂端羽片最大,兩側(cè)羽片7~14對,互生,羽片卵圓形至卵圓狀矩圓形,全緣,先端鈍,中部羽片長2~2.5厘米,寬7~12毫米;下部羽片剖、柄,上部的無柄;葉厚紙質(zhì),兩面密被細長銹毛,尤以下面為多;葉脈扇狀。 孢子囊群沿側(cè)脈著生,隱沒于銹毛內(nèi):囊群蓋缺如。 生于石面。分布云南、四川、臺灣等地。
全草入藥,有清熱利濕之效。
【苗藥】:全草治跌打損傷引起的筋脈強直。金毛耳草,木瓜草,黑瓜,大地蜈蚣:全草治扭傷外敷;內(nèi)服消炎,治無名腫毒。Reib bib ngint銳閉警:全草治小兒高熱,治婦女血崩。
【畬藥】全草主治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血崩,便血,疔瘡癤腫,跌打損傷。
【土家藥】全草治痢疾,黃疸,腹瀉,癰癤腫毒。
【侗藥】全草主治兜隋啃(蛇咬傷)。全草治小兒走胎癥(發(fā)熱,盜汗,夜鬧,咳半聲嗽)。
全草(黃毛耳草):苦,涼。清熱利濕,消腫解毒,舒筋活血。用于外感風熱,吐瀉,痢疾,黃疸,急性腎炎,中耳炎,咽喉腫痛,小便淋痛,血崩,便血;外用于毒蛇、蜈蚣咬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骨折,刀傷。
鹿銜草是屬于中藥材之一。鹿含草在中醫(yī)中常會用于治療體虛、腎虛、祛風除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等的病癥。鹿含草的主要功效是具有補腎強骨,腎虛腰痛,風濕痹痛等的作用。平時也可以用鹿銜草燉冬瓜或是鹿銜草牡蠣湯都是對身體具有滋補的作用。那么鹿含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祥細了解下吧。
? ? 【性味歸經(jīng)】微甘,溫。入肝、腎、肺經(jīng)。
? ? 【功效】養(yǎng)肝補腎,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止血。
? ? 【功效特點】甘溫,養(yǎng)肝補腎,強筋壯骨,專治腎虛骨弱所致的退化性骨質(zhì)增生癥,又能祛風除濕,用于風濕及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疼痛及各種神經(jīng)性疼痛,兼可止血,可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與山藥、芡實、川斷配合,可治腎炎蛋白尿。
? ? 【功效作用】
? ? 1.養(yǎng)陰補腎,強筋壯骨①用于腎虛骨弱導(dǎo)致的退行性骨質(zhì)增生癥,可與熟地、骨碎補、雞血藤、肉蓯蓉、淫羊藿、萊菔子同用。②用于腰膝酸痛、腿腳無力,可單用本品熬水喝。③用于腎虧精少、虛勞咳嗽,可用本品燉肉服。
? ? 2.祛風除濕:用于風濕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疼痛,及各種神經(jīng)痛,可與當歸、川芎、全蟲、細辛、桂枝、白芍、羌活、防風等同用。
? ?3.止血: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可與花蕊石同用,或用本品燉雞喝湯。
? ?【鑒別應(yīng)用】鹿含草與五加皮,皆為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之品,且五加皮有利尿消腫作用,而鹿含草有益腎固澀、除尿蛋白的作用,補腎強骨,治骨質(zhì)退化性疾病及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痛。配合應(yīng)用可療效可增。
? 【配伍應(yīng)用】配杜仲鹿含草與杜仲,同入肝腎二經(jīng),皆具強筋骨、祛風濕作用,然鹿含草甘溫,養(yǎng)肝補。腎,強筋壯骨,專用于腎虛骨弱導(dǎo)致的退行性的骨質(zhì)增生癥。杜仲味甘微辛而氣溫,功偏益肝腎、壯筋骨,二藥合用,相輔相助,補肝腎以堅筋骨,祛風濕以強筋骨,是常用的強壯性祛風濕對藥。
? ?【應(yīng)用注意事項】陰虛火旺有熱者忌用。
? ?通過以上對于鹿含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注意事項的祥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鹿含草的主要功效與作用了。對于平時有出現(xiàn)腎虛者或是腰膝酸痛等情況的人群,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來嘗試服用鹿含草。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因為陰虛火旺有熱者,就禁止食用鹿含草。
紫珠葉作為一種中藥材,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紫珠葉同時還能夠解決身體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紫珠葉都有哪些營養(yǎng)和功效。
【英文名】Bigleaf Beautyberry Leaf
【別名】大風葉、白狗腸、大葉紫珠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 大葉紫珠 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的 葉 。夏、秋季采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幼枝被灰白色長茸毛。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上面有短柔毛,老時稍粗糙,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兩面有不明顯的金黃色腺點,聚傘花序5~7次分歧,總花梗長2~4cm;花萼4齒裂,被星狀柔毛;花冠紫色,管狀,先端4裂,略被細毛;雄蕊4;子房上位,4室。漿果狀核果,小球形,有腺點,熟時紫紅色?;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 、路旁、疏林中。產(chǎn)于廣東、廣西、云南、貴州。
【性狀】葉多卷曲、皺縮,有的破碎。完整者展平后,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5~30cm,寬5~11cm,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上面有短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氣微,味微苦。
【化學(xué)成份】含紫珠萜酮(calliterpenone)、木犀草素、芹菜素、大波斯菊甙(cosmosiin)、木犀草甙。
【性味】性平,味微辛、苦。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散瘀消腫。用于胃及十二指腸貴瘍出血、外傷出血、衄血、齒齦出血、扭傷腫痛、化膿性皮膚潰瘍、燒傷、流感。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紫珠葉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紫珠葉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云南紫珠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葉。
【原形態(tài)】云南紫珠,喬木,高12-18m。小枝略呈四棱形,與葉柄、葉片主脈及花序均被灰棕色分枝柔毛和星狀毛。單葉對生;葉柄長1.5-3cm,粗壯;葉片紙質(zh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12-27cm,寬7-13cm,先端短漸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qū)捫ㄐ?,全緣,背面有分枝柔毛和星狀毛,兩面密生紅褐色小腺點;側(cè)脈10-12對。聚傘花序腋生,粗大,排成半球形傘房狀花序,寬8-13cm,6-7次分歧,花序梗粗壯,長4-5cm;苞片細小,線形;花萼杯狀,長約0.8mm,先端4裂,裂片鈍圓;雄蕊4,花絲長約為花冠的2倍;子房有微毛和棕紅色腺點。果實漿果狀,球形,徑約3mm,熟時紫紅色?;ü?-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30-560m的江邊疏林中或溝谷林下。
【性味】微苦;平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主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guān)于云南紫珠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云南紫珠的認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云南紫珠對身體進行調(diào)理和改善。
現(xiàn)代中醫(yī)不斷的發(fā)展,不斷發(fā)現(xiàn)并記載一些具有奇效的中草藥,給人們的健康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保障?,F(xiàn)代中草藥的數(shù)量眾多,人們可以根據(jù)自我的需要來選擇合適的藥材。例如,竹節(jié)草雖然是一種常見的雜草,但是它卻可以用于對某些疾病的治療,下面就來看看竹節(jié)草主治功效有哪些呢?
竹節(jié)草,中藥名。為鴨跖草科植物竹節(jié)草的全草。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之功效。用于瘡癤癰腫,咽喉腫痛,熱痢,白濁,小便不利,外傷出血。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止血。
主治
用于瘡癤癰腫,咽喉腫痛,熱痢,白濁,小便不利,外傷出血。
相關(guān)配伍
1、治小便不利:竹節(jié)草、車前草各60g。水煎當茶飲。
2、用于引產(chǎn):(竹節(jié)菜)莖(除去葉片),剝?nèi)ネ馄?,?5%乙醇消毒后,放入子宮頸內(nèi)24小時(塞上消毒紗布以防藥物脫出)。用量按懷孕多少個月就用多少條,每條長約5cm。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2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生態(tài)習性】竹節(jié)草具有匍匐莖,侵占性強,葉片著生于基部,易形成平坦的坡面。適宜的土壤類型較廣,在土壤pH值為6.0~7.0時,生長最好??购怠⒛蜐?,具有一定的耐踐踏性,但不抗寒。
【特點用途】由于竹節(jié)草根莖發(fā)達,耐貧瘠土壤,最適合用于路旁和作水土保持草坪。
以上就是對于竹節(jié)草主治功效有哪些的講解了,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這種藥材的功效作用是許多人都認可的,凡是有上述不適癥狀的人士都可以用此藥材來進行處理。
喬木紫珠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紫珠(《云南中草藥選》),木紫珠、大樹紫珠(《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梅發(fā)破(傣名)。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 南洋紫珠 的 根、葉 。根,全年采挖,洗凈,切片,曬干。葉,夏季采收。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3~10米,全株有星狀茸毛。莖圓柱形。單葉對生,革質(zhì),長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7~9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毛較少,下面被極密而帶污黃色毛,全緣,側(cè)脈7~9對.多花密集排成腋生聚傘花序,花小,紫紅色。核果漿果狀,球形,直徑約2毫米,呈紫紅色?;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多生于路旁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云南思茅中草藥選》:"涼血止血。治外傷出血,消化道出血,衄血,婦女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撒敷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對于喬木紫珠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喬木紫珠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在我國山東、新疆、吉林、河北等地區(qū),生長著一種叫做毛眼草的植物,它還有很多的別名,叫爛疤眼等,毛眼草可以用來食用,也可以入藥,一般是在夏秋季節(jié)里進行采集,可以生吃,也可以把它曬干以后備用。毛眼草功效作用有很多,可以抗腫瘤,也可以鎮(zhèn)咳化痰。
毛眼草功效作用-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圓柱狀,長20厘米以上,直徑3-6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莖單生或叢生,單生時自基部多分枝,高30-60厘米,直徑3-5毫米;不育枝常發(fā)自基部,較矮,有時發(fā)自葉腋。葉線形至卵形,變化極不穩(wěn)定,長2-7厘米,寬4-7毫米,先端尖或鈍尖,基部楔形至平截;無葉柄;不育枝葉常為松針狀,長2-3厘米,直徑約1毫米;無柄;總苞葉3-5枚,與莖生葉同形;傘幅3-5,長2-4 (5)厘米;苞葉2枚,常為腎形,少為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12毫米,寬4-10毫米,先端漸尖或近圓,基部近平截。花序單生于二歧分枝的頂端,基部無柄;總苞鐘狀,高約3毫米,直徑2.5-3.0 毫米,邊緣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及內(nèi)側(cè)被毛;腺體4,新月形,兩端具角,角長而尖或短而鈍,變異幅度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寬線形,無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顯伸出總苞之外;子房光滑無毛;花柱3,分離;柱頭2裂。蒴果三棱狀球形,長與直徑均5-6毫米,具3個縱溝;花柱宿存;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卵球狀,長2.5-3.0 毫米,直徑2.0-2.5毫米,成熟時黃褐色;種阜盾狀,無柄?;ü?-10月。
毛眼草功效作用-主要價值
【性味】味苦;性微寒;有毒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藥性】苦、辛、涼。有毒。歸肺、胃、肝、脾經(jīng)。
【功效】鎮(zhèn)咳;祛痰;散結(jié);逐水;拔毒;殺蟲。主痰飲咳喘;水腫;瘰疬;疥癬;無名腫毒【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熬膏外敷或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已破成管:毛眼草煎熬成膏,適量外敷患處。(《河北中藥手冊》)②治癬瘡發(fā)癢:毛眼草研末,香油或花生油、豬油調(diào)敷患處。(《河北中藥手冊》)
【主治】
(1)敗毒抗癌,用于癌瘤積毒。
(2)逐痰散結(jié),用于痰飲腫結(jié)。
毛眼草功效作用-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平喘作用:耳葉大戟地上部分提出的黃酮甙對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鎮(zhèn)咳作用,小鼠酚紅法亦表現(xiàn)祛痰作用,但對組織胺引起的豚鼠哮喘無預(yù)防效果。
2.抗菌作用:酒精浸劑(1∶1000)、水煎劑(1∶300)試管內(nèi)對結(jié)核菌有抑制效力,據(jù)云對肺炎雙球菌、甲鏈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桿菌亦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