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健脾散的作用
養(yǎng)生健脾運動。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免走入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小兒健脾散的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很多人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經(jīng)常會對各種各樣的藥物感興趣,再加上有很多藥都是給寶寶吃的,總是擔(dān)心會不安全,其實小兒健脾散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健脾開胃,促進消化吸收,同時也是比較符合兒童身體體質(zhì)的,但必須要對癥用藥才能有效,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副作用。
處方藥品
黨參400g石蓮子4g木香40g廣藿香40g茯苓60g黃芪40g白扁豆(炒)40g六神曲80g白芷4
0g甘草(蜜炙)40g
主要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鑒別方法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細胞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較厚,紋孔稀疏。網(wǎng)紋導(dǎo)管直徑32-90μm。非腺毛1-6(8)細胞,平直或彎曲,壁厚,有疣狀突起,多數(shù)胞腔含黃棕色油狀物。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斷裂成帚狀或較平截。淀粉粒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21-26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
(2)取本品1.5g,加石油醚15ml,振搖1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揮去石油醚,殘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2-3滴,顯紫紅色。
(3)取本品1.5g,加乙醇20ml,振搖10分鐘,濾過,取濾液5ml,置水浴上除盡乙醇,殘渣加三氯化銻飽和的氯仿液數(shù)滴,再蒸干,顯紫色。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和胃運中。用于脾胃虛弱,腕腹脹滿,嘔吐泄瀉,不思飲食。
擴展閱讀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dǎo)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diào)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小兒驚風(fēng)散的制作方法。
【處方】全蝎130g 僵蠶(炒)224g 雄黃40g 朱砂60g 甘草60g
【性狀】為橘黃色或棕黃色的粉末;氣特異,味甜、咸。
【炮制】以上五味,雄黃、朱砂分別水飛成極細粉;其余全蝎等三味粉碎成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鎮(zhèn)驚熄風(fēng)。用于小兒驚風(fēng),抽搐神昏。
【用法用量】口服,周歲小兒一次1.5g,一日2次;周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
【規(guī)格】每袋裝1.5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小兒驚風(fēng)散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小兒牛黃散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小兒牛黃散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小兒牛黃散,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處方】大黃30克 浙貝 黃連 花粉 赤芍 甘草 銀花 連翹(去心)各15克 炒二丑12克 制沒藥 制乳香各4.5克 共為細粉對入:雄黃面7.5克 牛黃1.35克 冰片7.5克 麝香 珍珠各0.45克
【制法】上藥研細和勻,每瓶裝0.9克。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鎮(zhèn)驚解毒。治肺熱痰黃,咽喉腫痛,口瘡牙疳,頭面生瘡,皮膚潰爛,周身發(fā)熱。
【用法用量】周歲每次服半瓶,二三歲服1瓶,乳汁或糖水調(diào)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小兒牛黃散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小兒健脾貼膏在治療孩子腸胃不良,脾胃虛寒方面的效果是不錯的,對于孩子來說,脾胃發(fā)育還不完善,腸胃功能可能會出現(xiàn)動力不足的情況,這就很容易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吸收營養(yǎng)不足等,這時候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小兒健脾貼膏,能夠發(fā)揮一定的治療和保健的作用。
小兒健脾貼膏有什么作用
1、積食,便秘,厭食
消化不良、積食、便秘(排便困難、幾天一次、頭干后正常)、腹脹氣,排氣多有味,食欲不振,厭食不愛吃飯。
2、小兒腹瀉、便溏
拉肚子、易流口水或口水過多,水便分離、蛋花樣、綠便、溏便稀便,或者溏結(jié)不調(diào)、大便次數(shù)沒有規(guī)律。
3、脾胃虛弱
腹痛、舌苔白厚或黃厚(黃為有熱)、易出現(xiàn)濕疹(濕疹的病根在于脾胃虛弱、生濕化熱)
4、免疫力低,易感冒,咳嗽
免疫力低,特別容易感冒,易上火,易受寒,咽喉腫痛、咳黃痰,咳白痰
5、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緩慢
個子矮,體虛瘦弱、體重遠低于同齡人
6、需長期調(diào)理的癥狀(按療程、周期)
孩子易生病、易流口水或口水過多,臉色發(fā)黃、鼻子上有青筋、喜歡趴著睡、夜啼、盜汗、自汗、過度肥胖、過度消瘦、頭發(fā)稀疏發(fā)黃;
成人(兒童常見癥狀都有,另有舌苔白厚黃膩、膚色暗淡、皮松肉綿、身體肥胖、腹脹有氣、便秘、厭食或飲食過多)
注意事項
1.本品為外用貼劑,不能內(nèi)服。
2.治療3~5天癥狀未見好轉(zhuǎn),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咨詢醫(yī)師。
3.一定要明確穴位的準確部位,敷貼劑對患兒的皮膚不起過敏反應(yīng)者為佳。
4.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5.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6.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
7.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8.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基本上一提到小兒腹瀉外敷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小兒腹瀉外敷散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吳茱萸、丁香、白胡椒、肉桂
【性狀】為棕黃色的粉末;氣芳香,味辛。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分裝,即得。
【功能主治】溫里散寒,燥濕健脾,止痛止瀉。用于胃腸虛寒性及消化不良性腹痛,腹瀉。
【用法用量】外用,用食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二歲以下一次1/4瓶,二歲以上一次1/3瓶;大便每日超過20次者,加敷涌泉穴,用量為1/4瓶,每24小時換藥一次。
【規(guī)格】每瓶裝5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看完了上文對于小兒腹瀉外敷散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fù)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小兒化毒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牛黃8g 珍珠16g 雄黃40g 大黃80g 黃連40g 甘草30g 天花粉80g 川貝母40g 赤芍80g 乳香(制)40g 沒藥(制)40g 冰片10g
【性狀】本品為杏黃色至棕黃色的粉末;味苦,有清涼感。
【炮制】以上十二味,除牛黃、冰片外,雄黃水飛成極細粉,珍珠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余乳香等八味粉碎成細粉;將牛黃、冰片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小兒疹后余毒未盡,煩躁,口渴,口瘡,便秘,癤腫潰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一日1~2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外用,敷于患處。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小兒化毒散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yīng)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小兒臍風(fēng)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xué)習(xí)下哦。
【處方】牙皂120克 大黃120克 巴豆霜6克 當歸18克 全蝎60克 硇砂(炙)6克 朱砂330克 牛黃3克
【制法】以上八味,共研為細粉,過羅。再兌大赤金80張,每包0.06克。
【功能主治】鎮(zhèn)驚驅(qū)風(fēng),清熱化痰。治初生小兒,腸胃不清,痰盛身熱,臍帶受風(fēng),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0.06克,溫開水沖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小兒臍風(fēng)散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小兒臍風(fēng)散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小兒怎樣健脾
1、小兒怎樣健脾之日常注意
1.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小兒充足的睡眠,糾正不良的衛(wèi)生習(xí)慣及偏食,僻食。適當安排戶外活動,增進食欲,提高脾的運化功能。
1.2、預(yù)防各種傳染病,積極治療先天性疾病及慢性疾病,以保證供給小兒充足的營養(yǎng)和減少消耗。
2、小兒怎樣健脾之針灸方法
2.1、針刺:取穴隱白、足三里、胃俞、脾俞。用捻轉(zhuǎn)補法操作。
2.2、灸法:用艾條灸氣海,溫和灸10-20分鐘。用燈草灸:用燈草蘸油茶,點燃一端,灸長強穴,治療嬰幼兒慢性腹瀉,一般灸一次后止瀉,若不止,隔3-5天重復(fù)一次。
3、小兒怎樣健脾之推拿方法
3.1、小兒推拿有很多種,特別是寶寶,對寶寶手部的穴位要求看的準,寶寶的大拇指連接著脾臟,所以首先應(yīng)該輕輕的揉寶寶的大拇指,讓寶寶感到放松下來,來回300次左右為一個循環(huán),效果最佳。
3.2、然后就是清理大腸,也就是寶寶的食指,從手掌方向向指尖進行按摩,讓寶寶能夠放松下來,可以邊按摩邊和寶寶講話,讓寶寶更加的放松,讓效果更加的明顯,不會出現(xiàn)嘔吐等不良的反應(yīng)。
3.3、最后在寶寶的手掌心內(nèi)做按摩??梢允莾?nèi)八卦按摩,也就是用指尖在寶寶的手掌內(nèi)畫圓圈,讓寶寶的腸道等更加的舒暢,可以有效的治療寶寶的傷食嘔吐,讓寶寶更加的健康,更加的舒服。
注意事項:健脾胃、增加食欲,我們可以使用推拿的手法,但是這個時候就應(yīng)該注意了,不可以過度的按摩,隨便的處理,應(yīng)該有效的,按照步驟對寶寶進行按摩,讓寶寶足夠的放松下來,才可以更有效的治療。
小兒健脾的食譜
1、小米香菇粥
食材: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nèi)金5克。
制作:小米淘洗干凈;香菇擇洗干凈后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nèi)金洗凈。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和雞內(nèi)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小米健脾胃;雞內(nèi)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兒童調(diào)理脾胃應(yīng)該經(jīng)常吃。
2、枸杞山藥粥
食材:雞胸肉30克、 山藥20克、大米50克、枸杞10g。
配料:鹽適量、蔥花少許。
制作:50克大米淘凈,加適量清水再熬成粥。適量山藥去皮切小塊,枸杞冷水浸泡后洗凈。粥水滾后下山藥同煮,待將熬成時,下枸杞再熬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根據(jù)孩子的口味和喜好可以加一些白糖或鹽調(diào)味。
功效:山藥健脾固腎,枸杞滋陰補陽,米粥溫和調(diào)理腸胃。
小兒脾虛的原因有哪些
1、便秘或者腹瀉
脾虛瀉,往往是一吃就拉,因為不消化嘛,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營養(yǎng)吸收不了,就全拉出來了。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脾氣虛,不消化,但他也不拉,脾氣虛,不能把津液傳送大腸,大腸就會變得干燥,從而形成便秘。
2、體質(zhì)差,容易感冒
脾氣虛,寶寶吃飯不好,時間長了,營養(yǎng)當然成問題,營養(yǎng)跟不上,體質(zhì)自然而然的就變差,特別是習(xí)慣性感冒的寶寶,日常護理要特別照顧。
3、脾氣大
就是寶寶平時不但不好好吃飯,而且脾氣還特別大,也就是煩躁,中醫(yī)認為這屬于脾虛肝旺,肺脾氣虛,金不克木,導(dǎo)致肝氣過于強盛,出現(xiàn)脾氣大的現(xiàn)象。
4、晚上睡覺出汗多
中醫(yī)認為人體中的氣具有固攝作用,脾氣也屬于氣,除了可以固攝臟器、防止下垂外,還可以固攝津液,脾氣虛,固攝津液功能失調(diào),寶寶便會出現(xiàn)多汗的癥狀。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椒樸健脾散這種中藥方劑。
【別名】椒附健脾散
【處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制)1兩,肉豆蔻(面裹煨熟)1兩,訶子(煨,去核)1兩,縮砂仁1兩,丁香1兩,木香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高良姜1兩,干姜(炮)1兩,甘草(炙)1兩,萆澄茄7錢半,赤石脂7錢半,半夏(生姜汁制)7錢半,陳橘皮(去白)7錢半,神曲(炒)7錢半,大麥糵(炒)7錢半。
【功能主治】健脾溫胃,消谷嗜食,育氣養(yǎng)神,厚固臟腑。理脾進食,和胃順氣。主翻胃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錢,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大棗3枚,同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椒樸健脾散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處方來源]
《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
[處方組成]
牛黃8g、珍珠16g、雄黃40g、大黃80g、黃連40g、甘草30g、天花粉80g、川貝母40g、赤芍80g、乳香(制)40g、沒藥(制)40g、冰片10g。
[性 狀]
本品為杏黃色至棕黃色的粉末;味苦,有清涼感。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用于小兒疹后余毒未盡,煩躁,口渴,口瘡,便秘,癤腫潰爛。
[適 應(yīng) 癥]
小兒疹后余毒未盡,煩躁,口渴,癤腫潰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0.6克,一日1~2次;三歲以內(nèi)小兒酌減。外用,敷于患處。
[注意事項]
[劑型規(guī)格]
散劑。
[儲 藏]
密閉,防潮。
[生產(chǎn)廠家]
小兒葫蘆散有副作用嗎
1、小兒葫蘆散有毒副作用嗎
小兒葫蘆散是由十三種純中藥制備而成,為天然藥物。在保證療效確切病狀改善快速的同時,無副作用。另外,目前為止還尚未見到過有關(guān)小兒葫蘆散不良反應(yīng)的相關(guān)報道,也就是說小兒葫蘆散至今為止還沒有什么不良反應(yīng)的表現(xiàn),因此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雖然如此,逢藥三分毒,不可過量給孩子服用小兒葫蘆散。
2、小兒葫蘆散是什么藥
小兒葫蘆散是一種什么藥?它主要可用于痰喘咳嗽,脘腹脹滿,胸膈不利,吐乳不食,小兒驚風(fēng)等癥狀,對小兒支氣管炎癥引起的咳嗽、咳痰、喘憋及呼吸困難等都有一定的緩解治療作用。小兒葫蘆散是中成藥,內(nèi)含的成分有橘紅、茯苓、朱砂、雞內(nèi)金、天竺黃、僵蠶、半夏曲、琥珀、金蝎、天麻、川貝母、冰片、葫蘆蛾。以上13味中藥經(jīng)過研磨成粉狀,過篩,混勻即制得小兒葫蘆散。這種藥品是處方藥,也不是保健品,只適宜家長給孩子治療適應(yīng)的輕癥時使用。這種天然配方的藥物可以有效緩解癥狀,而且?guī)缀鯖]有副作用。
3、小兒葫蘆散怎么吃
小兒葫蘆散怎么吃?到底是用水沖著吃,還是直接服用?不少家長在給小兒服用這一藥品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疑惑。另外,小兒葫蘆散味苦,還有咸味,讓孩子服下可能會有些困難。小孩也都更能接受有甜味的藥品,但又必須服用小兒葫蘆散,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就只能想想辦法了。小兒葫蘆散屬于中藥的處方藥物,味道有些難為,可能小孩都不容易吃下去。那么這種類型的散劑藥品最好是用用溫水沖服,待化開之后可以加點糖,這樣孩子可能會對此少些反感和抗拒。另外,小孩服用小兒葫蘆散之后應(yīng)該多喝水,更有利于藥物吸收。
小兒葫蘆散最好飯后吃,這樣對胃的刺激更小。一般周歲以內(nèi)一次0.15g,一至三歲一次0.3g,四至六歲一次0.6g,一日服用1~2次。
治療小兒咳嗽的誤區(qū)
1、小兒咳嗽與鼻塞、流涕沒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
小兒咳嗽時常有鼻塞流涕的癥狀,但家長往往只針對咳嗽的癥狀治療,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兒咳嗽的主要原因。
小兒鼻腔短小,鼻道狹窄、鼻粘膜柔軟,血管豐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和支氣管粘膜,引起小兒咳嗽。而含有減充血劑偽麻黃堿成分的復(fù)方制劑不僅能減輕鼻塞、流涕,還能幫助減輕咳嗽癥狀。
2、小兒咳嗽要先用消炎藥
很多家長認為小兒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癥,所以要用消炎藥,其實這會對小兒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小兒咳嗽不單是由呼吸道感染后炎癥刺激引起的,過敏、煙塵、異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咳嗽,如果不能對癥,服用消炎藥不僅對咳嗽的治療無益,而且還會產(chǎn)生胃腸道和腎臟的毒副作用。
3、小兒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藥
一些家長不懂得用藥之道,不了解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誤以為小兒也可服用成人藥物,只要將用藥量減半或減少就行了,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兒與成人不僅體重不一樣,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別,如小兒由于肝、腎等臟器發(fā)育不完善,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全,對藥物代謝能力差,很容易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因此應(yīng)該選擇專為兒童設(shè)計的產(chǎn)品。
小兒咳嗽食療方
1、風(fēng)寒感冒咳嗽
1.1、生姜+紅糖+大蒜
寶寶有咳嗽,可在生姜紅糖水里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用小火煮10分鐘,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寶寶會更容易接受。
1.2、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fā)黑,并從橘子里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nèi)ラ倨?讓寶寶吃溫?zé)岬拈侔辍i僮有詼?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zhèn)咳作用非常明顯。
2、風(fēng)熱感冒咳嗽
2.1、梨+冰糖+川貝
把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后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貝(川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對拼好放入碗里,上鍋蒸30分鐘左右即可,分兩次給寶寶吃。此方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2.2、煮蘿卜水
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小鍋內(nèi),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等水稍涼后再給寶寶喝,此方治療風(fēng)熱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不錯的,2歲以內(nèi)的寶寶的效果更好。